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在学校的法制名言警句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格言
1.宁走千步远,不冒一步险。
2.守交规迎春夏秋冬福,保安全纳东西南北财。
3.平安记心中,安全踩脚下。
中学生读的法律书籍
法 懂法 用法——法制教育案例剖析90例》,陶永平、武佩编,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贯彻中共法制教育工作小组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意见而编写。
全书内容分为:及评析、法制教育探讨两部分,所选的90个案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参照我国的“刑法”和“治安管理条例”进行案例分析,作为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意识的教材。
《法制基础》,徐国忠、顾俊杰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十六章:第一章法律的一般理论,第二章宪法,第三章行政法,第四章刑法,第五章民法,第六章婚姻家庭法及财产继承法,第七章合同法,第八章劳动法,第九章知识产权法,第十章市场管理法,第十一章公司法,第十二章国际经济法,第十三章民事诉讼法,第十四章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行政诉讼法。
为便于学生对本书的理解,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本书在每章后均设学习指导,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附有练习题,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法学的故事》,蒋来用、高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法学学科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学习起来有相当的困难。
不要说普通人,就连那些一辈子钻研法学的专业人士,也不敢说自己对法学面面俱到、无所不通。
为此,这本《法学的故事》,从法学发展史中精选了6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学故事,按照时间和地域顺序编排,内容包括著名法学家的生平事迹、著名法律典籍的编纂和适用过程、轰动一时的经典案例的介绍和解析、现代通用的司法程序的起源和发展等。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领略法学历史发展的全貌,揭示故事背后的法律精神和法学原理,帮助读者更好更快地了解和认识法学。
另外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形式,深入浅出的文字配以近200张精美图片,立体地展现了法学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体现在这些事件中的法律知识,使读者在感受法学魅力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
同时,增设法学小知识、法学家名言等辅助栏目,使全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了本书的科学性和知识性。
极具艺术魅力的版式设计、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流畅生动的文字等多种视觉元素,很好地将知识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和获得更多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我是学法律的,这三本书都是我已经读过的法律启蒙书籍。
所以我相信一定很适用想学习法律知识的中学生阅读。
另外也希望我的推荐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
法制教育的名人名言
1.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拉布里奥拉(意)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3.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卢梭(法)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法)5.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斯宾诺莎(荷)6.法律又是什么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苏)7.法律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庞德(美)8.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凯尔森(美)9.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
求几句关于法律常识的名人名言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法律又是什么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
——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英)《政府论》 ●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洛克(英)《政府论》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格老秀斯(荷)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
——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
——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战国)《商君书·定分》 ●车轻道近,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
刑罚者,民之鞭策也。
——尸佼(战国)《尸子》 ●法者,治之端也。
——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
——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
——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唐)《砥石赋》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
——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在一个国家中, 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
——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霍布斯(英)《利维坦》 ●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
——雪莱(英)《人权宣言》 ●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
——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
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
——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
——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
——柯勒(德)《法律概念》 ●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
——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霍姆斯(美)《普通法》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凡法始立必有病。
——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唐)《天论上》 ●法小弛则是非驳。
——刘禹锡(唐)《天论上》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崔敦礼(宋)《刍言》 ●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为先。
——薛瑄(明)《读书录》 ●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
——沈从文(现代)《沈从文文集1》 参考资料:
中学生法制征文,800字以上
原创有深度啊
在线等
好的加分
急急急急急急
与法同行 法律是什么
法律就像纪律一样,时刻在规范着自己的行为。
法律是威严的,是崇高的,是不可侵犯的。
因为法律的存在,社会井然有序;因为法律的存在,人民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法律的突飞猛进。
“依法治国”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写入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重大的历史决定,从此,从治理国家的模式上说,告别了我国数千年的人治模型。
在这个和谐的年代,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思考些什么呢
我认为应该思考的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成长之路上如何与法同行
如何做到真正的遵纪守法
每个人都不应该满不在乎的说:“我不会触犯法律。
”请不要轻易说出这句话,就拿毒品来说。
说它离我们很近,因为电视上会经常播一些有关毒品的事件;说离我们很远,因为生活中总会感觉到自己不会和毒品扯上关系。
一个电视台采访的一名毒贩说,当毒品开始进入生活,不会感到自己已经和毒品扯上关系了,但是当自己察觉到自己对毒品的依赖时,毒品已经完全渗透到自己的生活里了,自己对毒品的依赖已经超过了自己对毒品的控制力。
到那时,只能用法律来脱离对毒品的依赖了。
不要认为毒品离我们有多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意中,它就会闯入你的世界。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就是体现人与社会的公平、公正的社会准则。
当今是现实的,有些人群在讨论,先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是否过时,这时就必须用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曾是美国犯罪问题最突出的城市,经过人民与法律不断完善。
2008年,纽约市的犯罪率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法律的力量是很大的。
在中国的学生群体里,也有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行为,2004年4月,海南省万宁市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
多么美好的青春
多么花样的年华
温*就这样在狱中度过自己的5年。
温*出狱时22岁,也许很年轻,但是在狱中5年,对于他的一生是一个墨点,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墨点。
5年啊,五年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把一个人彻底击垮。
在上海市,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14岁孩子犯罪率竟占其中的15.1%。
这个数据无疑让人胆战心惊,也无疑随时胁迫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法律时时保护着人民的权利。
对于我国现在的法律而言,确实存在着漏洞,也有人总是想出各种办法来钻法律的空子,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法律,相信法律的正义性,相信法律会不断完善。
“遵纪守法”相信这是每个孩子从小到大听腻了的大人讲的道理,对我来说也是。
“遵纪守法”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词。
可我会把它拆成两部分来理解:“遵纪”;“守法”。
“遵纪”,很容易就做到,遵守校规、班规都是“遵纪”的表现,当然也是自律的表现。
但是,“守法”呢
并不容易。
“守法”不仅仅应该不触犯法律,而且还包括懂法和知法。
如果有了“校规触犯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的念头,可要赶快打消这种念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句子是从小学到大的,现在的放松警惕,就是为以后犯错误埋下种子,慢慢积累,终究会酿成大错。
等到酿成大错的时候,就会得到法律的制裁了。
何必要等得到法律的制裁那天,还不如把它们现在就“扼杀在摇篮里”。
懂法不仅指要知道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要懂得使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我们要做一名遵纪、守法、懂法、知法的好公民。
公民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社会用法律来维持秩序;国家用法律来建立在全球的威信。
法律是陪伴每一个人一生的武器,也是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
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