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行政办公室座右铭

行政办公室座右铭

时间:2018-01-29 03:00

请问美国总统住的白宫是什么样子的

谢谢

白宫的建筑特点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

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

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

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

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

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白宫是美国政要名流的舞台,也是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两个世纪以来四十多位白宫主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

它的每个房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新的主人为了显示其统治权总喜欢改变原有的装潢或摆饰,以表明新主人的不同品味,白宫总是以新的面貌迎接它的主人。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

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

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感使人到神秘吧

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

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东厢前花园是贾桂琳花园,贾桂琳是对白宫最有贡献的第一夫人了。

她为了将白宫变成一座极有价值的博物馆,开始有系统的收集白宫历史和文物,四处搜寻古董真迹。

在白宫历史学会成立后,她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赋予了白宫历史的内涵。

现在许多房间里陈设的精致古董,大半是门罗总统(James Monroe)时期的收藏,尤其是蓝室充满法国皇家气派: 室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衬托出蓝室豪华的风格,因此这个房间经常用来招待贵宾:其中包括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中国使节。

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就是在蓝室举行的,每年白宫圣诞树也固定在这里闪耀。

蓝室之下是外交使节接待室,是专供各国大使呈递到任国书之处。

蓝室的阳台面对南院草坪,是总统与贵宾经常向民众挥手露面的地方。

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这可能是名垂青史的一种方法吧。

当年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花,至今已成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树,它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茁壮。

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

蓝室之上的椭圆房间,曾经是总统办公室还做过内阁室和签约室,现在则属于家庭楼层不对外开放,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而爆发分裂国家的南北战争,也埋下日后遭到暗杀的导火线。

蓝室左右两旁的红室和绿室都是小型接待室,以不同色调装饰各有不同用途:绿室在杰弗逊时期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内战时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

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

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门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

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

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

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

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

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

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

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

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

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

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

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

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

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

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

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

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

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

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现在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

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国家楼层之上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国蒋介石总统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嘉宾,并在此住宿过,蒋夫人的许多中国式的规矩也让美国人大开了眼界。

从海斯夫人开始,在各个房间悬挂总统及夫人画像成为白宫新旧主人的共同爱好。

目前在蓝室挂有四位早期总统画像:亚当斯、杰弗逊、门罗和泰勒,国宴室则悬挂林肯画像,东室有华盛顿画像──这是喜爱社交的麦迪逊夫人多莉对白宫唯一的功绩。

两百多年时光弹指流逝,只有华盛顿的画像屹立在这里,注视着由他一手创立的国家。

注:白宫1902年拆花房改建行政办公室大楼,后称西厢;1909年扩建西厢,设总统椭圆办公室。

1934年西厢扩建椭圆办公

美国的国会大厦和白宫分别是指哪座建筑

哪做更像洋葱头

这两个建筑只有美国国会大厦有穹顶,不太像洋葱头。

白宫是那种希腊神殿的山顶。

美国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坐落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一处海拔83英尺高的高地上,此地后被称为国会山。

1793年,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为它奠基,采用的是国会大厦设计竞赛的第一名获得者、著名设计师威廉·桑顿的设计蓝图,于1800年落成并开始使用。

1814年英美第二次战争时,英国军队曾将它付之一炬,1819年又重新修建直到1867年再次落成,以后又经不断修缮扩建,才达到目前的规模。

国会大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那么命运多舛,可贵的是,它仍能傲然挺立。

从远处望去,国会大厦是一座巨柱环立的建筑物,中间是皇冠形的圆顶式大楼,在华盛顿市内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国会大厦的雄姿。

国会大厦是华盛顿的中心点,占据着全市最高的地势,同时又是华盛顿最美丽、最壮观的建筑。

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把它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

21世纪到来之际的国会大厦顶端高约94米,南北长约246米,东西宽115米,有540个房间。

国会大厦外墙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通体洁白,建筑师力图使它给人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

整幢国会大厦是一座三层平顶建筑,其中央是一座高高耸立的圆顶,也分三层。

圆顶上还有一个小圆塔,塔顶矗立着19英尺(约5.8米)高的自由女神铜像。

她头顶羽冠,右手持剑,左手扶盾,永远眺望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用白砂石和大理石建筑的国会大厦,中央穹顶和鼓座仿照万神庙的造型,因采用了钢构架,因而外部轮廓显得十分丰美,在中心大圆顶的上面,竖有一座19.5英尺高的青铜像——“自由雕像”,顶尖离地有百余英尺之高,成为华盛顿最引人注目的路标。

这座长达751英尺,宽350英尺的大厦,正中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可容纳二三千人,大厅四周的墙壁和圆穹形的天花板上满是记述美国独立战争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巨幅油画和壁画——这些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极为相似,还有林肯、杰斐逊等名人的石雕像,华盛顿总统的雕像居于最正中。

大厦的北厢为参议院,大会场内悬挂着一面硕大的美国国旗,旗前面是议长的席位,再前面是记录席和发言席,美国总统也就是在这里宣读国情咨文。

大厦南厢为众议院,众议院的会场形式与参议院相差无几。

两院还有小会议厅和国会领袖办公室等大小540间房子。

连结参议院与众议院的是长廊与雕像厅。

在长廊两旁,意大利的名画家把全美国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组成图案绘成壁画,蔚为壮观;雕像厅中有几十座坐式立式,或铜铸成或石雕的巨型雕像,它们是美国各州历任议员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刻像。

大厦的四周是草坪和树林,芳草如茵,树木常青。

根据美宪法规定,首都华盛顿的建筑物都不得超过国会的高度,所以,国会山上的国会大厦成为华盛顿的最高点。

站在国会大厦上向远处眺望,华盛顿市的所有街区以此为中心,各种景物尽收眼底。

而从周围看国会大厦,却犹如深绿色地毯上安放的一座象牙雕刻,玲珑剔透、凝重而精美。

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25米高的国会山上,是美国的心脏建筑。

国会大厦建于1793-1800年,与华盛顿的多栋重要建筑一样,亦未幸免于1814年英美战争的损毁。

战后重建之后,百年以来,国会大厦由进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内的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格局。

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顶楼上建有出镜率极高的3层大圆顶,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

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

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

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

站在大草坪上看去,国会大厦圆顶之下的圆柱式门廊气势宏伟,门廊内的3座铜质“哥伦布门”,质地厚重,其上雕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浮雕,大门内即为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

在圆形大厅,可以看到美国政治的缩影。

圆形大厅四壁挂有8幅记录美国历史的油画,而55米高的穹顶上,则是19世纪意大利画家布伦米迪及其学生所绘的大型画作,画面中心为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华盛顿身侧分别为胜利女神和自由女神,画面中的其他13位女神则代表美国初立的13州。

大厅所立的杰出总统石雕,每一尊都是一个时代。

圆形大厅南侧还设有专门的雕像厅,其内为美国50州的名人像,合立一堂,是美国凝聚力的象征。

[编辑本段]加拿大国会大厦 坐落在国会山庄的国会大厦是渥太华的标志性建筑,由维多利亚女王选址在1866年建成,1915年火灾后经过了大规模重建,1927年建成的国会大厦尤其是和平塔与维多利亚时代有很大不同。

国会大厦中央和平塔两侧的对称建筑曾分别为首相府和总督府,现已成为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议会大厅。

国会大厦前点燃于1967年除夕的长明火台是加拿大建国百年的纪念,加拿大各省的徽章及加入联邦的日期分别刻于火台四周。

国会大厦中央的和平塔,是为纪念一战中所有牺牲的加拿大烈士而建。

和平塔主体以砂岩建造,包括顶部旗杆的塔身共高92.2米。

在树立着青铜旗杆的青铜塔顶下,是一座直径为4.8米的四面时钟,十分醒目。

由于渥太华的严冬和冬春温差以及湿气,和平塔的石壁受到了侵袭,并有石块脱落,因此在两年的保护性工程后,1996年对和平塔进行了加固修建。

在维多利亚时代作为钟楼而建的和平塔,现在塔内依然设有琴钟,和平塔的琴钟重达60吨,承袭了17世纪荷兰与佛兰德人的钟乐风格,共有音阶各不相同的铃铛53个,最小的直径仅为16.6厘米,重4.5公斤,最大的则重达10160公斤。

演奏时乐工以手脚敲击类似风琴的大键盘,使铃舌敲击铃铛汇成雄浑悦耳的钟乐,现在还时时能够听到。

和平塔中央的纪念馆融合了新哥特式和大教堂礼拜堂的风格,其建造也颇费苦心,地板的石料都是取自加拿大战士曾经战斗过的一战战场,墙壁和支柱外的装饰石料则采自法国和比利时,纪念馆正中的主祭坛置有包括加拿大阵亡烈士名字的回忆录。

在夏季上午10:00,国会大厦前的草坪上会有庄严的皇家禁卫队的换岗操练仪式,在1959年伊丽莎白二世来到加拿大时首次表演的换岗仪式现在已成为世界难得一见的传统仪式。

而从5月初到9月劳工节期间的夜晚,国会大厦则会有免费的声光表演,通过投射在国会大厦上的清晰画面以英法双语讲解加拿大的历史。

国会大厦也是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时盛大的阅兵仪式的举行地。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

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

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

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

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

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白宫是美国政要名流的舞台,也是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两个世纪以来四十多位白宫主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

它的每个房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新的主人为了显示其统治权总喜欢改变原有的装潢或摆饰,以表明新主人的不同品味,白宫总是以新的面貌迎接它的主人。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

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

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感使人到神秘吧

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

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东厢前花园是贾桂琳花园,贾桂琳是对白宫最有贡献的第一夫人了。

她为了将白宫变成一座极有价值的博物馆,开始有系统的收集白宫历史和文物,四处搜寻古董真迹。

在白宫历史学会成立后,她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赋予了白宫历史的内涵。

现在许多房间里陈设的精致古董,大半是门罗总统(James Monroe)时期的收藏,尤其是蓝室充满法国皇家气派: 室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衬托出蓝室豪华的风格,因此这个房间经常用来招待贵宾:其中包括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中国使节。

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就是在蓝室举行的,每年白宫圣诞树也固定在这里闪耀。

蓝室之下是外交使节接待室,是专供各国大使呈递到任国书之处。

蓝室的阳台面对南院草坪,是总统与贵宾经常向民众挥手露面的地方。

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这可能是名垂青史的一种方法吧。

当年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花,至今已成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树,它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茁壮。

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

蓝室之上的椭圆房间,曾经是总统办公室还做过内阁室和签约室,现在则属于家庭楼层不对外开放,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而爆发分裂国家的南北战争,也埋下日后遭到暗杀的导火线。

蓝室左右两旁的红室和绿室都是小型接待室,以不同色调装饰各有不同用途:绿室在杰弗逊时期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内战时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

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

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门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

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

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

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

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

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

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

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

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

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

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 白宫的后方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

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

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

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

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

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

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

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

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现在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

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国家楼层之上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国蒋介石总统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嘉宾,并在此住宿过,蒋夫人的许多中国式的规矩也让美国人大开了眼界。

从海斯夫人开始,在各个房间悬挂总统及夫人画像成为白宫新旧主人的共同爱好。

目前在蓝室挂有四位早期总统画像:亚当斯、杰弗逊、门罗和泰勒,国宴室则悬挂林肯画像,东室有华盛顿画像——这是喜爱社交的麦迪逊夫人多莉对白宫唯一的功绩。

两百多年时光弹指流逝,只有华盛顿的画像屹立在这里,注视着由他一手创立的国家。

注:白宫1902年拆花房改建行政办公室大楼,后称西厢;1909年扩建西厢,设总统椭圆办公室。

1934年西厢扩建椭圆办公室移至玫瑰花园前。

预计未来的20年,将花费国库3亿美元修筑新的地下设施,其中包括停车场等。

白宫的百科地址,有图片:国会大厦的百科地址,有图片:

美国白宫的建成时间和占地面积是多少?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地,在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

北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有趣的是,第一位入主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他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用弗吉尼亚州所产的一种白色石灰石建造。

但当时并不称白宫,“白宫”是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的。

1814年,英军攻占华盛顿时,将其付之一炬,后几经修复和改建,才成目前的规模;其中最大的一次扩建和修缮是在1948-1953年间,加修了一座二层阳台,安装了电视系统和空调设备,增建了双层地下室和坚固的地下防空室;白宫内部原有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房间基本保持原貌,以作纪念。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地上铺有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

1940年罗斯福总统曾在此发表过著名的“炉边谈话”。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按19世纪早期风格布置,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二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主楼一层的北面是白宫的正门,进门后是大理石结构的门厅;大理石的墙、大理石的地板和许多大理石的柱子,气魄宏大,宽敞、明亮。

四周墙上挂着20世纪美国总统的肖像。

东大厅、绿厅、蓝厅、红厅和宴会厅依次相邻;东大厅是白宫中最大、装饰最富豪华气派的厅堂,长约24米,宽约11米,高约2.5米,可容纳200多人;这里有敞亮的落地长窗,光洁的橡木地板,巨型的水晶吊灯和烛台,桃木心木钢琴的琴腿上雕饰着四只金鹰,有18世纪名画家吉尔伯特·斯图亚特的传世名作—巨幅油画华盛顿及其夫人的全身像,这里曾是美国总统及其家属举行婚丧大事的会场,有4位总统的女儿在此举行过婚礼,7位总统在这里举办过丧事;1945年,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逝世后就停灵于此。

1974年,理查德·尼克松因“水门事件”离职前夕,也是在此与他的助手们挥泪告别的。

现在,此厅供美国总统举行宣誓就职仪式、记者招待会、酒会、圣诞舞会等使用,有时,逢节日和周末,也请文艺界和体育界的名流在此演出和表演。

绿厅较东厅小得多,因以绿色基调装饰而得名,四壁有绿绸装饰的水彩画,地上是19世纪苏格兰画家大卫·马丁画的富兰克林肖像;现在,它是美国总统的客厅,总统常常在此举行正式酒会;而当年,杰弗逊总统曾将绿厅用做餐室,门罗总统常在这里打牌消遣。

蓝厅以蓝色调著称,窗帏是蓝色的,座椅靠背和座垫是蓝色的,窗外的天空也是蓝色的,厅内有一块19世纪的中国地毯,7把法国镀金椅子,一对19世纪路易十六时代的镀金桌子等名贵之物;还陈列有几幅美国早期总统及其夫人的画像;红厅多由总统夫人使用,厅内四壁上的红绸水彩画同由斯图亚特画的麦迪逊总统夫人朵拉的红色肖像相辉映;此处有一总统贵宾接待室,以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格加以装饰,室内家具十分名贵,其中有一架1805年的法国枝形吊灯和英国1850年制作的红、米、蓝、金四色地毯。

国宴厅是白宫第二大厅,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餐具著称;桌椅家具全为橡木所制,可同时宴请140位宾客,是举行国宴的地方;厨房在地下室,可用升降机将食品送到宴会厅,厅中的设计与装饰均采取19世纪初叶英国摄政时期的风格;墙中间悬挂着林肯的肖像;壁炉上方刻有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迁居白宫后的第二个夜晚所写的一封书信中的名句: “我祈祷上苍赐福于这座宅邸以及所有来日居于此间的人,愿白宫主宰者皆为诚实、明智之人。

”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

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 “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

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每星期二到星期五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虽然在白宫130多个房间中,只有10余个房间开放,但它毕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因而,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每年来此参观的人数达200万人。

美国白宫有多大

白宫位于华盛顿市区中心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

地理坐标:38°53′52″N,77°02’′11″W,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

  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

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

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

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

1817年重新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

此后这栋总统官邸边一直被称为“白宫”。

1902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

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共有底层、一楼和二楼3层。

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

外交接待大厅呈椭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铺着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上绣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描绘美国风景的巨幅环形油画。

  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

藏有图书近3000册,其中不乏美国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代表作。

此外,这里还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

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这是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

  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是罗斯福总统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

从1970年起,此处已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金银器陈列室藏有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

  瓷器室收藏有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名瓷。

  白宫是美国政要名流的舞台,也是全世界最好客的元首官邸,两个世纪以来四十多位白宫主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

它的每个房间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新的主人为了显示其统治权总喜欢改变原有的装潢或摆饰,以表明新主人的不同品味,白宫总是以新的面貌迎接它的主人。

  从正门进入的国家楼层(State Floor)共有五个主要房间,由西至东依序是:国宴室、红室、蓝室、绿室和东室。

东室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招待会、舞会和各种纪念性仪式的庆典。

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在此发生:这里曾经停放过七位总统遗体,这里也曾举行过许多位总统女儿们的婚礼,罗斯福在此观赏过日本相扑表演,肯尼迪则在此欣赏优美演奏……  总统办公的椭圆办公室最让人好奇,可能是因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那里治理国家大事而感使人到神秘吧

椭圆办公室位于西厢的旁边位置,对面是总统专属的玫瑰花园,相传肯尼迪的子女常在花园和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的游玩,年轻的总统常在办公的闲暇时与他们玩耍,留下许多温馨的画面。

在肯尼迪时代,他曾邀请过各种音乐大师、诗人作家、演员歌者等到白宫来表演,白宫又成了这些人展示艺术的舞台。

  东厢前花园是贾桂琳花园,贾桂琳是对白宫最有贡献的第一夫人了。

她为了将白宫变成一座极有价值的博物馆,开始有系统的收集白宫历史和文物,四处搜寻古董真迹。

在白宫历史学会成立后,她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赋予了白宫历史的内涵。

现在许多房间里陈设的精致古董,大半是门罗总统(James Monroe)时期的收藏,尤其是蓝室充满法国皇家气派: 室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衬托出蓝室豪华的风格,因此这个房间经常用来招待贵宾:其中包括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中国使节。

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就是在蓝室举行的,每年白宫圣诞树也固定在这里闪耀。

蓝室之下是外交使节接待室,是专供各国大使呈递到任国书之处。

  蓝室的阳台面对南院草坪,是总统与贵宾经常向民众挥手露面的地方。

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这可能是名垂青史的一种方法吧。

当年杰克逊为纪念亡妻而种的一棵木兰花,至今已成枝叶茂盛的百年老树,它和这个国家一起成长茁壮。

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

蓝室之上的椭圆房间,曾经是总统办公室还做过内阁室和签约室,现在则属于家庭楼层不对外开放,林肯曾在这个房间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而爆发分裂国家的南北战争,也埋下日后遭到暗杀的导火线。

  蓝室左右两旁的红室和绿室都是小型接待室,以不同色调装饰各有不同用途:绿室在杰弗逊时期是他的私人餐室,门罗则用来玩牌,内战时林肯爱子在绿室病死,这里成为林肯夫人的伤心之地,从此再不肯踏入一步。

  红室是第一夫人们最喜爱的房间,红室布置成1830年早期型式,摆设在大理石壁炉上的一座十八世纪法制音乐钟,是法国总统在1952年所赠送。

从桃莉的时代起,每周三晚在这里的盛会。

红室之旁的国宴室(State Dining Room),摆放一张门罗时期的十三尺长桌,其上镂刻精致的纹饰是令人赞叹的杰作是白宫的精品之一。

国宴室可容纳130位宾客用餐,在大理石壁炉上方铭刻着第一位白宫主人亚当斯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夫人信中的一段话:“我祈求上苍赐予最大福份给这所房屋和所有此后居住的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智慧的人住在此屋檐下。

” 主楼二层,为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

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形厅等。

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著名的《解放黑人宣言》即在此签字。

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荷兰女王等贵宾。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

其中最主要的厅室是西翼内侧的椭圆形总统办公室。

它宽敞、明亮,地上铺着一块巨大的蓝色地毯,地毯正中织有美国总统的金徽图案:50颗星排列成圆形,环绕着一只鹰。

办公室后部两侧分别竖立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

正面墙上是身着戎装威容凛然的华盛顿油画像,两边摆着两只雅致的中国古瓷花瓶。

办公室左边墙架上陈设的外国贵宾赠送的礼物中,有中国1979年赠送的“马踏飞燕”仿古青铜器。

总统的大办公桌上放置着这样一条座右铭:“这里要负最后责任。

”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

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

总统的直升飞机座机可在此起落。

由于白宫是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

园内,灌木如篱,绿树成荫,如垠草坪中有一水池,池中喷泉喷珠吐玉,高可数丈。

池塘四周的花圃里,姹紫嫣红。

南门前两侧8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木兰树,已有150年树龄。

国宾来访时,都要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

每年春天的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都要在这里举行传统的游园会。

  白宫现在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

它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

  国家楼层之上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国蒋介石总统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嘉宾,并在此住宿过,蒋夫人的许多中国式的规矩也让美国人大开了眼界。

  从海斯夫人开始,在各个房间悬挂总统及夫人画像成为白宫新旧主人的共同爱好。

目前在蓝室挂有四位早期总统画像:亚当斯、杰弗逊、门罗和泰勒,国宴室则悬挂林肯画像,东室有华盛顿画像──这是喜爱社交的麦迪逊夫人多莉对白宫唯一的功绩。

两百多年时光弹指流逝,只有华盛顿的画像屹立在这里,注视着由他一手创立的国家。

  注:白宫1902年拆花房改建行政办公室大楼,后称西厢;1909年扩建西厢,设总统椭圆办公室。

1934年西厢扩建椭圆办公室移至玫瑰花园前。

预计未来的20年,将花费国库3亿美元修筑新的地下设施,其中包括停车场等。

更多:   。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