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手上很火的这个作品原声在哪里下 求大佬回复
这个是江西的
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语言的片段。
急急急谁先回答而且符合要求我就采纳谁
你要的是语言片段哈,这里有三段,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
”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
”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
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 贾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
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
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
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
”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
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
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
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
”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
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
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
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
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段落和句子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
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
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yāo)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
所以嘱咐你别睬他。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
”——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
”宝玉即转身去了。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
宝玉又问表字。
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
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你如今怎比得他
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
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赞美眉毛的语言
1.温柔的女人是金子,漂亮的女人是钻石,聪明的女人是宝藏,可爱的女人是名画
据考证,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宝藏,里面藏满了金子、钻石和名画
\ 2.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女人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 3.有吸引力的女人并不全靠她们的美丽,而是靠她们的漂亮,包括风度、仪态、言谈、举止以及见识 \ \ 美丽、善良、大方、优雅、文静、脱俗、纯洁、开朗、贤淑 \ \ 活泼、率直、可爱、天真、端庄、温柔、贤惠、多才、俊俏 \ \ 温柔、体贴、撒娇、任性、独立、爱美、温柔 善良 贤惠 \ \ 善良 纯洁 活泼、开朗、天真、率直 含羞、腼腆 \ \ 善于交际、另类、有耐力 有见识、有仪态 \ \ 天生丽质 慧质兰心 秀外慧中 暗香盈袖 \ \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倾国倾城 温婉娴淑 \ \ 千娇百媚 仪态万千 美艳绝世 \ \ 国色天香 花容月貌 明目皓齿 淡扫峨眉 \ \ 清艳脱俗 香肌玉肤 清丽绝俗 \ \ 仪态万端 婉风流转 美撼凡尘 聘婷秀雅 \ \ 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 如花似月 \ \ 风姿卓越 顾盼流转 清丝纠缠 举步轻摇 \ \ 美若天仙 美愈天人 清秀高雅 \ \ 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 美艳绝伦 神仙玉骨 \ \ 楚楚动人 貌赛西施 姿容绝代 \ \ 如花似玉 窈窕淑女 气质高雅 美丽四射 樱桃小口 \ \ 静若处子 动若脱兔 小鸟宜人 善解人意 \ \ 明眸善睐 娇艳妩媚 玲珑剔透 \ \ 玉指如葱 肤如凝脂 眉如新月 秋波流转 \ \ 樱桃小口 粉妆玉琢 桃腮杏脸 \ \ 亭亭玉立 楚楚动人 秀外慧中 贤良淑德 秀色可餐 水灵秀气 \ \ 小家碧玉 完美无暇 娇羞可爱 婀娜多姿 \ \ 美丽动人 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 \ \ 温文尔雅 明艳动人 天生尤物 芙蓉如面 \ \ 娇艳惊人 冠压群芳 风华绝代 \ \ 绝代佳人 一代佳人 一代容华 绝色美人 \ \ 月里嫦娥 华如桃李 桃羞杏让 \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摘自诗经·《硕人》) \ 释义: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写庄姜美貌的诗歌。
手指洁白细软,皮肤洁白细腻。
脖子修长白净,牙齿光洁匀称。
额头宽而方正,眉毛细而弯曲。
灵巧的微笑带有酒涡,美丽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深情。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摘自《诗经·桃夭》) \ 释义:这是首少女出嫁的诗歌。
前两句是写新娘的仪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摘自唐·李白《清平调》) \ 释义:这是首描写杨玉环无以伦比之美的诗。
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容貌,如春风吹拂着带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飘逸。
即使是绝代佳人赵飞燕也比不上杨贵妃的天生丽质。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摘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 释义:这是首思女的怨歌。
诗中写出她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摘自汉乐府·陌上桑) \ 释义:此诗勾勒出香草美女罗敷的形象。
罗敷提着用青色丝绳编织、用桂枝充当钩子的桑笼。
头上梳着美丽流行的发式,耳边挂着夺目的珍珠。
穿着线黄色花纹绸缎的裙子和紫色花纹绸缎的上衣。
最后几句写旁观者的失态,更渲染了罗敷容貌之美。
\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兰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摘自汉·辛延年《羽林郎》) \ 释义:这是首描写卖酒少女美貌的诗,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姬的光彩照人。
\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摘自宋·刘铄《白宁曲》) \ 释义:这是首赞美舞女的词。
舞女的面容象天空中的明月般皎洁,体态如微风吹拂细波一样轻盈。
\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赞黛玉》) \ 释义:这是首写林黛玉容貌的诗。
弯弯似皱非皱的眉尖仿佛笼罩着烟云,似笑非笑的双眸含情脉脉。
脸上露出淡淡的哀愁,疾病的身躯显得娇弱温柔。
眼角泪光点点,鼻息轻轻娇喘。
安静时仿佛娇艳的山花映在山泉,走动时仿佛柳枝随风翩跹。
\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盼纤腰之楚楚兮,风廻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
(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警幻仙姑赋》) \ 释义:这是首描写警幻仙姑仪态的诗。
仙子舒衣袖,闻到了浓郁的兰麝芳香。
舞动荷花般的衣裙,听到了佩玉叮当作响。
露出了桃花般的笑靥,乌黑的发髻如云般堆在耳边。
樱桃小嘴微微张开,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
苗条匀称的腰身,象雪花般随风轻逸飘舞。
头上的珠玉钗环璀璨明亮,碧绿嫩黄闪闪发光。
林黛玉的心理 语言 动作 外貌 描写
(1)心理 这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2) 动作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3)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
,病如西子胜三分。
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才貌世应稀”。
(4)语言 她的诗词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己亥杂诗》全文
(315首) 清·龚自珍 1. 著书何似观心贤
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 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
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 11.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
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
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
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
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 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
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
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 17.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
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 19.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 20.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过肆市有感。
) 21.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
付与维南织女愁。
(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 22.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
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 23.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
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
(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
沙涡门即广渠门,门外五里许,有地名五尚书坟,五尚书,不知皆何许人也。
) 24. 谁肯栽培木一章
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道旁风景如此) 25.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 27.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絷时。
(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
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蓉石,番禺人。
) 29. 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
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别汤海秋户部鹏) 30.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 31. 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
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
(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 32. 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
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
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 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
只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别镇国公容斋居士。
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藏、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 35.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别大兴周丈之彦) 36.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 37. 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
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
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
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綗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枣强布君际桐。
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
吴虹生已见前。
) 39.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
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别龙泉寺僧唯一。
唯一,施南人。
) 40. 北方学者君第一,江左所闻君毕闻。
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
(别许印林孝廉瀚。
印林,日照人。
) 41.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
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别吴子苾太守式芬。
子苾,海丰人。
) 42.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溪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别徐星伯前辈松。
星伯,大兴人。
) 43.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
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别共事诸宗室) 44. 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己丑殿试,大指祖王荆公上任宗皇帝书。
) 45.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
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
(记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缀鹓鸾,金碧初阳当画看。
一队佽飞争识我,健儿身手此文官。
47.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
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
48.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官内阁日,上书大学士,乞到阁看本。
) 49.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
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閷其词。
(再国史馆日,上书总裁,论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势,定之疏漏,初五千言,或曰:非所职也。
乃上二千言。
) 50.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在礼部上书堂上官,论四司政体宜沿宜革三千言。
) 51. 客星烂烂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
翠墨未干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官宗人府,奉旨充玉牒馆纂修官,予草剏章程,未竟其事,改官去。
) 52. 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嚘况对扬。
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瀼。
(予每侍班引荐,奏履历,同官或代予悚息。
丁酉春,京察一等引见,蒙记名。
) 53.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选授楚中一司马矣,不就,供职祠曹如故。
)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八岁,得就登科录读知,是搜集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 55.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程大理同文修会典,其理藩院一门及青海西藏各图,属予校理,是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之始。
大理没,予撰蒙古图志竟不成。
) 56.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戊子岁,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 57. 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瘖。
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癸巳岁,成服杜补义一卷,其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为左氏决疣一卷。
) 58. 张杜西京说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导河积石归东海,一字源流奠万哗。
(年十有二,外王父金坛段先生授以许氏部目,是平生以经说字、以字说经之始。
) 59.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海绝学在毘陵。
(年二十有八,始从武进刘申受受公羊春秋,近岁成春秋决事比六卷,刘先生卒十年矣。
) 60. 华年心力九分殚,泪渍蟫鱼死不干。
此事千秋无我席,毅然一炬为归安。
(抱功令文二千篇,见归安姚先生学塽,先生初奖惜之,忽正色曰:“我闻著墨不著笔,汝文笔墨兼用。
”乃自烧功令文。
) 61. 轩后孤虚纵莫寻,汉官戊己两言深。
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
(定裴骃史记集解之误,为孤虚表一卷,古今用兵孤虚图说一卷。
) 62.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常恨许叔重见古文少,据商周彝器秘文,说其形义,补说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书成。
) 63. 经有家法夙所重,诗无远诂独不用。
我心即是四始心,泬寥再发姬公梦。
(为诗非序、非毛、非郑各一卷。
予说诗以涵泳经文为主,于古文、毛、今文三家,无所尊,无所废。
) 64. 熙朝仕版快茹征,五倍金元十倍明。
扬扢千秋儒者事,汉官仪后一书成。
(年十四,始考古今官制,近成汉官损益上下二篇,百王易从论一篇,以竟髫年之志。
) 65. 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
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
(诗编年始嘉庆丙寅,终道光戊戌,勒成二十七卷。
) 66.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
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为典客道古录、奉常道古录各一卷。
) 67. 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
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年十六,读四库提要,是平生为目录之学之始,壬午岁,不戒于火,所搜罗七阁未收之书,烧者什八九。
) 68.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
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东至永平境,北至宣化境,实未覩东北两边形势也,为纪游合一卷。
)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
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为汉书补注不成,读汉书,随笔得四百事。
先祖匏伯公,批校汉书,家藏凡六七通,又有手抄本。
) 70. 麟经断烂炎刘始,幸有兰台聚秘文。
解道何休逊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癸巳岁,成西汉君臣称春秋之义考一卷,助予整齐之者,同县朱孝廉以升。
) 71.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箧金扃中。
从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年十七,见石鼓,是收石刻之始。
撰金石通考五十四卷,分存、佚、未见三门,书未成,成羽琌山金石墨本记五卷。
郭璞云:“羽陵,即羽琌也。
”) 72. 少年薄录睨千秋,过目云烟浩不收。
一任汤汤沦泗水,九金万祀属成周。
(撰羽琌之山典宝记二卷) 73. 奇气一纵不可阖,此是借琐耗奇法。
奇则耗矣琐未休,眼前胪列成五岳。
(为镜苑一卷,瓦韵一卷,辑官印九十方为汉官拾遗一卷,泉文记一卷。
) 74. 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
(撰布衣传一卷,起康熙迄嘉庆,凡三十九人。
) 75. 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
毁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
(年十九,始倚声填词,壬午岁勒为六卷,今颇悔存之。
) 76.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漈看。
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
(庚辰岁,为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两篇,有谋合刊之者。
) 77. 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
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壬辰夏,大旱,上求直言。
大学士蒙古富公俊五度访之,予手陈当世急务八条,公读至汰冗滥一条,动色以为难行,余颇欣赏。
予不存于集中。
) 78.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鸠摩枉译此经来。
(丁酉九月二十三夜,不寐,闻茶沸声,披衣起,菊影在屏,忽证法华三昧。
) 79. 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
悔向侯王作宾客,廿篇鸿烈赠刘安。
(某布政欲撰吉金款识,属予为之。
予为聚拓本穿穴群经,极谈古籀形义,为书十二卷。
俄布政书来请绝交,书藏何子贞家。
) 80. 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
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
(近撰平生师友小记百六十一则) 81. 历劫如何报佛恩
尘尘文字以为门。
遥知法会灵山在,礼我言。
(佛书入震旦以后,校雠者稀,乃为龙藏考证七卷;又以为北凉宫中所乱,乃重定目次,分本迹二部,删七品,存廿一品,丁酉春勒成。
) 82.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
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近日述天台家言为三普销文记三卷,又撰成龙树三桠记。
) 83.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84.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85.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阿芙蓉。
(阿,读如人疴之疴,出续本草。
) 86. 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
何不专城花县去
春眠寒食未曾醒。
87.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88. 河干劳问又江干,恩怨他时邸报看。
怪道乌台牙放早,几人怒马出长安。
89. 学羿居然有羿风,千秋何可议逢蒙
绝怜羿道无消息,第一亲弯射羿功。
90. 过百由旬烟水长,释迦老子怨津梁。
声闻闭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91. 北俊南孊气不同,少能炙毂老能聪。
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凡驺卒谓予燕人也,凡舟子谓予吴人也,其有聚而轇轕者,则两为之舌人以通之。
) 92. 不容水部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我替梅花深颂祷:明年何逊守扬州。
(同年何亦民俊,时以知府衔驻黄河。
) 93.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同年卢心农元良,时知甘泉。
) 94. 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悰百计乖。
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过江淮间不困戹,何亦民、卢心农两君力也。
) 95. 大宇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
箫声容与渡淮去,怀上魂须七日招。
(袁浦席上有限韵赋诗者,得箫字,敬赋三首。
) 96.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97.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
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
98. 一言恩重降云霄,魔劫成尘感不销。
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99. 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
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
100.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
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
101. 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筳拜盛名。
一笑劝君输一著,非将此骨媚公卿。
(友人访小云于杭州,三至不得见,愠矣。
箴之。
) 102. 网罗文献吾倦矣,选色谈空习性存。
江淮狂生知我者,绿牋百字铭其言。
(读某人,即书其后。
) 103. 梨园爨本募谁修
亦是风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
(元人百种,临川四种,悉遭伶师窜改,昆曲鄙俚极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辄挠阻。
) 104.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
(予平生不蓄门弟子) 105. 生还重喜酹金焦,江上骚魂亦可招。
隔岸故人如未死,清樽读曲是明朝。
106.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107.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
108. 六月十五别甘泉,是夕丹徒风打船。
风定月出半江白,江上女郎眠未眠
109. 四海流传百轴刊,皤皤国老尚神完。
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重见予告大学士阮公于扬州) 110. 蜀冈一老抱哀弦,阅尽词场意惘然。
绝似琵琶天宝后,江南重遇李龟年。
(重晤秦敦夫编修恩复) 111. 家公旧治我曾游,只晓梅邨与凤洲。
收拾遗文浩无涘,东南一部小阳秋。
(太仓邵子显辑太仓先哲丛书八帙,起南宋迄乾隆中,使予序之。
) 112. 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钟词赋两飘零。
不随天市为消长,文字光芒聚德星。
(时上元兰君、太仓邵君,为扬州广文;魏默深舍人、陈静蓭博士乔扬州;又晤秦玉笙、谢梦渔、刘楚桢、刘孟瞻四孝廉,杨季子都尉。
) 113. 公子有德宜置诸,有德公子毋忘诸。
我方乞■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114. 诗人瓶水与谟觞,郁怒清深两擅场。
如此高才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唐。
(郁怒横逸,舒铁云瓶水斋之诗也;清深渊雅,彭甘亭小谟觞馆之诗也。
两君死皆一纪矣。
) 115. 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
收拾遗闻归一派,百年终恃小门生。
(少时所交多苍老,于乾隆庚辰榜过从最亲厚,次则嘉庆己谓,多谈艺之士。
两科皆大兴朱文正为总裁官。
) 116. 中年才子躭丝竹,俭岁高人厌薜萝。
两种情怀皆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117. 姬姜古妆不如市,赵女轻盈蹑锐屐。
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118. 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
汉家平淮书难续,且仿齐梁铸饼金。
(近世行用番钱,以为携挟遍也,不知中国自有饼金,见,又见韩偓诗。
) 119. 作赋曾闻纸贵夸,谁令此纸遍京华
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
120. 促柱危弦太觉孤,琴边倦眼眄平芜。
香兰自判前因误,生不当门也被除。
121. 荒青无缝种交加,月费牛溲定几车
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所僦寓有治圃者,戏赠。
) 122. 六朝古黛梦中衡,无福秦淮放棹行。
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
(欲如江宁,不果,亦不得见马湘帆户部、冯晋渔比部两同年消息。
) 123.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124. 残客津梁握手欷,多君郑重问乌衣。
故家自怨风流歇,肯骂无情燕子飞。
(重晤段君果行、沈君锡东于逆旅,执手言怀。
两君,家大人旧宾客也。
) 125.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过镇江,见赛玉皇及者,祷词万数。
道士乞撰青词。
) 126. 不容儿辈妄谈兵,镇物何妨一矫情。
别有狂言谢时望:东山妓即是苍生。
127. 汉代神仙玉作堂,六朝文苑李男香。
过江子弟倾风采,放学归来祀卫郎。
128. 黄河女直徙南东(金明昌元年),我道神功胜禹功。
安用迂儒谈故道,犁然天地划民风。
(渡黄河而南,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
) 129.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舟中读陶潜,诗三首。
) 130. 陶潜酷似卧龙豪(语意本辛弃疾),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131.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
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132. 将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
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江阴见李申耆丈、蒋丹棱秀才。
丹棱,申耆之门人也。
) 133. 过江籍甚颜光禄,又作山中老树看。
赖是元龙楼百尺,雄谈夜半斗牛寒。
(陈登之别驾座上,重晤盛午洲光禄。
) 134. 五十一人忽少三,我闻陨涕江之南。
箧中都有旧墨迹,从此袭以玫瑰函。
(闻都中狄广宣侍御、苏宾嵎吏部、夏一卿吏部三同年忽然同逝。
) 135.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
偶逢锦瑟家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136. 万卷书生飒爽来,梦中喜极故人回。
湖山旷劫三吴地,何日重生此霸才
(梦顾千里有作。
忆己丑岁与君书,定五年相见,君报书云:“敢不忍死以待。
”予竟爽约。
君以甲午春死矣。
) 137. 故人有子尚饘粥,抱君等身大著作。
刘向而后此大宗,岂同陈晁竟目录。
(千里著《思过斋笔记》,校定六籍、百家,提其文字,且生陈、晁后七百载,目录方驾陈潮,亦足豪矣。
嗣君守父书,京师传闻误也。
) 138. 今日闲愁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
山人生死无消息,梦断查湾一角青。
(拟寻洞庭山旧游,不果,亦不得叶山人昶消息。
) 139. 玉立长身宋广文,常州重到忽思君。
遥怜屈贾英灵地,朴学奇才张一军。
(奉怀宋于庭丈作。
于庭投老德楚南一令,奇才朴学,二十年前目君语,今无以易也。
) 140. 太湖七十溇为墟,三泖圆斜各有初。
耻与蛟龙竟升斗,一编聊献郏侨书。
(陈吴中水利策于同年裕鲁山布政。
郏瞧,郏亶之子,父子皆著三吴水利书。
) 141. 铁师讲经门径仄,铁诗念佛颇得力。
似师毕竟胜狂禅,师今遟我莲花国。
(江铁君沅是予学佛第一导师,先予归一年逝矣。
千劫无以酬德,祝其疾生净土。
) 142. 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
哭过支硎山下路,重钞梅冶一奁诗。
(舅氏段右白,葬支硎山,平生诗晚年自涂乙?S璞?洹睹芬毙??芬痪怼#? 143. 温良阿者泪涟涟,能说吾家六十年。
见面恍疑悲母在,报恩祝乳后昆贤。
(金媪者,尝保抱予者也。
重见于吴中,年八十有七。
阿者,出《礼记•内则》,今本误为可者。
悲母,出《本生心地观经》。
) 144. 天教梼杌降家门,骨肉荆榛不可论。
赖是本支调护力,若敖不馁怙深恩。
(到秀水县重见七叔父作) 145. 径山一疏吼寰中,野烧苍凉悼达公。
何处复求龙象力,金光明照浙西东。
(明紫柏大师刻《大藏》,版在径山,康熙中,由径山迁嘉兴之愣严寺。
今十不存四矣。
求天台宗各书印本,亦无所得。
) 146. 有明像法披猖后,荷担如来两尊宿。
龙树马鸣齐现身,我闻大地狮子吼。
(拜紫柏、藕益两大师像) 147. 道场馣馤雨花天,长水宗风在目前。
一任拣机参活句,莫将文字换狂禅。
(示愣严讲主逸云。
讲主新刻明人《愣严宗通》一书。
) 148. 一脉灵长四叶貂,谈经门祚郁岧嶤。
儒林几见传苗裔
此伏高邮冠本朝。
(仿嘉兴太守王子仁。
子仁,文肃公曾孙,石臞孙,吾师文简公子。
) 149. 只将愧汗湿莱衣,毁极堂堂岁月迟。
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于七月初九日到杭州,家大人十年七十有三,倚门望久矣。
) 150. 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天涯何处不家江
(家大人扶杖出游,里少年皆起立。
) 151. 小别湖山劫外天,生还如证第三禅。
台宗晤后无来去,人道苍茫十四年。
名著中描写人物动作的精彩片段
贾迎春,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
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贾探春寿夭多因诽谤生。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贾元春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哭向金陵事更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
贾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跪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简介(三、四百字左右)
第二十七章 滴翠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林黛找贾宝玉,只可惜正巧遇宝钗也在怡红院。
而怡红院的大丫头晴雯因为薛宝钗深夜不离开,闹得她不好休息,因此听到林黛玉的敲门而没给黛玉开门(没听清敲门人是黛玉),还说宝玉睡下了一概不见人,这下惹恼了林姑娘。
更可气的是林黛玉被拒门离开时还看到了薛宝钗深夜从怡红院走出来,不是说不见人的吗,这下林姑娘就更生气了。
但是林黛玉也没有上前去质问。
只是回到潇湘馆里面暗自垂泪。
她的大丫头紫鹃也不知道所为何事。
第二天芒种节,风俗上要祭饯花神。
于是大观园里面的诸位姑娘便盛装齐聚,可是却不见了林姑娘,大家说黛玉是睡懒觉呢,宝钗提议自己去叫林黛玉。
路上我们的宝姐姐看到一只彩蝶,童心忽炽,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杨妃戏彩蝶的好戏。
可巧,宝钗刚经过滴翠亭,正好遇见了小丫头坠儿和宝玉的丫头小红在说小红的手帕被贾芸捡到的事情,这段后来成为奇缘佳话的引子在当时尤其是封建淑女宝钗看来是有违礼教风化的,宝钗就乘势撒谎称自己是来找林黛玉的,言下之意是自己刚到,并没有听到什么秘密。
这个小红又名红玉,本来生的水灵机灵,正好遇到王熙凤需要用人传话,她做得很好,凤姐于是看中了这个丫头,要找宝玉讨来自己使唤。
宝玉来找他的林妹妹,可是妹妹却只和其他姑娘们说话,压根儿不理他。
宝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不知道昨晚上因为没开门而惹恼了林姑娘的事情。
这边宝玉和他的三妹妹探春说话,无意中又扯到那个无事生非的赵姨娘,惹得探春生了一会子气。
宝玉还是没有心思和众姊妹们玩耍,还是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是不知道林妹妹为何生他的气。
宝玉又想到黛玉常常拾花而葬,于是自己去收拾桃花,想要替林妹妹葬花。
在来到花冢时,却听见有山坡那头有女儿哭泣,呜咽之声甚是伤感,仔细听来,哭诉的却是一首诗文,也就是葬花词,原来这哭泣的女儿不是别人,正是他日思夜想的林妹妹在这里独自触景伤感呢。
-------------------我可是自己对着红楼梦一字一句自己搞出来的,希望能够满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