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演讲稿12篇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演讲稿12篇(篇一)让幸福之花悄然绽放市司法局派驻**县**乡**村“第一书记”师玉容幸福是什么
对我而言,幸福就是让**的乡亲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口袋鼓起来,脸上笑起来,大伙儿都能骄傲地说“我们脱贫喽
司法局资助扶贫资金50万元,修建林区资源路,打造李子示范园,建设法治文化广场。
一年多来,我们乡村两级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400万元,修建道路,完善设施,改善民居,今日**焕然一新,幸福之花欣然怒放。
如今,一个占地31亩、易地安置31户125人的田园新村聚居点即将建成。
配套有“1+N”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和文化大院。
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住房改造48户,新建住房16户。
我们按照“长短结合、种养叠加”的发展思路,实施“百企帮百村”,采取“党员+基地”“资产+收益”“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多元化培育支柱产业。
长期收益方面,打造了1500亩李子产业园区,待正式丰产后,可增加纯利润45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
短期收益方面,委托合作社集中代养小鸡12000只,每户每年可分成1275元,本金实行滚动发展;鼓励农户分散养鸡5280只、饲养土猪515头,林下种植蔬菜200亩,并分别与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回收协议,多渠道解决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将以田园新村聚居点为核心,以千年古寺为文化载体,以闻名飘香的羊肉汤锅为特色,以千亩李枣产业园区为赏花摘果基地,精心打造历史、农耕、佛教、廉政和法治“五大文化”,力争3年时间把*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一、心系群众深层XX年3月,对同志而言是一忘的日子,根据组织工作安排,他被组织上派驻到县镇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县镇村距离县城68.5公里,有20个村民组共995户3403人,地形地貌属于典型的高山低洼河谷地带,地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全县最边远的省级一类贫困村。
面对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他是一名党员,只要组织上需要,只要群众需要,任何地方,他都会坚决服从,毫无怨言。
驻村后,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一线,积极开展了进户走访工作,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该村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对20个村民组的164户精准扶贫户、15户五保户、61名党员、36位留守老人、7户致富能手户进行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和低保户情况,重点了解致贫原因和群众需求。
二、强抓党建惠及宣传作为镇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一直将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狠抓党建工作,不断强化了村委这一基层堡垒作用。
一方面,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村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相关工作规章;另一方面,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的和安排,他积极带领村两委、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引领着全村党员着重思考如何将党建作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如何以党建促脱贫,并展开大思考、大讨论活动,精心收集群众的意见,与群众交心谈心,融入到群众一线,与此同时,他还和村两委、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交流汇报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总结交流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自X年X月X日派驻到X市X县X乡X村以来,我始终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致富等方面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结合驻村两年来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做合格“第一书记”,必须成为脱贫攻坚的“引路人”,政治上的“明白人”,老百姓的“贴心人”,作风踏实的“有心人”,并在工作中做到勤问、勤跑、勤干,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目标明确不偏航,贴近实际求突破,卯足干劲谋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工作的开展。
下面,简单谈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做合格“第一书记”,就要成为脱贫攻坚的“引路人” 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好“领头羊”。
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贫困村要脱贫,发展思路是关键,驻村“第一书记”必须立足村情实际,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问题,谋划、指导工作,既要紧紧抓住带有方向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不放,又要找准工作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聚焦发力,精准施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
作为“第一书记”,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进入角色,沉下心去,搞好调研,摸清村情,理清思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要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政策优势、部门优势和技术优势
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个人剖析报告
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个人剖析报告XX年X月,组织委派我到XX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转瞬间X个多月时间已过去了,X个多月工作,有收获,有喜悦,也有茫然。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在农村的短短X个月中,从一名普通干部转变为农村驻村干部,从与XX村的父老乡亲从不熟悉到熟悉,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倍感身上压力和责任,同时也很幸慰,通过不懈努力,XX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一定成绩 1、我被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后,及时将个人党组织关系转到XX村,食宿在村上,其工作与原单位脱产脱钩,全身心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
截止目前为止,两个月零4天中共出勤58天,月均近28天。
通过经常串家入户,摸村情访民意,找老党员老干部共商发展大计,为脱贫攻坚规划、扶贫项目决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村《XX-2018脱贫发展规划》。
2、为确保建档立卡工作在信息方面没有错误,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5天5夜时间走访完成XX村贫困人口134户228人,经过核实,对各项收入进行测算,清退不符合贫困人口29户53人。
经过入户走访调查摸底,新增加符合贫困户7户19人,最终确定贫困户111户226人,并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实际情况,个人实际问题,切实提出脱贫措施,确保脱贫对象精准。
3、为确保贫困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联合XX镇卫生院对XX村贫困户集中进行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血糖测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一、摸清实情,坦诚交流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基础。
对于农村工作经验,在这点上,自己说实话有一个硬伤,因为自己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如何处理三农事务,没有任何经验。
怎样把工作做好,做到“既能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又不为基层添乱”。
说实话,当时自己很是摸索的不少时间,还是当时自己的一个领导指点了我,说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少说,向身边的村干部学习,向身边的乡镇干部请教,把村子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真诚谈心交朋友。
通过与村干部交流谈心,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迅速了解了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走访村民家庭,了解了农户基本情况,很快熟悉了村情,摸清了现状,了解了需要。
淳朴的村民觉得我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我,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说,我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真心投入,作风扎实是当好第一书记的前提。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
当好“第一书记”,必须脚踏实地、耐住性子,既不能急于求成而做表面文章,也不能好高骛远而忽视群众疾苦,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不畏艰难,主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
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大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大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我叫XXX,县XX局干部,现任XX村第一书记。
首先感谢组织安排,给我们广大基层干部这么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今天自己能够珍惜宝贵学习机会,做到学有所获,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有一首老歌叫做《众人划桨开大船》,唱的就是众人划桨才能开动大帆船的道理。
由此联想,如何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实现脱贫攻坚的扬帆奋进、百舸争流,我认为“党支部+X+贫困户”就是其中的关键和核心。
两年来,我们XX村坚持立足“支部+X+贫困户”模式,以建强支部为核心,以企业发展为动力,以贫困户脱贫为目标,使贫困户在党组织的带动引领下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下面,我就围绕如何运用“支部+X+贫困户”增加集体经济,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建强支部,党建引领定航向。
大海航行靠舵手。
在群众的心里,基层党员干部就是他们的带头人和领路人,只有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支部,才能更好的引领群众、帮扶群众、动员群众、推动工作。
我们通过抓学习,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树立了威望;搞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庆“七一”、知识竞赛、表彰优秀党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了干群感情;讲公平,凡事坚持“一碗水端平”,完善了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赢得了群众信任。
去年村支部书记XXX同志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今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人员要求是什么
第一书记既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重任。
责任来自于所服务的农村,所服务农民。
“第一书记”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要职责。
因此,第一书记要当好扶贫攻坚的排头兵,必须得带头吃苦,干出成绩,干出一番事业才能配上“第一书记”的称号。
“第一书记”作为推动基层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拜群众为师,善于向群众学习。
同志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因此,“第一书记”只有放下架子,诚恳向人民群众请教,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真正沉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验、凝聚智慧,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上跟进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从而更好的解村情民意,掌握低收入人口现状、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情况,进一步掌握贫困村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真干实干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件成一件,真扶贫扶真贫,努力在农村广阔天地干成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优秀干部中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要发挥优秀干部的先锋作用,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因此,“第一书记”要结合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特点及优势,在争取项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支持,切实维护所在村的社会稳定,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整村推进中来,改过去的“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全面推进参与式扶贫。
第一书记要团结村“两委”班子一起合作共事,真正当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纠纷的调解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党建工作的引路人。
实践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活水源头,基层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广阔天地。
真正当好扶贫攻坚工作排头兵,努力在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帮助后进村与全国同步小康,不光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并以群众稳步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结合贫困村实际,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打牢群众增收的基础。
更需要我们“第一书记”当好政策宣讲员、发展服务员、矛盾的协调员,小康的参谋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真正做到时刻心系群众,把群众当做朋友和亲人来对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
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第一书记”。
2019年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2019年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作为xx镇第一书记,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实施寿县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月7日至11日,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安徽调研组在我县驻村调研产业扶贫,总结出“寿县模式”。
5月13日,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寿县举行。
6月2日至8日,接受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评估组对我县脱贫成效评估并获得了好评。
一、主要做法 (一)重精准,扎实开展两项工作。
集中力量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工作,围绕扶贫对象识别准不准、建档立卡程序把关严不严、基础信息采集录入真不真、帮扶措施制定实不实、“四项清单”制定细不细、档案资料保存全不全等六个方面要求,全县在核查中退出6146人,新增6146人,修改4290人基本信息,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
把扶贫对象精准核查列入乡镇第二季度考核重要内容。
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调换部分不能胜任的驻村工作队长。
把驻村扶贫工作队履职情况列为县直单位半年考核重要指标。
5月13日,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在寿县召开,我县在会上就两项工作开展做了交流发言。
(二)压责任,强化扶贫力量。
我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我县实际出台了“1+3”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脱贫攻坚中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 第一、共同致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
第二、团结同志:要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