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一句教育孩子的经典名言
1、发展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运动。
——蒂素3、生命需要运动。
——亚里斯多德4、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5、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歌德6、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7、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列夫·托尔斯泰8、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9、一个埋头脑力劳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列夫·托尔斯泰10、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朱德11、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塞涅卡12、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居里夫人13、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14、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欧阳修15,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亚里士多德
幼儿家长会上教师格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关于体育的名人名言
1、努力发展体育事把我们的国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朱德2、一个民族,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
皮埃尔·顾拜旦3、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4、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居里夫人5、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6、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歌德7、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马雅可夫斯基8、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歌德9、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
——亚里士多德10、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蒂素11、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
——朱德12、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亚里士多德13、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14、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卢梭15、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蒂素
陶行知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篇】 1、 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
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
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
污即洗。
劳即谦。
乱即理。
债即还。
病即医。
过即改。
善即喜。
行即思。
倦即息。
信即复。
帐即记。
【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你的讥笑中有。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篇】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你的讥笑中有。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正常发展的必需。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体育运动带给我的快乐名言
1、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爱因斯坦 2、体操和音乐二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
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柏拉图 3、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
——塞涅卡 4、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
——马约翰 5、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 6、体育竞赛之最绝妙处乃由于它只在手做,不在口说。
——赫尔巴特 7、我宁愿我的学生打网球来消磨时间,至少还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
——卢棱。
8、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
——卢棱 9、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创造性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
——哈拉里德 10、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普希金 11、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格言 12、生命在于运动。
——伏尔泰 13、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歌德 1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15、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
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柏拉图 16、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 17、散步促进我的思想。
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卢梭 18、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
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
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的贡献
在世界教育史上,十七世纪捷克伟大的资产阶主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学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他在一六三二年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母育学校》。
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在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著作。
在《母育学校》里,以满腔的热情,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悔儿童的人,要他们象尊敬上帝那样去尊敬儿童。
还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在它里面,人们可以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睦以及其它基督徒的品德。
在的儿童观中,虽然还表现出宗教思想对他的束缚,但毕竟已从根本上不同于中世纪的儿童观。
表达了夸美纽斯将未来新社会的理想的实现寄于新生一代的热切愿望。
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他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从他关于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出发,他把儿童比作一株嫩芽,一块木头或一匹牲口。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
为此,夸美纽斯呼吁父母们都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人比其他动物更高贵,不能象动物那样只注意身体的养护和外表的装饰,而更要注意人的灵魂。
要以教育去滋补它,抚爱和照管他们的心智。
对他们施以包括虔信、德行、知识和体育在内的全面的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能够智慧地管理自己的各种事务的有才能的人。
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便是一所母育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最主要的教师。
他第一次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提出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母育学校就是他的先后衔接的统一学校系统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夸美纽斯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个阶段。
各为六年,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专门的教育任务,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着联系,从上述观点来看待学前教育,他把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体育方面,夸美纽斯引用某位作家关于“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忠告,提醒父母们首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其子女健康。
子女的健康问题应从胎儿时期就加以注意。
夸美纽斯特别强调孕妇的心理状态对于胎儿的影响。
如果孕妇们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经常处于突然的恐惧,过度的愤怒或怨恨与感伤一类不良的情绪状况,她就将生育一个怯弱的、易动感情的和沮丧的婴儿。
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或极其虚弱的孩子。
夸美纽斯特别重视锻炼和娱乐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不要让儿童习惯于用药,要使他们生活有规律并保持愉快的精神。
他引用几句格言说:“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的泉源”,父母们要永远不使孩子没有快乐。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匹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
他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中的头几年,就奠定他们的每种好德行的基础。
“成年时还未受过管理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夸美纽斯强调让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包括:节制、整洁、礼节、尊敬长辈、诚实、不损害他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在上述一系列品质中,夸美纽斯特别重视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他认为节制和俭朴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是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
关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内容方面,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他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为六岁以下的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
这个大纲包括自然、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家务、政治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音乐、语言等学科。
他强调“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儿童身上。
”夸美纽斯相信,通过这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门科学知识的最初步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方面,夸美纽斯从他的唯物论的感觉论出发,特别强调在教给儿童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依靠儿童自己的亲身观察。
如学习光学、可以观察月亮、颜色、天空、树木、花草、照镜子等等。
在夸美纽斯的幼儿教学法中,他还注意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强调要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对于学前儿童的游戏,玩具和作业也有许多宝贵的意见。
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想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证上述诸方面问题的教育思想家。
他认为,儿童天性好动,他们血气旺盛不许他们静止。
所以,对他们不应加以限制,而应规定儿童常常有些事情可做,象蚂蚁一样不停地干事情。
他甚至规定了这样一条原则“凡是儿童喜欢玩的东西,只要对儿童没有什么损害,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去玩而得到满足,而不应该阻止他们,因为儿童不活动比起不得闲,对身心两方面的损害更多。
”他认为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有三大好处:一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二是运用和磨炼思想,三是练习四肢五官趋于灵活。
至于活动方式,夸美纽斯认为游戏这种活动方式最适合于幼儿。
因为游戏的时候,人的精神专注于某种事物,而这种事物又经常磨炼人的能力。
用这种手段,儿童就可以受到一种积极生活的锻炼而没有任何困难,因为自然本身在激发他们去做事情。
他号召父母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和指导儿童玩游戏,陪着他们玩游戏。
就象当年雅典的一位最高执政官施米斯塔克莱斯(Tnetistodes公元前520~449年)以芦苇当马和儿子共骑的所为那样。
夸美纽斯进而对玩具也提出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意见。
他认为真的工具常会给孩子带来危险,所以必须找些玩具以代替真的工具,如小的铁刀、木剑、锄头、小车、滑板、踏车、建筑物等等,儿童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泥土、木片、木块或石头搭起小房子,这样显示他们建造房屋的一种初步建筑术。
从夸美纽斯关于游戏及其玩具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把他划归到那种关于游戏的“劳动准备说”之中去。
因为在他所述的游戏的形式和手段中,有许多反映了狭义劳动的过程与结果。
我们也可从中看到某些“能量散发说”的因素,因为夸美纽斯强调儿童之所以需要游戏,是因为富有活力的儿童为了散发多余的能量。
夸美纽斯还提议要为儿童的眼、耳及其他感官提供一些小的作业,认为这些作业对增强他们的身心力量将是大有裨益的。
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夸美纽斯还第一次专门为学前儿童的父母写了教育指南《母育学校》,以及学前儿童所使用的教材《世界图解》。
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夸美纽斯在他的那本世界教育名著的第二十八章中作了专门阐述。
夸美纽斯认为,要想帮助父母们和保姆们有效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为他们写一部手册,这本手册应包括几个方面:(一)父母及保姆的教育责任;(二)儿童所应当学习的各种科目的教导大纲;(三)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出教导每一种课目的最合适的时间和灌输它们所应当采用的最佳的言语和姿态。
夸美纽斯的上述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写的《母育学校》里。
其次,还应为儿童编写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应当直接放到儿童手里。
夸美纽斯已经意识到,在学前阶段,教育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的知觉,而视觉又是感觉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所以应当把各门学问中最重要的事物的图象给儿童。
图画排列,如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几何学等。
这本书上应当画出山岳、山谷、树木、鸟儿、鱼儿、马、牛、羊和各种年岁、高度的人们等等。
总而言之,图画书中的内容正如和《母育学校》中提出的广泛的教学大纲的内容相对应,可以配套使用。
夸美纽斯不仅注意到图画书对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觉的作用,也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他提出每张图画的上端应写出它所代表的物体的名称,如“屋”、“牛”、“狗”、“树”等。
这种图画书有三个用处:(一)它可以帮助事物在心理印下一个印象;(二)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一种观念,认为从书本上面可以得到快乐;(三)它可以帮助他们学习阅读。
上述原则都体现在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之中。
这本书在一六五八年出版以后,被迅速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流行二百多年之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
不仅如此,他所提出的适应学前儿童的特点为他们编图画教材的观点,也有很大影响。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都曾把自我为中心的语言占主导地位的直观思维期,看作是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看作是表象思维的时期,因此对幼儿来说,这种图画书有助于丰富词汇,丰富表达能力,活跃形象思维活动进而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当今我国广为儿童喜爱的识字卡片、看图识学之类的东西,实始于《世界图解》。
《世界图解》及其编写原则之所以长久以来为人重视,正是因为它们切合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