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的句子
1. 在这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税收以外,没有可以肯定的事。
2. 祖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把税收当成一种光荣,大家都应该遵守税收的原则。
3. 税收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是为了国家更好地发展,改善了民生就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谋划发展,国家经济发展了,税收就会更充裕。
关于税收的诗句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
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骚),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
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动乱、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暴动”……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
一、 古诗里的税制兴革 1、 公田之助 中国的历史,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是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历史。
这种条件下的税收,也多与土地相连,与税粮、税役相连。
而最早的税收形式,就是在大片的私田(井田)中划出一小片(约为十分之一)“公田”:私田的出产归私人,各家在公田上共同投入力役收获归公家。
这种赋税形态,古书上称为“助”(一名藉),同养公田的这种形式,就是最早的土地税2。
《诗经》中有多篇涉及到了这种在“同养公田”的场景。
较为集中的有《诗经·.周颂·载芟》3、《诗经·.周颂·噫嘻》4和《诗经·豳风·七月》5。
在公田上劳动时,“其耕泽泽,千耦其耘”、“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据说多达两万人在那里耕田,何等壮观
一年之中,公田上的劳役不断。
“三之日于耜(正月里修农具),四之日举趾(二月里开始耕地)。
同我妇子(还要带上妇人和孩子),馌彼南亩(把饭带到田间里去吃)”6。
公田劳作之余,农夫们还要服其他各种徭役,男人女人分工也各有不同。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进城修理官家的房子)。
昼尔于茅(白天割茅草),宵尔索绹(晚上搓麻绳)。
亟其乘屋(赶快登屋修缮),其始播百谷。
”“八月载绩(八月开始绩麻织布),载玄载黄(染成黑红色或黄色)。
我朱孔阳(其中染成朱红色的最鲜亮),为公子裳(是给贵族公子做的衣裳)。
…… 一之日于貉(十一月还要去捕狸貉),取彼狐狸(把皮剥下来),为公子裘(给贵族子弟做皮衣)。
” 古代的诗歌,就是这样记载着税收早期萌芽状态。
2、 租调之课 如果说是贡助彻是中国赋税史上的第一大主体税种,则租调及以后发展更为成熟的租庸调则为第二大主体税种。
其法律精神是“有田必有租(田赋)、有身则有庸(劳役)、有家则有调(特产)”7。
农业社会下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货币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人们的日常需要可能较多的体现为衣食等事。
于是田赋多采用征粮的方式,调则多表现为织物等类。
因而古代诗词中对税收形象的描述大多折射在农民或“织妇”的身上,以下诗词可见一斑。
唐代文学家元稹(779~831)有《织妇词》一诗,可以反映当时国家对“调“的需要: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从中看出,因为征战的需要,官家对丝税的征收不仅提前,而且似乎加重,织妇必须“努力”才行,以致于东家的女儿都“为解挑纹嫁不得”…… 3、 常贡之征 对药材和珍玩之物的需求,也是国家府库的一个常项。
不同地区的特产,在税目上可以称为“常贡”。
根据大唐的法令,这些赏贡可以折以绢价并换算为相应的税收义务。
即:“诸郡贡献皆尽当土手所出,准绢为价”、“亦折租赋,不征别科”。
比如华阴郡的任务是“鹞子十联、乌鹘五联、伏苓三十八斤、细辛四斤、伏神三十八斤”,安东都护府则需要“贡献人参五斤,……”,各地的常贡各有罗列。
8 晚唐诗人陆龟蒙七绝《新沙》就反映了这种常贡的征收情况:“渤湃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补年年税紫芝。
”其中便说了蓬莱那个地方每年要以交纳灵芝仙草作为赋税。
4、“两税”之变 唐朝中晚期,社会的动荡与土地的兼并使“租庸调法”的税基( 户口户籍)受到严重破坏,“据丁征税”的原则越来越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德宗寻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提出了著名的“两税法”。
“两税法”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好景不长,正税之外的加征使百姓苦不堪言。
翰林学士刘允章曾言农民有“八苦”,其中就包括赋税繁多、官吏苛征和敲榨、替逃户承担税捐等。
于是,“两税法”实施不久即告失败。
两税法由兴转衰的过程,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无名税》(一名《重赋》)诗中,有所反映和分析,当得上一篇生动的税史实录。
诗文如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不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怎么写关于税收的征文
看到杨柳轻飘,莺歌燕舞,你也许会也许会想到春天,想到绿色;看到青虫吐丝,孤骛齐飞,你也许会想到金色,想到收获;当你看到雄浑磅礴,万丈惊涛的大海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会不会想到有着大海一样色彩的税服,会不会想到有着大海一样深邃广博胸怀的税务工作者
当此时此刻,虽然我不是诗人,不是学者,不是歌手,但我仍要采撷如花的词句,用诚挚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迷人的颂歌,把它献给你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税务工作者。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是的,一个国家的存在,不能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哪有***前国庆阅兵式那三军将士威武雄壮的队伍
没有税收,哪有导弹发射基地腾空而起的火箭
没有税收,哪有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
没有税收,哪有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笑声和养老院里老人们的笑脸
总之,没有税收,就没有雄厚的财源,也就没有当今社会的腾飞与发展,更谈不上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建设美丽的家园,正因为如此,税收决定着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而我们的税务工作者当然也就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们都知道:税收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淡薄,是中国税收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不缴或少缴税款,有些人要么逃避、要么造假,税款成为他们眼中的唐僧肉。
让我们来听听下面的数字:全国税务工作者每年因公被打的达三千人次,重伤致残的二百余人,因公牺牲的少则三至五人,多则十余人,换言之,平均每天就有八名税务人员被打,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名税务人员重伤致残。
然而,风雨路,税收情茫茫,人海中走来的这些税务人,面对这些税字意识淡薄的钉子户,一方面耐心细致的做税务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用电,用火,用雷捍卫税法的尊严
赤色的税徽,是血铸的灵魂,倒下的是灵魂,永远站立的是信念
朋友们,在这和平的年代里,不会有黄继光的壮举,也不会再有董存瑞的英勇,但是,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仍会造就一个个英雄: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把一切献给税收事业的徐秀亭不是英雄吗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税务铁人袁庭钰不是英雄吗
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周围不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英雄吗
有这样一位税务工作的女同志,她叫胡玲,个头不高,圆圆的脸上总是泛着甜甜的微笑,同事们和纳税人都亲切地管她叫“胡大姐”。
可谁能相信,就是这样一位总把微笑带给别人的老大姐,竟是一个动过两次大手术的癌症患者。
两年前的一天下午,医院一纸“乳腺肿瘤”的诊断犹如晴天霹雳,炸碎了她的心。
想想家人,想想亲戚朋友,真是有太多太多的不舍,然而最让她抛却不下的却是对事业的眷恋。
手术使胡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是她却一直渴盼着工作时的充实和快乐,术后不久她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工作岗位。
衣带渐宽终不悔,真心一片为税收。
为了追逐那蓝色的梦,她在税收这片蓝色海洋里遨游着,无怨无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心血和汗水的浸染,换来了她 “江苏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朋友们,此时此刻你作何感想,这样的同志算不算作是英雄
你们也许会这样认为这是很平凡的事情,是的这是很平凡的,我们的税务人员平凡得像一棵棵小草,然而,不正是这样一棵棵小草,将自己的每一点新绿都奉献给税收事业,才有我们税务战线上生机盎然的春天吗
为了收上一分税款,据理力争,可为了支援一名失学儿童,又倾囊相助。
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一脸汗水一身泥土,但报纸上电视上,他们却税服笔挺朝气蓬勃。
风霜雪雨中,只有税徽更加明亮,春夏秋冬里,只有国徽更加夺目。
因为对税收的情,因为对祖国的爱,他们走过千家万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
他们只有铁面无私,他们只有铁石心肠,面对偷税和抗税,他们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经受血与火的洗礼。
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们却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中溢满了对亲人的愧疚……辛苦与劳累,只为了一方水土更加山明水秀,只为了共和国大厦更加坚不可摧。
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乐观、向上的人生境界和敬业、奉献的价值观; 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会懂得什么是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品格; 只有走近他们,我们才会明白什么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他们像雄鹰爱着蓝天,像水兵爱着大海一样,爱着自己神圣的职业。
他们没有忘记党的期望,没有忘记人民的嘱托,如同祖国交响乐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了共和国繁荣与发展这个主旋律的最强音,使税徽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闪光、生辉。
关于税收的作文
最好写的是结合生活实际,简单的写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可以瞎编,前提是别太离谱】再把它上升到一定高度【前提是别太离谱】用优美的文字组织一下,保证高分,加油奥,偶只能帮你这一点了,文章还是自己写好。
偶看好你哟。
。
。
写出两个带有冒号的句子。
百花盛开 百花绚丽 百花争妍 百花斗妍 百花争艳 百花吐艳 百花竞艳 百花飘香 百花凋零 百花凋谢 百花丛生 万花竞艳 繁花盛开 繁花满园 繁花满树 繁花似锦 繁花争艳鲜花盛开 鲜花怒放 鲜花开放 含苞欲放 蓓蕾初绽 清香四溢好句 ★ 那盛开的花朵儿,不正像一张张美丽可爱的脸儿吗
★ 开花时节,白的,紫的,粉的,水红的,姿色秀丽。
★ 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 啊,牵牛花开了。
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显眼夺目。
★ 微风过处,那碧绿的随风起伏,就像一位舞女在摆动她那美丽的长裙。
★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 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
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 一列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
★ 美人蕉就像含羞的小姑娘,捧出红艳艳的花朵。
★ 美人蕉的花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近看像小姑娘头上的红蝴蝶结。
★ 美人蕉那宽大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
★ 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 经过我的精心照顾,美人蕉的长势越来越旺盛。
过了不久,嘿
美人蕉的叶子渐渐地由绿带白,变成了浓绿,浓得几乎要流下来。
美人蕉的顶端更增添了异彩,成串的花蕊像蜡烛,像火炬,越长越大,抿嘴欲笑。
要开放了,要开放了……一天早晨,花终于盛开了,那鲜艳的花朵似红莲映水,红得耀眼。
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那美呀,简直醉了我的心。
★ 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 那牵牛花儿爬在树上,调皮任性,无拘无束,就像小孙女缠着老爷爷。
★ 牵牛花的果,像盏盏小灯,向下垂着,好像在寻找适宜的地方,然后把种子弹落,让它在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 一片片的叶儿一闪一闪,就像一张张少女的脸。
★ 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
★ 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喇叭花的花冠美极了。
它的花蕊有六根左右,很细,像大头针一样。
它的花瓣像喇叭,它的顶端像五角星,下面是白色的,上面是紫色的,中间是粉红的,它像支架一样托着喇叭口。
它的叶子绿绿的、薄薄的,形状跟桃心似的。
它的茎是浅绿色的,弯弯曲曲,像电话线一样,€€绕在护栏上,骄傲的擎着花冠,微风吹来,它的花冠左右摇动,好像在吹喇叭似的。
★ 我来到阳台上,看见一朵玫瑰色的花盛开着,妈妈说这是喇叭花。
它有细长的柄,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花瓣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芯,它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吹着那只大喇叭,(运用比喻,但花瓣围成喇叭状未写清,为什么是“向着天空”的未说明,所以并不形象。
)还把它那股香味送到我的鼻尖。
几天以内,花儿陆续地开放了。
(“几天以内”,标志着生长变化的最后过程,略写 。
)★ 爬满篱笆的喇叭花,不愿把喇叭吹响,大概是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吧。
”“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 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 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
★ 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 长剑似的绿叶,互相缠搭着,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