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节好词好句好段
1、你,是遥不可及的思念;家,是温馨舒适的港湾。
我在梦跟现实之间风捉影似地想要温习每场故一家人,一桌菜,一盘月饼,简单的情景都催人泪下。
2、中秋节是人们欢聚的好日子。
现代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出外谋生的众多。
家人散落在各地,司空见惯。
大家平时由于生计忙,离多聚少。
中秋大节来临,发一个电子邮件,打一个电话,报一个平安。
平安是福。
道一声吉祥。
致一声祝贺。
比什么高级吃穿享受都要强。
人是有情的嘛。
亲人就是第二个我。
离开亲人的日子难过。
六亲不认的人可耻。
这是节日文化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做人不忘本。
诚信两字值千金。
市场经济时代,更要注重道德文明修养。
这也是社会的稳定剂呀。
3、中秋节,就这样在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中,慢慢延续,恒古不变。
不只是那些神话故事陪伴我成长,还是我在祝待和寻找那些美妙的传说度过那段凄苦的岁月。
4、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五人赶到南昌表姐家里团聚。
我们先从贵溪坐公共汽车到鹰潭,再从鹰潭坐“和谐号”动车到南昌,这170多公里的路程前后只花了一个半小时,如果是我们的古人,说不定要走上一个星期,因此古时才会有“月圆人未圆”的感叹。
5、此时此刻,不论是天山南北,还是黄河上下,到处都是被月光点燃的激情,到处是被月光照亮的脸庞。
我又想起了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他们虽身处异乡,可还是可以通过电话,通过网络听到家人的声音,看到家人的音容笑貌,他们之间相隔甚远,却又离得如此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团聚”了。
6、每逢中秋佳节,赏月,无疑成了人对月的心灵解读。
这片月色弥漫着九州,弥漫了千年。
此刻,月光撒落一地的温情,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
这中秋的月夜是如此的娇媚亮丽,举头望月,已融入这月色之中,顿觉远离了凡尘,滤去了世俗的喧嚣与浮华。
7、似乎,每一年的中秋,更多是用一种感觉的方式,而非物化的方式度过的。
如果没有小孩子,吵要月饼吃,那么,这中秋晃了过去,也不会自觉。
8、在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皎洁的明月“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们思念什么?思念的是远方的亲人。
9、年年中秋。
岁岁中秋。
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
今年的中秋有点特别,百年不遇的十五的月亮首次十五圆。
凌晨时刻月正圆。
火星圆月交辉映,仙女星云显芳容。
又是我的小生日。
双喜临门。
怎能不使我高兴呢? 10、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赏析
诗句: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 字逸少,襄阳人。
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
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
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词:中秋月圆 银盘高挂 玉兔东升 花好月圆 月明如水 月晕而风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明星稀 弄了很多,楼主自己选要的,祝楼主学习越来越好哦!!~
描写中秋节的好词好句好段。
1.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2.彩云追云,桂花飘香3.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圆圆4.举杯望明月,天涯共此时
描写中秋节好的好词好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csc:pagelist]}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sc:pagelist]}江湖风拂我,明月照我还。
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 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举杯邀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