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英雄的名言和故事
那里实行的是三三制.即:一个班约10个人.一个排三个班约30多人,一个连是三个排.约100人.一个营是三个连是300多人,一个团是三个营约1000人.
抗日英雄感人事迹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
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
为什么说有人都说 百团大战是抗日 规模最大的战役而不是武汉会战和 淞沪会战
百团大战其实就是个大型的游击战,并没有大规模集结军队,而是军队就近参战,并且基本都是在破坏,以破坏为主。
而会战是双方集结了大量部队,排兵布阵两军对垒,他们的目的都是一个地点
共产党在抗日时期打了一个百团大战,为什么不再打了
。
。
。
,,,
有不打了,一直在打啊,但是个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困难也是很多的,而百团大战虽然取得了辉煌果,但是本身的损失也是有的。
而且,当时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发动这么大的战争,像百团大战这么宏达的场面,整个抗日战争也没有几次,其具备的意义是重大的。
中共的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什么贡献
杨靖宇、马、赵、董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说一下,云是抗美援朝英雄。
抗战英雄人物有好多啊,像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向阳........ 向阳存瑞、叶挺、徐向阳邱少云 狼牙山五壮士 刘忠:1936年黄埔军校11期学员,就读于成都北较场。
分别参加了1938年武汉会战、1939年长沙会战,期间由排长升为营长,左手臂被枪打穿负伤。
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
于1995年去世,享年83岁。
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
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
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
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
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
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
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
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
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
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
张文志:1934年仍是个学生的他满怀救国热望投笔从戎,在广安加入杨森部队,并考入干部大队,一年半后升为排长。
1936年随杨森部队撤出四川,转战贵州。
从贵阳日夜兼程参加上海保卫战,成为部队中仅剩的军官,并于火线中升为连长。
1939年参加了长沙会战。
同年,调入黄埔军校学习。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
1942年日本军队出动大兵团突袭八路军前敌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在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突围战争中被炮弹击中身亡。
他本人也成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指挥官。
百度的抗战吧中有 实际上抗战英雄人物的事迹太多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个人推荐你去看看八百壮士和喜峰口抗战的事迹,网上有很多相关报道。
喜峰口抗战: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军侵占热河,进逼平津,长城抗战全面爆发。
宋哲元所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临危受命,开赴喜峰口一线,据险抗敌。
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一零九旅旅长赵登禹身先士卒,裹伤陷阵。
全军将士挥舞大刀,浴血拼杀;关内民众舍生忘死,奋勇支前。
硝烟弥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闪烁,倭寇为之胆寒。
自三月九日起,战数昼夜,毙敌 五千余。
日酋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荣誉尽丧于喜峰口外
”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
八百壮士: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
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在战役的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着壮士。
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
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
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初,忧愤国事,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旅长、师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右翼兵团总司令。
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人的兵力,再度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部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未能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同年5月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74师3个团共2000余人,从宜城窑湾东渡汉江,夜宿距宜城东北6公里的南营。
8日拂晓,率部北进,清晨抵长山西麓南瓜店。
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一带拉开。
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
我部稍作休息,即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泞难行,薄暮方赶到距南瓜店不远的襄阳境境内方家集。
知敌刚从这里离开,现行军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
直到敌人发现我兵力不多时,便掉过头来猖狂反扑。
部队在方家集一带一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机、坦克,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无一日修整,加之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又拼杀了几日,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5月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
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
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
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
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敌三面围攻,网开一面,企图把我军向北压迫至长山坪开阔地带围歼,三面火力集中到我军不到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
此时,我军已打退敌军5次进攻,伤亡惨重,险况频生。
李致远参谋对张自忠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
”张自忠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吗
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都是士坷垃
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 我军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
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用刺刀和大刀冲杀。
突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自忠左臂三角肌处穿过,鲜血立刻渗透了呢子制服,警卫人员不约而同地围在他身边做掩护。
激战到下午两点,张自忠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
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自忠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机会,我决不后退
”接着又飞来一颗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过,敌人已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眉目可见,敌我短兵相接,混战一起,展开了肉搏,张自忠自知伤重不救,大声对左右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问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
”刚说完,从东南又飞来几颗子弹,张自忠太阳穴和左眉梢上部各中一颗,倒地身亡。
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
人民的好儿子张自忠率部连战9日,杀敌数千,以死报国,坚守阵地,受伤不退,竟以身殉国,时年50岁。
其彪炳人寰光辉照耀的民族英烈气概震慑敌军,激励国人奋勇杀敌,直至日军投降。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
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
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
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
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
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
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
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
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
河南确山人。
杨靖宇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
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
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抗日战争时期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
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下半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九师和晋察冀军.区105个团20余万兵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其指挥员是谁
彭德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