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句子
1,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将属于我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
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3、掀开中国的历史,跳跃在眼帘的是光辉灿烂四个大字。
奔腾的长江,宽阔偶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倔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
它就是爱国精神,也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让一代代华夏赤子舍生忘死。
4、爱国是一种凝聚力,当冰灾、当地震来临时,中国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不得不另世界另眼相看,这就是爱国。
伊拉克、阿富汗这样松散的国家,每个部族只为自己着想而忘了国家的利益,导致领土被无端侵占多年还无动于衷。
5、祖国的山对我们总是有情的。
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更多的不是表现为赴汤蹈火,壮怀激烈,而是表现为奉公守法,敬业爱岗;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祖国;表现为各族人民团结互相,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7、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8、我不禁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也不曾忘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还有龚自珍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们都时刻牵挂自己的祖国,时刻拥有着一颗感人的爱国心
9、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10、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对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一个民族之魂,一个国家之魂。
11、“俱往矣,数爱国人物还看今朝。
”朋友,还记得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用身体支起炸药包的董存瑞吗
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现在就应该脚踏实地的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断陶冶爱国之心,增强爱国之智,将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
13、爱国就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
当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凌云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倾力保家卫国。
14、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因为,她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更因为,她还有着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的领导。
15、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于都县梓山镇中心小学 谢晖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
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媒体呢
在这里我想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
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
(配上优美的音乐) 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
(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 ③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
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
(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电教,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先打出小兴安岭全貌的投影片,采用反复移动片子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看到小兴安岭幅员辽阔。
树茂林密,一片葱葱茏茏的壮丽景象,学生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小兴安岭比喻为绿色的海洋。
在教学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时,则采用固定投影片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每个季节的静态画面,体会作者对各个不同季节哪些特点的具体描写。
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三、运用电教,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如在教学《瀑布》一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从未见过瀑布,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可利用录音朗读加配乐,把远听瀑布似浪涛、似松涛的感觉表现出来,利用瀑布录像片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感知了近看瀑布“像一条白带悬挂在千丈青山”的气派,以及瀑布脚下水珠飞泻的情景。
再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反复吟诵这优美的诗文。
同学们仿佛沐浴在千丈瀑布激起的“如烟、如雾、如尘”的水气中。
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到了瀑布的景色美,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油然而生。
电教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训练说写 乔姆斯基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
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导视启思,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景的录像之后,在投影屏幕上出示“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段文字让学生领悟“静静地站着、站着”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所抒发的情。
教师凝视周总理遗像再深沉地说:“站着、站着”,这使我们想到二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送雨衣》。
请大家用“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句式说说二至四年级学过记叙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学生受到启发,思维活跃,接连不断地发言,此时此刻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这种情境教学,充分发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训练了口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尊师爱生》时,事先制做好投影片,教学时先放映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冒雨向学校跑去的画面,问:“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
”、“天气怎么样
”、“没带雨具的小同学会怎样做
”接着放映女教师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同学身上的画面,问:“谁看见了,怎么做的
”、“他们会说些什么
、小同学会怎样想
”再放映一个男同学把自己的雨伞举到教师头上的画面,问:“高年级大哥哥看到后怎样做的
”、“教师会怎样做
”最后放映综合图。
这样,把单幅画面分解后综合,由静态变为动态,用连贯的活动投影指导学生观察,化难为易,寓说话、写话练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融观察、思维、想象、表达于一体。
说话、写话既有顺序又有重点。
由眼观----脑思----口说----手写,多种感官并用,不但进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说写训练,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尊师爱生、助人为乐的教育,进一步融洽了师生感情。
五、运用电教,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
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
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
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
此时使用电教,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
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
翠鸟到哪里去了
”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这里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壶口瀑布》中我们可以从景物哪些方面来抓住它的特点
作为游记散文,《壶口瀑布》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文。
作者用生动优美的笔触和抒情的语句让人身临其境,更让人难忘的是那一份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水的威武雄壮、奔腾不息展现读者眼前,这不仅仅是祖国的锦绣河山,更是赋予了黄河一种中华名族的精神——无坚不摧、坚韧刚强、勇往直前、压而不弯、百折不挠。
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小”的壶口瀑布去见证“大”的壮美黄河,并由此影射出像黄河母亲河般“无坚不摧”、“一往直前”、“决不言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赞美祖国的优美的句子8句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文人雅客歌颂他的锦绣河山;有多少爱国诗人赞扬他的博大精深。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世界的东方;他像一只气势昂扬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写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全诗
沁园春 雪 (1936.02 )北国风光,冰封,万里。
望长城内惟馀莽莽;大河,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注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天骄: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成吉(ki)思汗(han2):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十三天的谈判。
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
随即发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赏析(一):上阕描写祖国北方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河山无比壮丽。
写出了祖国北方那坚冰封结大地、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色。
这里用『千里』和『万里』使人感到祖国北方的辽阔广大。
用『冰封』和『雪飘』,写出『北国』冬季的风光。
『千里冰封』是静景,『万里雪飘』是动景,静支交织,使北国雪景显得雄伟壮丽而生气勃勃。
短短三句十二字,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冰天雪地的『北国』奇景中去了。
接下来,更加刻画出『北国』的壮美,长城内外白茫茫一片,无论大河的上游还是下游顷刻之间失去滚滚波浪,把『冰封』刻画的细致入微。
群山的山势蜿蜓曲折,积雪的群山银白,看上去就像银蛇在舞动。
高原高低起伏,积雪的高原蜡白色,所以又像蜡象在奔跑了。
这两句雪景的描绘都运用了很恰切的比喻。
『蛇舞』、『象驰』的写法,把原来都是静态的群山和高原,写成了动态,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准确地反映出大雪茫茫,天低野阔,上下相接,一片银白,渺无际涯的景色。
你看,当那风雪弥漫之时,天上彤云密布,愈见其低,山峰披着白雪,愈见其高,大雪不停地覆盖群山高原,又产生群山高原扶摇直上的感觉,真好像是『银蛇』与『蜡象』要和上天比比高低那样了。
这里的描写,既有真情实感,又有丰富的想象。
不仅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外部面貌,而且写出了它的内在气魄。
祖国不仅雄伟壮丽,而且生机勃勃,充满奋发向上的气质,是中华民族英勇顽强斗争精神的艺术体现。
上阕的结尾三句,意境又深入一层。
用『须晴日』一语转入一个新的境界,亦采用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景象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你再看,当雪霁天晴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太阳照着白皑皑的雪地,阳光雪色交相辉映,这时的山河更是艳丽壮观
这里的描写不仅写出雪后的祖国河山更加绚丽多彩,而且写出了革命胜利后的伟大祖国更犹如旭日东升、灿烂辉煌。
下阕评论祖国历史人物借以鼓舞当今革命人民为祖国创造无产阶级英雄业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个『引』字巧妙地过渡到诗人想要议论的问题,无数的英雄豪杰热爱着祖国美好的江山,为她所倾倒,为她的更加美好而奋斗献身。
这个『引』字,一方面反映出『江山如此多娇』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无限悠久,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多么普遍和广泛。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封建皇帝。
汉武帝在位时做了许多巩固统治和增强国力的工作,制止了战国以来匈奴对中国北方的侵扰,扩大了汉帝国的统治区域。
唐太宗是唐代的第二个皇帝,是杰出的军事家。
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八、九年内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整顿内政,形成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还战败东突厥,解除了外族对北方边境的威胁。
宋太祖是建立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削平唐末割据的藩镇,实行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纷争的局面。
这几个人物,从他们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从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建树,都可算是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但是可惜他们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因为他们都是封建时代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统治实质,只能是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只能是对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进行维护和巩固。
在这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用艺术的语言,很准确地选用了『惜』、『略输』、『稍逊』等比较性的词语,指出了他们的未及当世英雄的局限性,对他们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与批判。
一个『惜』字领起,贯穿着这四句。
既肯定和赞赏他们的才能,又叹惜和点出了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接着又提到了一个曾统治和征服了许多地方、版图曾扩及欧洲(达俄罗斯的东部及南部),声威赫赫、不可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语对国王的尊称,意思是『强大的统治者』)。
他虽是『一代天骄』,却也不过是只懂得弯弓射雕的赳赳武夫罢了。
『只识』一词比『略输』、『稍逊』更有分量,对成吉思汗的批判显然更有加有力。
这些评价说明,这些人物虽然是历史上的『英雄』,但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凭借武功建立起来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这些封建统治者与当世英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的。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评价。
批判历史上『英雄』人物是为了衬托下文『今朝』的『风流人物』,显示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更高大,更完美。
这首词的结束部分,是此时的高潮,意义更为深广。
『俱往矣』三字,结束了上文所叙的已经过去的几千年历史,总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雄视千古,笔力雄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只有在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才会涌现出更出色的、真正的伟大英雄
此首诗作思诸纵横驰骋,语言优美豪放。
意境深运,隽久永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二):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
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才有此高招
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
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
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
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
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
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
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
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
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
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
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
“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
二、三句在“数”与“看”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
有了这一最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
星际争霸2 到底是什么公司出的
1.暴雪出品 网易代理(如果腾讯代理就甭想玩舒服了
)2.收费的 一个月20元 去战网冲(点卡就是魔兽世界的那个)3.3000的工资花20算个毛儿啊这……任务挺好玩的 挺有意思 对战也不错 战网天梯的排名暴雪弄得很不好要是懒得打 就去玩自定义游戏吧 很多RPG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