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名言
严明 yánmíng①严肃而公正(多指法纪):赏罚~│纪律~。
②使严明:~军纪│要~纪律,制止不正之风。
严明律己。
是什么意思?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九米之台,始于垒土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居安思危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严以律己宽以待人7.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10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1.得意不可忘形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13.手莫申,伸手必被捉。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何理解严明律己和绝对服从
《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庐所著。
朱柏庐(1617~1688),著名理学教育名用纯,字致一。
昆山(今属江苏)人。
与归有光、顾炎武为“昆山三贤”。
明诸生。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
局势稍定,返回故里。
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含有不忘杀父之仇的意思)之义,故自号柏庐。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平生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
除《朱子家训》外,尚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春秋五传酌解》、《毋欺录》等。
“严以律己”什么意思
严格要求 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