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联语格言

联语格言

时间:2020-04-10 18:40

请记住这幅格言对联,终生受益

转载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从来有名士不取无名钱这是一副劝勉人们处世的格言。

失意,指不得意而灰心失望,对这种人更应多加劝慰,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如果多说自己的“得意事”,就会使对方更加失意而难堪。

下联的“无名钱”,指来路不明的钱财。

一个爱惜名誉的人不会去取不义之财。

联语对仗工整,“失意人”对“得意事”,以“有名士”对“无名钱”,造成句中自对的强烈反差,使联句更具魅力。

中国古今格言对联选萃

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古往今来许多世家的名声都是靠积累德行而成就的;人世间最高洁的品质只有通过读书才可获取。

    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读书即是不能成名,但毕竟可以使人品行高洁;修养德行但不希望获取回报,自然夜里做梦安稳,心态平和。

    3.万里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里愈通而愈流。

    ——对万事之理明白透彻那么就能精心细致;心思越集中那么对事物之理越通晓畅达。

    4.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身体处在自然万物之后,心却在自然万物之前;身体在自然万物之中,心却在自然万物之上。

    5.读未见书,如得好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读未曾见过的书,就好像得到一个益友;看看已经读过的书就好像遇见老朋友。

    6.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住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思考些什么,忧虑些什么呢

心应如静水般平静;不停留,不忘记,读书应当如流水般永不停息。

    7.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心不要杂乱,用心杂乱就会神情恍惚无法收束;用心也不能劳累,心太劳累就会精神疲惫,无法记住所学,没有收获。

    8.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放在书桌上的书不能太多,心中的书却不能少;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鱼儿离开了水就会鱼鳞枯干,心离开书就会精神无所寄托。

    9.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只要能让心里安稳下来,什么事理弄不明白;只要能立志奋发,什么事不可以做成功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贵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有疑问才可以引导人对它的信任;读书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成就。

    11.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读书要懂得事理,必须让自己感到满意;和别人谈论道理,必须让人家认可。

    12.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珍惜爱护自己的精神,留待日后担当重任;虚度光阴,问何时才能报答君主亲人之恩

    13.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

    ——处事果断的你,看似忙忙碌碌,但其心中常有余暇;因循守旧的人看似清闲,但其心中常有许多思虑。

    14.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没有欲念的人称之谓圣人,清心寡欲的人叫做贤士;欲望很多的人称为凡夫俗子,纵欲的人是狂人。

    15.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愤怒的情绪如同火苗,不遏制住就会烧掉一切;欲望就像洪水一般,不阻止就会淹死万物,成滔天大水。

    16.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处于逆境时,应开拓心境,磨励志气;处于顺境时,应用收敛法,避免放纵。

    17.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养;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清白节操来自于昏暗破旧的陋室;扭转乾坤的治世之才,从临近深渊踏着薄冰之地得来。

(即逆境出英雄)。

    1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名誉声望自屈辱中扬显,德行气量从隐忍中壮大。

    19.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志而气和,斯为大志。

    ——有才华而性情缓和的人必定是大才;有智慧而又能平心静气,这是大智慧者。

    20.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不向古人低头,这叫有志气;不谦让同时代的人,这叫没有度量。

    21.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一味地向前走的人路途会越走越狭窄;常常向后看的人眼界宽广。

    2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面对各种诱惑而能拒之而外,这才是聪明之举;面对艰难坎坷而能站得稳,这才是意志坚定。

    23.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做错了事只要能改过,那么天地也不会责怪;能安分守己地生活,那么鬼神也无权干涉。

    24.要得富贵福泽,是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是我主张,由不得天。

    ——要得到富贵和福气,这是由天定而不是由自己做主;要做圣贤君子,这是由自己定由不得天。

    25.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要有劳苦的心志,乐观的意趣;宏大的气度,谨慎的言行。

    26.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不要把过错推诿于自然造化,一切都怪罪于他人他事;不要过于期望世人外物,一切都应求助于自己。

    2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除责怪自己之外,没有能战胜别人的方法;除了自强不息之外,没有能超越别人的方法。

    28.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宽恕自己的心态宽恕别人。

那么就成全了交情;以责怪他人之心来责怪自己,就会少犯错误。

    29.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对失意的人不要谈论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30.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贫贱是苦难的环境,能很好地居于其境者就苦中有乐;富贵是快乐的境地,不能很好地对待富贵的人更会乐极生悲。

看庭前花开花落,全诗是什么

明陈眉公继儒集编的修身处世格言《幽窗小记》,中有联语:“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是对联不是诗

写颐和园的名人名言或诗句

下联:桃园里屋舍俨然上联:雪中送炭,贫困子弟

什么叫楹联

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门对对联”、“对联”。

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渲染喜庆气氛,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联”。

  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

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

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

楹联是一个文学品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千余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应的位置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

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

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 算格言不?

1、格言的定义:熟语的一种。

特征:言简,促人有美德。

如,满招损,谦受益。

  如此看来,你的回答是正确的,“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格言。

  2、这句话应写作:“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这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撰写的一副名联。

但是,这副名联是在前人联语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却鲜为人知。

  清代著名诗人、贵州督学洪亮吉著有《长江诗话》一书,其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古时有一个怀才不遇的秀才,通晓诗词,又酷爱杯中之物,但却无人任用他,因而常常在酒足饭饱后与儿童嬉戏为乐,并写下了一副对联,以抒发情怀,聊以自慰。

其联曰:  “酒酣或化庄生蝶;  饭饱甘为孺子牛。

”  鲁迅先生夜读《长江诗话》,有感而发,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其联全新的内容,借以言志。

他在《自嘲》跋语中写道:“偷得半联,将‘饭饱’改为‘俯首’,易两字,达到文句生辉、力重千钧、意境深远的目的”。

鲁迅先生正是以化平庸为神奇的深厚文学功底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写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千古绝唱,并成为有识之士的座右铭。

  “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载:“女(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孺子”,指齐景公的儿子。

讲的是齐景公曾跟儿子嬉戏,口衔着绳子,学做牛,让儿子牵着玩。

儿子不慎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

“孺子牛”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孺子牛”本来只是表示齐景公(或父母)对儿女的宠爱。

后来,鲁迅先生在《集外集·〈自嘲〉》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加以引用,“孺子牛”三字在此处已发生了质的升华,就成为借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了。

赞美诸葛亮的名言诗句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