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座右铭与马说

座右铭与马说

时间:2015-11-09 22:15

大量的名人名言、座右铭、哲理诗句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患不知人也。

20、,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年级上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言必信,行必果。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一览众山小。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纸上得来终觉浅,。

17、,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下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 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

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3、太上有立德,其次在立功,其次在立言。

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24、贫贱之交不可忘,。

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九年级上1、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不拘一格降人才。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九年级下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冒天下之大韪。

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以食为天。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2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关于“铭”和说”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体裁有神话言、传、序、文、记、疏、书、说、表、铭、散文、骈文等等。

古体【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 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 赠序】: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箴铭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

这类文章,内含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

语言雕琢、精炼。

例如《陋室铭》、《柳子厚墓志铭》等。

【骈文】: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讲求词藻华丽,注重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但内容较空,远离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大了。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较有名的有吴筠写的《与朱元思书》。

【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写词又叫倚声填词。

词产生于唐,成熟繁盛于宋,是诗的演进与发展。

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

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词牌一定了,每首词就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

一种词牌有一种词牌的“三固定”,它是丝毫不可随意的。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不分段。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可分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

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可分三叠、四叠……词除了上面形式上有严格要求外,每种词牌的内容大体上也固定,要抒发什么感情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要注意。

【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是配乐的长短句。

它由词演化出来,兴起于金元时代,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

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

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古代诗人的别称

1、诗骨--陈子昂  词意激昂格高峻,大有“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衡山居士----文征明  清真居士---周邦彦  六一居士---欧阳修  清莲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  四明狂客---贺知章

文言文中记,铭,说,传,表,序,书。

文体特点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过、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的感情或见解,记景抒情,托物言志.例如《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 “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铭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刘禹锡《陋室铭》 说—— 古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二.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例如《马说》和《爱莲说》 传。

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例如《出师表》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铭,说,记三种文体的古意思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韩愈的《师说》、《马说》。

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