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四|回中的好词好句和收获
如意请采纳,谢谢:《水浒传》1、钟楼倒塌,殿宇崩摧。
山长苍苔,经阁都生碧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
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
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
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2、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
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
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
”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
”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
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
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
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
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
”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3、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
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
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
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
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
鲁智深见有了包裹,依原背了。
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
寻到厨房,见有酒有肉,两个都吃饱了。
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
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
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4、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
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
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
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
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
”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
”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
”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刹!5、香焚宝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
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
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
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
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6、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
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
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
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
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
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怎生奈何
”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7、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
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
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
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
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
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8、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
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
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
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
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居街坊都来作庆。
”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
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智深。
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
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9、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
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丹顶,龟长绿毛。
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水浒传第四回好词好句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1、赵员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如何言报答之事。
”2、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挑酒桶的挑夫唱的曲)3、但见: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
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
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
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
(描写鲁智深醉酒)4、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
(文中对酒的评论)6、心头火起,口角雷鸣。
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
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
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
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
(文中对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描写)7、有分教,这人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直教名驰塞北三千里,果证江南第一州。
(第四回结尾的评语)还有: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
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
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监寺、都寺遣众人来打,鲁达趁酒醉大闹一场,被长老喝住。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望采纳哦
水浒传第2回与第四回的好句子赏析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1、赵员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 2、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挑酒桶的挑夫唱的曲) 3、但见: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描写鲁智深醉酒) 4、但凡饮酒,不可尽欢,常言:“酒能成事,酒能败事.”便是小胆的吃了,也胡乱做了大胆,何况性高的人?(文中对酒的评论) 6、心头火起,口角雷鸣.奋八九尺猛兽身躯,吐三千丈凌云志气.按不住杀人怪胆,圆睁起卷海双睛.直截横冲,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后涌,如着枪跳涧豺狼.直饶揭帝也难当,便是金刚须拱手.(文中对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描写) 7、有分教,这人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直教名驰塞北三千里,果证江南第一州.(第四回结尾的评语)
水浒传前十五回的好词好句好段,三句好句,一段好段,十个好词,好句好段要点评,还要200字的感受。
要
好词心满意足、效犬马力、徇私徇私作弊、心头撞鹿、陷于缧悬壁、血雨腥风、削职为民笑逐颜开、用兵如神、倚草附木坐立不安、捉摸不定、朱甍碧瓦好句:1、史文恭正走之间,之间阴云徐徐,凉气飕飕,星雾漫漫,暴风飒飒,虚空中一人,挡住去路。
2、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3、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4、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5、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好段:1、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远远地晁盖、公孙胜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引五六十人,三二十匹马,齐来接应。
一行人生擒活捉得一二百人,夺的船只,尽数都收在山南水寨里安顿了。
大小头领,一齐都到山寨。
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
众头领各去了戎装军器,团团坐下,捉那黄安绑在将军柱上;取过金银缎匹,赏了小喽罗。
点检共夺得六百余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得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2、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
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
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
”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
”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
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
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
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
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
”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3、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
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
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
4、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
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
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
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
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
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
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怎生奈何
”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5、林冲再要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
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
我三人占上,头领再要让人时,晁盖等只得告退。
”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
晁盖道:“今番须请宋、杜二头领来坐。
”那杜迁、宋万见杀了王伦,寻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们
不若做个人情。
”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十一位。
6、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
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丹顶,龟长绿毛。
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7、钟楼倒塌,殿宇崩摧。
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
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
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
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
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8、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
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
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
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
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
”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
”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
”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刹
9、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
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
寻了半日,并无有人。
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
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
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他老娘。
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
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
”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
10、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
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
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
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
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居街坊都来作庆。
”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
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智深。
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
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11、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
大小官员,出郭迎接。
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
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
12、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
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
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
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
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居街坊都来作庆。
”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
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智深。
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
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13、青松屈曲,翠柏阴森。
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
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
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
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
阶砌下流水潺。
墙院后好山环绕。
鹤生丹顶,龟长绿毛。
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
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
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
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14、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
”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里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
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
”数中一个道:“我有一个道理。
他又不曾认的我,我们如何便去寻的闹
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
”众泼皮道:“好,好
”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15、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
后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
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
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
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
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16、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
”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里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
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
”数中一个道:“我有一个道理。
他又不曾认的我,我们如何便去寻的闹
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
”众泼皮道:“好,好
”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17、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
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
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
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
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
鲁智深见有了包裹,依原背了。
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
寻到厨房,见有酒有肉,两个都吃饱了。
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
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
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18、根盘地角,顶接天心。
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
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
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
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
左壁为掩,右壁为映。
出的是云,纳的是雾。
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19、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汉坐定。
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了,分立在两下。
晁盖道:“你等众人在此,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
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
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
”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
当下椎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
众头领饮酒至半夜方散。
次日,又办筵宴庆会,一连吃了数日筵席。
晁盖与吴用等众头领计议,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官军;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好做提备,不在话下。
自此梁山泊十一位头领聚义,真乃是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
20、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
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
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
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
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
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21、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
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的。
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进教起李牌,分付道:“你与我将这些银两,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个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
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
”李牌将银子望庙中去了。
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
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
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
22、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
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
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
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
”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
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
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
”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
”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
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
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军船上,把箭射将去。
那三阮去船舱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来遮那箭矢。
后面船只只顾赶。
23、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
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
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
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
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
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
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怎生奈何
”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24、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
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
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
”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
”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
”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
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
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
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
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
”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25、且说这端王来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设席,请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对席相陪。
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偶来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
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
”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
”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
”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便见。
”端王又谢了。
两个依旧入席,饮宴至暮,尽醉方散。
端王相别回宫去了。
26、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
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
寻了半日,并无有人。
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
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
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他老娘。
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
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
”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
”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
27、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
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
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
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
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
鲁智深见有了包裹,依原背了。
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
寻到厨房,见有酒有肉,两个都吃饱了。
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
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
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28、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
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
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
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
”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
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
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
”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
”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
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
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军船上,把箭射将去。
那三阮去船舱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来遮那箭矢。
后面船只只顾赶。
29、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
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
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
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
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
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30、香焚宝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
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
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
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
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31、香焚宝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
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
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
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
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32、梁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汉坐定。
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了,分立在两下。
晁盖道:“你等众人在此,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
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
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
”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
当下椎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
众头领饮酒至半夜方散。
次日,又办筵宴庆会,一连吃了数日筵席。
晁盖与吴用等众头领计议,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
怎样学好语文?
语文不是一两天情,需要一间的积累,给大家一些学好语文的方法吧1、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每天,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仔细的读几篇文章;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2、熟读精思。
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
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4、博研结合。
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5、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
把握小说的主题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小说的主题是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题旨和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
换言之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实质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归纳、挖掘小说的主题是阅读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培养我们阅读分析、总结能力所必需的。
那么,应当怎样去理解和概括小说的主题呢
1、从创作意图理解小说主题 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成为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
要善于指导学生认真地通读作品,仔细地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比如沈从文《边城》,作者自己总结创作意图说:“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
”这就给了我们一把解读的钥匙,让我们能很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含义。
2、从题材中去挖掘主题 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
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
假如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3、从写作背景寻主题 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背景。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
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熟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鲁迅先生指出,《水浒传》与《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时代有关的。
“《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的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也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
假如不理解时代背景对作者的影响,从而造成对题材处理上的这一不同,也就不可能理解《水浒》的深刻主题。
4、抓中心句来分析主题 有些小说的主题直接体现在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段话中,阅读时我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表现主题的句子。
中心句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
如鲁迅小说《故乡》,其主题就是结尾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假如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就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熟悉和情感态度: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中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也有一些线索人物、陪衬人物等次要人物。
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孔乙己》作者通过酒店小伙计的观察,写出了酒店老板、短衣帮、官员对孔乙己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和世态炎凉,麻木不仁的群众。
6、从细节描写探究主题 典型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血肉,有了它,人物形象就会丰满感人;丢了它,就会干瘪乏味。
要感受人物形象,对细节描写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入得庙门里,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这就“逼”林冲奋起反抗。
7、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情节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
例如一篇写人们的想象力是如何丢失的小说《智力测验》,给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分别看“O”这个图形,问:“这是什么
”结果大多数中学生说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这么回答,另一部分小学生则回答是个“面包圈”“眼睛片”;而所有的大学生对这个问题都不屑一顾,甚至一起起哄。
再到某政府机构去采访,结果小官员看着大官员,大官员又向秘书求救。
而同样的问题幼儿园的小朋友却说了许多成人、中学生、小学生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是眼泪”“是肚脐眼”“是围棋”“是表”等等。
通过情节发展的一系列展示了想象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流失的,发人深省
8、从典型环境分析主题 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
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从作品的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人生悲剧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有直接的关系:祥林嫂再嫁、儿子被狼吃了、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一般民众都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
特别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表现到了残忍的地步:他对祥林嫂的再嫁是不能容忍的,害怕祥林嫂玷污了他的祖先而不让她参加祭祀活动。
正因为他对祥林嫂的这种歧视,才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生存信心。
最后祥林嫂被扫地出门,在新年的祝福声中穷困而死。
对于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还要骂一声“谬种”。
可见,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思想对国民的毒害是多么深
9、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
判定作者的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
余秋雨的《信客》,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着重刻画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
但这种情感作者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来暗示,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的优秀品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爱戴。
在这里,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不难看出的。
10、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在小说的主题鉴赏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整个作品,包括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和作品里总的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作品看作是表现主题的具体的象征物。
我们应当懂得,小说的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
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就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一直挂在心上,并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为孩子倾注的这一片心血,深深地打动了鲁迅,因而阿长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这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事实。
尽管阿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作者写得却十分亲切自然,读者从她身上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直率。
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限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小说的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主题的光彩。
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含义——即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什么意思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间无数”的意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在这里的是若两个相爱的人若能相逢,虽时日短暂,也是难能可贵,就仅此一次相逢,已抵过了世间无数的美好幸福。
这是秦观《鹊桥仙》中的两句,原词如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
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
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
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
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
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
“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