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朱理学的‘理’是什么意思。
说通俗的话,谢谢
他们把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通俗地讲就是一系列规章制度,不行于文字,但人人都要遵守,比如说,任何一个女人,包括女孩违反了,她都要死。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是什么
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
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
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
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
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
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
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
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
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
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
“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
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
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
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
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为什么要推崇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理是世界的本源.2.伦理观:“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个人修养以敬畏天理为原则:存天理,灭人欲.4.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客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2] ,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
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程朱实学是程朱理学吗
他们是不一样的叫法,还是就不是一回事
紧急求助啊...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程朱理学因为其求实、求理的精神,所以可能才有程朱实学一说吧。
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简要的)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
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
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
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
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
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
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
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
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有关程朱理学的打油诗
有关程朱理学的打油诗供参考:君臣父子纲与常,只存天理人欲亡。
思想凭空多枷锁,儒学到此无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