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求有关清正廉洁的诗词,急急急,马上就要用,谁写的都行,格言警句也可以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钗迳辏?习傩找膊换岱??SPAN lang=EN-US>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建议怎么写
1、将廉洁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各校要坚持把廉洁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校园内设立廉洁警示标语牌,办公室、教室悬挂廉洁格言,利用走廊橱窗、黑板报、手抄报、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媒体宣传廉洁文化。
充分利用主题班(团队)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感知、探索、思考和积累,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2、将廉洁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
各校要把廉洁自律情况纳入教师评优评先的考评体系中,加大考核与评议的权重,坚决杜绝有偿家教家养、乱订教辅资料等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同时,组织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教师廉洁从教的意识,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3、将廉洁文化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要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通过分层设计、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让青少年学生的认识在体验中成长,道德在实践中提高,情感在认知中升华,信念在教育中坚定,最终达到思想道德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目的。
同时,要请家长协助学校注重培养孩子“诚信做人,勤俭做事”的习惯,形成学校、家庭互动的局面。
4、将廉洁文化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课堂工作,要求任课教师结合教材,有效、有序、动态地整合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的有关“敬廉崇洁”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强化渗透“敬廉崇洁”思想,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要将廉洁文化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状况,组织引导学生挑选、阅读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并撰写读后感或随笔,把“敬廉崇洁”的启蒙教育延伸到课外。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收集编写廉洁教育读本,让廉洁教育走进课堂。
5、将廉洁文化与推进校务公开相结合。
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
各学校要把干部任用、职称评聘、经费收支、绩效工资发放等教师关注的事项纳入必须公开的内容,真正使校务公开成为对党风、行风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保证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的尊重。
谁告诉我有关廉洁的名言?急
廉 洁 小 故 事 读 后 感 [ 2009-10-29 9:13:00 | By: eszxx32 ] 提到廉洁,大家一定会想到为官清廉的于成龙、公正严明的包青天、以身作则的周恩来......他们都是廉洁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
毛主席爷爷的节俭清廉家喻户晓。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红军天天只能吃干粮和青棵面,有时候,只能吃糙红米和南瓜煮稀饭。
开头吃几餐还觉的有点香甜,吃多了就会觉的难吃,可是不搞特殊,仍然和战士们从一个锅里盛饭吃。
警卫员小胡看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每餐都和战士们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饭,非常不忍心,便给毛主席蒸了半斤米饭。
毛主席看了很生气,硬是不肯吃,还说道:“我不能搞特殊。
南瓜稀饭又香又甜,很好吃嘛。
战士门能吃,我就不能吃吗
你要知道,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啦。
快把饭送回去
”小胡还想说什么,可是已经把那碗白米饭塞回到他手里,小胡没办法了,只好把饭拿回厨房去了。
读了毛主席爷爷的廉洁故事,我深受感触,而我们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我们更要从小做堂堂正正的人,每个人都从小敬重有操守,重清廉,崇尚有义气,重义节、正确对待财物的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清正廉洁的好段——书法比赛要用的
母鸡啊,我不会啊。
。
。
。
哈哈哈开玩笑的啦 你想要嘛
往下走诺好了看吧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4.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建立我们新中国的一代伟人主席,在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
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关于勤政廉洁的名人名言
呃...我觉得这个才是有关故事啊!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
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
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
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
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
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
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
“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
”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
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
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
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
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
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
” 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呵呵,还可以吧?这个是另外一篇羊续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
父儒,桓帝时为太常。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
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挈,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祗B23B,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
”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
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
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惟斯而已。
”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
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
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旧典,二千石卒官赙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翻译: [说明]羊续(142—189),东汉大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东南)人,字兴祖。
其父在桓帝。
时曾任大常。
羊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后去官,辟为大将军窦武官署。
窦武败后,因党锢之祸被禁锢十年。
党禁解,辟大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又任南阳大守,征入为太常。
所在施政清平,深受官民爱戴,为官清廉俭仆,府中资藏仅布衾、盐、麦数斛而已。
卒于太常任上,年仅四十八岁。
羊续。
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他的祖先七代都曾任二千石级别的公卿或校尉。
祖父关侵,汉安帝时任司隶校尉。
父亲羊儒,汉桓帝时任太常。
羊续因为是忠臣子孙受拜郎中,离任后,被征辟至大将军窦武的幕府任官。
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因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在家中闭门不出,静居自守。
党禁解除后,再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经四迁升为庐江太守。
以后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放火焚烧城郭,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兵器上阵,年幼体弱者,让他们全部担水灭火。
共调数万人,齐心奋战,大败敌兵,庐江郡界内得以平定。
此后安风的贼人戴风等人作乱,羊续又率兵将其击溃,斩杀三千余人,生擒其首领,其余的党羽原为平民,羊续发给生产工具,让他们回乡务农。
中平三年,江夏兵卒赵慈反叛,杀宛南阳太守秦颉,攻陷了六个县。
朝廷拜羊续为南阳太守。
他进入南阳郡界内。
便化装成平民间道而行,仅带一名随侍童子,了解各县情况,询问风俗民情,然后才去上任。
各县的令长贪猾还是廉洁,官民善良还是奸邪,他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郡中人惊奇震恐,都被他所慑服。
于是调兵与荆州刺史王敏一同进攻赵慈,将其斩首,俘获贼众五千余人。
因而使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
羊续上见朝廷,宽免了那些随从作乱的人。
贼人清剿平定之后,羊续在郡中颁布政令,为百姓兴利除害,百姓都欢悦佩服。
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深为憎恶,因而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
乘用的车马也很简陋。
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看,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
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后来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续却拒之门外。
他的妻子只好带着羊秘回去。
羊续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衣服、破旧的衣,数斛盐和麦而已。
羊续对儿子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
”而把羊秘和他的母亲送走了。
中平六年,汉灵帝准备任命羊续为太尉。
当时拜任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名之为“左驺”。
监督此事的宦官所到之处,都要上等礼节相迎,并丰厚地给予贿赂。
而羊续却让他坐在单席上,举起旧棉絮做的袍子给他看说:“臣下的家产,仅有这件袍子而已。
”这个宦官报告了灵帝,灵帝很不高兴,羊续因此而没有登上三公之位。
又征召他任太常,还未成行,不巧病故了,当时年仅四十八岁。
留下遗言要薄葬,不要接受朝廷赐赠。
依照旧制,二千石级的官员去世,要赠钱一百万办丧事。
府丞焦俭遵照羊续的遗嘱。
一文钱都没有接受。
灵帝下诏予以赞扬,敕令太山太守把官府办丧事的钱赐给羊续的家人。
好了,祝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