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你不要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运时表示好感。
只有那样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难。
——萨迪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萨迪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
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马尔顿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伊索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
——伊索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
——伊索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伊索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
——伊索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
——伊索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诺贝尔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培根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培根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培根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
——培根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
……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
——培根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
——培根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
——培根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
——佩恩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大仲马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
——奥古斯汀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罗曼·罗兰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戴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润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霍姆斯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达尔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友谊能增进快乐,减轻痛苦,因为它能倍增我们的喜悦,分担我们的烦恼。
——爱迪生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勿轻易答应别人;既经允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华盛顿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爱默生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
——爱默生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歌德一个人不应该与被财富毁了的人交接来往…… ——居里夫人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惟一光亮。
——罗曼·罗兰
谁有关于爱情的格言
复制的,仅供参考:身教胜于言传 去年秋季,我接上一个组织纪律比较松散的班级,发现很多学生不愿参加课间操。
即使去了,也只是象征性地伸伸手、踢踢腿,做操动作极不规范。
接手这个新班级后,课间操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为了这事,我费尽口舌,道理讲了一大箩筐,却不见一点成效。
怎么办呢
就这样放任自流吗
那天,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教育杂志。
忽然,“言传身教”四个大字调入我的眼帘。
对呀,“言传身教”
“言传”不奏效,也许“身教”有用呐。
对,就这么办
这天天气有点冷,北风呼呼地刮着。
广播操的喇叭已经响起来了,好多同学的手还缩在袖子里或插在衣袋里。
我一声不响地走到队伍的最前面,随着广播一丝不苟地做起操来,直到广播操结束,我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看一眼学生。
做完操后,体育委员跑来向我汇报:“老师,同学们都说您的广播操做的棒极了。
他们都在向您学习,您都没看到,今天的广播操同学们做的可认真了
”听完体育委员的话,我会心地笑了。
从那以后,对做广播操我再也没有说过什么,只是一直坚持每天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和学生一起做操。
我班学生做操越来越认真了,动作也越来越规范了。
在学期末的校广播操比赛中,我班还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普通工人“偏激”教育 造就儿子成才顺利进哈佛 珠海一名普通工人以其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培育儿子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孩子。
李子木是珠海的一名普通工人,但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不普通。
他那有些“偏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将儿子李多思送进了哈佛殿堂。
李子木说,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虽然有些“偏激”,但对孩子,特别是对孩子家长来说,或许有些借鉴作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李家的第一法典。
李子木说,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十几年更难,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配合。
因为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李子木便把自己人生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儿子出生不久,他便与家人约法三章:在家中不许打麻将和纸牌;周一到周五,孩子睡觉前不许看电视;孩子在家时,家里所有人尽可能都在看书,以培育孩子的读书习惯。
孩子开始也坐不住,渐渐的,便能潜移默化,他也会学大人的样子坐下来看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是李家的重要经验。
面对天资聪明的儿子,李子木从不夸他聪明,他总是对儿子说,你取得的成绩,完全是“笨鸟先飞早入林”的结果。
因此,李多思总是提前预习好下一课程。
李子木说,他的方法可能有点极端,但对孩子效果很好。
比如,写作业时,绝不允许吃零食、玩玩具,在孩子做作业之前,先和孩子确定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定出时间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同考试。
如果没有完成,就不许再做。
有时,他甚至还撕了孩子的作业,以后孩子做作业绝不会拖拖拉拉。
定时完成作业,实际上培养和训练了孩子的时间观念。
用危机教育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是李家的又一诀窍。
与大多数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李子木在课余也让李多思学乐器,学溜冰,学下棋、学打球。
但不同的是,李多思被灌输很强的一个观念就是,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挤出学琴的钱不易,所以你必须刻苦努力,对得起这笔来之不易的学费。
其实,在珠海,李家算是中等收入家庭。
但在孩子小的时候,李子木常常对他说,家里没有钱,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改变家里的环境。
李多思在这样的压力下显得比别的孩子成熟,比别的孩子懂得珍惜,因此他往往学有所成。
李子木独特的教育方法,造就了儿子。
据李子木介绍,李多思在就读珠海一小时就小有名气,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珠海市和广东省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并多次拿奖。
1996年,李多思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珠海一中。
1997年,李多思随母亲去了美国。
初到美国,他们的生活条件恶劣到极点,住在别人的地下车库,睡在沙发上。
这时候,李多思从小养成的自觉、勤奋的特质显现了出来。
“看,这是李多思从美国寄回的信件”,李子木拿出一个自制信封说,信封是李多思自己做的,信纸是从珠海带去的超薄纸,两面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这一切都是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对他都很重要。
”为给自己买书、请家教补习英语,李多思课余就出去打工,擦汽车、看小孩、送报纸都干过。
4个月后,李多思从专为新移民办的双语班跳入美国当地学生的班。
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旧金山市唯一一所重点高中。
在学校,李多思是一个活跃人物,他不断从多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是学校投资俱乐部的主席(学生组织),校报的副主编,足球队成员,还代表旧金山学校参加在纽约举办的全美国学校音乐比赛。
今年初,李多思陆续收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柏克利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洛杉矶大学、圣地哥大学、戴维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些世界一流的学府均以优厚的条件向他招手,其中哈佛大学提供的是每年3.4万美元的奖学金。
哈佛录取他时强调,除看重他学习优秀外,还看重他是一个贫穷的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李多思最终选择了哈佛。
今年暑假,他又争取到德国的一个奖学金,他要在进入哈佛前,再提升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