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整个一首词出自谁。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师(南怀瑾)的座右铭
给我几句人生格言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宠辱不惊,看庭上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做正确的事比用正确方法做事更重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践行理想的唯一途径。
不能如愿而行,也须尽力而为
我要有自己的座右铭~催人上进的。
帮帮忙
永远,永远,永不放弃
左宗棠:人生低谷时读懂这幅对联,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这幅对联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所作。
无数成功人士将此对联奉为座右铭,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这副对联倍加推崇。
能受天磨真铁汉上联的意思是说,能够经受住上天的磨练,挺过困难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汉子
大丈夫要越挫越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大事者无不经受困难挫折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古今成大事者总结出的人生至理
晚清名臣左宗棠,一生战功赫赫,但是早年他的经历非常坎坷。
左宗棠曾三次赴京赶考,三次都没能考中,悲愤交加的他只得回家务农。
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左宗棠后来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被曾国藩看中,他作战无往不利,连曾国藩都对他非常佩服。
晚清名臣林则徐称赞他是“绝世奇才。
”正是有了早年考试失败、仕途不顺的挫折磨难,左宗棠才能磨练出坚韧不拔的心志。
曾国藩以“屡败屡战”来自勉,不畏困难失败,这才是成功者的气魄
下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史诗先生 左宗棠励志对联 手书真迹不遭人嫉是庸才下联的意思是说,才华横溢必定会招人非议,如果不被人嫉妒,那说明这是个平庸的人。
左宗棠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同时告诫家人,为人处世不要在意他人的非议。
对于别人的冷嘲热讽要时刻保持清醒,不可被别人的嫉妒影响了自己的心境。
成功是属于少数人的,所以在事业上,面对别人的嫉妒和刁难,不需太过介意。
只要做到谨言慎行,严以律己,用实力证明自己,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至于那些真小人,也只是成功路上的小插曲而已。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面对周围嫉妒的眼光,更应当昂首阔步,勇往直前
本幅作品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集雅斋签约名家史诗先生的书法真迹。
将这幅对联悬挂于办公室、正厅或书房,能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
不管是送领导或是送亲友,都是绝佳上品
更能时刻激励自己不惧磨难,勇往直前
如何处理正副职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其实正副职也是上下级,但有时副职不是正职提名任命,所以领导起来有差异。
正职与副职、上级与下级的矛盾不管是在商界还是政界都非常普遍。
虽然政界、商界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如何妥善处理好正副职和上下级关系,都是高层领导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
一般是一只手拍不响,两只手都有过。
从正职、上级角度分析原因 多数情况下,副手和下级并不想和上级把关系弄僵。
如果正职和上级能尊重副职和下级,肯听取副职和下级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真正行使职权,许多矛盾就不会发生。
正职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独裁,什么都自以为是,什么都自己决定,根本不把副职和下级放在眼里,不能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利用众人的智慧,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副职成摆设,下级成了出气筒,这让人们心里难以平衡,就容易生出事端来。
这也是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文化的反映。
南怀瑾在《老子他说》里讲了“四不领导学”,就是老子讲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意思是不固执己见才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才能业绩彰著,不自我夸耀(自我表扬)才算真正的有功,不矜持傲慢才能不断成长。
他认为这四句话应该是我们每个正职的座右铭。
因为大多数的正职,特别是干得年长一点,而且工作有一定成就,在真个单位有一定的权威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所以说,做正职做上级的既要有气量,又要有修养,才能胜任。
如果正职常常对副职心怀猜忌,副职工作出色一些,认为有压过自己的可能,便处处提防;副职工作平常,又疑心副职在泡自己;副职周围有几个得力的人,就怀疑副职在拉山头;副职事事请示,以为副职没水平;副职如果不事事请示,又以为副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弄的副职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天长日久,难免不产生矛盾。
其实上级需要做的事把握好授权的“度”,不要轻易给下属提供犯错误的机会。
如果正职想让自己轻松一点,或抓一些大事,或想将来有大的发展,那就要向做一个导师型领导的方向努力,就要甘于做一个低调的幕后英雄,就必须事先多花点心思,设计管理制度,与副职和下级先小人后君子,约法三章;另外,既然是放权,就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怀。
现实中能做到如此境界的正职还是为数不少。
从副职的角度分析 副职是替正职分管工作的,必须站在正职的角度上,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副职不是分管部门系统或专业的代言人。
副职往往容易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自行其是,大小事都自己做主,正职什么也不知道,只有出了问题才知道;二是事无巨细,都问正职,活像一个办事员,既无办法又不敢承担责任,这种副职有和无没什么区别;三是有权有利通人情的事自己做主,没有利惹人麻烦的事推给正职,这是最坏的下级表现。
这种人正职专权时有意见,心怀不满,正职开明了又不听指挥,什么时候都有借口,工作不操心,热衷于吃请、打牌、说情、通人情,这是领导最不喜欢的副职和下级。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自反,需要换位思考。
“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下,勿以使上。
”就是我憎恶上级以无礼待我,我就不能以无礼对待我的下级;我憎恶下级以不忠诚待我,我就不能以不忠诚对待我的上级。
“在上位,不凌下。
在下位,不援上”。
做上级不会去欺凌下级,做下级也不会巴结上级,重点是端正自己的品行,这样就能达到“不怨天,不尤人”。
然而,善于做下级的人,也常常善于做上级,不尊重上级的人,也常常不体谅、甚至暴虐其下级。
这没有别的原因,主要还是个人修养问题,是个人胸怀问题。
所以上下级 都能做好,都能处好;修养差胸怀窄的人,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下级则经常抱怨上级,做上级则经常暴虐下级,所以上下级都有意见。
与上级不争权,与下级不争利,跟上级交谈不露谄媚之颜,与下级交谈不变谦恭之态,这就是个性成熟和修养到家的表现。
上级对待下级应该是:尊重(对的就尊重其意见)、督促(工作步骤慢的就督促)、提醒(错的就及时提醒),而不是批评和责备地去对待。
下级对待上级应该是:感恩(表扬的要感恩)、建议(不理解的提善意的建议)、执行(一旦决定了不理解也要坚决执行),不能抵制和抱怨地去对待。
个性是每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是个中性词。
“个性强”则是一个人不容于他人的缺点,是个贬义词。
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要拿“个性强”来炫耀和显示自己。
我们赏识个性,尊重个性,但不提倡“个性强”,“个性强”的人往往是既不尊重上级,也不宽容下级的人。
以上就是正副职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理讲了一点我的理解,我们不一定马上全部做到,但起码得有个遵循的标准,有个努力的目标。
《庄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盗柳下拓的随从问柳下拓:“做强盗也有学问吗
”柳下拓回答:“怎么能够没有学问呢
能够准确判断出人家藏的东西多少,是圣;知道该不该去盗,是智;入室抢劫时冲在前面,是勇;撤退时断后,是义;能够分赃均衡没意见,是仁。
”他把做强盗的学问归结为“圣、智、勇、义、仁”,不然只能做一个小偷,成不了大盗。
这个故事对我们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有些借鉴。
我们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尚且不能保证不犯错误,如果每一个标准和目标,那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是很危险吗
希望我们每个领导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一个合格的有发展潜力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