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的诗句
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是一朵花,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来哺育,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礼仪是一首诗,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我们用理解去融化,用关爱来抚慰,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我们要做新时代文明的代言。
雨露下,我们播撒文明的种子;阳光里,我们装扮心中的春天。
带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带给别人一个温暖,别人给你灿烂心情。
带给别人一片真诚,别人给你深深思念。
送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让我们把春雷藏进队鼓,敲响时代的鼓点。
告诉祖国,告诉妈妈,文明礼仪伴我长大。
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告诉太阳,告诉月亮,我们是新世纪即将展翅的雄鹰。
做文明的使者,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做礼仪的少年,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华美德放光芒。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有关礼仪的名言。
(礼记 曲礼上的名言)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生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公关礼仪是人们从事公关活动的行为规范。
由于公关礼仪是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现代礼仪,因而它除了遵循人类共同应有的交往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礼仪的系统整体原则 礼仪是一个完整体系,几千年来已经无所不包,因而在对外交往和公关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它的整体性,并注意采集信息应完整,因为来宾或合作对象的性别、年龄、国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职业都决定了他适应并喜好什么样的礼仪接待,搞错一个环节都可能招来“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对等原则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会被视为不礼貌。
应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动友好,热情又有所节制。
(三)遵时守约原则 现代社会社会节奏加快、遵时守约更为重要,无论什么理由,不遵时守约都是不礼貌的,再正当的理由失约后也应道谦。
(四)尊重习俗原则与风俗禁忌原则 “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进门见礼,出门问忌”,这些有益的格言都说明尊重各地不同风俗与禁忌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外交往中不懂外国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会造成不愉快的后果。
(五)和谐适度原则 使用礼仪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恰当处理。
(六)外事礼宾顺序原则 (七)女士优先原则 “Ladies first”,(女士优先)是西方的一项体现教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绅士风度与骑士风度的体现。
虽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时这一点是万不可忽视的。
(八)差异性原则 外国人由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民族与我国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仅语言不同,而且在意识形态的许多方面都会发生歧义,因而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
一、礼仪的涵义与特点 1)礼仪的涵义:我国是“礼仪之邦”。
奠基之作是“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
孔子是最大的邦主,他竭力倡导学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经典名言是:“不学礼,无以立”。
对此,荀子在《礼论》中作了诠释:“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还说:“礼,天之极,地之道,人之矩”。
这就是礼仪的社会价值。
简言之,不学礼仪,难以立人、难以立事、难以立国。
礼仪,是做人、办事和治国的规矩 ,显示了礼仪的巨大功能。
礼仪,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长期形成的、美好行为举止的总和。
三点含意;一是在时间上是千百年长期形成的。
如我国春节的礼仪,相传尧舜时期就开始了。
社会生活中的婚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丧礼(披麻戴孝、三七致哀、子女谢步),官礼(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些君臣礼),都源于周公、孔子时代,历史悠久。
二是在内容上是指美好的行为举止。
因为历代都有各种礼仪,经过时代的与时俱进、优胜劣汰,那些反动的、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礼仪,逐渐淘汰,把那些美好的、文明进步的礼仪继承下来。
所以“礼仪”是正面的褒义词。
三是“总和”,是指礼仪文化,它贯穿和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讲的“相道”(吃有吃相、穿有穿相、扮有扮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就指林林总总都要讲礼仪,不可失礼失态。
礼仪,是长期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美好行为举止的总和,所以成为人们言行的规范。
什么是公关礼仪
公关礼仪是近百年来形成的社会高级礼仪。
说它是高级礼仪,是因为它体现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它是现代公共关系学的产物。
公关礼仪,既继承和弘扬传统礼仪中的美好的言行举止,又吸纳了新时代的精华,具有时尚的新潮性。
例如,“父母在,子女不远游”。
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礼仪。
我们继承和弘扬其“孝”的美德。
但我们是开放的市场经济时代,父母在,子女可以而且应该远游,才有出息。
这就是新的公关礼仪。
2)礼仪的特点: 礼仪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普遍共同性 。
古今中外,从个人到国家,礼仪无时不在,无处不存。
礼仪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行为规范,全体社会成员均离不开一定的礼仪规范的约束。
二是前后继承性 。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的礼仪都是继往开来的,每一种礼仪都有其历史的渊源,一脉相承,并在继承中得到“扬弃”。
三是个性差异性 。
有道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有千秋。
四是时代发展性 。
任何礼仪都有显明的时代特色,礼仪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但礼仪也是不断革新、与时俱进的,礼仪文化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今,礼仪还与国际接轨,各国的礼仪互相交融。
五是标准多元性 。
由于礼仪的五彩缤纷,评论礼仪的标准也多元化。
如“四个不同”(时代、国情、场合、对象不同,礼仪也有所不同);还有“入乡随俗”、“双方认可即礼仪”。
不过,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言行或习俗,都是附合礼仪规范的。
二、饭店宾馆礼仪的意义与性质 1)饭店宾馆礼仪的意义: 其重大的意义,有三个作用: 一是塑造形象。
形象就是公众的总印象、总评价,就是“知誉度”。
良好的礼仪,可以帮助塑造个人和组织的整体形象。
二是和谐关系 。
良好的礼仪,可以帮助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协调与和谐宾客关系。
三是有效工作 。
良好的礼仪体现了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使宾客有“宾至如归”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可以弥补工作的一些不足。
“无礼寸步难行”所以,礼仪此乃基本功。
培根说:“良好的礼仪,使人品生辉,使我们的事业锦上添花”。
实践证明,礼仪是文明建设,礼仪是一大“软件”。
学礼仪、用礼仪,能使饭店宾馆的人品生辉并使事业锦上添花。
2)饭店宾馆礼仪的性质: 饭店宾馆礼仪的性质是属于商务性礼仪。
这种商务礼仪有三种表现,即文明性、互利性和公关性。
文明性 ——饭店宾馆是特别崇尚文明的场所。
从礼宾小姐的一声“欢迎光临”而进门,处处是温馨的微笑、亲切的问候,那清洁的客房、那可口的菜肴,那迷人的服务氛围,那高雅的生活环境,使光临惠顾的宾客乐不思蜀、留恋忘返,直至依依不舍地离开。
顾客都在享受文明,沐浴在文明的阳光下。
文明性,当然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行举止。
一切违德违法的现象,都要禁绝。
饭店宾馆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是文明礼仪的楷模圣地。
互利性 ——饭店宾馆要讲奉献性的社会效益,当然地要讲互利性的经济效益。
通过优质服务,获得经济收入;顾客也得到利益共享。
这是互利性的双赢。
当今,饭店宾馆都树立了新理念:饭店宾馆与广大宾客的关系,不是你欺我诈的敌对关系,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
同行之间的竞争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的共赢共生关系。
互利性,当然不允许损人利已的言行举止。
一切侵犯宾客利益的现象,都要禁绝。
对于饭店宾馆来说,要坚持宾客呼声为第一信号,宾客利益为第一追求,宾客满意为第一标准。
对于宾客来说,也要维护饭店宾馆的正当权益,对某些失误提出过份的索赔要求,实施某些不规的行为,也是有失礼仪之举。
公关性—— 饭店宾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社会公众,“来的都是客”,不管来自上下左右的公众,只要按手续程序来,都是我们的“上帝和亲人”。
所以,我们要一视同仁地为他们服务。
不许以貌取人,或以地位权势来定位服务的冷热度。
我们都要求同存异地与宾客协调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服务员要增强“全员 PR关系意识”。
还要进行“公关员”的合格培训。
公关性,当然不允许“厚此薄彼”的歧视性的言行为举止。
一切损害公众自尊的现象,都要禁绝。
在处理某些宾客矛盾时,要以“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战略理念约束自己,要以大局为重、善于委曲求全,这是符合“公众第一”的礼仪 精神的。
(三)饭店宾馆礼仪的五项基本原则 1)真诚原则 真诚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事事处处,诚信相待宾客。
苏格拉底曾言,真诚是礼仪的首则,“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诚信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有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真诚才能得到宾客的芳心。
2)宽容原则 宽容是与人为善的高尚境界,得宽容处且宽容。
学会宽容、理解和体谅宾客,千万不要苛求责备、斤斤计较或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
宾客们来自四面八方,观念、素质或习俗参差不齐。
对许多看不惯的言行,服务员要宽宏大量一些,不要太苛求。
“宽容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大英百科全书》如此定义。
3)自律原则 相对地说,服务员对自身要严于律已,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服务过程中,在心中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准则。
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摆正自己的天平。
我曾说过的“客错我揽”就是自律原则的良好运用,终于赢得宾客的感动。
服务员自律了,宾客也会通情达理的。
4)适度原则 是指把握礼仪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和情境而行使相应得体的礼仪。
与宾客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媚态;要自尊自重又不能自负傲气;要相信人又不能轻信;要谦虚又不能自卑。
还要注意要内外有别,公私有别,不与客人过于亲密;不要过分繁琐、过分殷勤。
言行有度。
失度必失误。
5)灵活原则 对光临的宾客,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别、健康状况不一样,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区别。
对国外宾客可以给以适当特殊照顾。
对老弱病残宾客,进大门都应有人搀扶。
但对一般客人当然不必。
许多事情本应是服务员做的,但有的宾客执意要亲自动手体验一番,也可适当满足,不要“死活不让”。
在服务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具体情况个性化对待,这是必要的。
(四)饭店宾馆礼仪的主要内容 1)要全面体现礼仪五要素: ①礼貌 礼貌主要是精神礼。
在感情上对宾客尊重和敬爱,特别在语言上,要善于自然真诚地讲好“十字礼”: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还不够,要提升讲好“八语种”:呼语,谢语,敬语,谦语,歉语,雅语,吉祥语,应酬语。
语言是服务员与顾客交流的最常见的工具,要通过得体的语言充分体现我们珍视宾客为“上帝和亲人”的精神风貌。
(下期重点讲语言礼) ②礼节 礼节主要物质礼。
人们四季八节都有礼尚往来。
饭店宾馆,除了在精神(语言)上对顾客友好以外,还要在物质上给他们以各种实惠,例如打些折扣,赠些优惠卷,送些纪念小礼品等等,也是善待顾客的实际表示。
③礼仪 礼仪主要是形式礼。
仪,是形式。
礼仪类似于“仪表美”。
服务员在发型、打扮、穿着等举止形式方面;饭店宾馆在操办的各种活动的仪式程序方面,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例如,订婚结婚礼,开业典礼,颁奖仪式,新闻发布会等,其礼仪都是很讲究的。
④礼态 礼态主要是风度礼。
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现在人们讲“风度翩翩”,都是指风度礼。
风度,也叫气质、气度。
服务员要有雅俗共赏、和蔼可亲、不卑不亢、表里合一的君子风度。
招聘广告上讲的“仪态端庄、气质佳”,就是讲的风度素质。
⑤礼品 礼品主要是品格礼。
古人叫“心仪”。
相当于现在讲的“心灵美”。
不要把礼仪误解为只是外在的形式。
其实内容更重要,内心美才是礼仪的基础。
人称周总理是“东方的美男子”,不仅是指他的外表美,更是指他的内心美。
所以饭店宾馆的服务员,必须加强调道德修养。
例如拾金不昧、公益奉献、为宾客做好事等,都是难能可贵的“礼品”(高尚的品格)。
2)常用行为规范十注意: ①迎宾礼 迎宾员要风度宜人,笑容适可,真诚投入。
要有声迎送“欢迎光临”,“请慢走再见”;也可无声迎送,以注目表情的体态语作表示。
②电话礼 “四要”:先报名;善问事;话短说;亲道别。
电话是不见面的交谈,要注意语态亲切,还要学会“长话巧处”、“长话短说”。
③接待礼 办公室接待“五字”:一呼;二坐;三水;四办;五别。
还要实行“首问制”、“善终制”。
彻底克服“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失礼旧习。
④头礼 头称人的“首级”,是礼仪的集中区。
一是窗口。
脸面是人的窗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要重塑脸型为“方园型”。
在原则事上方一点,严肃一点;在非原则事上,园一点,微笑一点。
要善于真诚自然的微笑。
二是学会点头,按对象和情境,分浅点(象征性的点一下)、深点(幅度大一点、缓慢一点)。
头点得好是很美的。
要特别修炼脸部的表情。
“塑造自我,从头做起”。
⑤身礼 就是鞠躬礼,也分浅躬和深躬两种姿态。
要注意:距离要合适,大约 15°—30°为宜。
日本式的深鞠躬为大礼,弯腰的幅度大,正身时间缓慢一些。
一般情况下,富有表情的欠身一下就可以了。
要学会“头礼”与“身礼”的相对区别。
所谓“服务身裁体形”主要是指训练有素的“身礼”。
⑥手礼 手礼的形式很多,诸如鼓掌,挥手,合十,拍肩,拱手、用手指等等。
其中,握手最有代表性,象征性的握手可稍随意些。
正式的握手较为讲究:握否,先后,力度,时间,程度,表情,次数等等,都要得体、文明,尤其在外交活动场合。
在饭店宾馆服务中握手,同性间可以主动些,异性间可以被动些。
也可适当应用国外的手礼,为 OK,并指的胜利,拜拜,以调节气氛。
⑦异性礼 “男女有别”,历来是社交中的敏感问题。
饭店宾馆的男女服务员之间以及与宾客之间,决不许在工作时间有“谈情说爱”或“打情买俏”行为。
就是在业余时间,也要好自为之,注意分寸,免损形象。
有三句话值得注意:异性在交往范围上“广而不狭”;在交往的程度上“亲而不痴”;在交往的对象上“真而不假”,当心上当受骗。
还要学会一些“酒礼”技巧。
⑧禁忌礼 礼仪中有许多禁忌,不可轻易犯忌。
诸如:不要轻易的向客人讨名片或打听隐私的问题;多人握手时切不可交叉(构成十字架,意味着死亡);要力免不吉祥的语言用词;此外,不同的宾客对数字、颜色、送花、排序、交往方面等,都有所忌讳,在服务时务必注意,以免疏忽和失礼。
此外,有三种玩笑(政治、生理、隐私)要禁开。
在住宿、宴席、舞会、旅游方面,都有禁忌事。
⑨仪容礼 礼仪中最引入注目的是服务员的仪容仪表。
仪容指容貌,主要指人的头部,包括面部、发型、化妆、饰物等。
女的不能浓妆艳抹,头发过长。
男的不能留胡须和长鬓角,不带戒指。
仪表,主要指衣着饰物。
女的应穿衣裙,而不穿衣裤,必须扣好衣扣,不许敞开;男的领带不宜太花,不许光脚,要穿深色袜子。
同时,男女服务员。
还要注意坐姿、站姿、走姿。
在通道行走,要靠一侧,不要走在中间,如遇客人要礼让客人先行。
上班时不能背靠墙壁或他物。
不许边走边笑、哼唱、打响指、吃东西等失态言行。
仪容礼,是最能给宾客留下第一印象的。
⑩外事礼 由于改革开放,引来外宾潮。
饭店宾馆必须熟谙外事礼仪。
下列八点务必注意到:要了解和尊重外宾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外宾很讲究守时守约和工作效率;他们倡导女士优先、老人优先;他们坦诚和俭朴,反对浪费,吃法也不同;外宾的排序与中国不同:“右大左小”;打交道时要注意“七个不问”(年龄、婚姻、收入、经历、信仰、政治、隐私),不要中国式的问候(忙吗,饭吃了没有,到我家玩);特别要善待西方的“亲热礼”:飞吻、拥抱、亲吻,有两个原则,一是心领了,这是他们的常用礼仪,二是考虑中国的国情,要用适当的方式婉言谢绝,而又不损害友好之情;善处“小费”问题,外宾喜欢给服务员小费,以表奖励,我们不要轻易收取,收了要交领导,更不能索取。
有关家风家训的古诗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宋·林逋《省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