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的名人名言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2、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生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1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1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1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1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1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20、知耻近乎勇。
—— 孔丘21、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2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2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24、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2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2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3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3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33、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3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35、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3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3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39、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40、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4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4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43、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4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45、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46、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47、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49、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50、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51、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5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5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54、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5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5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5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5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60、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6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6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6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6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6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66、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6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0、明德尚美,求真扬善。
71、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学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73、校园从此而美丽,从我做起. 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
74、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7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7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7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梅里美79、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约翰逊80、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
——维吾尔族谚语8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8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83、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清.颜 元84、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迪生85、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英.洛克8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法.卢梭8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法.孟德斯88、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西班牙.塞万提斯89、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
——德.歌德9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俄. 赫尔岑91、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子92、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
——拿破仑.希尔9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
——[英]托.卡莱尔9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
——[明]薛宣《谈书录》9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
——[美]乔.富勒96、谦恭有礼,人人欢迎。
——托马斯.福特97、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9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99、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
(法•拉罗什福科)10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不学礼,无以立-----孔子●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知耻近乎勇。
——孔丘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英语谚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谦恭有礼,人人欢迎。
——托马斯·福特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尔基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
——德·歌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
——维吾尔族谚语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
——法·拉罗什福科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迪生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西班牙·塞万提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
——[英]托·卡莱尔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
——[美]乔·富勒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孟德斯鸠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法·卢梭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德谟克利特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约翰逊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英·洛克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清·颜元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
——拿破仑·希尔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俄·赫尔岑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德谟克利特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文明礼仪作文100字
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文明礼仪是中国人传统的高尚品德,古代也有很多故事讲述着文明,礼仪的高尚。
古代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家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到家后,父亲特地选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可孔融却摇摇头说:“我是最小的,所以应该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子应该给哥哥吃。
”父亲听到后感到十分惊讶,小小年纪的孔融竟然懂得谦让。
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谦让别人,文明礼仪应从小做起。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谁又不想尊重自己呢
所以要先尊重别人。
要学会在学校尊重老师、在家中尊重长辈、在工作中尊重上司、在社会中尊重人民、就一定会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礼仪也是无处不在的,有很多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文明礼仪不仅仅指的是行为,还有仪态、语言、神态,这都是表现个人礼貌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有许多举手之劳都是养成文明的习惯:捡起一张不起眼的纸屑、随手关灯、不践踏草地、遵守交通规则、见到老师,熟人说声好或给个微笑……都是文明礼仪的表现。
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加个“请”字,事后说声“谢谢”,都会让别人觉得很有礼貌和文明,别人就会觉得是个值得交的好朋友,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给别人留了好印象,难道不好吗
文明礼仪不是代表着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永久的习惯,生活中的一部分。
让祖国变成文明的一个国家,让外国人更瞧得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文明礼仪一直留在我们心里,变成如同上班上学一样的平常。
让文明礼仪想好朋友一样,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提醒我们。
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人,也是一个文明的人民。
让外国人以前对我们的印象全部删除,让他们重新对我们另眼相看吧!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开场白
文明礼仪开场一种美,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那就是文明之美。
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文明的美丽来自素养。
重礼仪是一种文明,讲卫生也是一种文明。
卫生、礼仪、文明是当今时代倡导的主题。
今天我们新化四中全校师生在这里隆重举行“讲卫生,重礼仪,创文明”动员大会。
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良好的卫生习惯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下面有请政教处刘建安主任讲话文明礼仪结束语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文明的魅力来自素养,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反之,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寓言小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事白话译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
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
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
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
‘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教育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关于校园文明礼仪的资料有哪些
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礼仪;个 人 礼 仪;一、仪表1、讲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2、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
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
二、言谈;1、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2、进校要讲普通话。
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
三、仪态举止;1、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看书看报。
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2、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学 校 礼 仪;一、课堂礼仪: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上课迟到,应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教室,走进教室后,应速坐好,保持安静。
2、听讲:上课时坐姿要端正。
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可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使用普通话。
3、下课:下课时,全体同学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有领导或教师听课时,要让师长先走,全体学生起立迎送。
二、集会礼仪:1、参加集会,要准时、有序。
要按指定地方整齐就座,不早退,不随便进出,会议结束后要有序退场。
2、会议期间,要认真倾听,不得看书、谈话、吃东西、扔杂物、打瞌睡,讲话或报告结束后要鼓掌,以示感谢。
3、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统一着装,准时参加,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认真聆听,不得说话、搞笑。
升降国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同学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活动。
三、 尊师礼仪:1、在校园内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要让老师先行,并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买饭、打水或乘车时对教师应主动礼让。
2、对师长或来宾要主动问好致意,主动让座,让路,答问时彬彬有礼,不围观嘲笑,指指点点。
家长或亲友来校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在家长和老师间作介绍。
3、与老师谈话时应立正,在教室座位上与老师谈话应起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听讲。
领奖或向师长交物品时,双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6、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
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四、 同学间礼仪:1、同学间要团结互助。
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说伤害同学的话,不做对同学无理的事。
2、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4、严禁对同学,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纪违法行为。
5、诚实守信,说做一致,有错就改。
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
外出时要礼貌待人、谦虚好学,展现三中学子的风采,维护学校声誉。
五、校内公共场所礼仪:(一)校园1、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纸屑、粉笔头、果皮、包装袋。
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校园严禁吃泡泡糖、瓜子类食品。
2、爱护标语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树木。
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电器设施;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节约用水用电,不开长明灯。
3、、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进“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4、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自行车要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不乱停、乱放,严禁在校内骑车、带人。
(二)图书室和阅览室1、室内须保持安静和卫生,不要高谈阔论或东跑西走。
2、爱护书刊,不得偷撕资料,不作记号,阅读开架报刊后应按原序摆放。
(三)餐厅1、不抢跑、抢饭。
自觉排队、不插队,不大声喧哗,不敲击碗筷,不把饭菜撒在地上。
2、要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爱惜粮食,注重节俭,不乱倒剩菜剩饭。
吃不完的食物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四)宿舍1、宿舍内要保持整洁。
箱子、衣服、鞋帽、日用品等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往窗外或楼下倒水,扔东西、吐口水。
2、按时起床、就寝。
熄灯铃后不得谈话、打闹,不得进行体育或其他活动。
3、讲究文明,不说脏话粗话,喝酒。
4、到他人宿舍,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非经教师同意,男、女生不准互串宿舍。
5、文明用厕,爱护卫生设施,损坏设施应主动赔偿。
家 庭 礼 仪1、孝敬长辈,尊重兄长,爱护弟妹。
吃饭时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主动与家长打招呼。
2、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
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的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体贴帮助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与他人攀比摆阔,不乱花钱。
4、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5、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如何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学生养成礼让的良好习惯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
一.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1、认真布置班级,处处彰显育人氛围。
2、继续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岗。
上学、放学路上、教室门口等地方主动向教师或同学问好,打招呼,敬队礼,说问候语。
3、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班级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学生宣传文明礼仪教育。
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是符合文明礼仪规范的 1、要求孩子阅读有关的文明礼仪教育故事,如:孔融让梨等 2、收集文明礼仪格言、儿歌,并牢记于心。
3、每学期举办一次有关文明礼仪的研讨会或成果展示会, 4、通过网络、学籍,收集一些文明礼仪常识,发动3——6年级的学生编写礼仪儿歌。
5、开展主题教育队会 三、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习惯 著名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关鸿羽说过:“习惯培养需要训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
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多次体验、反复积累中产生一种精神愉悦和“内在需要”,最终形成稳定的心里品质,并转化为稳定的外在行为。
1、“今天我是值日生”主题教育活动 2、“文明礼仪监督岗”角色转换体验。
3、校外实践活动:“我是小交警”、“学雷锋”等 4、文明礼仪小课题调查实践。
通过各种探究性活动(小记者、小小调查员等),通过真实体验,主动认识而深刻感受到我们在不同场合与人交流应该注意哪些。
如“我是服务小明星”“乘务员的一天”“走进敬老院”等题目。
四、家校互动,拓宽礼仪教育渠道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1、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利用举办家长培训班的计划,向家长宣传,讲解有关的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使每位家长参与德育工作,做文明礼仪教育的热心人。
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平时教师采取了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通信、校讯通等。
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学生的礼仪素养有明显的提高,讲文明,懂礼仪的风气逐渐形成,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