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的游戏规则
您好,游戏开始,每一位玩家得到一张随机分发的身份牌。
如果你扮演的是主公,必须马上亮出你的身份牌。
你的主公身份会招致反贼的群起而攻,但你身边的忠臣们会不遗余力地保护你,同时也要小心内奸潜伏在你的周围。
反贼的任务则是刺杀主公,一旦主公死亡,反贼就会胜利。
忠臣的任务则是保护主公,只要主公成功地活到了最后,即消灭了所有的反贼和内奸,正义的一方就会获得胜利。
内奸则希望借正义之手消灭所有的反贼,借反贼之手消灭主公身边的忠臣,内奸的任务最难完成,他要消灭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
明确了你的游戏任务之后,就可以选择人物,胜利条件是由拿到的身份牌决定的: 主公和忠臣的胜利条件是消灭所有反贼和内奸。
反贼则只需杀死主公就能获得胜利。
因此忠臣的重要职责是保护主公。
内奸则只有消灭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才能取得胜利(包括别的内奸)。
~挑选角色牌~ 三国杀有25张角色牌,每个角色都是一个三国人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角色技能。
首先由主公挑选角色牌。
分给主公玩家曹操、刘备、孙权,和另外随机抽取的2张角色牌,一共5张角色牌。
由主公玩家挑选一个角色扮演,并将选好的角色牌展示给其他玩家。
然后由其他玩家挑选角色牌。
三国杀每个牌是什么意思
郭嘉死了,曹操不但悲痛欲绝,甚至还说出“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的话来。
按说手下的一个谋士死了,曹操即使难过,也不应该做如此反常的言辞举动,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郭嘉的计谋,多与曹操“不谋而合”,多为曹操所采纳,从这一点上看,曹操与郭嘉可谓“心有灵犀”。
其次,郭嘉在对战局的发展趋势和人物心理的把握程度上,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高超的分析能力,提倡速战速决,多次使曹操合理恰当的把握战机,取得了重大胜利,从这一点上看,曹操对郭嘉佩服的“五体投地”。
再次,郭嘉作为曹操的下属,善于揣摩领导意图,很会替领导开脱罪名,“割发代首”就是郭嘉提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郭嘉对曹操有“救命之恩”。
最重要的是,郭嘉的年龄比曹操小十五岁,是曹操“托以后事”的最佳人选。
郭嘉死了,曹操亲“往祭之,大哭”,不仅是因为郭嘉“多立奇勋”,更重要的是因为郭嘉“中年夭亡”,致使“中原栋梁倾”。
《唐诗三百首》好词好句 (越多越好)
(一)惜时,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等闲:轻易。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清\\\/钱鹤鸿《明日歌》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学而不厌,诲人不卷。
——《论语 述而》 诲:教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赵恒《劝学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集》 (二) 写作 艺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耽:沈迷。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 赵翼《论诗绝句》 风骚:泛指卓越的作品。
(三) 山川 景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杜牧《山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别枝:斜出的小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四) 四时 花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茂盛的样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坐:因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落花。
(五)志向 节操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
——宋\\\/汪洙《神童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楚\\\/屈原《离骚》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焕《登鹳鹊楼》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咏石灰》 浑: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有心人:指有坚定志向的人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日记故事》 (六) 才貌 情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水调歌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投得三春牟。
——唐\\\/孟郊《游子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缝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象东流。
——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 王风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寓《竹枝词》 晴:与“情”谐音双关。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七)人事 感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酒缝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元\\\/高则诚《琵琶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缝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宋\\\/苏轼〈水调歌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自古红颜多薄命。
——明\\\/吴承恩《西游记》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八)事理 认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元\\\/无名氏诗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魏\\\/曹 植《七步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国亭有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德泽:恩惠。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 (九) 德 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 《岳阳楼记》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梁意王下》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 告子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吴趼人《痛史》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 陈涉世家》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表情描写——喜 好词: 嫣然一笑 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 笑逐眼开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 喜出望外 欢呼雀跃 和颜悦色 春风得意 笑容可掬 仰天大笑 洋洋得意 好句: 此时妹妹的脸上也乐开了花,她亲昵地依偎在老师地身旁,就好似躺在妈妈的怀抱里。
星期天的早上,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跟着爷爷,连蹦带跳地来到橘园里。
一股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刚才登山的疲劳立刻飞到了九霄云外 这是萧散看到的一则好词好句集,也发上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不学上几句,可就白瞎了恁么多的老祖宗的人了。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 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 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
——《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 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正蒙•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 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 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 ——《庄子•山木》 敦 亲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
三个字的歌名有哪些
A.心有灵犀 游戏规则: 1、八个代表队依场,每队两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
2、猜词中,不许说出词条中包含的任何字,否则该词条作废,根据词条难度,有三次选择放弃的机会。
3、以猜中词条的多少,取前四个队获奖。
B.无实物表演 说一个场景,大家可以任意发挥想象,演一个这个场景里的物品。
C。
在题板上写一些数字或者颜色,然后每人唱一句带数字或颜色的歌,但是歌词里不能有题板的数字或颜色。
D。
60秒不NG 准备一系列的小道具和肢体动作,可以分为3到4个环节,然后窜成一个游戏,一个接一个连上,时间规定是60秒,当然在这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要重来。
当然还有别的小游戏: E。
成语接龙 根据指定的字说一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尾字为第二个成语的首字,一直接下去,哪个组用最少的词接回第一个成语的首字为胜。
F双人顶气球接力 两人一组只能用脸部贴着气球从一头跑到另一头,中途气球掉下重来,先完成的一组取胜。
G瞎子穿拖鞋转载于社团网ishetuan 概要:蒙眼前进5步或6步穿拖鞋的游戏方法: 1、各队轮流派出1人。
2、把拖鞋放在起点前方5步的地方。
3、回到起点蒙眼旋转三次以后出发。
4、能够准确前进5步,第6步穿到拖鞋教多的一组获胜。
参考:进行中对方可以用错误的指示来扰乱。
H官兵捉贼 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兴奋点: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 I正话反说 游戏规则: 1、每队各出一人参加游戏。
2、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
说一个词语,参与者要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说错或者猛住的人即被淘汰。
从三个字开始说起,第二轮四个字,第三轮五个字,以此类推,估计到五个字以上的时候游戏者就所剩无几了。
3、最后胜出的四个队获奖。
01、语言游戏: 数青蛙。
规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 你能数到几只青蛙? 青蛙,嘴、腿、跳水声音要按实际数量增加。
也可以难度大一点:凡是遇到3、7、或者3和7的自然倍数,要以~~~~~~~来代替,比如21,30,49之类的都不能说,说错了的要罚,罚他另外说一件自己的糗事或者笑话、唱歌。
02、 快乐传真 03 音乐大不同 04 烛光爆破 05 终极密码 规则:1.先选一个人当裁判,从1-100中挑选一个数字 ex:数字是16 2.第一个人说56就代表接下来范围在1-56之间 3.接下来重复第2个步骤 EX:第二个人说36就代表接下来范围在1-36之间,然后重复~ 4.喊道指定号码的就要接受惩罚~ 06 有灵犀 07、yes or no 规则:两个嘉宾面对面,每个的头上放一个牌子,牌子上的字是嘉宾要猜得人或事物,彼此先告诉对方一个大概范围。
每人可以问对方问题,用一般疑问句来确定答案,我只回答YES \\\/NO,直到最后才出具体是什么。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都有谁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十位大人物 1.商鞅 死因:五马分尸 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
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
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
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2.李斯 死因:腰斩 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泰山石刻据说好多都是他的手笔,同时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谏逐客书》),鲁迅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竟被指鹿为马的小人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
3.韩非子 死因:毒死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国”的开山鼻祖。
他的法家学说,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时的李斯是宰相,但这个宰相肚子里撑得了船,却装不下一介书生韩非子,在秦王面前奸言两句,一杯毒酒,便让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烟消云散了
4.韩信 死因:诛杀三族 韩信是汉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是无可争议的,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实在是个难解之迷。
可怜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竟被小女人吕后斩之于长乐钟室,诛杀父、母、妻三族,只是成就了两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5.晁错 死因:腰斩 为了加强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汉景帝利用晁错“削藩”的建议打击了各地诸侯的势力;各地诸侯(历史叫“七国“)也不是吃醋的,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汉景帝看没法收拾了,只好拿出晁错做挡箭牌了。
可怜晁错那天正高高兴兴去上班(上朝),就稀里糊涂地被腰斩了,遭殃的还有他的所有亲属,皆被处死弃市。
6.岳飞 死因:缢首 岳飞的命运是注定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宋高宗想让他死,要是仗打赢了,迎回被金人俘虏的两个皇帝,他这个皇帝不就失业了;秦桧也想让他死,要是岳家军凯旋归来,他这个“鸽派”(“投降派”)宰相乌纱帽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
两个掌大权的心有灵犀,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勒死了岳飞父子
7.刘伯温 死因:慢性中毒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也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勒佛手心。
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
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8.解缙 死因:雪地冻死 单从对华夏文化的贡献来说,解缙的确是居功至伟、史无前例的。
他主持编篡的《永乐大典》,3.7亿余字,2万多卷,是当时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
可惜的是,他精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对政治却是一窍不通不懂ABC。
结果被太子诬告,打入大牢,一天深夜被灌得酩酊大罪,拖入雪地,不明不白地死去。
9.方孝儒 死因:凌迟,灭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
朱棣要灭其九族,他破口大骂,灭我十族又如何
人本有九族,何来第十族
朱棣横下一条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门生也列作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10.袁崇焕 死因: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著名的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幸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错杀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更可悲的是,袁崇焕被处死时,竟被不明真相的群众生咬活割······不忍去说。
不明真相却又满腔热情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