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苗阜王声批三国台词

苗阜王声批三国台词

时间:2015-04-12 14:57

苗阜王声歪批三国剧本

甲 相声演员得有学问啊。

乙 哎,这个有学问可不敢说,也就是记问之学。

甲 据说是古今中外,什么学问都得有。

乙 那可不敢这么说。

甲 嗯

乙 呵呵,没那么大学问。

甲 您就是位学者。

乙 咳,什么学者

马马虎虎。

甲 念过书吧

乙 念过呀。

甲 是嘛,看得出来嘛。

乙 噢,这还看得出来

甲 脸上有书气嘛。

乙 噢,有书气。

甲 您看我就是这样。

哦。

看得出来,脸上的书气很大。

乙 哦

甲 昨天跟人下棋,一盘都没赢嘛。

乙 噢,那么输气啊

甲 书墨之气。

乙 哎,得有书墨之气呀。

甲 对呀,我是喜欢看书。

乙 好啊,看书能够长知识。

甲 对。

乙 那您也得看是什么书,得开卷有益。

甲 是古典文学,我都喜欢研究。

乙 好啊。

哎,对古典文学我也很爱好。

甲 哦,您喜欢看什么书

乙 什么“三国”、“列国”啊…… 甲 嗯。

乙 “水浒”、“聊斋”啊…… 甲 嗯。

乙 “红楼”、“西厢”啊,这都看过。

甲 《红楼梦》啊

乙 啊,《红楼梦》。

甲 喜欢看

乙 喜欢看。

甲 知道这个故事啊

乙 “红楼”啊,知道啊。

我看得还很透彻。

甲 哦。

乙 每一章,每一回,每一个人的性格,我都有研究。

甲 哎呀,那可不简单。

乙 哈哈,哎。

这部书主要嘛写的就是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的爱情。

甲 对。

乙 被这个王熙凤给破坏了。

甲 嗯。

乙 结果,贾宝玉和薛宝钗他们两个人结婚了。

甲 对啊。

乙 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当和尚。

甲 对。

乙 这部书就这么一段故事。

甲 对。

常看吗

乙 常看。

甲 每天看吗

乙 每天看。

甲 上班也看吗

乙 那不看。

上班哪儿能看书呀

甲 有这种人啊。

我们街坊就有这么个人,整天看书,看《红楼梦》。

乙 你瞧。

甲 什么事儿也不干。

乙 噢。

甲 别人就说他:“你怎么老看书呀

你那《红楼梦》不能搁下吗

” 乙 是啊。

甲 “干活不干了

” 乙 这话说得很对

甲 “你还想干不想干了

” 乙 是嘛。

甲 他一赌气把书拽那儿了。

乙 嗯。

甲 “不干就不干,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干了

” 乙 咳,这位看成书迷了。

甲 是啊。

乙 哎。

我看书就这样儿好,不入迷。

甲 不入迷。

乙 拿它就是做个研究。

甲 研究啊。

乙 啊。

甲 还研究什么

乙 “三国”。

甲 “三国”啊

乙 对于“三国”嘛,我很熟悉。

甲 熟读“三国”。

乙 也不敢说熟读。

甲 噢。

乙 看过几遍。

甲 看过几遍

乙 哎,对对。

甲 那就不容易了。

乙 哈哈。

甲 都看什么批的

乙 啊,金批、御批、毛批。

甲 毛批、金批都好。

乙 都好。

甲 这个御批不怎么样。

乙 哎,御批也不错。

甲 那就是乾隆皇上批的。

乙 是啊。

甲 他那学问不行。

乙 嗯。

甲 不值钱。

乙 怎么,这还论值钱不值钱

甲 当然了。

乙 嗯。

甲 你到书店里去买旧书…… 乙 啊。

甲 买御批“三国”,买好版的,十块钱。

乙 十块钱

甲 就买了。

乙 十块钱,那也不算贱了。

甲 毛批的三十块。

乙 这可贵了。

嗯。

甲 金批得六十块。

乙 六十

甲 贵了

乙 贵了

甲 最贵的是侯批

乙 侯批“三国”

甲 侯批“三国”

乙 谁呀

甲 侯宝林先生。

乙 噢,就是阁下呀

甲 哎,对。

乙 哦,您批“三国”

甲 是的。

乙 那不用说了。

甲 嗯。

乙 您批的这一部三国,要是买得一百多块吧

甲 您再回回手儿吧。

乙 回

我这儿买呢

甲 一百多块

乙 那得二百块

甲 你多说点儿。

乙 五百

甲 你多说点儿又不上税,干吗那么胆小呀

五百块

啊,这是文学呀,五百块你就认为了不起啦

乙 这么说这是无价之宝

甲 你花五千块也没地方买去,侯批“三国”。

乙 哎呀,怎么这么贵呀

甲 没出版。

乙 你这不是废话吗

没出版你说他干什么呀

甲 唉,珍贵就在这一点儿嘛。

乙 这还珍贵呢

甲 这不能轻易就拿出来啊

乙 哦

甲 还在修。

乙 噢,还在修呢。

甲 对。

乙 好好好,嗯。

甲 “三国”,你懂不懂

乙 懂啊。

甲 我跟你谈一个问题可以吗

乙 可以呀。

甲 嗯。

乙 咱们彼此多研究。

甲 请教。

乙 岂敢。

甲 为什么叫“三国”

乙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

甲 那你说吧。

乙 “三国”呀…… 甲 嗯。

乙 魏、蜀、吴,就叫“三国”。

甲 魏。

乙 嗯。

甲 蜀。

乙 哎。

甲 吴。

乙 不错。

甲 就叫“三国”

乙 是呀。

甲 魏,指谁呀

乙 北魏,曹操啊

甲 蜀呢

乙 西蜀,刘备呀

甲 吴

乙 东吴,孙权。

甲 就这么“三国”

乙 哎,“三国”。

甲 不对吧

乙 怎么会不对呀

甲 这本书整个儿写的什么朝代

乙 汉朝啊。

甲 那么汉献帝不算一国吗

乙 哦,那算一国呀

甲 那就四国了。

乙 嗯,多出一国来了。

甲 黄祖跟任何人不联络,想独立,算不算一国

乙 算一国呀。

甲 孟获想夺取中原,算不算一国

乙 那也算一国呀。

甲 六国。

乙 好嘛,这就翻一番啦

甲 不对。

乙 那么您说怎么叫“三国”

甲 告诉你吧,这个问题很简单。

乙 哦

甲 为什么叫“三国”呢

乙 为什么呢

甲 因为带“三”字儿的事情多。

乙 带…… 甲 得喽,就叫“三国”吧

乙 噢,带“三”字儿的事情多嘛,就叫“三国”

甲 你看目录上带“三”字儿的有多少

乙 哦

甲 头一段“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有吧

乙 有。

甲 最末一段儿。

乙 末一段是

甲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 乙 对呀。

甲 有“三”吧

乙 啊,它这儿两头儿带“三”。

甲 中间还有很多呢。

乙 当中间儿

您说一说。

甲 我说不全啊。

乙 您可以大概一说。

甲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乙 有啊。

甲 “陶公祖三让徐州。

” 乙 有。

甲 “公子刘琦三求计。

” 乙 有。

甲 “三江口周郎纵火。

” 乙 有。

甲 “三江口曹操折兵。

” 乙 有。

甲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 乙 有。

甲 “三顾茅庐。

” 乙 有。

甲 “三气周瑜。

” 乙 有。

甲 “三擒孟获。

” 乙 有。

哎,这没有

没有。

“七擒孟获。

” 甲 是啊,它是要经过三的。

乙 好嘛

他数着来的。

甲 一二三四五六七嘛。

乙 这话对呀,那不能由打二就蹦到四上去。

甲 问题就在这里嘛。

乙 对对对。

嗯,那么还有什么带“三”字儿的

甲 “三出祁山。

” 乙 哎,“六出祁山”

甲 二三如六

乙 他这里还带乘法呢

甲 “三伐中原。

” 乙 “九伐中原。

” 甲、乙 (合)三三见九啊

甲 你看,这么会儿学问长了吧

乙 就这个呀

好嘛,满带算术的。

甲 这是目录上的。

乙 是,是。

甲 我说的还不全。

乙 噢。

甲 还有的暗扣儿。

乙 暗扣儿

甲 目录上没有的,实际上是带“三”字儿的事情。

乙 噢,那您可以说一说。

甲 啊。

乙 哪是暗扣儿

甲 暗扣儿啊,“三不明”。

乙 “三不明”

甲 哎,有这么三个人写得不明。

乙 都谁呀

甲 有一个人有姓无名。

乙 有姓无名

甲 有一个人有名无姓。

乙 啊

甲 还有一个人无名无姓。

乙 噢,您是说这么三个人哪

甲 哎。

乙 噢,那么,您说有姓无名这人是谁呀

甲 就是孙策、周郎的老丈人乔国老。

乙 乔国老

甲 嗯,姓乔,有姓没有名字。

国老是官亲,国老,国舅嘛

乙 他怎么会没有名字啊

甲 嗯。

乙 有啊。

甲 哪儿有

乙 他叫乔玄哪。

甲 《三国演义》上有吗

乙 那你没听过“甘露寺”啊

甲 戏上有

乙 啊。

甲 那是写剧本的人给写上的名字啊

乙 哦。

甲 《三国演义》上没有哇

乙 嗯。

甲 写剧本,那么大一个人出来,又是那出戏的主角儿,没有名字怎么办呢

乙 嗯。

甲 唱戏有它的程式啊。

乙 噢。

甲 出来两句引子,四句定场诗,道家门儿。

乙 嗯。

甲 他得报姓名。

乙 是啊。

甲 那么大角儿没名没姓行吗

“老夫乔玄。

” 乙 嗯。

甲 “膝下无儿,所生二女,长女大乔,次女小乔。

”是吧

乙 对呀。

甲 没名行吗

乙 啊…… 甲 那怎么唱啊

“老夫,乔……” 乙 乔

甲 瞧什么呀

乙 我知道瞧什么呀

甲 还是呀,写剧本儿的人写得巧妙。

乙 哦

甲 你看给这起的名字,乔玄。

乙 乔玄。

甲 没名嘛。

乙 嗯。

甲 愣给他添的嘛。

乙 哦。

甲 没地方查根据去。

乙 怎么

甲 他就悬着呢。

乙 玄。

呵呵。

这位批的还真有理。

甲 乔玄嘛。

乙 噢,乔玄。

这位是有姓无名。

甲 对呀。

乙 那有名无姓是谁呀

甲 貂蝉呀

乙 貂蝉

甲 貂蝉的名字叫貂蝉,姓什么

乙 姓貂啊。

哎,姓貂名蝉字丫环。

甲 这人怎么这么糊涂啊

有人叫丫环的吗

乙 啊。

甲 姓啊,貂蝉是一种饰物。

乙 噢,饰物。

甲 她的名字叫貂蝉,实际上她姓任叫任宏昌,山西邑州人,任昂之女,《三国演义》上没有。

乙 那么您哪儿查出来的

甲 元曲上有。

乙 元曲上

甲 当然啦,你怎么看书光看一本儿,那哪儿行呀

我这书看得太多了,所以才知道。

乙 还得看。

甲 这一肚子全是书

乙 这玩意儿。

甲 我走道儿都不敢低头啊

乙 怎么

甲 怕它掉出来。

乙 没听说过

啊,那么您说这个无名无姓的是谁呀

甲 无名无姓的这么一个人。

乙 小兵卒。

甲 小兵卒

乙 那无名无姓嘛。

甲 目录上有他呀

乙 上正传

甲 啊。

乙 谁呀

甲 督邮。

乙 督邮

甲 “张翼德怒鞭督邮”,有这么一段没有

乙 有啊。

甲 督邮是官衔儿。

乙 噢。

甲 他姓什么

姓督叫邮

乙 不是吧

甲 是吧。

乙 是无名无姓。

甲 “张翼德怒鞭督邮。

” 乙 哦。

甲 督邮是官衔儿。

乙 官衔儿。

甲 他姓什么叫什么呢

乙 嗯。

甲 谁也不知道。

乙 哦。

甲 糊里糊涂让张飞给揍一顿。

乙 这顿揍挨得都窝心。

甲 挨完揍以后呢

后边儿就没他的事儿了。

乙 满不谈了。

甲 这个人物出来就为挨揍的。

乙 好嘛。

哦,对对对,这就叫“三不明”啊

甲 哎。

乙 那么还有什么带“三”字的

甲 三妻。

乙 噢,三七二十一,嗯,二三如六,三三见九,三七二十…… 甲 这个是呀夫妻的那个妻。

乙 夫妻的妻

甲 哎。

三个人对妻子的待遇不同。

乙 哦。

甲 处理方法不同。

乙 噢,这叫“三妻”

甲 有故事。

乙 那么您可以谈一谈。

甲 “刘备撇妻。

” 乙 噢。

甲 “吕布恋妻”,“刘安杀妻”。

乙 噢,这么三妻呀

甲 嗯。

乙 “刘备撇妻”

甲 刘备这个人哪,拿老婆不当回事儿。

乙 是啊。

甲 哎。

刘备说嘛:“弟兄如手足。

” 乙 嗯。

甲 就是说他跟张飞、关羽…… 乙 嗯。

甲 感情就那么密切。

乙 嗯。

甲 “妻子如衣服。

” 乙 你瞧。

甲 老婆算不了什么。

乙 嗯。

甲 跟衣服一样,穿破了再换一件新的。

乙 就这么轻视女性。

甲 这是为了笼络人心。

乙 噢。

甲 为了让关、张为他打天下去卖命。

乙 嗯。

甲 所以,他一失败就一个人跑了。

乙 就跑了。

甲 老婆不管了。

乙 啊,交给谁了

甲 没准儿。

谁在跟前交给谁。

乙 是啊。

甲 哎。

乙 这人还很大方。

甲 刘备三次撇妻。

乙 噢,三次哪

甲 第一次吕布打小沛。

乙 嗯

甲 他跑了。

乙 是啊。

甲 他的老婆糜竺那儿呆着。

乙 哦,糜竺。

甲 跟吕布说了好多的好话,这算完了。

乙 嗯。

甲 第一次撇妻。

乙 第二次呢

甲 徐州失散。

乙 噢,徐州失散。

甲 曹兵来打。

乙 嗯。

甲 他们三个不在一起。

乙 是啊。

甲 关公在下邳。

乙 不错呀。

甲 徐州西南十二里地。

乙 哎。

甲 在那地方。

乙 对呀。

甲 见到报,赶紧收拾行囊,带着二家皇嫂赶紧够奔徐州。

乙 是。

甲 弟兄会合以后…… 乙 嗯。

甲 兵力就强一点儿。

乙 对呀。

甲 谁想走到半道儿…… 乙 嗯。

甲 徐州火起,失守了。

乙 徐州丢了。

甲 这阵儿…… 乙 嗯。

甲 刘备呀,说句文话。

乙 啊,怎么讲

甲 颠儿了

乙 哈哈,这叫文话啊

他又跑了。

甲 跑了。

关云长保这二家皇嫂且战且走。

乙 是的。

甲 曹兵围拢上来, 乙 哎呀。

甲 困在土山之上。

乙 困住了。

甲 要按照关云长那个脾气呀…… 乙 他脾气不好。

甲 脾气不好。

乙 哎。

甲 胯下马掌中刀,你死我活。

乙 决一死战。

甲 以死相拼。

乙 是了。

甲 怎奈有二家皇嫂。

乙 嗯。

甲 我去打仗,倘若皇嫂被曹兵掳去, 乙 哦

甲 我怎么对得起大哥呢

乙 你瞧瞧。

甲 正在无可奈何之际…… 乙 嗯。

甲 来了一个朋友。

乙 谁来了

甲 张文远。

乙 噢。

甲 刚从乌龙院那儿来。

乙 哎。

甲 他跟关公…… 乙 我说您等会儿,您等会儿,谁打乌龙院来

甲 张文远。

乙 噢,就是宋江那个徒弟呀

甲 对。

乙 还对呢

什么呀

那个张文远是宋朝的,这关羽是汉朝的,这不是一个朝代的事情啊

甲 咳,你想他那个脾气还管什么朝代

乙 不像话,那也不能搁一块儿说呀

甲 噢,这是我说的。

乙 可不是你说的嘛

甲 张辽,张文远。

乙 嗯。

甲 关公约三事。

乙 土屯约三事。

甲 被困曹营。

乙 不错。

甲 后来知道大哥的下落。

乙 哎。

甲 挂印封金。

乙 嗯。

甲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乙 哎。

甲 古城相会。

乙 寻兄送嫂。

甲 弟兄团圆。

乙 不错。

甲 这是刘备的第二次撇妻。

乙 那么第三次呢

甲 弃新野,走樊城,兵败当阳长板桥。

乙 噢。

甲 曹兵追到。

乙 嗯。

甲 他又跑了。

乙 又跑了

甲 张飞保着他,过河到树林里藏着去了。

乙 嗯。

甲 赵云保着家眷。

乙 是啊。

甲 在长板城是七进七出。

乙 哎。

甲 救出阿斗。

乙 嗯。

甲 到树林之间见到刘备:“主公受惊乃云之罪也。

” 乙 瞧瞧,嗯。

甲 “幸喜小主人无恙。

” 乙 多不容易呀

甲 他就那么一个孩子呀

乙 是呀。

甲 当时要是死了,刘备就完了。

乙 那就绝后了。

甲 那就没儿子了。

他应该怎么感谢人家呢

乙 当然感谢赵云哪。

甲 不,在这个地方啊,刘备表现出他比曹操还奸诈。

乙 刘备

甲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

乙 说什么

甲 “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就在这个地方。

乙 啊,怎么回事儿

甲 他没跟赵云说什么…… 乙 哦

甲 继续笼络人心。

乙 噢。

甲 拿着孩子:“小冤家,为你险些丧我一员大将,要你做甚

”啪—— 乙 这…… 甲 把这孩子扔地下了。

乙 这一下子孩子就得捧坏了。

甲 没摔着。

乙 啊

没摔着

甲 嗯。

乙 抱起来愣往地下扔能没摔着

甲 咱们要是抱着孩子往地下一扔就摔死了。

乙 他这一扔,那孩子也够呛的。

甲 刘备摔不着。

乙 怎么会摔不着

甲 他跟咱们长的不一样啊。

乙 这碍着模样什么事了

甲 龙眉凤目,两耳垂肩。

乙 噢。

甲 双手过膝。

乙 哦。

甲 俩手过髁膝盖儿。

乙 哦。

甲 他胳膊长啊。

乙 啊

甲 他拿着,这儿一哈腰,吧唧,搁那儿了

乙 哎哟。

甲 这孩子到地下还没转过身儿呢,又回来了。

乙 这是怎么个意思呢

甲 就为让赵云看。

乙 哎。

甲 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疼,我为了你,你还不给我卖命去吗

乙 对。

甲 不是有心把孩子摔死。

乙 嗯。

甲 真要是那样儿,你干吗摔呢

乙 嗯。

甲 攥着腿儿往树上一抡,啪

乙 那还不死

甲 就说他这个人。

乙 对,这人是不怎么样。

甲 对,“刘备撇妻。

” 乙 还有什么“吕布恋妻

” 甲 “吕布恋妻。

” 乙 啊。

甲 吕布这个人没成事儿,主要这个人卑鄙。

乙 吕布

甲 见有势力的就认干老儿,就认干爹,老找靠山。

乙 他的干爹倒是不少哇。

甲 啊,丁建阳的干儿子。

乙 是嘛。

甲 董卓的干儿子。

乙 不错的。

甲 后来被曹操逮住了。

乙 是啊。

甲 那意思又要拜曹操为干老。

乙 是啊。

甲 让刘备说了一句话。

乙 嗯。

甲 “你可知丁建阳、董卓之故耳

” 乙 就这一句话。

甲 就把吕布杀了。

乙 给宰了。

甲 那吕布的武艺好家伙啊

乙 好啊。

甲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嘛

乙 是吗

甲 武艺好哇

乙 嗯。

甲 骑的马也好哇。

乙 赤兔马。

甲 赤兔马原来就是他骑的。

乙 对。

甲 丁建阳送给他的嘛。

乙 不错。

甲 手中方天画戟。

乙 啊。

甲 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

乙 就这么勇。

甲 为什么失败了呢

乙 为什么哪

甲 把身体搞坏了。

乙 是吗

甲 因为王允献“连环”,把他和董卓的矛盾构成了。

乙 对。

甲 后来吕布刺死了董卓,抢走了貂蝉。

乙 哎。

甲 这个应该说好了,满足了。

乙 他称心了。

甲 好好搞事业吧。

乙 啊。

甲 不。

整天和貂蝉俩人一块儿喝酒。

乙 你看看。

甲 喝的都是烈性酒。

乙 哎呀,饮酒作乐。

甲 把身体喝坏了。

乙 哎。

甲 老喝白兰地呀

乙 嗯。

甲 威士忌啊

乙 我说您等等,那个年月就有白兰地吗

甲 那是老白兰地了。

乙 老的了

甲 汉朝时候没哇

乙 没有。

甲 你甭管那个。

乙 哎。

甲 反正是每天饮酒取乐儿。

乙 那就坏了嘛。

甲 所以身体搞坏了,白门楼被斩。

乙 被斩了。

甲 “吕布恋妻。

” 乙 还有什么“刘安杀妻。

” 甲 “刘安杀妻。

” 乙 这是怎么段儿故事呀

甲 这是一部书里最卑鄙的人物:猎户刘安。

乙 哦,就刘安

甲 哎,为了刘备。

乙 是。

甲 把他老婆杀了。

乙 哎哟。

甲 给刘备做菜吃了

乙 做菜了

甲 哎。

乙 大吃人肉

甲 就因为吕布打小沛。

乙 嗯。

甲 刘备跑了,不敢走大路,穿小道而行。

乙 噢,抄小路。

甲 没有吃的啊。

乙 嗯。

甲 遇到人就跟人求,给点儿吃的。

乙 你瞧还要过饭。

甲 一日走到山村,天色将晚,上不着村不下着店儿,走着害怕了。

乙 是啊。

甲 这要出来猛兽就给吃了。

乙 了不得啦

甲 往前走。

乙 哎。

甲 隐隐闪着灯光。

乙 哦。

甲 再往前走,里边有人弹剑作歌。

乙 弹剑作歌

甲 嗯。

乙 干吗

甲 弹着宝剑唱歌。

乙 唱歌干吗弹宝剑哪

应当使乐器啊。

甲 那年头儿我不知道有什么乐器呀

乙 噢。

甲 书上也没那么写,咱们敢胡说吗

乙 没有乐器

甲 那好嘛。

乙 弹宝剑。

甲 就弹宝剑。

“当当”的那声。

乙 噢。

甲 哎,弹剑作歌。

乙 唱什么歌儿

甲 没代的古歌啊

乙 汉代的古歌啊

甲 听过吗

乙 没听过,谁会呀

甲 我会。

乙 你会呀

甲 你看。

乙 汉代的古歌。

甲 不但是文学家,还是考古家。

乙 这位还真了不起。

您会唱

您给唱两句我们听听。

甲 我也不敢肯定啊。

乙 啊。

甲 我也不敢百分之百说就是汉代的古歌。

据我的发现可能有关系。

乙 噢。

甲 我也不知哪位是音乐家,我这儿唱,也可以用简谱儿把它谱下来。

乙 你瞧那您就不必客气了,唱一唱,弹弹宝剑。

甲 这不响嘛。

乙 这扇子哪儿能响呀

甲 我拿嘴代表那剑声音。

乙 代替剑的声音。

甲 汉代的古歌,注意听啊:“春天里来百花香,啷里咯啷里咯,啷里咯啷,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啷里咯啷……” 乙 行了行了。

这是刘安唱的呀

甲 这是赵丹唱的。

乙 这是汉朝的古歌呀

甲 我那么想这个啷里咯啷啊。

乙 哦。

甲 可能是那宝剑声。

乙 没听说过

您这可胡来。

甲 刘备上前叫门。

乙 哎。

甲 说:“开门哪,我是一个孤行的客人,走在此处,上不着村,下不着店。

” 乙 嗯。

甲 “在此处打搅一宿,明日早行。

” 乙 噢。

甲 里边儿的人放下了剑。

乙 嗯。

甲 出来开门。

乙 嗯。

甲 让进去。

乙 嗯。

甲 两间草房,一棵小树。

乙 嗯。

甲 把马拴在树上。

乙 哎。

甲 让到屋里。

乙 嗯。

甲 两个人一通名姓,全姓刘。

乙 当家子。

甲 不是一家人。

乙 哎,同姓不同宗。

甲 刘备这么一吹:“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

” 乙 嗯。

甲 “大汉皇叔。

” 乙 瞧瞧。

甲 刘安一看,哎呀

乙 怎么了

甲 贵客临门啊

大汉皇叔啊

乙 是啊。

甲 他比皇上还大

乙 嗯。

甲 置酒款待。

乙 哎哟。

甲 家里的野味都吃光了。

乙 怎么,没菜

甲 哎,就把他的老婆杀了。

乙 哦。

甲 给刘备做菜了。

乙 当酒菜儿了。

甲 你说这人多卑鄙

乙 哎,真是太惨了。

甲 刘备跑了一天,饿了。

乙 嗯。

甲 吃了一顿。

乙 嗯。

甲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告辞离去。

解缰绳,拉马。

乙 嗯。

甲 一看,屋里有个死人。

乙 嗯。

甲 刘备是大吃一惊。

乙 是。

甲 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乙 这是刘备啊

甲 这是杜十娘。

乙 他这里全有。

甲 “什么人

” 乙 嗯。

甲 “小的贱内

”“被何人所杀

”“被小的所杀。

”“为什么杀她

”“昨天主公驾到。

” 乙 嗯。

甲 “寒舍无菜,杀妻奉君。

” 乙 你看这个卑鄙劲儿

甲 刘备很难过,说:“你待我太好了,我若得帝,必不忘你。

” 乙 瞧瞧。

甲 拉马够奔他乡而去。

乙 噢,走了。

甲 在半路上, 乙 嗯。

甲 遇到了曹操。

乙 嗯。

甲 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曹操。

乙 哦。

甲 曹操派人赠与千金。

乙 给谁呀

甲 给刘安。

乙 千金

甲 一千两金子。

乙 哎呀。

甲 刘安这小子就这么样发的财。

乙 陡然而富啊

甲 一千两金子。

乙 啊。

甲 买房子,置地,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乙 那还用说呀。

甲 物质享受那是太好了。

乙 当然喽。

甲 精神生活太枯燥了。

乙 怎么

甲 街坊邻居都不理他。

乙 嗯。

甲 打了半辈子光棍儿。

乙 哎,有钱了可以再娶一房啊。

甲 谁家有姑娘也不给他呀

乙 怎么

甲 怕他来朋友,没菜,再给宰了。

乙 又吃啦

传统改编 1960.4 “《三国演义》有金批、御批、毛批,最贵的是侯批,侯宝林批。

德云社于谦捧哏功力好在哪,为什么苗阜王声不如郭德纲

相声:歪批山海经表演者:苗阜、王声记录整理:季司亦苗阜: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高兴站在这里演出。

这次在沪......王声:在哪儿

...等会儿,在哪儿

苗阜:在沪啊——沪——上海简称是沪。

在沪演出啊...王声:我一直以为你说英文呢。

苗阜:...这个心里非常的激动。

说实话往这台上一站,看见这么多观众朋友,这个心里多少还有些上下,但是呢...王声:等会儿,等一下。

心里有一些什么

苗阜:有那么一个词叫上下不安,就是多少有些...王声:那叫忐忑不安。

苗阜:对,各位见谅啊,我这个文化造旨不是很...王声:造诣。

苗阜:对...对对对...王声:您哪,您能用这个文言词就用,用不了了,您就说白话好吗

苗阜:好...各位您见谅啊。

我这个文化造...造诣呀,确实不是太高。

为什么呢

不能跟我身边这位王声老师相提并论...王声:哎呦您谦虚了。

苗阜:...都不是一个等次上的...王声:档次

苗阜:对,都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王老师是正常的大学(xiáo)生,在大学(xiáo)学习呢...王声:什么叫大学(xiáo)生呢

苗阜:就是在大学(xiáo)学(xiáo)习啊...王声:大学里面学习。

苗阜:大学...大学生。

陕西吃饭大学毕业的...王声:我又改饭桶了...苗阜:不是...你那大学叫什么

王声:陕西师范大学。

苗阜:陕西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人家从事了相声艺术。

王声:说相声。

苗阜:当年在陕师大文学院,学这个进口挖掘机修理的时候呢,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还能说相声...王声:等一下等一下

苗老师

我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进口挖掘机修理

苗阜:那应该学习

王声:文学和历史啊

学挖掘机修理我怎么不上蓝翔呢

苗阜:啊...我不懂这个

王声:不懂你问呐。

苗阜:没上过大学

王老师当年学文史没有想到...王声:学什么

苗阜:学文史。

你刚说的。

(王鼻子凑到苗身边闻)干嘛呢

你怎么了

王声:我恢复一下大学的基本功

苗阜:你不是文学历史吗

王声:这得分开说

和一块儿说像话吗

苗阜:就这意思

说实话啊,人家这个肚子里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