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象力的名言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
一些世界上最大、最铁石心肠、曾经是现在主义的化身的公司今天却雇佣直觉的未来学家、科幻作家和幻想家作顾问。
————〖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 《未来学家谈未来》 3、每一个时代都是靠幻想养育的,以免人们过早地放弃生活,使人类走向死亡。
————〖康拉德·约瑟夫〗英国作家 4、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列宁〗俄罗斯革命家 5、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
————〖哥雅〗西班牙画家 6、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
————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人类誓言 7、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 8、不光企业……地方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及其他组织同样需要想象他们潜在的未来。
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妨在每一地区建立“想象中心”,用于技术协助下的头脑袭击讨论会。
这些中心将是富有创造性想象,而不是具有技术专长的人们聚集的场所。
……人们提出的绝大多数意见和方法当然都将是荒唐的、可笑的,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创造的奥秘就是要先不怕出傻点子、馊主意,然后将所有意见集中交予严格的批评和评价。
对未来想象需要这样一个环境:就是允许人们出错,大家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新见解,新设想,然后再将它们加以批评地筛选我们需要社会想象的神圣殿堂。
————〖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 《未来学家谈未来》第 9、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
————〖查尔斯〗美国哲学家 《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大观》第 10、……想象就是深度。
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法国作家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11、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
————〖赵鑫珊〗 《哲学与当代世界》 12、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现代科学巨匠 13、一个缺乏想象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幽闭在他个人的狭窄的情感的紧促的圈子里。
————摘自《心理学》 14、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万万不可因怕出洋相或怕他人说“想入非非”而放弃自己的设想。
————《科学研究的艺术》 15、思维缺乏了浪漫,也就缺乏了想象,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识流动,缺乏了宏阔的视野,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就有可能导致人生目标的过分现实化和功利性,形成致命的短视和由此而引起的人生的被动…… ————〖金马〗中国 《21世纪罗曼司》 16、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奥斯本〗创造学之父 《创造之秘》 17、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创造之秘》 18、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
————〖吴克杨〗中国 《创造之秘》 19、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想象不仅将事物幻想为比眼见的更伟大、更奇、更美,还能觉察到事物的缺陷。
————摘自《西方文论逊上集》 20、想象并非论据,更不会导致证明,但心灵渴望它们。
最聪明的实验者发现,有二十个想象比只有一个想象好,在这些想象是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人类的理智早已知道如何对付矛盾。
————〖亚当斯·亨利〗美国历史学家 《影响人类历史的名人思想大观》 21、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饱满的创新激情,当一个人的创新激情处于高潮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它他会有一位“恋人”经常形影相随,这位“恋人”便是灵感。
————〖朗加明〗中国 《创新的奥秘》 22、约翰·梅斯菲曾说:“人类的肉体是不完全的东西,人类的心也不值得信赖,然而,人类的想象力却是使人类卓越的动力。
” ————《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 23、华格纳说:“由于发明虎头钳而使大拇指强健有力;发明铁锤而使拳头和手臂的肌肉发达,这些都是想象力的恩赐。
” ————《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
教师集体推荐校长怎么写理由
【冯友兰自题联】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集句自题座右铭 (此联约写于1987年。
时作者已92岁,视力与精力均已不济;但仍奋力向前,依靠助手完成《中国哲学中新编》。
“阐旧邦以辅新命”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此句作者曾在《康有为‘公国上书’书后》中写道:“我把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
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作者平生志向。
“极高明而道中庸”句,语出《中庸》第27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高明”,谓性格高亢明爽。
“中庸”,谓不偏叫中,不变叫庸。
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此句为作者平生追求之境界。
此联集前人句,工稳自然,而恰切地描绘作者之形象,极佳。
)参考资料:
《论语》中的名言有哪些
英国教育家塞之在教育学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因为斯宾塞倡导实科教育并在教育学研究上坚持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斯宾塞的代表作是《教育论》,原名为《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由斯宾塞1854、1858、1859年陆续发表的 4篇教育论文汇编而成。
1861年在伦敦出版。
全书分 4个题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智育”“德育”和“体育”。
该书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穿了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