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 为什么是讽刺恐怖片的 怎么讽刺了
起初看这部电影并没有抱太大的期许,俗套的名字和并不太出位的宣传海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好莱坞众多粗制滥造的恐怖片。
随着看似的深入,我似乎发现导演并不是想老老实实拍一部常规恐怖片然后赚点钱收工喝一杯那么简单。
他其实是在用一种近乎疯癫的方式摧毁整个恐怖电影产业以及我们这些愿意看恐怖电影影迷的思维定势。
电影开始时完全按照常规发展:年轻人集体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后对欲望的展示,接下来是恐怖事件的发生。
然而情节中穿插的对话比如完蛋了,日本搞砸了等台词完全是对当今恐怖电影一次次的赤裸讽刺。
当我们按照剧情在猜测谁是下一个死者的时候,影片逐渐露出了它的锋芒:傻子没有死
之后各路神怪被放出来制造大屠杀更是用疯狂的手法对恐怖电影制造者们一次彻底的羞辱,他们制造出来众多的神怪,随着恐怖片拍摄手法的固定化和模式化,观众对此已经审美疲劳,最终制造者们被他们制造出的神怪所吞噬。
影片的结尾处,观众险些又被带入进固定的模式中,当处女举起枪对准傻子的时候,影片再一次疯癫地急刹车,最终两个人同时活了下来,两个人靠在一起,世界,毁灭了。
如果影片字幕出现时你傻傻地盯在那里还没有回过神来,心里想这他妈的又在搞什么的时候,这就对了,这就是导演想要的结尾,这就是一部颠覆所有人意识的电影。
与其说它是一部恐怖片,到还不如说是一部宏大的黑色小品,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讽刺和喻意成分。
最后,我想提一下剧情的角色设定。
细心的影迷会发现处女、傻子、学者、运动员和荡妇这五个人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正的角色,处女和教授睡过觉,傻子实际上是个的思想者,学者棒球打得非常棒,运动员说起学术理论头头是道,荡妇单独和运动员在一起时所有人都会发现她非常不适应和男人亲热。
这就是影片的高明之处,观众一直在被剧情牵着鼻子走,回过头来发现角色的设定是那么的牵强。
也许,这就是我们热爱的恐怖电影,这就是一直牵着我们鼻子走的糟糕逻辑。
电影本不是真实,而逻辑却也总是顺势错位。
参考:
关于电影林中小屋的一些问题
1.那些怪物 除了boss 之外 电梯中的怪物都是 人造 和 采集而来。
电影中的台词“如果想成功(指让怪物成功杀掉人类),还是要选择美国制造”2.多方面提起,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 引出 和解释为何要杀死人类而作祭献的合理性 3.首先呢 日本从古到今都是一个严谨而又善于学习的国家 可能之前的几次祭献都是小日本最先完成而阻止了的降临,因为祭献需要折磨祭献者而死,个人感觉就是侧面的对小日本变态的一种嘲笑(剧情中小日本选择祭献的为数十名小女孩从此也可以看出小日本的变态)4.你说的日本解救是指小女孩们得救了
这个仪式是祭献小女孩们是祭品,他们得救了是没错但是仪式失败了boss就会被放出,世界将会被毁灭。
但是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仪式所以日本失败了其他国家就必须有一方成功,剧情中最终所有国家仪式失败,类似于一个岩石巨怪被放出,世界将会被毁灭
总之还是留下了伏笔,毕竟片子很卖座导演还是会有出第二部的可能。
以上全部手打 有不明白的可以问哦 若帮到请给分吧
O(∩_∩)O哈哈~
《林中小屋》这个没脸的芭蕾舞女孩出自哪个恐怖片
你说是哪个满脸牙齿的芭蕾女
片中由音乐盒召换,应该是《地狱男爵2》中的牙仙变体而来,有资料说是出自《寂静岭》,但是电影版的寂静岭里面没有这个鬼怪。
这是什么电影
林中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