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有没有比较文艺的格言

有没有比较文艺的格言

时间:2014-12-01 23:02

请问有没有文艺一点的励志格言

珍惜现在,享受未来。

消极现在,平淡未来。

激情现在,幸福未来。

付出现在,美好未来用最真实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合适的那个人一种思想,千般力量,无人能挡

有没有什么名言好用(文艺)又高大上

1、幸福就像那些星星。

它们不能遍布整个夜空;它们之间有空隙。

——泰戈尔2、苦恼有人分担,也是一种乐趣。

——罗曼·罗兰3、我命运中一切不痛快的事情都会由愉快来补偿。

——高尔基4、一个人苦味尝得越多,他对甜的渴望就愈是厉害。

——高尔基

比较有文艺范的英文名言名句,最好是摘自文学名著里面的,麻烦附带中文

文艺范的英文名言名句:I never give anything without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I always get paid.(我做任何事不过是为了有所回报,我总要得到报酬)In spite of you and me and the whole silly world going to pieces around us, I love you.(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会爱着你)There is nothing I couldn’t give you, there is nothing I would deny you, if you would not deny me. Open you’re heart to me. 如果你不违背我,你要什么我就能给你什么,你要什么都可以.把你的心交给我吧.What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is to find a suitable husband. 读大学的目的是找一个好丈夫.I lov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not know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 or who I’m going to meet, where I’m going to wind up.我喜欢早上起来时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会遇见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To make each day count. 要让每一天都有所值。

God shall wipe away all the tears from their eyes, and there shall be no more death. Neither shall there be sorrow or dying, neither shall there be any more pain, for the former world has passed away.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死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1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你一定会脱险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你会安享晚年,安息在温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这里,不是像这样的死去。

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I laugh in the face of danger. 越危险就越合我心意。

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 Being brave doesn’t mean you go looking for trouble. 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求比较文艺,逼格高的句子,不要古风,不要名言。

梅花在雪山上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深夜里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桃李在春天里芬芳,意在告诫我们,准备绽放绿叶在秋风中枯黄,意在鼓励我们,不必惆怅

求几本好看的散文杂志,青年文摘,格言,文艺风赏,文艺风象,萌芽,意林,读者,特别关注,最小说,都看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 【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

载:陈设,放置。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比喻战火或战争。

指战火连年不断。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 【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

指战争的灾乱。

《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 【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 【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

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

遗寇尚炽。

” 【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

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必不挠北】:挠北:败北,作战失败。

必定不会失败。

《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 【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

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 【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赤壁鏖兵】:鏖:激战。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

泛指激烈的战斗。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冲锋陷阵】: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

形容作战勇猛。

《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 【虫沙猿鹤】: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

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从为虫为沙。

【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 【弹尽粮绝】: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

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

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烽鼓不息】: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

比喻战乱不止。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 【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

指战争的灾乱。

《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 【风樯阵马】: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

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 【攻城野战】:城:城池。

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 【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

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可惜后来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与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条约,我恐朝鲜将来有事,中、日两国,必然难免争端吧。

” 【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

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

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 【鼓角齐鸣】:鼓:战鼓。

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

战鼓响,号角鸣。

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 【裹粮坐甲】:携带干粮,披甲而坐。

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

赵穿追之,不及。

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

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 【裹尸马革】:革:皮革。

用马皮包裹尸体。

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 【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

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 【胡越之祸】: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 【擐甲执兵】:擐:穿。

兵:武器。

身披铠甲,手拿武器。

指准备战斗。

《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济河焚舟】:渡过了河,把般烧掉。

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 【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

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 【擂鼓鸣金】:金:指锣。

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掠地攻城】:夺取地盘,攻战城池。

形容向敌方进攻。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 【临敌易将】:易:改变,变换。

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 【靴刀誓死】: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旧唐书·李光弼传》:“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军感动。

” 【只轮无反】: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

比喻全军覆没。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 【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

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划、指挥。

《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

夫文,止戈为武。

” 【斩将搴旗】:搴:拔取。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形容勇猛善战。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后汉书·吴汉传》:“吾共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 【背城一战】:背:背向。

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三战三北】:北:败逃。

打三仗,败三次。

形容屡战屡败。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

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

又郊败之。

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 【阴疑阳战】: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易·坤》:“阴疑于阳必战。

” 【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求参赛格言。

要有气势点的,并且通俗可接受,不要太文艺太霸道~三克油。

释放我个性,追求我梦想。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梦想需要坚持,机会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想了就去努力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成功的名字叫奋斗勇于攀登才能创造辉煌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那么,开始吧

有那些著名的格言?

空虚寂静 四周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

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鲁迅《伤逝》 真话须有勇气 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

----鲁迅《伤逝》 快步走着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

耳朵中有什麽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鲁迅《孤独者》 解剖自己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已┅┅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 充实和空虚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题辞》 显微镜 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

从高超的学者,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已,却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鲁迅《集外集拾遗·做“杂文”也不易》 野史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毕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 采花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真的声音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根于爱 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却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创作总根于爱。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瞒和骗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已不觉得。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 天才与民众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 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已来拿

┅┅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 发表真话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已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接近孩子 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边疆去,想到月亮怎麽会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是怎麽嵌在天空中。

但孩子在他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

----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 制造机器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要恰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

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而大家尚以为是黄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们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书似的每本一律。

----鲁迅《两地书·北京四》 希望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麽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已手制的偶像麽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鲁迅《故乡》 摆脱冷气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坚信”很少 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

我们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他,也尊后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烧纸钱作贿赂,佩服豪杰,却不肯为他作牺牲。

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

信甲的战士,明天信丁。

----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 骑墙 夫近乎“持中”的态度大概有二∶一者“非彼即此”,二者“可彼可此”也。

前者是无主意,不盲从,不附势,或者别有独特的见解;但境遇是很危险的,┅┅。

后者则是“骑墙”,或是极巧妙的“随风倒”了,然而在中国最得法,所以中国人的“持中”大概是这个。

----鲁迅《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 替换 ┅┅我以为信运命的中国人而又相信运命可以转移,却是值得乐观的。

不过现在为止。

是在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所以归根结蒂,并无不同,以后倘能用正当的道理和实行----科学来替换了这迷信,那麽,定命论的思想,也就和中国人离开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运命》 染缸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麽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面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鲁迅《两地书·北京四》 鞭子 我憎恶那些拿了鞭子,专门鞭扑别人的人们。

----鲁迅《鲁迅书信集》 痛苦 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着者自叙传略》 万劫不复之奴才 ┅┅自已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

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已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鲁迅《南腔北调集·漫骂》 时间即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行外文淡》 净水 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 悲剧与喜剧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鲁迅《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延长生命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禁用和自造》 爱之附丽 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伤逝》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