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优美句子 > 10段优美句子和题目

10段优美句子和题目

时间:2018-09-16 01:44

求<海底两万里>优美段落10段 <名人传>优美句子30句. 优美段落10段(越短越好)

1. 《 海底两万 》优美句子 30 句和精彩文段 10 段 1海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平稳如的西湖一样。

2我从没见过那么美的海

3我从没见过那么美的海天。

4一排排浪撞在岸上,溅起一片片浪花。

12鲜血像水流一般的从它的伤口喷出。

13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14海水中散出一大团鲜血。

15一个轻淡的微笑在船长的嘴唇间露出来,此外并没有——句别的话了 16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17信不信,到底也没有什么关系。

18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

19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

20许多恶梦把我纠缠住了。

21您以后将到神奇的世界中游历。

22那不断呈现在您眼前的奇异景象会使您百看不厌。

23甲板上到处是惊慌奔跑的人影。

24这景象真是惨不忍睹。

25当两船的距离进一步靠近时,鹦鹉螺号突然快速地下沉。

26我的思维停止了,我的血液凝固了。

27“砰

”可怕的一震,我感觉到鹦鹉螺号坚硬的冲角穿透物体的力量。

28鹦鹉螺号被强大的冲击波冲得船头倾斜。

29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30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

1这时诺第留斯号航行的就是大西洋的这条河流。

从巴哈麻水道口出来,在十四里宽,三百五十米深的地方,暖流行动的速度是每小时八公里。

这种速度越向北去越慢;这种规律性是有其存在必要的,因为有人已经指出,如果暖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了,欧洲的气候就将变幻莫测。

2如果说眼睛是心灵洞开的一对窗扇,是心灵涌出的两汪清泉;那么,秘密,就是心灵珍藏的一座宝矿,是心灵敛聚的一抹灵光。

是不是,心灵中有了一个秘密,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3 如果说,读书是在奠定人生的基石,在梳理人生的羽毛,那么,实践,就是在构建人生的厅堂,历练人生的翅膀。

是不是,人生经过了实践,才能真正矗立、飞翔在天地之间

4许多恶梦把我纠缠住了。

我在这神秘的避难所里面,窥见一大群没人知道的动物,这只潜水艇似乎是它们的同类,它跟它们一样活着,一样动着,一样可怕

5他们走进这浮动的监牢中,心中会有什么感觉,我可不知道:但我自己却不禁打了个寒战,感觉皮肤都冰凉了。

6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

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7巨大的军舰开始下沉。

鹦鹉螺号也以相同的速度潜入水下。

我看见军舰的船壳被刺破一个大洞,海水涌入其中,发出恐怖的轰响。

甲板上到处是惊慌奔跑的人影。

8这突如其来的血腥场面让我毛骨悚然,一时竟一动不动地站在玻璃窗前,手脚瘫软,呼吸窒息。

9天黑了,我们紧张地等待着机会。

尼德迫不及待地想跳进海里,我劝慰着他,让他不要冲动。

依我看,鹦鹉螺号将会在海面上攻击对方,我们可以乘人不备很容易地逃走。

10但是我的判断错了。

当两船的距离进一步靠近时,鹦鹉螺号突然快速地下沉。

我突然明白将会发生的事情。

鹦鹉螺号不会直接攻击对方坚固的钢甲,而是要用冲角攻击对方吃水线以下的部位。

2. 《 名人传 》优美句子 30 句和精彩文段 10 段 1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3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

4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5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6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

7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

8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

9他威临着他的时代。

10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

11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

12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

13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

14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

15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

16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17我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18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19力量,那是不同于常人的精神 20用痛苦换来人生 21任何病痛都会随之带来好处 22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 23被苍蝇咬上几口,骏马依旧奔驰向前。

24你不是天生的赢家,也不是天生的失败者,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自己。

25障碍就是当你的视线离开目标时,所看到的那些可怕的东西。

26让你成为胜者的是拒绝失败,而不是想要取胜. 27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28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29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30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1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多么沉重。

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

打开窗子罢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2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3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4这一切卑微的心灵对于托尔斯泰的长成上的影响当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尔斯泰似乎已在这些灵魂上萌蘖,试练了.他们的祈祷与爱,在儿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种子,到老年时便看到这种子的收获. 5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

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6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的心魂,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是一个为许多人所爱戴的真诚的朋友。

他的作品与他的生命紧紧联在一起,他的一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探索。

7回到俄国,托尔斯泰重新开始他的农事改革,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觉悟,促进社会进步。

哥哥尼古拉的死让他震惊,他又一次思考死亡问题。

8而我现在面对的是和平和美好的社会,更应该刻苦学习,用丰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走向美好的未来。

9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10特.波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阴郁,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

但他知道藏在这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惟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

草房子 第一章秃鹤 好词10个好句3个和感受。

提问搜一搜草房子 第秃鹤 好词10个好句3个和。

跪求!!!!!!!!!!!!!!!!!!!!!!!写回答 查看全部10个回答午月想他LV.3 推荐于 2017-11-25书名:《草房子》作者:曹文轩好词:接二连三 抖抖索索 五颜六色 异想天开 出人意料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心惊肉跳 七上八下 隐隐约约无忧无虑 一贫如洗 荒无人烟 结结巴巴 不问寻常无能为力 心不在焉 小心翼翼好段:(1)桑桑跟着父亲在大街上走着。

已是秋天,风在街上吹着时,很有了点凉意。

街两旁的梧桐树,虽然还没有落叶,但已让人感觉到,再刮几起秋风,枯叶就会在这夜晚的灯光里飘落。

父子俩就这样走在梧桐树下的斑驳的影子里。

秋天夜晚的大街,反倒让人觉得比乡村的夜晚还要寂寞。

点评:秋风枯叶,都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衬托出父亲当时的心情多么沉痛、悲伤,树下斑驳的身影,寂寞的感觉,让读者感觉到父亲此时是多么的无助和心神不定。

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得知儿子的病况后的心情。

好段:(2)过不一会,就下起晚雨来。

窗外就是河。

桑桑坐在窗口,一边继续吃烀藕,一边朝窗外望着。

岸边有根电线杆,电线杆上有盏灯。

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

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点评:文中的雨丝,就像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

一个个水泡就像堵在胸口的心事。

桑桑似乎从父亲的表现中看出了什么,他在思索,因此,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读后感:在一个遥远的山村里,有着金黄色的草房子、略带苦味艾叶、静悄悄的河流、一望无际的麦田,这就是美丽、祥和的油麻地。

在这儿,有调皮、机灵的桑桑,温柔、善良但胆小的纸月,自尊心极强的陆鹤,执着慈祥的秦大奶奶,为了荣誉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桑乔校长,多才多艺的蒋一轮,给人以无限鼓励的温幼菊……他们在一起,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就组成了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

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杜小康。

杜小康原来生活在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里,而父母更是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但在一次生意中,他父亲把所有的家产全都输了个精光,杜小康一下子从幸福的天堂跌到了低谷。

后来,杜小康在桑桑的帮助下,十分从容地摆起了小地滩。

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还表现得不卑不亢,这需要一个人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而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不要说大困难,就是一个小小的麻烦都怨天尤人,都要依赖父母,那我们以后还如何在社会上站稳,独立生活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同类的问题,我们会自己去想办法吗

可能卧在家里面哭鼻子了吧。

除了杜小康,秦大奶奶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油麻地的人为了在秦大奶奶的地上建一所学校而将秦大奶奶赶到一个小角落里。

不服气的秦大奶奶就想尽各种方法报复人们。

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秦大奶奶改变了她的态度。

最后,为了捡起学校掉到河里的南瓜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为秦大奶奶行为而感动,感动她为了学校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比起感动,可能更多的人会为秦大奶奶惋惜,惋惜一个和蔼可亲、体贴人心的好奶奶就这样走了。

秦大奶奶身上那舍已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秦大奶奶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掂量下一,孰轻孰重,免得因小失大。

从现在起,让我们在做事前先做到心中有底,以免到最后后悔莫及。

最后不能忘记,遇到困难可不要退缩哟

立在炉上的那只黑色的瓦罐,造型土气,但似乎又十分讲究,粗朴的身子,配了一只弯曲得很优稚的壶嘴和一个很别致的壶把。

药已经煮开。

壶盖半敞,蒸气推动着壶盖,使它有节奏地在壶口上弹跳着。

蒸气一缕一缕地升腾到空中,然后淡化在整个小屋里,使小屋里洋溢着一种让人头脑清醒的药香。

点评:对瓦罐和壶口的描写,是在状物,也是在描写瓦罐主人细心的生活态度,以及药寮中温馨的气氛,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一块很大很大的桑田。

一望无际的桑树,棵棵枝叶繁茂,还未走进,就远远地闻到了桑叶所特有的清香。

没有一丝风,一株株桑树,好像是静止的.点评:简洁的描写了桑田风景,通过环境描写了静态的桑叶。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不是很难,太紧张,多看些作文啊记啊还有一些名的文章(在基本的课内知识都能了,背会了的情况下)把语文课本里的那些作者被熟,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上的读读背背,成语下面的给你做个参考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北师大版一单元“高尚”感悟急

我有六册的教案,你们拿去看吧,八册的语文书都没有,哪里会有教案呢

我也在找八册教案,谁有消息别忘了通知一声,谢谢了

第一单元 走进春天单元主题分析: 春风、春雨带来《春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开笑靥,《柳笛和榆钱》里,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春天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视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

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古诗、现代诗歌、还是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与赞美。

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应和“走进春天”的主旋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漂、雏、耀、”等38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冬、换、牵”等56个生字。

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 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 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3、 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拼读 “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通过读、诵、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感受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消息”,指名学生读。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消息”的理解。

师:春姑娘就要来了,她想给小朋友们发一个春天到来的好消息,你帮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呢

” (学生畅所欲言。

) 春姑娘把小朋友们的好主意让一位诗人写成了一首诗来传达“春的消息”。

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谁能收到这些消息。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

2、出示生词卡片,指明读,注意“漂”是个多音字,漂白、漂亮 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搔痒”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动作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相机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出来。

第一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风、春水、树枝、水鸭 ;抓住“盼望”“整整”体会孩子们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节中春的消息是指换上春装;“飞过”“飞上”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欢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节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飞舞 ;抓住“爱怜”体会孩子们对自然万物的爱。

第四节中春的消息是指雏菊开放 ;抓住“雀跃”体会孩子长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绿苞、溪水唱歌 ; 第六节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的面颊; 4、配乐朗诵诗歌,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

赞美春天

第2课时 一、复习:指名读课文,说说春天的消息有哪些。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雀”字。

4、利用写字书进行书写练习。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 关于春的消息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你一定能发现的更多

去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

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2、积累诗歌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2、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4、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得细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奏、凑”不能写成“秦”字。

五、作业:记住生字。

第2课时 一、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 课文美在以下四个方面:外形 美 春之美 飞行美 歇息美 你们小组最想研读那一方面的美

2、 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学生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外形美:燕子的外形美在哪儿

你们从哪些词句读出了这种美? 推荐一名成员朗读这一节。

春之美: 这一节通过哪些景物来展示春之美?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你们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飞行美: 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歇息美:你们觉得这一节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想想: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

)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春天里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春天了,就和大家见面,说说他们在春天里的快乐吧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3、柳笛和榆钱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师: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

(学生畅谈) 师: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

让我们细细的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明确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2、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 开火车认读词语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2、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 (3) 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3、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作一下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上下结构,但是上半部撇写的要长些。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书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2、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4、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

2.能结合语言环境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值”、“应”、“屐齿”、“小扣”、“柴扉”、“胜日”、“泗水滨”、“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3、入情入境地品读古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教师准备: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我们读了春的诗歌,春的散文,今天我们来看看春的古诗,在以前你读过的诗中,还记得哪一首诗描写春天的景色

给大家背一背。

(学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春日》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游园不值”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想到朋友的花园去游玩,但没有遇上他。

3、解诗句。

(1)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3)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4)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5)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体会“一枝”的妙处。

游园心切的叶绍翁只看到了一枝红杏,这枝红杏给他带来了什么

一枝红杏就说带来了满园春色,那么数枝、百枝、千枝不是更能代表满园春色吗

2、展示满园春色。

诗人善于发现春天、欣赏春天,能从一枝红杏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想像到春色满园,谈谈你想象的满园春色。

3、读好后两句。

这枝红杏还带给了吃闭门羹的叶绍翁什么

找到表现他惊喜心情的诗句,读出他的这份惊喜。

指名学生对比读,从语调、语速、表情角度进行指导。

3、 读全诗。

读出从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第二课时 一、学习《春日》: 1)、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今天咱们再学的就是这一首诗。

谁知道题目的意思

(春天的日子、春天)(板书题目) 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

(指名板书“南宋朱熹”) 我们上学期曾经学过朱熹的哪首古诗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

6、朗读品位两首古诗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齿”字,下半部应该是不封口的。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古代诗人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

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收集整理。

5、阳气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能结合阅读体验,从整体上了解“阳气”、“地气”等词语的意思;同时借助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理解“佝偻”、“朗朗的笑声”、“洋溢”、“蠕动”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背诵第4自然段。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节气歌、谚语等。

熟读课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春季的谚语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春的诗歌,春的散文,春的古诗,还有春的谚语“大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

(学生背诵) 师:让我们来一起进入文章深入体会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读文,明确要求: (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

(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2、理解词语: 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再读课文,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结合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对阳气的理解 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从整体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以及动态、静态、颜色、气息、声音等方面体会语言的丰富、美好。

“一阵腾腾的脚步声”、两次“朗朗的笑声”,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体验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带来的希望。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枣”字,上下两部分的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 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 阅读链接 走进春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的内容。

2、能够利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字词的问题。

3、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课下布置学生对本单元的课文多通读几遍,回顾课文内容。

在课下搜集和春天有关的一切内容。

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为“走进春天”做好储备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2、师:可以看出,我们这几篇课文都和春天有关,而且在我们身边春天也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就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走进春天”。

二、阅读文本,初步了解阅读链接的大概内容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18页,自已认真的读一读。

师:谁能说一说,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找2-3名学生说一说。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内容

找四名学生,每位学生读一个板块的内容。

三、再回归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1、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怀着愉快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再读一读课文的内容吧,一会儿我要找同学们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

2、同学们自由读。

3、读后先小组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4、然后找同学围绕知春、踏春、惜春、咏春四个内容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可读课文,也可结合课下搜集的内容,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走进春天,走进想像的乐园 1、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在一起走进春天,走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乐园,此时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画来表达你的心情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纸笔做画。

3、师:谁能向大家来展示你的作品

同学生踊跃参与。

5、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作品呀

五、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直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课下到我们身边找一找春天,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我们有时间会再一起来交流,好不好

六、课下作业 写一篇春天的景物的文章 综合学习一 教学目标: 1、更多的积累关于春天的词语。

2、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初步的习作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口语交际积累、展示生活的素材, 3、承接上一册“漫步书林”的系列安排,在学生了解了文房四宝和永字八法的基础上,学习描红和仿影。

4、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验诗人来源于生活中的心境 5、帮助学生树立喜欢汉字、主动写好汉字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词语、诗歌、谚语、古诗等。

A4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孩子们,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刚刚开学两个星期,已经很讲究学习的效率,学习了很多关于春的文章,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都学习了什么

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可以是词语、古诗、诗歌、或者优秀的段落。

(学生畅谈) 二、我的采蜜集 1.请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词语展示给大家吧

2.选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成语,自办手抄报,版面设计可以采用春天的明快色彩

3.评选“成语积累之星”,“成语积累优胜小组”。

三、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读通、读准《春游》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漫步树林: 1.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汉字的情趣。

2.教师亲自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欣赏书法的笔画美、神韵美。

3.回忆学过的书法的基本笔画特点,练习描红和仿影。

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写多练。

口语交际 “春的消息”发布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感受春天的美丽。

2、让学生学会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3、培养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读着本单元的这组课文,寻觅着春的足迹,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春天的怀抱。

绿油油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盛开的迎春花、丁香花、樱花……好美的春天啊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组织的活动中你积累了哪些“春天的信息”

那么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小伙伴们讲一讲,好吗? 二、互动交际 自己眼中的春天 1、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可补充可评价。

三、评价总结 把握三点:是否用普通话,发现是否多、新,语言是否生动完整。

评选出最佳“春天小使者”。

我的小笔头 我 们 眼 里 的 春 天 《综合学习一》中“我的小笔头”习作要求是这样的:让春天来到你的笔下,让春意走进字里行间。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你可以写一首小诗,也可以写一件事或编一个童话,还可以画幅画儿,配上你喜欢的文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笔下的春天。

教材分析: 教材顺应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安排这次习作,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设计思想: 1、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放松自我,感受春天的美丽。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培养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将口语交际与写作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一、创境激情,感受春天 同学们,现在正是和风送暖的春天。

说到春天,你们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可能有春光明媚、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同学们积累得可真多

春天是一首小诗,清新雅致;春天是一幅画,绚丽多姿;春天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生机。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春姑娘一起去旅游吧

(播放歌曲《绿纱巾》)学生谈听后感受。

二、描绘春天,留住春天 春天就在小鸟动听的歌唱中,就在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劈啪声中,就在醉人的花香中,就在小朋友欢乐的笑脸上。

生活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真诚的帮助,也会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拉住春天的手,春天永远在我们心头。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美好的春天留在我们身边,让别人知道你眼中的春天呢

1、小组交流 2、全班互动交流,师点拨 (预设:可以写一首小诗,可以编一首歌,可以画下来或用相机照下来,还可编一个童话故事……) 好,同学们那快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眼中的春天吧

在写之前,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设想,那就是把你们写好的“春天”分组装订在一起,名字、封面由你们自己设计,然后,我们还要把它给各年级的同学看一看,让春天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怎么样

三、学生动笔描绘自己眼里的春天 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修改整理,装订成册我可以帮助你,你先设置我最佳答案后,我百度Hii教你。

怎样形容老师讲课精彩的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园变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他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2.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个成语代替,并说说这有什么好处

3.作者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

4.作者为什么用“有韵的诗”而不用“铿锵的歌”来比喻白鹭

5.试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本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

如果说白鹭是诗,那么在你看来本文与那种艺术形式接近

说说理由。

1.从外在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从神态上表现白鹭的特点2.淡妆浓抹总相宜3.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4.有韵的诗,虽是在说白鹭柔婉清丽、秀美含蓄,其实也是在表现作者自己,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5“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表现作者自己有白鹭那种精神品质,有一身抱负,而被世人所遗忘6.(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用(2)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雨中的白鹭一早醒来,便听见窗外风雨大作,台风果然是来了。

“罗莎”的名字像是个优雅温和的女子,可用在台风上实在是不敢与温和之类的词相提并论。

门口积满没过鞋面的水,狂风带着大雨如一个失去理智的醉汉毫无道理地往人身上撞,漂亮的花伞在风雨中可怜地摇摆着,成了累赘的装饰品。

如果不是为了勉强保持等会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一本正经的形象,我真想索性淋雨前进。

风一直刮着,雨也没有停的意思。

我整理着满头的湿发懊丧地趴在窗口。

操场上十分安静,雨将一切都赶进了房子,连泥地里的蚯蚓都开始不计后果地挣扎着往教学楼爬。

透过雨条密密编织的水网,我看见了一只白鹭,是的,一只在风雨中踱步的白鹭

和煦的春风,灿烂的阳光,再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或者是细微的春雨,忙碌的春耕。

于是成群的白鹭或翔或栖,这些诗歌中描述过的画面也不足为奇,见到了也无非赞叹几声,可现如今是台风来袭之时,暴雨倾盆之下啊,这只自不量力的小生灵居然迈着它修长纤细的腿,优雅如绅士般地在操场上踱步

只见它昂着高贵的头,挺着长长的脖子,悠闲地在草坪上踱着,任凭风吹雨打。

嫩绿的草,白得亮眼的羽毛和密密斜织着的雨,出人意料地组成了一幅让我惊讶不已的画面。

突然想起了一则笑话,那个在雨中慢慢行走的人告诉别人,反正前面也在下雨,不如慢慢走。

笑过之后想想,那人何尝不是一个豁达之士啊,平静地面对风雨,既来之则安之。

这样看来,这只可爱的白鹭恐怕也是一位深邃的思想家哦。

面对日益纷繁的世界,面对多少次名利的诱惑,我一直把自己深锁在校园寂寞的一角。

他有时会调侃似的称我为傻瓜,可我一点也不生气,心中反而有一丝窃喜,傻瓜啊,傻傻地固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与美好,就如同这风雨中散步的白鹭,傻傻地悠闲踱步,傻傻地自我陶醉,风又何惧,雨又何畏,我心中自有一方圣土

风似乎越刮越猛了,但我相信今晚我肯定能拥着我的白鹭睡个好觉了。

11. 阅读全文,请用几个词语概括雨中白鹭的特点。

(3分)12. 下列句子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请作简要分析(4分)①雨将一切都赶进了房子,连泥地里的蚯蚓都开始不计后果地挣扎着往教学楼爬。

②这只自不量力的小生灵居然迈着它修长纤细的腿,优雅如绅士般地在操场上踱步

13. 文中描述了诗歌中的白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14. “风似乎越刮越猛了,但我相信今晚我肯定能拥着我的白鹭睡个好觉了。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分)答案:11.优雅,高贵,悠闲,豁达,深邃。

12(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雨的大,为下文写白鹭优雅,高贵,悠闲作铺垫。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写雨中白鹭优雅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赞美之情。

13.与雨中的白鹭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其优雅,高贵,悠闲,豁达,深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赞美之情。

14.风似乎越刮越猛了,表面指台风猛烈,实际指纷繁世界中各种名利的诱惑越来越多,但我从雨中白鹭身上感受到优雅,高贵,悠闲,豁达,深邃,固守心中一方圣土。

作用:托物言志,深化主题。

不知道有用没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