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世吹雀 经典台词

世吹雀 经典台词

时间:2017-06-06 15:50

弹雀人多笑前一句是什么,屠龙世久嗤的后一句是什么

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往来诚数数,公等得无疑?

浮生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的下一句

1、静夜思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相 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杂 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送 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7、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0、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4、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7、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1、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3、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4、一望二三里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25、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6、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27、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8、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9、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30、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诗名里带覃字的诗词有哪些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绝句 唐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甲)五言绝句⑴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五言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乙)七言绝句⑴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

例如: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唐]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

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

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

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第二首)[宋]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

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

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塞下曲[唐]李益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

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⑴用仄韵;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

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

例如:悯农(二首)[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

例如:夜思(二首)[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

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三绝句(选二)[唐]杜甫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

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

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

“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

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

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③泊,入声。

烟,平声。

④比,上声。

西,平声。

⑤恐,上声。

天,平声。

⑥不,客,入声。

何,平声。

⑦看,平声。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

第一,二句大处着眼,视野开阔,描写了自然界的大环境。

诗的开头突出“迟日”,统领全篇。

正因为春天来到,才会出现“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现象。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写燕子的动态,显出春意繁闹;鸳鸯的静态显得悠闲自在。

动静搭配,相映成趣。

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中心思想】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

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宋人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予深爱之。

’”朱熹激赏其诗,所使用的标准是有无“蔬笋气”,实际上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问题之一。

苏轼在《赠诗僧道通诗》中说:“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

”自注:“谓无酸馅气也。

”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这一命题。

他评唐代司空图“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二句说:“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荫满庭,不见一人,惟闻其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

但恨其寒俭有僧态。

”(《书司空图诗》)便明确表现了这一倾向。

他的对僧诗蔬笋气的反对,也得到了不少诗人的赞同。

如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说:“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残弃。

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

”考察蔬笋气的内涵,大约是指感情的枯寂,境界的寒俭之类,这本是与僧家生活和精神紧相联系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特定的“林下风流”,似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所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引《西清诗话》说:“东坡言僧诗要无蔬笋气,固诗人龟鉴。

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

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

”元好问在《木庵诗集序》中更直截了当地说:“诗僧之诗所以自别于诗人者,正以蔬笋气在耳。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七)的确,如果我们承认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话,那么,对那种最能反映诗僧生活状态的蔬笋气又有什么理由不加以认可呢

苏轼诸人的说法其实是要把一切诗歌创作都纳入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和标准中,而抹杀其应有的独特性。

这一点,甚至和苏轼本人经常在诗歌理论中所表示的对多样化的追求也是不相符合的。

所以,我们宁可理解为是他的一时之言,因为,从他的一些具体作品来看,也是并不缺少“蔬笋气”的。

话又回到志南的这一首诗,朱熹称赞其没有蔬笋气,也是从士大夫的立场说的。

这说明志南是诗歌创作上的多面手,不管有无蔬笋气,僧人都能写出好诗。

课外古诗(100首四句)

1、:鹿柴空山不见人,但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王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6、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7、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李白: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3、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刘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5、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刘长卿: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8、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9、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0、权德舆:玉台体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1、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2、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3、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4、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5、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6、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7、李频: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8、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0、西鄙人: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1、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2、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33、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4、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35、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6、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7、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38、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39、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0、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2、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3、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44、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45、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6、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7、李白: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8、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9、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0、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1、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韩□: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3、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4、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5、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6、顾况: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57、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8、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9、刘禹锡: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0、白居易: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61、张祜: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62、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录”加竹头),太真含笑入帘来。

63、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64、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65、朱庆馀: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66、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67、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68、杜牧:赤壁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69、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0、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71、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2、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3、杜牧: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4、杜牧:赠别二首之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5、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76、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7、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笔。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78、李商隐: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79、李商隐: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80、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81、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2、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83、温庭筠: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84、郑畋: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85、韩□:已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86、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87、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88、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89、无名氏:杂诗尽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90、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1、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92、王昌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9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94、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5、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96、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97、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98、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99《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