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有哪些经典名言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净空法师:有许多人生了重病念观音菩萨治不好,为什么
给您截取最有用的一段:海贤法师没有出家之前,他二十岁出家的,十八岁那年,他的腿害了个毒疮,母亲给他找医生、给他求药,都治不好。
他虽然年纪小,他明白了,这个病是冤业病。
古人所谓妙药难医冤孽症,所以他就放下医疗,跟他妈妈讲,不要找医生,不要再为他找药。
听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他放下万缘,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一个多月,这个病自然好了。
我看到这一段,想到修.蓝博士,念力,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病就治好了。
有许多人生了重病念观音菩萨,为什么治不好
他的念心不真诚,不专一,不诚、不敬,希望侥幸,这个不可能。
你说是观音菩萨给你治好的,对,没错,你用他的方法,实际上是你自己的清净心,自己真诚恭敬没有杂念,这样才好的。
有理、有事,理事都搞明白,你就一点都不怀疑;真正相信,可以远离一切医疗,自己得什么样的病都行,都能治好。
佛在大乘经上常说,这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什么病都能治。
观世音菩萨能治的,难道阿弥陀佛不能治吗
阿弥陀佛既然能治,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本经教我们,遇到急难恐怖,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菩萨会帮助我们化解,为什么
因为中国这个地区,信观世音菩萨的人多,他有这个习惯。
世尊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就老实念观音菩萨,不必改。
於是我们就知道,你常念阿弥陀佛,就不必改念观音,一直阿弥陀佛念下去,决定有灵验,会产生效果。
总在信心坚定不移,就产生不思议的效果。
赞扬观世音菩萨的语句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背后说人坏话的格言
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你只微笑。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毁灭人只要一句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
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静察己过 , 勿论人非。
小人之心,防不慎发。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 塞万提斯 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 巴尔扎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供养观音菩萨应该注意的
第一:上香时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早晚上香三炷即可。
不用多。
第二:灯可以24小时一直开着。
不用关第三:供水的杯子要纯净的。
每天早上可以把前一天的水喝了。
在倒上一杯第四:香花供果 不要供荤腥之物。
第五:请看普门品 戒杀放生 尽量吃素 多念菩萨名号,可保平安在家供佛,设立佛坛,通常都先请人为佛菩萨圣像开光,同时要选择日期,勘定方位,这也是属于或民间风俗的一种。
以入乡随俗的观点而言,这无可厚非;开光表示慎重,择定日期和方位,表示祈求吉祥。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诸佛菩萨无处不在,无处不应,一切方位有十方诸佛、十方三宝、护法龙天,当然没有中所想像的那些问题,只要自己认为是最尊贵的位子,以最虔敬的心情和最适当的时间来为佛像安位就好。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堂吗
如果需要,又应如何设置
这要看各人的情况而定。
如果住处很小,或者住于公家宿舍,与同事、同学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栋房子,当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时课诵之际,暂以佛经代表佛像,置于相当的位置,不必设置香炉、烛台,也不必供水、供花、烧香,仅于课诵前后,问讯、礼拜,以表示虔诚、恭敬即可。
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当然可以设置共同的佛坛或佛堂;如果仅是自己一人虔诚学佛,则不可由于表现特殊,强设佛坛,而招惹大众的怨愤。
如果全家之中,仅自己一人学佛,也当比照住于公家宿舍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家庭的口角。
不要由于学佛,而使家人对佛教产生恶感、嗔嫌。
如果全家信佛、学佛,或者你是家长,或夫妇共同学佛,而家中尚有裕余的空间或裕余的房间,最好能够设置佛坛或佛堂。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
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
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
只要不把佛像面对厕所、炉灶或直接面对自己的卧床就好。
在设立佛堂时,应选择一间静室,不是小孩、猫狗嬉戏出入之处;也不是会客、谈笑、宴饮之处,而只是用于礼诵、禅修,不作其他用途。
如果家中原供有、、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时,不可由于信佛、学佛而把他们立即废除,应该逐步进行。
先将佛菩萨圣像安于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于两旁,不必另设香案、烛台。
因为一切善神、祖先都会护持三宝且亲近三宝,供设佛菩萨圣像之后,他们也能成为,得到佛法的利益。
等到下次迁移佛坛和佛堂之时,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视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于祖牌可以移置于寺院的往生堂,家中并不需供奉。
如果仍要供奉,则可置于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处,改以较佛坛为小的祖坛,单独供奉。
例如寺院规模较大者,都会另设有往生堂,专供往生牌;寺院规模较小者,即以大殿佛坛的两侧供置长生牌和往生牌。
如此,既能对祖先表示慎终追远的孝思,也能显出对佛菩萨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别于慎终追远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萨圣像,不需太多、太杂、太乱。
可以一佛代表万佛,以一菩萨代表一切佛菩萨。
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观音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任择其一即可。
如果已经有了佛与菩萨的圣像,则置佛像在正中或后上方,菩萨像在两侧或在前下方,务必要使佛突出,以显其尊贵。
圣像的大小尺寸,应该和佛坛、佛堂的空间位置比例相称,不可太大或太小。
如果圣像很小,且是以七宝所成,则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龛来衬托出佛像的伟大。
请购了佛菩萨的圣像之后,一般人大多崇尚举行。
以佛教的观点而言,并不一定是必须之举。
因为佛菩萨像只是用来当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萨的感应遍在,而以圣像作为致敬的对象,若无圣像,便无可作为礼拜、供养和恭敬的对象。
通过类此的修行后,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萨的感应;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发,不在于圣像本身。
所以,圣像是否开光并不重要。
在释迦世尊住世的时候,因为佛去忉利天为母说法三个月,人间的弟子们思念,所以,为其塑了像来供养,其中也没有见到有关开光的记载。
至后世,乃以经、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
不过隆重的仪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后来渐渐地有了各种各样的供养仪式,而开光就是其中的仪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众举行。
这犹如学校开学、公司行号开幕、建筑物落成时所举行的开幕剪彩等仪式一般,是为了慎重地向大众宣告,所以举行仪式。
至于个人在家庭供养佛菩萨的圣像时,并不需要昭告社会大众,所以也不一定需要举行开光仪式,只要以虔诚心、恭敬心将圣像安置供奉,然后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养,日日不辍,使其保持新鲜、整齐、清洁,就能显出圣像所在的神圣气氛,藉此以引发修行者的道心。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所燃的香,以精细、清香为原则,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为宜,不要大把地燃烧香烛,以免造成室内空气的混浊。
香类以自然的檀香、沈香为佳品,不宜用化学香料或动物香料调制的线香、棒香。
现代家庭的佛堂,可以电灯代替蜡烛,且应常常清理供桌、香炉、烛台,换新供品,至少该保持没有灰尘或枯萎腐烂的花果食物。
每天最好应该有定时的早晚课诵,至少早晚也须烧香、供水。
外出之前,到家之时,也当先在佛前礼拜,以表示感谢、恭敬、系念之心。
摘自 参考资料: 正信的佛教
家里供奉观音菩萨,可以给观音菩萨烧元宝吗
佛教提倡这个吗
希望大师或者居士帮忙解答,谢谢
阿弥陀佛
师兄,焚烧纸钱元宝,并非佛法的内容,乃是民间的习俗与迷惑颠倒的结合之物。
佛法是导人解脱一切烦恼痛苦生死纠缠,从而回归清净妙明圆满无碍的佛心本性的。
是导人返迷归真的。
供奉观世音菩萨很好,是种下了大善福德因缘。
若是能好好了解一下佛所讲的妙法,体悟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境,那样的功德利益,根本不是世间的小福小报所能比拟的。
所以,建议师兄,有时间还是多看看佛的经典,慢慢的就能明白许多道理,自己也就开启了分辨的智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