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法华玄义•一》:“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
”大意是说,佛家认为,人的行为在于一心,从而有相应的果报,即“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天堂”“地狱”一念间。
因此说,自己并非“两个人”。
对这个人的评价就是自己的内心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因为“心能地狱,心能天堂”。
换言之,他去“天堂”还是去“地狱”要看他的身口意行为。
善念天堂,恶念地狱。
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修养的提高,免除地狱之苦。
要端正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态度,并积极弥补损失。
必须面对事实,不要找任何借口理由推托。
不要认为这是牵强附会的,因果律是一个普遍法则。
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忏悔自责。
另外,我们不要顽空,不要等待,责任意识要提高,要不断修习善行。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日记,每天进行反思和总结,看一看自己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了。
2007年9月27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一念天堂警察为什么找沈默
心如所念,顺其自然.
看了电影一念天堂,一直搞不明白最后男主角沈腾为什么要跳楼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有跳楼的必要吗
看电影时看到这个结局也有些不理解,后来想了想这样的结局还是有道理的。
首先分析下沈腾的性格,虽然他善于表演各种角色,但面对他喜欢的马丽时他又什么都说不出口,他得绝症时又不跟他的诈骗搭档杜晓宇说,其实这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我、缺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会是个悲剧人物。
从戏中的逻辑上讲,沈腾得了绝症,他已经通过以骗制骗的方式完成了他的灵魂救赎,他想做的事全都做完了,而他性格又决定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慢慢被病折磨慢慢等死,用这种干脆的方式选择死亡,至少还有悲壮感,也更有仪式感,正如电影台词中说的,他演了无数人,最后那一跳是一场告别演出的谢幕。
这是沈腾对他黑色人生的自我终结。
虽然这部电影是喜剧,但喜剧也是可以传递一些严肃内容的。
沈腾最终的高楼一跃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和好奇,这是电影结局引发了人的思考。
我觉得这个结尾做的还挺好的。
《华严经》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静
没人说我来说说是 不是 是心花 妄念之心五彩斑斓好比花 借花比们的佛性无量无边 能够包容万物啊 而生灵无处不在 这就是 一木一浮生 一草一天堂 心包太虚从这里开始 浮生是指人生 生命接下来 也是比喻 大树树叶就是维持我们生存原力 而整个自然植被就像是如来啊 滋润万物 空气那里来 河流又向我们要求过什么 风沙泥石流污染又是那里来天地宇宙是广阔的 并不是我们的鼠目寸光能够了解与明白 所以不要把极乐看得很高 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啊 只是我们的心不够宽广而已 这就是 一砂一极乐 一方一净土了而要做到前面的那些 并不难啊 这就是一念一清静 只要我们放下 保持清净之心 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句话是华严中的修行法门啊 是佛的慈悲开示 是我们的依照准则 见到的人一定不要当面错过了 这就是福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