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相声爱相声的看。
关于群口相声金刚腿的问题
传统相声台词-金刚腿 (甲、乙、丙同时上台,丙站中间,甲在右) 乙 这回咱们三个人说段相声。
丙 咱怎么说呀
乙 我出个主意,你们俩随着。
甲 说什么呢
乙 咱们说一回金刚腿,又叫一百二十八条腿儿。
丙 怎么叫一百二十八条腿儿
乙 比如说:咱们说出一样物件,不论是吃的、使的、用的,都得叫它带着四条腿儿。
好比说,有这么一座山,山当然是没腿啦,也不能满街上溜达山哪
甲 对啊
乙 比如说这山叫“牛头山”,牛几条腿啊
丙 四条腿儿啊。
乙 打这儿起,句句都不许离开牛啦。
你们俩给数着点儿。
甲、丙 行。
乙 有这么一座山……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山上有什么庙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庙门口有什么树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树上落着什么鸟儿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鸟嘴衔着什么果子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下山过的什么桥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上哪儿去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谁家里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叫门谁给开的门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里边给的什么坐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坐下说的什么故事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什么吃的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什么喝的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的什么钱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这就完啦。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故意地说)你们俩人。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起哄啊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没完啦
听明白了吗
甲 丙 早明白啦。
乙 那么我先说,你(指丙)二说,你(指甲)末说。
丙 你先说什么山
乙 二龙山。
甲 你等等吧。
龙没有腿儿,龙有爪。
乙 啊
那爪在哪儿长着
甲 在腿上。
乙 还是的。
丙 山上有什么庙哇
乙 “龙”王庙。
丙 庙里有什么神
乙 “龙”王。
丙 庙门口有什么树
乙 “龙”爪槐。
丙 树上落着什么鸟
乙 “龙”鹞子。
丙 鸟嘴衔着什么果子
乙 “龙”元果。
丙 下山走的什么桥
乙 青“龙”桥。
丙 噢,京北呀
上哪儿去
乙 “隆”福寺。
丙 噢,北京啊
谁家里
乙 老“龙”家。
丙 百家姓没有这姓
乙 这是外姓。
丙 好嘛,外姓也来啦。
叫门谁给开的门
乙 “聋”子。
丙 聋子
那你叫门他也听不见哪
乙 这个……是啊,旁边有一个不聋的人告诉他的。
丙 这不像话。
他还告诉聋子开门去,他不会给开门吗
乙 讲这巧劲儿嘛
丙 把您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乙 “龙”墩。
丙 嘿
龙墩
给什么喝的
乙 “龙”井茶。
丙 什么碗
乙 团“龙”盖碗。
丙 给的什么吃
乙 “龙”凤饼。
丙 不娶媳妇哪来的龙凤饼啊
乙 是啊,隔壁聘姑娘给我的。
丙 瞧这巧劲儿
那你给人讲的什么故事
乙 《“龙”图公案》。
丙 噢,就是《包公案》。
人家乐了吗
乙 乐啦。
丙 给的什么钱
乙 乾“隆”钱。
哎
这钱必须都得带窟“窿”眼儿。
丙 行
还真没把你问短。
乙 唉
我说完啦。
该你(指丙)说啦
你的什么山
丙 我的首阳(羊)山。
乙 噢,伯夷、叔齐不吃周家饭,饿死首阳山。
山上有什么庙
丙 “杨”继业的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丙 “杨”继业。
乙 庙门口有什么树
丙 大叶“杨”。
乙 树上落着什么鸟
丙 户巴腊(即伯劳鸟)。
乙 户巴腊没“羊”
丙 啊,“洋”户巴腊
乙 “洋”户巴腊呀
乌嘴衔着什么
丙 “羊”头。
乙 羊头
鸟嘴衔得动大羊头吗
丙 小“羊”头。
乙 那也不像话呀
丙 苹果。
乙 苹果也没“羊”啊
丙 “洋”苹果。
乙 嘿
添上个“洋”就算。
下山过的什么桥
丙 “洋”灰桥。
乙 上哪儿去
丙 沈“阳”路。
乙 谁家里
丙 老“杨”家。
乙 叫门谁给你开的门
丙 “杨”大娘。
乙 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丙 椅子。
乙 椅子没“羊”。
丙 “洋”椅子。
乙 给你什么喝
丙 “羊”奶。
乙 给你使的什么碗
丙 “洋”瓷碗。
乙 给你什么吃
丙 面包。
乙 面包没“羊”。
丙、乙 “洋”点心。
乙 我就知道嘛。
你给他们说的什么故事
丙 《“杨”家将》。
乙 他们乐了吗
丙 乐了。
乙 给的什么钱
丙 给了十块大“洋”钱。
乙 洋钱没眼儿
丙 我现凿
甲 您把那银子渣给我点儿行吗
乙 (指甲)问你了吗
甲 你们俩都说上来啦。
该我说了吧
乙 好,你说吧。
什么山
甲 我的鸭鸡山。
丙 不行
?font color=#006699>甲恿教跬榷 ?\\\/p> 甲 啊,是啊,那不还有一只鸡哪吗
乙 噢,凑腿儿来啦。
什么庙哇
甲 鸭鸡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 乙一只鸭,一只鸡。
乙 我就知道是这手儿嘛
有给?font color=#006699>甲印⒓ 耐返穆穑坎恍校 愕フ野桑?\\\/p> 甲 “马”鞍山。
乙 噢,俞伯牙摔琴。
山上有什么庙
甲 “马”王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 “马”王爷。
乙 好么
三只眼
庙门口有什么树
甲 “马”尾松。
丙 大叶杨。
乙 配对儿来啦
树上落着什么鸟
甲 “马”鹩儿。
乙 噢,黄胆马鹩儿。
乌嘴衔着什么果子
甲 “马”蔺。
乙 马蔺干吗
甲 拴他(指丙)那羊头。
乙 不行。
羊头都没了,还马蔺哪
你得另找
甲 枣
乙 “枣”没“马”
甲 啊,是啊,“马”牙枣。
丙 “洋”苹果。
乙 又来啦
让你们做小买卖来啦
下山过的什么桥
甲 “马”石桥。
乙 上哪儿去
甲 四“马”路。
乙 谁家里
甲 老“马”家。
乙 叫门谁给开的门
甲 “马”大哥。
乙 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甲 “马”桶。
乙 给的什么喝
甲 “马”尿。
乙 给的什么吃
甲 “马”粪
乙 这都什么呀
三人相声台词
相声 金刚腿 文本: (甲、乙、丙同时上台,丙站中间,甲在右) 乙 这回咱们三个人说段相声。
丙 咱怎么说呀
乙 我出个主意,你们俩随着。
甲 说什么呢
乙 咱们说一回金刚腿,又叫一百二十八条腿儿。
丙 怎么叫一百二十八条腿儿
乙 比如说:咱们说出一样物件,不论是吃的、使的、用的,都得叫它带着四条腿儿。
好比说,有这么一座山,山当然是没腿啦,也不能满街上溜达山哪
甲 对啊
乙 比如说这山叫“牛头山”,牛几条腿啊
丙 四条腿儿啊。
乙 打这儿起,句句都不许离开牛啦。
你们俩给数着点儿。
甲、丙 行。
乙 有这么一座山……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山上有什么庙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庙门口有什么树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树上落着什么鸟儿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鸟嘴衔着什么果子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下山过的什么桥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上哪儿去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谁家里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叫门谁给开的门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里边给的什么坐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坐下说的什么故事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什么吃的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什么喝的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给的什么钱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这就完啦。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故意地说)你们俩人。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起哄啊
甲、丙 四条腿儿。
乙 没完啦
听明白了吗
甲 丙 早明白啦。
乙 那么我先说,你(指丙)二说,你(指甲)末说。
丙 你先说什么山
乙 二龙山。
甲 你等等吧。
龙没有腿儿,龙有爪。
乙 啊
那爪在哪儿长着
甲 在腿上。
乙 还是的。
丙 山上有什么庙哇
乙 “龙”王庙。
丙 庙里有什么神
乙 “龙”王。
丙 庙门口有什么树
乙 “龙”爪槐。
丙 树上落着什么鸟
乙 “龙”鹞子。
丙 鸟嘴衔着什么果子
乙 “龙”元果。
丙 下山走的什么桥
乙 青“龙”桥。
丙 噢,京北呀
上哪儿去
乙 “隆”福寺。
丙 噢,北京啊
谁家里
乙 老“龙”家。
丙 百家姓没有这姓
乙 这是外姓。
丙 好嘛,外姓也来啦。
叫门谁给开的门
乙 “聋”子。
丙 聋子
那你叫门他也听不见哪
乙 这个……是啊,旁边有一个不聋的人告诉他的。
丙 这不像话。
他还告诉聋子开门去,他不会给开门吗
乙 讲这巧劲儿嘛
丙 把您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乙 “龙”墩。
丙 嘿
龙墩
给什么喝的
乙 “龙”井茶。
丙 什么碗
乙 团“龙”盖碗。
丙 给的什么吃
乙 “龙”凤饼。
丙 不娶媳妇哪来的龙凤饼啊
乙 是啊,隔壁聘姑娘给我的。
丙 瞧这巧劲儿
那你给人讲的什么故事
乙 《“龙”图公案》。
丙 噢,就是《包公案》。
人家乐了吗
乙 乐啦。
丙 给的什么钱
乙 乾“隆”钱。
哎
这钱必须都得带窟“窿”眼儿。
丙 行
还真没把你问短。
乙 唉
我说完啦。
该你(指丙)说啦
你的什么山
丙 我的首阳(羊)山。
乙 噢,伯夷、叔齐不吃周家饭,饿死首阳山。
山上有什么庙
丙 “杨”继业的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丙 “杨”继业。
乙 庙门口有什么树
丙 大叶“杨”。
乙 树上落着什么鸟
丙 户巴腊(即伯劳鸟)。
乙 户巴腊没“羊”
丙 啊,“洋”户巴腊
乙 “洋”户巴腊呀
乌嘴衔着什么
丙 “羊”头。
乙 羊头嘴衔得动大羊头吗
丙 小“羊”头。
乙 那也不像话呀
丙 苹果。
乙 苹果也没“羊”啊
丙 “洋”苹果。
乙 嘿
添上个“洋”就算。
下山过的什么桥
丙 “洋”灰桥。
乙 上哪儿去
丙 沈“阳”路。
乙 谁家里
丙 老“杨”家。
乙 叫门谁给你开的门
丙 “杨”大娘。
乙 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丙 椅子。
乙 椅子没“羊”。
丙 “洋”椅子。
乙 给你什么喝
丙 “羊”奶。
乙 给你使的什么碗
丙 “洋”瓷碗。
乙 给你什么吃
丙 面包。
乙 面包没“羊”。
丙、乙 “洋”点心。
乙 我就知道嘛。
你给他们说的什么故事
丙 《“杨”家将》。
乙 他们乐了吗
丙 乐了。
乙 给的什么钱
丙 给了十块大“洋”钱。
乙 洋钱没眼儿
丙 我现凿
甲 您把那银子渣给我点儿行吗
乙 (指甲)问你了吗
甲 你们俩都说上来啦。
该我说了吧
乙 好,你说吧。
什么山
甲 我的鸭鸡山。
丙 不行
?font color=#006699>甲恿教跬榷 ?\\\/p> 甲 啊,是啊,那不还有一只鸡哪吗
乙 噢,凑腿儿来啦。
什么庙哇
甲 鸭鸡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 乙一只鸭,一只鸡。
乙 我就知道是这手儿嘛
有给?font color=#006699>甲印⒓ 耐返穆穑坎恍校 愕フ野桑?\\\/p> 甲 “马”鞍山。
乙 噢,俞伯牙摔琴。
山上有什么庙
甲 “马”王庙。
乙 庙里有什么神
甲 “马”王爷。
乙 好么
三只眼
庙门口有什么树
甲 “马”尾松。
丙 大叶杨。
乙 配对儿来啦
树上落着什么鸟
甲 “马”鹩儿。
乙 噢,黄胆马鹩儿。
乌嘴衔着什么果子
甲 “马”蔺。
乙 马蔺干吗
甲 拴他(指丙)那羊头。
乙 不行。
羊头都没了,还马蔺哪
你得另找
甲 枣
乙 “枣”没“马”
甲 啊,是啊,“马”牙枣。
丙 “洋”苹果。
乙 又来啦
让你们做小买卖来啦
下山过的什么桥
甲 “马”石桥。
乙 上哪儿去
甲 四“马”路。
乙 谁家里
甲 老“马”家。
乙 叫门谁给开的门
甲 “马”大哥。
乙 让进去给的什么坐
甲 “马”桶。
乙 给的什么喝
甲 “马”尿。
乙 给的什么吃
甲 “马”粪
乙 这都什么呀
刘宝瑞相声《金刚腿》中的一百二十八条腿是怎么来的?
别称:释义:在段子中,吃的、使的、用的,所有腿儿加起来刚好一百二十八条腿儿。
三人相声剧本,给10分
a:大家好,我叫没头脑,今天上台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名字叫……,叫……,叫……,校长和付校长的一些事儿。
b:(冲上台,摁住a嘴巴)嘘,你闭嘴,你不想混啦
a:唔……b:自我介绍一下,我随我爸爸姓马,单名一个皮。
大家叫我肥皮。
这没头脑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从小一个幼儿园,一起玩,一起尿炕,一起泡妞……C:哎,你俩怎么不等我呢,说好今天一起去偷看隔壁班MM洗澡的……哟,这么多人啊
呵呵,呵,大家好,我姓卜,叫卜幺莲。
哎,你俩干嘛呢
a:我给大家表演节目呢
c:嘿,就你这头脑还会表演节目
a:那可不是
我不单会说相声,还会单的
c;哟,你还敢单的
你说啥内容呢
a:不就是上周我们偷看校长女儿,发现校长和副校长……c:(一把摁住)我的妈也,要了亲命了
(对b说)我上回说了不带他,你不听,这下要出人命了吧
b:出事就把他宰了
c:今天咱爷三也上台了,就给大家……a,b:谁
哪来的爷三哪
是哥三
c:哦,你俩没有爸爸
a:爸爸
c:啊
b;你才没有爸爸呢
相声不正之风的台词
甲:你是搞什么工作的
乙:相声演员。
甲:怎么
你是个演员
乙:啊。
甲:谁给你办的
乙:什么叫谁给我办的
我从小热爱文艺,以后就考上了剧团。
甲:别来这套,糊弄谁呀
说实话,哪儿的路子
乙:没路子。
甲:没路子你当不了演员哪。
我们街坊那小孩儿,那是多好的条件,你说基本功,腰腿好,翻跟头、拿大顶都行;论嗓音,高音、中音、低音都行。
乙:好条件哪。
甲:就是到了审美这关没过去。
乙:小孩长得不好
甲:好
小孩长得别提多好看了,细皮白肉、浓眉毛、大眼睛、双眼皮儿。
乙:那为什么呢
甲:就是因为这儿有个痦子。
(指脸) 乙:那碍什么事儿
甲:不行啊,没考上。
这么俊的小孩儿都没考上,就凭您这模样还能考上
你让大家看看,这模样没有暖瓶塞儿好看呢
乙:有你这么比的吗
甲:我纳闷儿啊
没有路子你怎么当的演员
就是你当了演员,你的工作也不顺心。
调调工作吧,我给你办办,我有路子。
乙:我调工作干什么
不调。
甲:看你够朋友,咱们交往交往,有事言语,我这个人路子宽。
房子怎么样
住着合适吗
换换房吧,我有路子。
乙:我就知道他有路子。
我换房子什么
不换
甲:别不好意思。
乙:干什么不好意思了
甲:房子够住的吗
乙:够
甲:够什么
别来这套,打肿脸充胖子。
谁不知道,你儿子结婚没房子,把你们房子占了,你们老两口子住下水道里。
乙:噢,我们住地沟里啊
甲:不是,就是那一人多高的、圆的、大洋灰管子,两头用砖垒 垒,安个窗户来个门,你们老两口子就住那里头啦。
还说这是现代化的防震棚。
乙:嗐
甲:那天来四个小孩儿一起哄,给推马路那边去了。
转天你们孩子起来找不着你啦,“哎,咱爸爸呢
昨天晚上还在这呢
嗳,怎么跑马路那边去了
” 乙:我住洋灰管子怎么着
寒碜
难看
你应该同情我,原来我住两间房,地震震坏了。
“四人帮”破坏抗震救灾,现在拨乱反正,今年建居民住房三百万平方米,明年四百万平方米,加在一起七百万平方米。
甲:七百万怎么着
你还得找我,我给你办办,要不八百万也没你的事。
房管局我有路子,我给你办办,给你办个单元。
乙:不要,你那房“不是好来”的。
刚一上来,就是你有路子,给我办办。
这叫不正之风。
甭问,你是后门大王,专走后门儿。
甲:你喊
给你安个高音喇叭,让全市人都听见。
乙:怎么还怕人家听见
甲:真笨,那走后门有嚷嚷的吗
外行,这么一说你就没走过后门儿。
乙:会走后门管什么用
甲:用处太多了,别人买东西排队,你不用排;别人买不着的东西咱能买,别人办不了的事咱能办。
就说早晨吃早点吧,买果子你排队不排队
乙:现在买早点方便多了,上班的时候也就十几个人排队,很快就能买上。
甲:很快能买上
你买那馃子得搭烤饼,你买那馃子都是头 天晚上炸出来的,搁一宿都皮条了,吃的时候得用牙往下拽
“嗬
怎么这么费劲,劳您驾,借剪子使使。
” 乙:你也太夸张了。
甲:咱就不用排队。
乙:你怎么…… 甲:我有路子,吃馃子我得要现炸的,甭管排多少人,大模大样地往里走,“徐姐,嗯,嗯。
”(伸两个手指头) 乙:这是干什么
(学甲动作) 甲:来俩。
乙:“徐姐”是怎么回事儿
甲:炸馃子的是位女同志,姓徐——徐姐。
乙:比你岁数大
甲:不,刚上班,也就二十多岁。
乙:你今年十几
甲:怎么十几
我五十一啦。
乙:你五十一怎么管那二十来岁的叫姐姐。
作者:知道元帅2009-3-16 13:3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不正之风》 作者 甲:这个你不懂,这是走后门儿的规矩。
走后门儿就得当小辈儿。
嘴甜着点儿,净吃香东西。
嘿嘿嘿…… 乙:你别没羞没臊的啦
为了口吃的,把辈儿都矮下来了。
甲:徐姐一看我来了,拿眼一瞟:“来了,今儿来晚了,等会儿。
”说着话,腾,腾,揪下两块面来,嘿,跟小馒头这么大个儿,补出来跟小锅盖似的,扔在锅里翻四个个儿还不捞呢,挑出来这么大个,金黄色,又酥又脆。
乙:就这么拿走。
甲:怎么着
乙:别的顾客就没意见吗
甲:有啊,一开始有人反映,常了就行了,他们也习惯了,我也自然了。
乙:人家不跟你怄这个气。
甲:也有怄气的。
那天一个老太太领着个小姑娘排队,小姑娘管老太太叫奶奶:“奶奶,你看这个大胖子天天来,进门叫声‘徐姐’,伸两个手指头,把大馃头就拿走了。
奶奶,明天您也叫回‘徐姐’试试,咱也甭排队啦。
”老太太说:“嘛玩艺儿
宝贝儿,咱甭说叫‘徐姐’,咱叫老舅妈也得排队。
孩子,咱可不学这个,这叫不正之风,叫他拿走塞去吧
塞完了打脖子后边下去。
吃完了叫他长‘噎嗝’。
” 乙:骂上了
怎么办
从后门儿走吧。
甲:啊
每天从后门走,今天非走前门不可,成心从老太太跟前过,“借光老太太,留神,别蹭身油。
吃完长‘噎嗝’啊,这玩意儿专门治胃病
” 乙:你这不成心气人吗
老太太能饶你吗
甲:老太太没言语,旁边过来个愣小伙子,一把把我拽住啦
“哎,先别走,姓徐的,照他这样给我炸俩
不炸俩,我把你锅给砸喽
” 乙:这手儿厉害。
甲:厉害呀
比徐姐差远了,人家那话茬子多硬啊
“给你炸俩
瞧你那模样,我认识你是谁呀,你跟他比
他是我们关系户。
”嘿,对了,我们是关系户。
乙:走后门儿都走出关系户来了。
甲:我一想徐姐说的真对,我们真是关系户 作者:知道元帅2009-3-16 13:3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3 回复: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不正之风》 作者 乙:什么关系户
甲:她穿的那条针织涤纶裤是我给办的,连工带料才六块钱, 多便宜。
乙:噢,我明白了,说了半天你是卖布的。
甲:卖布干什么
我不卖布。
乙:那……那个针织涤纶
甲:咱有路子,布铺小赵跟我是关系户,卖着卖着布想起我来了,甩块头,当等外品处理给我啦。
乙:你拿它就换馃头了。
甲:哎。
小赵那料头能白给我吗
他那大油我给办的,四斤多连肉票都没要。
乙:怎么
甲:甩的,当肉头处理的。
我拿肉头,换料头,拿料头换馃头。
乙:嗬
甲:认识我吗
交你个朋友,有事言语。
在天津市你打听我,大人小孩儿没有不知道的, 我有个外号儿。
乙:叫什么
甲:万能胶。
乙:噢,你就是万能胶
拉拉手吧,咱俩一样。
甲:你也是万能胶。
乙:不,化学鳔。
甲:化学鳔干什么
乙:咱俩都够“黏乎儿”的。
甲:你常听人说,这个人能办事,什么都行,万能——就是我。
我不但万能,还好交朋友——“万能胶”。
乙:你是哪儿流窜来的
甲:什么叫流窜啊
乙:你有正式职业吗
甲:有哇,怎么没有
乙:你什么工种
甲:后勤。
乙:抓生活
甲:那事儿工会管。
乙:管采购
甲:那是供销
我是后勤。
乙:怎么个后勤
甲:后门走得勤。
乙:你上了班不干活,就忙乎这个,你们领导也不批评你
甲:谁说不批评
批评得可尖锐啦。
乙:我就知道你得挨批。
怎么批评的你
甲:“万能胶,照这么搞你要犯错误
你怎么回事
上回你给我买的那排骨怎么一点也不肥
” 乙:啊,这叫批评你
这叫支持你走后门。
甲:是啊,我们领导批评得我太尖锐了,真是一针见血,我那份就挺肥,我们主任那份不肥。
我说:“记住这次教训,下次我给您买肥的。
”“什么肥不肥的,过来,过来。
”我们主任把我叫他那屋里去了,要跟我个别谈话,“万能胶,你给我办个事儿吧
我小姨子,上山下乡快一年了,到现在还没回来,你得想个办法给办回来。
”我说,“行,主任,我一定尽力。
您这是给我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
” 乙:什么立功赎罪呀
甲:你不懂
我要把主任的小姨子给办回来,以后我在这个厂里什么事都好办了,脚面的水——平趟。
乙:这个你有路子吗
甲:没有。
乙:找徐姐去
甲:不行,徐姐那儿光能办馃头儿。
乙:拿馃头换呀
甲:不行,十个馃头儿也换不回来。
乙:那你怎么办呢
甲:打听,问哪。
摸摸路子,嘴勤能问出金马驹儿来。
嘿,果然打听出来了
我们厂小李他表大爷,就是主任的小姨子插队落户那个地方的公社党委书记。
我跟小李一说,小李满口答应没问题,他保证能给办回来,就是现在没时间。
他正忙着结婚,让我先帮助他办喜事,作为交换条件,喜事办完了,主任的小姨子准能回来。
作者:知道元帅2009-3-16 13:34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4 回复: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不正之风》 作者 乙:喜事你能办吗
甲:太能办了,小李这场喜事,都是我给办的,咱有路子
大立柜我给买的,沙发我给办的,连结婚那天的酒席都是我给办的,一共十六桌。
乙:干吗预备这么多
甲:亲戚、朋友多呀
都办完了,新娘提出个条件来。
乙:什么条件
甲:非要辆汽车,没有汽车不过门儿。
乙:这个想法也不对,干什么这么铺张浪费。
甲:小车没有办法找我来了。
我说:“不要紧,小李,别犯愁
不就要辆汽车吗
我有路子,回头我给清洁队打个电话。
” 乙:啊
让新娘坐倒脏土的大汽车
甲:咱给扫干净了,铺领席
乙:别对付啦,不行
甲:不行……叫建设局来辆推土车行吗
乙:噢,把新娘铲了去。
甲:小李说:“别开玩笑好不好
”嗳
我想起来了,我们街坊刘治在汽车队开车。
乙:刘治跟你是什么关系
甲:关系户。
乙:又是关系户
这是怎么个关系户
甲:刘治的假条我给的,一本儿。
乙:怎么这么些个
甲:我有路子,给你一本儿,有什么病自己填去吧,都盖好章了。
乙:你支持他泡病号。
甲:你别说那个
我用车还方便了。
乙:互相利用。
甲:“刘治吗
我是万能胶啊
有个事儿,星期日下午两点,我得用辆车,最好来个‘面包’,接趟新娘。
什么
准时到。
好了,见面再谢。
”“小李,怎么样
放心了吧。
礼拜日两点车准时到,你都甭管了,我替你接去。
”小李刚走“得儿……”电话铃又响了,“找谁
万能胶,我就是……” 乙:还够忙的
甲:“你说什么
啊——(哭)” 乙:你怎么啦
甲:我嫂子娘家的四姨奶奶的外甥女,大表嫂的二姨姥爷死了。
乙:这叫什么辈儿
甲:那老头儿多好,尤其二姨姥爷是我的关系户。
乙:活该,谁让他偷假条的。
作者:知道元帅2009-3-16 13:35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5 回复: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不正之风》 作者 甲:我二姨姥爷死了,又是孤老户,家里没人,我得跟着忙乎忙乎,赶紧给殡仪馆打电话,叫火葬车。
乙:殡仪馆你也行
甲:我有路子。
殡仪馆、火葬场,我熟极了,您有事儿言语。
乙:没事儿
谁老跟火葬场打交道。
甲:一个电话车就定了,星期日一点来车,烧我二姨姥爷。
我算计好了,打发走火葬车,两点跟刘治接新娘去,这档子喜事办完了,主任的小姨子就回来了。
乙:你还够忙的。
甲:礼拜天十二点啦,刘治给我来个电话说,车来不了啦,车队紧急通知,私人借车得经过车队批准。
刘治也死心眼儿,你不许说送病人看病吗
他实话实说,调度一听结婚用车,说什么也不批准。
乙:你再想别的主意吧。
甲:我再打电话联系车吧。
打了好几个电话,不是找不着人就是车不在家,这可怎么办呢
小李的新娘接不去,主任的小姨子也回不来了。
嘿嘿嘿…… 乙:你怎么又乐了
甲:我有办法了,不是一点来车烧我二姨姥爷吗
我跟火葬车甲这趟路线好啊,我二姨姥爷在金刚桥住,新娘在小王庄安定桥,新郎小车在北洋桥,这仨桥多顺脚。
乙:噢,我明白了
你打算是金刚桥装你二姨姥爷,然后小王庄接新娘,到北洋桥让新娘下来再上火化场。
甲:先跟司机商量商量,司机认识我:“万能胶,又是你的事,这个月你够忙的,好家伙,烧十五个啦
平均两天一个,今儿烧的是谁
”“这是我二姨姥爷。
”“前天那个呢”
“四姑妈。
”“噢,满是亲戚。
”“不,您哪,全是关系户,今天您还得帮个忙。
”“没说的,没说的
”“咱这车在小王庄那儿停一下。
”“噢,那儿有家属
”“不,接趟新娘。
”司机一听:“你吃错药啦
我拉死人,带着新娘
”“我说您多帮忙,多……”我回头一看:我二姨姥爷桌子上,放着一条凤凰过滤嘴儿的烟。
我说:“您多帮忙,多帮忙。
”“别弄这个呀
……”(学装烟动作) 乙:装起来了。
甲:怎么样,一下子叫我给黏住了。
乙:是万能胶。
甲:我二姨姥爷厂里有个工会主任——大胖子,耳朵还挺聋,非要跟着。
乙:那是人家的工作。
甲:忙乎着把我二姨姥爷搁在车尾巴里头,我们就上车了,到小王庄接新娘去。
进门我就嚷嚷,“道喜,道喜……”新娘家里有个嫂子我认识,是我们门口儿的姑娘,外号叫“遮理”。
我一看“遮理”,“万能胶啊,你干吗来了。
”“我是接亲的,走吧,走吧
”还真清静,连新娘一共仨人,一出门儿嫂子看见这汽车就“遮理”上了,“我说,万能胶,这是嘛汽车,怎么还蓝白道的
”“高级轿车,快上去吧。
”让我给推上去了。
上车看见大胖子啦,“万能胶,车上怎么还有人,这胖子是谁
”“这是……新郎小李他们厂里的工会主任。
” 作者:知道元帅2009-3-16 13:36 回复此发言 删除 -------------------------------------------------------------------------------- 6 回复:相声文本 对口相声 《不正之风》 作者 乙:哎
不是你二姨姥爷的工会主任吗
甲:二姨姥爷不能提,那是私货。
我说:“对吧,主任
”胖子聋着个耳朵听不清,“对,对,对
” 乙:什么就对
甲:这“遮理”还真爱说话,跟胖子俩人拉呱上了:“这位领导,大胖的身子还让您受累。
”“你说的嘛
” 乙:听不见。
甲:“让您受累
”“没说的,没说的,我们跟死者这么些年了
” 乙:啊
要露馅儿。
甲:“遮理”一听,“我说万能胶啊,这里怎么还有个死者
”“……他说我了,我小名不叫‘四锁’吗
” 乙:真能对付。
甲:胖子还接着嘟囔,“对于他,我们领导可是没疼钱。
”我说,“嫂子,您听见了吧,小李这喜事儿,领导上都不疼钱,大办。
”“天津市都走遍了,他实在是没治了。
”“遮理”一听,“怎么还没治了
”我说,“嫂子,小李这喜事用我们天津话 来说那是没治了。
” 乙:真有说的。
甲:司机打坐那儿就想乐,心说:“万能胶,万能胶,你缺德去吧
开这么些年车,我没遇上过这个事儿
我这车上多热闹,又哭又乐。
”北洋桥你倒停啊,他净顾乐啦,直接开火化场去啦。
乙:这回我看你怎么办
甲:一进火化场,新娘就明白了,又害怕、又委屈,哭上了,“嫂子,我倒霉倒你身上了。
我说不要车吧
你非出主意要个车。
你还说一辈子就这么一回,还不讲究点
这回好,讲究大发啦
人家都‘大闺女坐轿——头一回’;我们好,大闺女进火化场,头一回。
”这新娘还有个毛病,一生气爱抽羊角疯,“我们这……” 乙:怎么啦
甲:昏过去啦
乙:休克啦。
甲:大胖子吓坏了,“万能胶啊
又死一个,今天咱们先烧哪个呀
”我说,“这可不能烧,主任小姨子还没办回来呢
” 乙:还惦着走后门儿哪。
群口相声 训徒主持串词,急
对口相声《学评书》(李根,张蕾) 生活中的何云伟对口相声《西江月》(徐德亮,王文林) 对口相声《黄鹤楼》(曹云金,刘云天) 对口相声《卖春联》(高峰,栾云平) 对口相声《西征梦》(郭德纲,石富宽) 对口相声《河南戏》(侯耀文,于谦) 对口相声《卖布头》(何云伟,李菁) 对口相声《我是黑社会》(郭德纲,于谦)2006年11月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一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四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全体发四喜 拆唱快板《真假美猴王》(史爱东,许广,李根) 群口相声《锵锵四人行》(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 群口相声《反七口》(曹云金,刘云天,栾云平) 群口相声《大双簧》(郭德纲,李菁,何云伟,王文林) 群口相声《大审案》(徐德亮,高峰,王文林) 群口相声《金刚腿》(李立山,何云伟,李菁) 群口相声《扒马褂》(郭德纲,田立禾,于谦) 2006年11月2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二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 何云伟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五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演出节目 太平歌词《秦琼观阵》(郭德纲率弟子群唱) 竹板书《水漫金山》(岳云鹏)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李响,于谦) 相声《谁来说相声》(徐德亮,黄健翔,董陆) 京韵大鼓《子期听琴》(赵桐光) 河北竹板书《骂贪官》(郭鹤鸣) 京韵大鼓《红梅阁》(何云伟) 拆唱连珠快书《碰碑》(王文林,徐德亮) 京韵大鼓拆唱《探晴雯》(王惠,夏征) 大鼓《八姐游春》(李菁)台上的何云伟(20张) 天津快板《绝密消息》(高峰) 西河大鼓《灞桥挑袍》(郭德纲) 快板书《刘公案》(梁厚民) 京韵大鼓《活捉三郎》(杨凤杰) 全体助演《师傅经》(郭德纲,于谦) 2006年11月3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十三日: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 德云社十周年专场演出第六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主持人张国立。
演出节目 群口相声《同仁堂代唱八家》(高峰,王文林,曹云金,刘云天,李根,史爱东,赵博,李云杰,郭鹤鸣) 对口相声《白蛇传》(赵云侠,曹鹤阳)何云伟和搭档李菁(20张) 对口相声《梦中婚》(郭德纲,于谦) 群口相声《武训徒》(李文山,栾云平,岳云鹏) 对口相声《我要反三俗》(郭德纲,于谦) 群口相声《打灯谜》(徐德亮,张德武,邢文召,侯震,张玉琪,马鹤琪) 对口相声《学四相》(曹云金,刘云天) 对口相声《福寿全》(于谦,郭德纲)对口相声《学小曲》(何云伟,李菁) 大翻场(郭德纲,于谦) 2007年2月20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三日:德云社2007春节赴津演出 郭德纲率德云社来津看望家乡父老,演于天津市人民体育馆。
开场节目是德云社的所有成员登台演出“发四喜”。
其他节目包括《将节日进行到底》、《闹公堂》、《绕口令》、群口双簧等,德云社演员包括郭德纲、于谦、王文林、曹云金、何云伟、高峰、栾云平等,三位天津的相声名家田立禾、王文玉、谢天顺联袂演出。
特别是谢天顺为何云伟捧哏,合说《大上寿》。
按照相声演员的辈分,两人相差了四辈,这也体现了相声名家提携后学的艺术风范。
2007年7月17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初四日,19时30分:“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及侯门弟子贺先生六十冥寿”活动举行 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与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于解放军歌剧院联合举办“纪念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专场演出及侯门弟子贺先生六十冥寿”活动。
演出节目 快板联唱(许广、崇天明、郭鹤鸣) 群口相声《打灯谜》(逗哏:岳云鹏、烧饼、郭晓小、刘源、曹鹤阳,捧哏:史爱东) 相声《饽饽阵》(孔云龙、谢天顺)双簧(奇志、张伟) 相声《我的大学往事》(徐德亮、王文林) 相声《说广告》(马云路、刘际) 绕口令(李根、侯震) 相声《老歌新唱》(陈寒柏、王敏)何云伟精彩表情合集(18张) 相声小段(常宝华) 群口相声《杂学唱》(逗哏:张德武、谢金、赵云侠、李云杰,捧哏:李文山) 相声《说评书》(刘洪沂、李嘉存) 相声《卖挂票》(高峰、栾云平) 相声《大保镖》(曹云金、刘云天) 相声《文章会》(何云伟、李菁) 相声《学小曲》(师盛杰、石富宽) 相声《卖布头》(郭德纲、于谦) 2007年8月18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六日:纪念侯耀文艺术成就相声专场第二场 何云伟和郭德纲中国铁路文工团在世纪剧院举办“纪念侯耀文艺术成就相声专场”。
侯耀文的兄弟侯耀华出任晚会主持。
展演的剧目都是全新编排的相声段子。
它历经一年多时间反复修改揣摩与排演,在侯耀文去世之前的前两天才完成最终定稿。
演出节目 快板联唱(杨进明、荆林野、刘捷、段军) 相声《口吐莲花》(李根、侯震) 相声《天路》(奇志、张伟) 相声《我是为》(高玉庆、牛成志) 相声《说说唱唱》(贾仑、连春建) 相声《说广告》(马云路、刘际) 相声《学歌星》(陈寒柏、王敏) 相声《四大名旦》(何云伟、李菁) 相声《赴宴斗鸠山》(刘洪沂、李嘉存) 相声《杂学唱》(师胜杰、石富宽) 相声《华容道》(郭德纲、于谦) 相声《羊上树》(郭德纲、于谦) 相声《我要幸福》(郭德纲、于谦) 2008年2月20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四日:德云社“戊子闹春”元宵节专场相声晚会举行 德云社“戊子闹春”元宵节专场相声晚会在北京演出两场,郭德纲、于谦、徐德亮、何云伟、李菁、曹云金等在晚会上推出不少新段子。
2008年4月18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三日:天津八一礼堂2008年4月18日演出 本日八一礼堂由北京德云社演出相声,演员包括郭德纲、于谦、李菁、高峰、何云伟、曹云金、刘云天、栾云平、岳云鹏等,段子包括《兵器谱》、《大西厢》、《梦中婚》、《武训》、《黄鹤楼》、《学电台》等。
2008年5月14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初十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德云社赈灾义演举行 本晚德云社在宣武区德云社剧场举行四川汶川地震赈灾义演,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高峰、栾云平、徐德亮、王文林、张德武、刘源、李根、侯震、岳云鹏、史爱东、赵云侠、李云杰参加演出,共捐款项达元。
2010年8月6日凌晨,何云伟在新浪博客中发声明,称已经和李菁一起正式退出德云社。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与搭档李菁表演相声作品《独家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