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剧之王观后感
前些我重新看了一次喜剧之王。
我已经记这是几次看这部电影了,从本科时代到现有时候是漫不经心的用来打发时间,有时候是用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向前,不管动机怎样,每一次都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
想起它1999年的世纪末在全港影院惨淡收场的情景,仍然叫人有些嗟叹,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看着星星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的亮。
电影诞生也已经百年了,我坚信,喜剧之王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垂青史。
事实上,看周星星的电影越多,看喜剧越多,看香港电影越多,就越来越认识到喜剧之王里的人生蕴涵着怎样可贵的精神。
很多时候,感动观众不用太多本事,因为导演拍出来的就是他自己,比如姜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比如北野武和坏孩子的天空,比如侯孝贤和童年往事,比如金基德和春夏秋冬又一春。
这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周星星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几乎达到了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
想当初,我看尹天仇这个死跑龙套的怎么死都死不了,在娟姐后面翻来滚去浪费菲林,还不明白这到底是出自怎样的故事。
直到前年星星空降人大,在八百人说起他的不堪往事,我才恍然大悟。
当年拍射雕,他演一个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一爪抓死的小龙套时,就跟导演说,可不可以挡一下再死,导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于是,“我就不停的开开心心的提建议,再开开心心的被拒绝”。
很多人看星星,都是从大话开始,或者有些人是从苏乞儿开始,有些人是从唐伯虎开始,但是把他的作品看的差不多了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喜剧之王作为他们最珍惜的电影。
在星星诸多无厘头、够疯狂、够恶搞的作品中,突然间插入了这么一部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正剧,当时都没有人能接受,但是日子久了,星迷们就都开始竞相膜拜了。
打动人心的力量,是星星的真诚,一个人在书写自己的时候,一定是最真诚的。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那个穿着劣质西服、面对海浪大呼努力奋斗的背影,那就是星星自己数十年来摸爬滚打不改对电影的痴心的写照。
所以他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本色演出,在片场每天只求有便当的小跑龙套却抓紧机会在摄像机前过过瘾,这样的开场一贯的无稽,却也够真实。
粤语版看了很多遍,国语版倒是只看了一次,比较了一下,虽然石斑鱼的配音尽出神采,但星星自己的原配音轨反而更能打动人。
这实际上和电影本身的写实风格也是搭调的:石斑鱼的声音特质显然比周本人要夸张得多。
所以到现在,我都还是会背诵很多粤语台词。
在本科那么灰暗的时光里,喜剧之王一遍又一遍的在感动我,在鼓励我,在给我看人生逆境里不屈美好的那一面,也在告诉我轻轻松松的摆平不顺和委屈。
有的时候大家一起看完了跑到阳台上对着空气大喊几声:“努力
奋斗
”小人物的自我励志,是不能不珍惜的一份人生财富。
就好像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良好的出身,也未必得到过硬的教育,他们从邻里街坊中走出来,抓紧小孩们在街坊活动室打乒乓球的功夫看书,三句台词也会紧抓剧本不放,没有人来看也照样摆齐了番茄酱演雷雨,即使爱上的人是个三陪女郎,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可以不介意。
很多人最感动的大概是尹天仇冲出屋子对柳飘飘大叫一声“我养你啊
”,这一瞬间我常常会想起大一的时候喜欢的女生,她和我一样都热爱喜剧之王。
那时候第一次接吻之前,她就很狡猾的问我:“要不要涂点唇膏
” 电影的音乐虽然不多,但我却把旋律记在了心里。
柳飘飘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尹天仇对柳飘飘许下一生承诺的时候,他和莫文蔚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些音乐的调子我都没有忘记。
记得刚开始看大话和唐伯虎的时候,是怀着一颗孩子的心去崇拜周星星的,但自喜剧之王之后,我对这个死跑龙套的不由得肃然起敬。
看了这么多遍,早已不像刚看头几次时看到哭鼻子了,但看到任何一处被打动的桥段,以及事后每每想起那些眼神和表情,心里仍然感动到酸楚。
最让我难过的一段是,尹天仇和柳飘飘缠绵一夜后,早上醒来打电话问当下小姐的行情,然后把所有的纸票、硬币恭恭敬敬的捋平,放在飘飘的衣服上,顺便再押上一块手表。
这个男人的窘迫和尊严,怎么看怎么心酸。
至于电影的结尾,头几次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败笔,但经过这么些年,却越来越赞叹这样的结局。
星星自己说,这样的结尾是为了给人以希望。
但这样的方式,无疑具有了强烈的戏谑味道,是对过往警匪片中英雄主义的极端调侃:小人物才是大英雄。
喜剧之王的经典对白
第二天清天仇的小屋,两人睡在折叠床上,飘飘趴在,先醒了,其实天仇也在装睡,飘着天仇的衬衫和拖鞋走出门,天仇马上爬了起来,穿着飘飘的靴子和衬衫偷偷的跟出来,看见飘飘坐在窗台上,吹海风。
突然天仇好象想起什么,立刻回屋拨电话)天仇:喂,洪爷现在外面夜总会的小姐过夜大概是什么价钱
洪爷:普普通通的大概要1000到1200块吧。
天仇:如果素质好一点呢
洪爷:怎么个好法
天仇:我敢说是极品的素质。
洪爷:一百多万到一千多万不等了。
(天仇的电话掉在了地上。
马上去拿饼干筒里面有一本简体字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些钞票,一块手表,和一个红包。
天仇先把钞票放在了飘飘的衣服上,想了想把西装兜里的零钱也全拿了出来,又想了想,把手表和红包也全拿了出来,这时听到推门声,天仇马上躺到床上面冲里装睡。
飘飘进来看见了钱和手表,收了起来,脱了天仇的衬衫,穿上自己的衣服推门而出)飘飘:谢谢了老板。
(飘飘走出门回头看看,没有人,而天仇躲在窗子后面偷看飘飘走远。
天仇追了出来)天仇:喂
飘飘:干什么
天仇:走了
飘飘:是啊。
天仇:去哪里呀
飘飘:回家。
天仇:然后呢
飘飘:上班喽。
天仇:不上班行不行
飘飘:不上班你养我呀
(天仇一笑,飘飘也一笑,两人挥手再见,飘飘继续走。
天仇追了上来)天仇:喂。
飘飘点燃一支烟背对天仇:又怎么了
天仇:我养你呀
飘飘:你先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
(这时飘飘的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在乘车上飘飘热泪盈眶,手里还攥着天仇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被称为喜剧之王的人物是谁
以下八位大师级笑匠,来自东西南北,在他们的,皆为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又不乏能编能导的全才。
如今,他们多已上了天堂,但他们的经典喜剧,今天仍让我们发笑。
某种程度上,他比卓别林更伟大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1895-1966 在贝托卢奇的情色片[梦想家]中,两位影痴曾有一番关于基顿和卓别林孰更了不起的争论,但最终谁也未说服对方不了了之。
或许熟悉卓别林而不谙基顿为何人的观众会觉得,还会有谁比卓别林更伟大,或者说,更好玩吗
但只要你看过[将军号],可能就会信服,某种程度上基顿确实比卓别林更伟大,因为他无须做任何动作,往那儿一呆立,仅凭一副麻木不仁的死样,就能叫你乐不可支,稍一皱眉,又能惹来一阵笑。
就因为[将军号],基顿征服了我。
而且,基顿虽然面冷,但他的角色绝不是没有感情的,只是他所有的感情,都包含在他那面无表情的一举一动中了。
基顿生于杂耍表演世家,一生拍片无数,能导善演,是默片时代的喜剧巨星,但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事业一落千丈,晚年相当凄凉,在他后来客串出演的经典黑色电影[日落大道]和卓别林的[舞台生涯]中,都有对他惨淡晚年的真实写照,不胜心酸。
个人特色:1.因表演时永远脸无表情,人称“冷面笑匠”,但这个特点却又与他所扮演的角色常常陷入麻烦的危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笑果非凡; 2.极善于运用时间差制造惊险场面,叫观众为之担忧,但因为计算精细,又让观众为他的安然无恙松一口气。
经典经典代表作:[将军号](The General,1927)、[小私家侦探](Sherlock, Jr.,1924) 说实话,我只看过基顿这一部电影,但即使距今77年,它仍然非常有观赏性,在[将军号]中,基顿的表演和惊险动作场面都绝对经典,能叫人立刻爱上这个家伙。
而片中那个火车掉入峡谷的壮观镜头,至今令人震撼不已。
一颗金子般的心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1889-1997 一代笑匠,号称世界的“良心”,也是自电影诞生以来,声名传播的最为久远的编剧、演员和导演。
生于伦敦,父母都是小演员。
5岁便登台献艺,10岁随剧团赴美时,获喜剧明星麦克.谢内特发掘,进入好莱坞。
此时正是默片的,他在15年时间内,创造出流浪汉夏尔洛这一永垂青史的经典形象。
喜剧泰斗的地位也借此奠定。
卓别林早期风格,以制造扔蛋糕式闹剧为主,1921年的[]风向一变,以温柔之心开始悯怀人间疾苦,之后佳作迭出。
1940年,坚持拍摄默片的卓别林改变初衷,开了金口,有了自己第一部有声电影[],锋芒直指重权在握的狂魔希特勒。
其后虽有[舞台生涯作]和[凡尔杜先生]这类杰作问世,但以不复默片时代的辉煌。
盛行之时,倾向进步的卓别林离开了给他带来巨大声名的美国,远赴瑞士。
即使这样,19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一座奥斯卡奖表扬他对影坛的特殊贡献。
1975年,卓别林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个人特色:1.超想像力的身体语言,善于利用物件制造噱头,如水池、毛巾、自动楼梯、皮鞋、轴承等,笑料所及,无所不为其用;2.有声片时期,内景居多,有着明显的舞台剧风格;3.朴素的人文关怀,其影片多描写普通人之间深切的关怀。
这也是卓别林永恒和伟大的重要原因。
代表作品:[] 还是流浪汉夏尔洛,这次他又无私地帮助了一个盲女。
在她复明之后,他又开始了流浪生涯。
这是卓别林默片时期的颠峰之作,其善意的感伤没有因其无声的黑白而有丝毫褪色。
无政府主义四贱客 马克斯兄弟 Marx Brothers 尽管他们只合作了十数部电影,但仍被誉为影史最成功的喜剧团体之一,热衷于塑造或癫狂或装傻充愣的人物和表现荒诞不经的内容,并凭此独步上世纪30年代的喜剧电影界。
四兄弟年幼时受身为杂耍演员的母亲的鼓励,苦学歌舞表演,经过奋斗,1925年他们以歌舞剧征服了百老汇,4年后又闯入好莱坞,取得一定成功后又去了纽约,在30年代初期拍摄了三部被公认为最佳马克斯兄弟喜剧的电影:[骗人把戏](Monkey Business,1931)、[马毛](Horse Feathers,1932)和[鸭子汤](Duck Soup,1933),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极尽政治讽刺之能事,尤其是对当时崛起的纳粹党。
之后又重返好莱坞,在票房上达到了成功的顶峰,直到40年代初,之后兄弟四人各自单飞,这个传奇组合就此解散。
马克斯兄弟对今后的以多人插科打诨为特色的喜剧团体影响甚巨,甚至在恶搞动画片[]中四个以爆粗为乐的小屁孩儿身上,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个人特色:1.在银幕上,格罗克-马克思永远在摆弄他的雪茄,唇上还留着黑化妆油涂上去的“胡子”;2.言行极富无政府主义和荒诞主义色彩。
经典经典代表作:[鸭子汤] 马克斯兄弟最出名的电影,讲述一个虚构的美国州府陷入财政危机,于是向一位富婆借款,富婆的代价是让一位脑筋有些不太正常的家伙做州长,结果把情况弄得一团糟,为探清虚实,附近州派去几个愚蠢的侦探,随着他们的到来,混乱达到了顶点。
[鸭子汤]在历届好莱坞百部佳片排行榜中都榜上有名,其中的经典台词“我可以和你一起跳舞直到母牛回家。
如果再想想,我宁愿和母牛一起跳舞直到你回家。
”,在“”评选的“10名最伟大的电影台词”中排名第七。
喜剧实验大师 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 1909-1982 虽然一生只导演了5部电影,但这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法国喜剧泰斗被视为现代喜剧的鼻祖,凭低成本喜剧片[节日]一举成名,讲述了一位相貌古怪却又讨人喜欢的邮差弗兰西斯的奇遇,之后不求重复的[胡洛先生的假期]的出现更被视为喜剧电影史及至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
个人特色:1.主人公形神基本雷同,就像卓别林的流浪汉,塔蒂自己扮演的角色则是身着雨衣、不合身宽松长裤,说话时不忘掸烟斗、烟斗不离手,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可笑人物,加上塔蒂一流的默剧演出,令人捧腹不已;2.不注重情节,喜欢复杂的喜剧结构,擅长拿捏演员的搞笑表演与观众反应之间的互动;3.由于影片对现代社会的复杂隐喻,极少取得巨大商业成功,但充满实验性的现代创作手法,不仅令塔蒂成为之后导演争相效法、影响力深远的大师,更是被电影学者将之与、戈达尔等人相提并论。
经典经典代表作:[节日](Jour de fete,1949)、[胡洛先生的假期](Les Vacances de M. Hulot,1953)[我的舅舅](Mon oncle,1958)、[游戏时间](Playtime,1967) 塔蒂的作品少之又少,但几乎部部是精品,其中又以[我的舅舅]最受欢迎也最为成功。
影片继续讲述胡洛先生的故事,讲述性情单纯的他如何被盲目追求现代化的姐姐及姐夫“改造”失败的种种笑料,塔蒂以他对科技与人性所作的微妙观察,通过新旧生活模式自然\\\/文明、温情\\\/寂凉的强烈对比,诙谐地体现了旧生活的温馨亲切与现代化生活的冰冷无情,既令人莞尔又不失深意,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老活宝 路易-德-费奈斯 Louis de Funes 1914-1983 这位被誉为“法国国宝”的喜剧之王,28岁进入影坛后,混了10年龙套,大大小小就演了60余部电影。
直到1954年与法国巨星让-迦本合作[穿越巴黎],才使得这个身材矮胖、早早谢顶的中年男人一举成名。
成名后一发不可收拾,先主演了[方托马斯]系列,演一个丝毫不具备办案能力的警官。
费奈斯似乎对警察形象情有独钟,接着又主演了一套关于某宁静小区某警察局一串荒唐事的系列影片,成功了打造了“愚蠢警察”的最佳范例,这部系列也成为法国最成功的系列喜剧。
1980年,费奈斯自导自演了梦寐以求的莫里哀著名讽刺喜剧[吝啬鬼],同样获得巨大成功。
在世界各地,费奈斯拥有难以计数的影迷,仅我国引进费奈斯的影片就多达10部以上,最著名的便是[虎口脱险]。
在法国,优秀的喜剧演员不乏其人,但若生在费奈斯的时代,就会被他的笑脸所淹没。
个人特色:1.拥有复杂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灵活多变的身体语言。
喜吹口哨,做鬼脸;2.惯以一种男性少有的歇斯底里表现人物的爱憎,永远夸张,永远过火,却也永远深得人心;3.他的身体里蕴藏着极其可爱的“穷凶极恶”,将阳奉阴违、贪婪自私明白无误地写在脸上。
经典代表作:[虎口脱险] La Grande Vadrouille 1965 “打死我也不说,打死你我也不说”,费奈斯塑造的这位二战时期的指挥家,豪无职业特性。
费奈斯善于“歪曲”人物的身份和特性,带来的只是费奈斯式的天真、偏执和异想天开。
在这个人物身上,费奈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是他获得世界声名的,最重要的一部电影。
板着脸让你笑 杰克-莱蒙 Jack Lemmon 1925-2001 在西恩-潘之前,杰克-莱蒙也曾在威尼斯、柏林和戛纳影帝,在奥斯卡影帝、最佳男配都有所斩获,戛纳还得过两次封帝,可以说这是表演界前所未有的殊荣。
1955年,杰克-莱蒙在[罗伯茨先生]中饰演一轻浮军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后,奠定了他以后的轻喜剧路线。
不久,杰克.莱蒙与著名喜剧导演比利-怀德的合作擦出一系列耀眼的火花,也使杰克-莱蒙的喜剧表演进入一个更亲切更逼近人心的崭新世界。
他与雪莉.麦克琳的合作,被誉为最佳喜剧情侣。
而与好莱坞另一位著名喜剧明星沃尔特-马修的搭挡,再加上比利.威尔的执导,被誉为攻无不克的“铁三角”,在整个60年代,杰克-莱蒙曾6次成为10大卖座明星。
同时,他的正剧演出同样出色。
按比利.怀德的话说:有的人是明星,有的是演员,而莱蒙却是艺术家。
个人特色:1.生活化的写实表演,能在面无表情中制造紧张感;2.所饰人物大都为生活失意者,杰克-莱蒙赋予人物在特定情境中最准确无误的尴尬和失落;3.以正剧表演出演喜剧人物,这是杰克-莱蒙异于其他喜剧演员的过人之处。
经典代表作:[单身公寓] Odd Cupple 1968 这是杰克-莱蒙和沃尔特-马修最精彩的一次合作,两个离婚又性格截然不同的男人试图生活在一起,到头来,还是被拧成了一堆乱麻。
杰克-莱蒙在其中的表演张驰得当,游忍有余,将一个事业和爱情落入僵局的中年男人诠释的真实可信,而笑料的铺陈虽连绵不断,却又清新自如。
永远的寅次郎 渥美清 Kiyoshi Atsumi 1928-1995 共48集的[寅次郎的故事]是影史上最长寿的喜剧系列,在日本本土放映时,每每形成节日气氛,因“寅次郎”渥美清的离世,才得以终结。
渥美清生于东京上野,原名田所康雄,早期在浅草剧院当喜剧演员。
1951年进入电影界,其后10年在一些影片中扮演配角,并无特别表现。
至1961年与山田洋次合作[男人辛苦:寅次郎的故事]中的主角寅次郎开始走红,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喜神。
渥美清以其夸张而不变形的表演,质朴却朴素的表演,塑造了一个热爱家乡却又四处失恋,四处流浪的日本第一大闲人——寅次郎。
他的善良、热情和豁达,反映了日本平民最朴素最简单也是最健康的欢乐。
渥美清游历了日本的名山大川,在自然景色中求得心灵的平和。
个人特色:1.自然朴实,十足的平民特色;2,一成不变的礼帽、旧西装并内套坎肩,这身行为也为渥美清赢来东方卓别林的美誉;3.在嬉笑之余,仍能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愁怅。
寅次郎名言: 每当看到海边夕阳的落日,就倍感亲切呀
我这个没有用的人,每天都是在反思中度过。
每当我在日本各地旅行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远在东京故乡的家人。
妹妹樱花她还好吗
阿博怎样了,满男还在升学的事而烦恼吧,叔叔和婶婶的身体还很健康吧
饭团店的生意还不错吧。
厂长章鱼的工厂是不是每天都在倒闭的危机中度过呀
风吹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鬼马狂想 许冠文 1942- 香港市民喜剧的开创者,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系。
大学二年时香港组建电视台,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广告公司经理等职。
1968年与其弟著名歌星许冠杰联合出演电视剧[双星报喜],创下当年香港电视最高收视率。
1972年被李翰祥选入主演[大军阀],成为一线明星。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许冠文和许冠杰、许冠英组建许氏兄弟公司,制作出[鬼马双星]、[半斤八两]等市民喜剧佳作,屡创票房奇迹,一时风光无两,为港式喜剧建立了新的典范。
许冠文身兼编导、表演、制片等数职。
1981年编导并主演了[摩登保镖]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8年出演[鸡同鸭讲]于1989年获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还和巩俐、张曼玉联合主演过正剧[中国盒]。
许冠文是香港喜剧电影旗帜性人物,淡出影坛数年后,今年又有[煎炸三包]和[父亲大人]两部新作面世。
个人特色:1.爱戴秀琅眼镜,多出演憨直斯文的好好先生;2.表演富有层次,能在喜怒快速转换之际表达人物清晰的心理轨迹;3.其电影多表现小人物的白日梦,并能善意地展现白日梦的破灭,是宽容大于嘲讽,对社会现实也多讽喻。
经典代表作:[半斤八两] 1976 韦家辉2003年的贺岁片[狂想曲]便是直接反拍许冠文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名作。
一个草台班子式的侦探社演绎了一连圈啼笑皆非的闹剧。
许冠文在这部影片里显现出他对挖掘连珠炮式笑料的超凡胆识,全片几乎无一冷场,大包袱套小包袱,接踵而至,又在笑料中反映出了当时港人急功近利,善于自我安慰的性格特征。
求 《喜剧之王》的影评
首先,从人物的角度分析,它对于小人物那种卑微而又渴望获得尊重的心理的把握是非常的准确的,从它设定的男女主角身上可以看得出: 尹天仇。
这个人物毫无疑问也是个小人物,但与星爷以往塑造的人物又有所不同。
星爷以往塑造的人物身上多多少少会有小人物市侩、好色、贪婪的缺点,而星爷以往塑造的角色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夸张,甚至有点神经质的人物性格在这个角色身上也比较少看到。
这个人物突出的一个性格特征就是执着、单纯和善良。
例如,他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演员,却总是报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对于出演机会一次一次的争取,一次一次的失败,甚至一次一次的被人羞辱,最后他仍然坚持他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他单纯,其实单纯与执着总是相伴的,复杂的人必定会有很多的思考,也自然会有很多的顾虑。
想想看,现在许多向往演艺道路的年轻人,有多少是仅仅因为热爱表演呢,如今考中戏、上戏、北影的人远远比过去要多,除了物质条件的提高给予考生们的支持外,另外的一份动力就是来源于铺天盖地的娱乐资讯中大家可以看到的明星们的那份风光与荣耀,以及成为明星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所以,如今想成为明星的比想成为演员的多。
而尹天仇,还记得那两场戏吗,他第二次去找那个副导演Sunny哥,说演什么都行,不要钱也行,只要有个便当;另一场,娟姐告诉他让他作男主角,问他有没有什么问题,他说:“是不是每天都有便当可以吃
”多么单纯的想法,多么执着的信念: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要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
关于他的善良,剧中的表现也许不是很多,有这样一个情节,那位洪爷的手下被尹天仇踩了几脚,洪爷带着他去找一位老太太要钱,老太太仅有的一百块被他拿走,看到这一切的尹天仇走了过去,扔了一百块在地上,还说,老太太你钱掉了。
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个人物身上的善良。
这样看来,尹天仇这个人物身上确实有许多优点,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物,他仍然卑微。
他热爱表演,却始终没有机会,他生活潦倒,想拿个便当却也被吴孟达(抱歉,不记得他在里面演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扔给了狗。
而他仍然渴望获得尊重,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他第一次和柳飘飘见面时,对方不断的叫他“死跑龙套的”,他却笑着、似乎不经意的强调着:“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在多次遭飘飘嘲笑后,他也有他的情绪,他说了一句:“其实你们出来卖的,如果懂得尊重别人一下,那别人……”当然,这句话没说完,就被飘飘打断了。
其实小人物就是这样,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在自尊受到伤害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寻求心态上的平衡。
这句“出来卖的”,就是对飘飘的“死跑龙套的”的回应。
当然,尹天仇始终是善良的,当飘飘愤怒的站起来说:“你说什么
”时,他立刻说:“对不起。
” 记得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里张国荣所扮演的西毒有这样一段开场白:“很多年以后,我在江湖上有个绰号,叫做西毒。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很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是不希望看到别人比我更开心。
”人格的扭曲,便是由此开始。
当然,王家卫的电影大多描绘的是人性中比较阴暗的一面。
《喜剧之王》中的柳飘飘便有这样的心态。
她是个妓女,可以说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
她们卑微、轻贱。
飘飘之所以不断叫尹天仇“死跑龙套的”,正是因为她自己卑微,就不希望看到别人比她高尚。
什么研究表演艺术,什么教人家演戏,不就是个“死跑龙套的”吗,凭什么要我们把你当老师一样尊重。
她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止是得不到尊重,妓女是没有人把她们当人看的,因此她同样以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寻求心态上的平衡。
然而,就是这一点,体现了她与其他妓女的不同。
记得鲁迅先生的《故乡》,里面有这样三个人物:我、润土和杨二嫂。
我,辛苦辗转;润土,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情。
如果说,尹天仇是辛苦辗转的人,那些妓女就是辛苦麻木,飘飘,当然并不是辛苦恣情。
辛苦恣情的人必然也麻木,而飘飘则是一个还没有麻木的人。
因此,当尹天仇说出那句“出来卖的”时,飘飘愤怒了,其他的妓女却没有,甚至有一个妓女还拉住愤怒的飘飘说道:“别这样,我们本来就是嘛。
”不错,飘飘不甘心,她并不愿意作一辈子妓女,她仍然渴望尊重,向往爱情。
而太多的苦难使她扭曲。
在终于找到一份真爱时,她仍有她的惶恐。
因此,在尹天仇说:“我养你啊。
”时,她拒绝了:“你还是先顾好你自己吧。
”但是她感动了。
终于,为了这份真情,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她仍然说着:“不行。
”宁死都不愿意再去做妓女接客。
当她再次来找尹天仇时,她仍然没有马上说出她来的目的,那句:“喂,你上次说你要养我是不是真的
”是她股足了多大的勇气才开的口。
最后一场戏中,尹天仇晚归,飘飘一连串的骂中,同样体现着她的卑微与惶恐。
“你上哪去了,这么晚才回来,煮不煮你的饭呀
怎么穿成这样,你不是演主角的嘛,告诉你,不管你是主角还是跑龙套的都要养我一辈子的。
”其实,她是惶恐,害怕又遭到抛弃,但她的言辞中似乎是在恐吓,这便是飘飘的特点,飘飘的表达方式。
而她也真的很爱尹天仇,为他织了围巾,坐在门口等他回家。
后来她看见尹天仇领口上的血迹以为是唇膏印,说:“红的,唇膏印
你出去鬼混
这次放过你,下次不许了。
”其实,任何一个女人,在看到这种情况都要闹得天翻地覆,可飘飘却是“这次放过你,下次不许了。
”同样是因为她卑微,她不敢对对方要求太多,毕竟她曾是一个妓女。
而后来又加上一句:“干吗,不服气,打我啊
”同样是飘飘的表达方式。
她卑微,又不想让人察觉。
关于这部戏的两条主线——理想与爱情。
理想。
尹天仇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演员,这也是星爷的理想。
据说这部影片有传记的性质。
但凡传记,往往会描写一个成功人士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但这部影片仅仅只描述了默默无闻,结尾处更给人以狗尾续貂的感觉。
但我不认为这是该片的败笔。
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一个结尾才成就了本片的伟大。
成功的光辉每个人都看得到,但奋斗的历程却有几人知晓。
人生往往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选择才有这样的结局,没有人可以看着结局做出选择。
如果今天的星爷不是星爷,而仍然是这个尹天仇,他会不会坚持下去
又或者说,当年的星爷难道是预见到自己会有今天才坚持下来的吗
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国父孙中山,尽管我生活在内地,从小受毛主席是救世主的熏陶,但我最敬仰的人仍然是我们的国父。
我敬仰他,不是因为他的历史功绩,要说到功绩,以我所受的教育而言,谁能比得上、
我敬仰他,正是因为他教会了我什么叫做理想,什么叫做执着。
按照孙先生当年的理想来看,中国走到现在,他的理想其实都没能实现。
换句话说,他到死也没能成功。
但是,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达到了目标才叫做成功吗
还是那个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过程呢
《喜剧之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如孙先生的奋斗历程一样,震撼我心。
如今已经少有讲述理想与奋斗的故事,印象之中也只有那么一部《灌篮高手》。
爱情。
《大话西游》中的爱情确实震撼而经典,但它毕竟是空中楼阁。
而《喜剧之王》讲述的却是一份可以让你认为真的会发生的爱情。
而这份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纯洁。
尹天仇的单纯筑就了这份纯洁,飘飘那未泯灭的对人生的希望筑就了这份纯洁。
还记得当尹天仇终于有机会做男主角时,被打得遍体鳞伤的飘飘来了,她对着远去的轿车喊到:“喂,你上次说你要养我是不是真的
”尹天仇是怎么回答的:“是啊。
”飘飘:“你不会骗我吧
”尹天仇:“当然不会了,正等着你呢。
”其实每个人都清楚,尹天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机会
而他的那句“是啊”将断送他的前程。
可他却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之后还兴致勃勃的去找娟姐。
事实上,他根本想都没想过,这些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尹天仇单纯的只知道这条正道,也只认定这条正道,想都没想过别的渠道。
而飘飘呢,她跟着尹天仇,难道真的只是希望有个人可以养她,老实说,作妓女一定比跟着这个“死跑龙套的”生活要宽裕。
可她要的正是这份尊重与这份真情。
还记得那句“不管你是主角还是跑龙套的都要养我一辈子的”,飘飘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她跟着尹天仇,不论他是功成名就,还是一文不名,她都会跟着他。
这份爱情是纯洁,这份爱情也是难能可贵。
还记得在飘飘和尹天仇过完夜的那天早上,尹天仇问洪爷外面的小姐过夜是什么价位,然后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了飘飘。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源自于他小人物的卑微。
一个连吃饭都有问题的人,凭什么相信自己能拥有爱情。
而飘飘在看到那些钱时的反应是:“谢了,老板。
”多么自暴自弃的话。
而前一刻,坐在窗台上的飘飘,不施脂粉,是那般的纯净与美好。
直到这一刻她才又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妓女,又凭什么去拥有一份爱情。
爱情,在这些小人物眼里,是那么高尚和遥不可及。
我看到《喜剧之王》时正是《流星花园》热播的时候,奇怪的是,我看了那部戏,除了觉得那几个男孩子张的还不错,并没有感受到这部戏所要表达的主题——爱情。
他们都太富裕,爱情于他们而言,是茶余饭后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他们又太有社会地位,有权利去讲高尚,当然也有权利去拥有高尚的爱情。
而柳飘飘与尹天仇呢,以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而言,还能相信爱情,是不是很难能可贵呢
想想看,一个拥有金山的人,愿意与你分享他的金山,比起一个只剩下一个馒头却还愿意分一半给你哪一个更令你感动。
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后者。
所以童话故事中,我向来不喜欢《灰姑娘》,而惟独钟情《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常常在想,王子为什么要娶灰姑娘,而不帮助一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呢。
很高兴,尹天仇和柳飘飘最终突破樊篱,突破自己,股起勇气说:“我养你啊
”股起勇气问:“你上次说你要养我是不是真的
”这份爱情真的很伟大。
关于这部戏的两个关键词汇——卑微与伟大。
“屎,我是一滩屎。
命比蚁便宜,你坐奔驰,我挖鼻屎,自知死也再难移。
”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真的很心酸,尤其是那句“自知死也再难移”,全世界有那么多人,成功的、伟大的有几个
人的一生又那么短暂,有些人到死都只是一滩屎。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做《难兄难弟》,感觉里面的李奇、谢源,有点象生活中的星爷和梁朝伟。
当然,星爷没有李奇那么倒霉。
在我们这,《难兄难弟》只放了20集,据说后面,声名狼籍、前途尽毁的李奇成了出租车司机。
还记得《烈火雄心》李的司徒拔,就因为他爸爸不会写出类拔萃的萃字,他就只叫了个司徒拔,而他的人生也是一样,始终在“拔”,却永远不曾“萃”过,他到死也没有拼清楚success。
他们的一生是如此的卑微。
尹天仇就是如此。
可他又是伟大的,他对于理想的坚持与执着,对于爱情的纯洁与珍惜,成就了他的伟大。
伟大不因你所从事的事业而有分别,孙中山伟大,尹天仇一样伟大,每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的人都很伟大,每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持正道实现理想的人同样伟大。
我之所以说《喜剧之王》是星爷最好的作品,因为它赋予的意义更多,它是一部值得回味和让人有所收获的影片。
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内容是什麼
就是这本《演员的自养》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简绍一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体系,称为体验派,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
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象诗、象散文、象纪实,总之很亲切,它告诉你很多人心理的神奇之处,有点象魔法,这是一本魔法书、武林真经。
就是这本 可以免费试读17页
经典喜剧电影有哪几部
最经典的是法国影片《虎口脱险》,很老的片子,但是获得了电影人和大众的喜爱,你可以看一下^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