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下棋的名言警句
象棋是人类智慧的体操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小学生标语
1 中小学校园文化标语大全 1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 4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5知行一致,行胜于言; 6求实创新,与时俱进; 7全面发展,提高素质; 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9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 10敬人容人,助人爱人; 11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12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13种下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 14敬业修德强能健体。
15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16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17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18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19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20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2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22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23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24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25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26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7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28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29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2 30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31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32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33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34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35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36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
37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38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3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40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41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2爱校等于爱自己 43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44有你有我才有这有血有肉的***中学 4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6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一起走过。
47爱心造就生命的新绿,新绿展示爱心的美丽(爱护花草) 48有一种恩情是手下留情,有一种爱心叫脚下留心 (爱护花草) 49芳草有情君当怜,学海无涯我自勤 50一花一草藏世界,一言一行见精神 51一份爱,献给你;一份情,送给你;一片绿,留给你 52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53脚下留情,草如茵 54不要踩我,我是你们的绿化者 55我是小草,是你的朋友 3 56草坪为我们贡献绿色,请保护它 57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 58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 59付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份赞美 60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 61文化是盏灯,新海是艘船。
文化之灯引导新海航船。
62用青春的活力幻化绚烂彩虹,用生命的热情谱写生动旋律。
63让青春的笑脸写满诚信的诗篇,让欢快的笑声点缀和谐的乐章。
64让文化与艺术充满每一寸**大地。
65让艺术之花在五月的新海尽情开放,让我们心灵在五月的新海自由飞翔。
66领悟文化天地,超越平凡课堂。
67相信自我,磨砺自我,充实自我,展示自我,放飞自我。
68是海的深邃,澎湃了新海文化的宏大;是山的豪迈铸就了新海文化的高远。
69让青春的汗水流淌着生命的活力;让蔚蓝的天空洋溢着艺术的笑容。
70诚信是一片天,合作是朵朵彩云;开放是宽大的双翅,和谐是彼此的河流。
71巨笔长卷,写不尽沧海新颜洪波涌;画板宏图,展不完文彩风流艺德馨。
72用心灵的眼睛发现艺术,用艺术的才华美化心灵。
73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争创人间奇迹;新海学子刻苦攀登,再铸历史新高。
74文墨之香飘满常春的新海,激情岁月徜佯艺术的殿堂。
75让激情与灵感在新海擦出艺术的火花。
76厚积薄发,用艺术映照生活,喷薄欲出,让感动充溢校园。
77青春在鲜花与掌声中萌动着青春气息。
艺术在学生和校园里展现着艺术风彩。
78展开新海光辉的艺术翅膀,托起未来闪耀的灼热朝阳。
79海纳百川容千舟竞技新海,厚得载物育八方有为英才。
80愿我们拥有火热的青春之舟,在文化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81愿我们拥有轻柔的艺术之风,在书香的天空中展翅飞翔。
82让艺术的歌声回荡在新海的殿堂。
让文化的芬芳熏陶着新海的学子。
83阳光洒向新海,彩虹穿进新海,鸟儿飞进新海,艺术照亮新海。
84神驹肆蹄,竞走蜿蜒五百里天野;雏鹰振翅,启翾翀遁九千重云霄。
85桃李芬芳新海花开四月,琴瑟和弦音符跃动校园。
86放开梦想的翅膀在艺术的繁花中享受芬芳;搭乘希望的小舟在才华的长河里尽情释放
黄婉秋的简介
这是一个端庄美丽、温柔娴静、深情忠贞的壮族姑娘形象, 这个形象清新脱俗,像一颗洁白无瑕的珍珠在舞台上熠熠闪光。
三姐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1998年春天,在云南宜良县阳宗海风景区举办的民间 山歌节上,当年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饰演者黄婉秋 在观众的期盼中出现了。
几十年风雨沧桑,已把黄婉秋带入了 艺术生涯的金秋季节。
“刘三姐”在外形上虽已不像年轻时那 样清秀俊俏,但她的扮相端丽柔美,眼神仍然清亮如秋水,台 步依旧轻盈如春风,歌喉一张,婉啭清音如山泉泻涧,一下子 流入观众心田。
当她唱起“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只有山 歌敬亲人”时,台下喜爱山歌的3万各族听众随声跟唱,广场 上腾起了一片片山歌的细浪。
这只是黄婉秋多年来在各族人民中间传唱山歌,传播刘三 姐艺术精神的平常的一幕。
早在饰演电影里的刘三姐之前,从 12岁便开始艰苦学艺生涯的黄婉秋,就师从桂剧老艺术家尹 羲、苏芝仙,在他们的严格打磨和精雕细刻下,成了一名歌舞 兼擅、形神俱佳的桂剧新秀。
电影导演苏里、作曲家雷振邦发 现并选择了她时,她已是椟中之珠,匣中之剑了。
在“文革”动乱中,批斗黄婉秋的人说:“刘三姐是阶级 调和的典型。
她用山歌战胜财主的故事散布的是不要武装斗争 的幻想……”这种“歪批三国”式的“批判”从反面教育了黄 婉秋,促使她更深邃地把握住刘三姐的艺术精神。
传播刘三姐 的艺术精神,便是显示中华民族的尊严,发扬乡土文化的精魂, 树立中国正直不阿的为人标尺,让清新、刚健、优美的山歌清 韵滋润现代人的心灵。
黄婉秋认为:“现代都市人需要随欧风 美雨涌入的流行歌曲,也需要来自山野民间的纯朴山歌。
而且, 随着人类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弊病日益加深认识和回归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的归真返朴倾向的加强,山歌会更多更广地融入人 民的艺术生活中。
”她立下了一个庄严的志愿:“我一生的追 求,便是做一个刘三姐那样的刚正不阿而又受人民群众欢迎的 人,一个人民的演员。
” 她是言出行随、身体力行的人。
回顾新时期开始以来20 年间新的征程,人们看到,黄婉秋一直举着刘三姐艺术精神的 火炬,走在人民中间,走在时代前列。
作为一个人民的艺术家,黄婉秋的艺术生命在这20年间 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她信奉这样的格言:“老不是艺术,而艺 术却不怕老。
” 1977年11月28日,是黄婉秋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 一天,她经过艰苦排练,重新主演的歌舞剧《刘三姐》正式上 演了。
这是她演艺生涯的第二个春天的开始。
在克服了十年荒 疏、形体变化等困难之后,黄婉秋重新塑造的刘三姐形象又一 次征服了国内外观众。
人们看到,她将固有的艺术功力与新添 的现代敏感相融合,在戏剧中融入了壮族歌舞的神韵,使刘三 姐形象显得更有性格,内涵也更活泼跳脱,更具时代色彩也更 富地方风情。
人们认为,这一新的刘三姐形象,更丰满更成熟, 别具情趣和风采。
黄婉秋走到哪儿,那里的观众都会说:“刘 三姐来了。
” 1984年,黄婉秋在广西歌舞团上演的广西著名的民间 传说歌剧《百鸟衣》中饰演主角伊娌。
伊娌的形象虽然更带有 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但其血脉是和刘三姐的形象相连的。
她 们都植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都凝聚了人民生活中固有的诗意 和美质,都浸润着民间山歌的清韵彩调。
为了塑造好伊娌形象, 已经声名卓著的艺术家黄婉秋,对第一次见面的中央歌舞剧院 导演韩冰诚挚地说:“导演,我嗓子不算好,但很耐用,不要 怕我累,只要能达到导演的要求,排十遍百遍都愿意。
”她的 苦练和勤唱,使导演深受感动,又赞叹又心疼。
导演说她是用 心在歌唱、在表演。
当黄婉秋塑造的伊娌形象得到观众的赞誉, 《百鸟衣》获广西首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黄婉秋本人获主要 演员优秀奖时,黄婉秋更深刻地领会到:艺术是花的鲜美惊艳, 都是奋斗的血汗浇灌出来的。
1991年,由新加坡投资,黄婉秋与安徽电视台合拍黄 梅戏电视连续剧《黄山情》,并在剧中饰演主角黄山妹。
这是 她在电影《刘三姐》30年之后最喜欢的又一部电视剧,黄婉 秋心情特别激动。
她并不是黄梅戏演员,却虚心学习,严格律 己,自唱了剧中全部的黄梅戏段子,而且唱得韵味十足。
在黄 山妹形象上,人们又看到了“刘三姐”扎实、精湛的艺术功底 和细腻婉转的艺术风格。
该剧荣获1992年度全国电视戏曲 片“飞天奖”、“飞鹰奖”。
1995年,黄婉秋积极牵头筹备大型彩调《巧妹子》, 在剧组蹲点两个月,对该剧的排练演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她 对巧妹子的饰演者、青年演员言传身教,悉心培养,精心指导, 使这个青年演员的表演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始在艺坛上 崭露头角。
当《巧妹子》被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载誉而归,被 誉为“现代刘三姐的新版本”,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提名 奖,人们因此称赞黄婉秋无私扶植新人的艺德时,黄婉秋深情 地回忆起在她学艺过程中给予她难忘教诲的前辈。
比如著名桂 剧老艺人苏芝仙教给她眼睛运用法时说:“眼睛不要时时用, 要用在点子上,一下子抓住观众。
”这句含蕴着刻画人物上的 艺术辩证法的话让黄婉秋受益一辈子。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地 画出一个人的灵魂,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眼睛作为灵魂的窗户, 永远洞开就暗淡无光了;但在表达人物在典型场景中的内心感 情时,它有力的一转一瞥,便能透出灵魂内在的幽光来。
表演艺术上的精深造诣,德艺双馨的人品、艺品,对新时 代审美风尚的敏感,大胆探索的艺术家勇气,是黄婉秋的表演 才能向导演才能发展、转化、升华的条件,而推动她往导演艺 术方面发展的动力,则是她对刘三姐艺术精神的湛深理解和执 著追求,是她对祖国文化艺术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1997年, 为了向桂林山水节献演,黄婉秋蹲点剧组,负责重排大型民间 歌舞剧《刘三姐》。
她大胆起用青年演员,冒着酷暑,在简陋 的现场设施里,用20多天完成了排练。
她以现代审美视角和 艺术感受重新演绎这恒久弥新的美丽民间传说,使其内含的民 主性菁华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契合无痕地得到浑然一体的表 现。
重排的《刘三姐》在山水节期间连演13场爆满,并得到 了中宣部领导丁关根的称赞。
黄婉秋不仅导演歌舞,而且善于导演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种 曲艺新剧。
1995年11月,在全国曲艺调演比赛中,黄婉 秋导演的以朱老总桂林赏兰为素材的桂林文场《春兰吟》,还 有壮族末伦《漓江竹》,在评比中获第二届全国曲艺牡丹奖, 她本人荣获本届大赛中唯一的导演奖。
1997年,《春兰吟》 以其对高尚的革命情操的演绎和高雅的艺术品位,荣获第七届 “文华奖”的新节目奖,实现了桂林市小节目获“文华奖”的 “零的突破”。
黄婉秋导演大戏举重若轻,导演小戏举轻若重, 她逐渐形成了气度恢宏而又一丝不苟,时代感强而又地方风情 浓郁的导演艺术风格。
她把满腔热情和心血,投注在桂林地方 艺术品种的繁荣中。
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越能走 向全国,走向世界。
黄婉秋多次率团进京,出国演出,她的表 演艺术和导演艺术,赢得了中外观众和行家的交口称誉。
在这改革开放的20年中,黄婉秋还以一个艺术团体现有 体制的改革者的姿态,出现在广西艺坛上。
1991年10月, 黄婉秋从南宁回到桂林,就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一个在她 心中酝酿已久的“刘三姐计划”,终于有机会得以施行了。
早在1985年,黄婉秋就有了一个组建刘三姐艺术团的 构想,并得到当时自治区有关领导的支持。
1992年6月, 与香港中地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刘三姐艺术团成立了,并逐步 发展,成立了刘三姐集团公司。
刘三姐艺术团实行以聘用制为 主的用人制度,团里的常务人员包括团长黄婉秋在内只有4人, 其他所有的演员都从全市乃至全国招聘,分配制度则看演员的 表现、付出的时间、演出的艺术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定,以充分 调动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由于改革的步子大,措施得力, 刘三姐艺术团成立后,经济效益、艺术品位和知名度迅速上升。
在黄婉秋的心目中,刘三姐是她的艺术之根、是她毕生追求的 艺术“标高”,她要让刘三姐艺术精神在八桂大地上生根、长 叶、开花,长成一棵蓊郁常青的艺术之树,一片郁郁苍苍的艺 术之林。
她鄙薄“走穴”赚大钱、捞私利的短视行为,投身商 海而不沾商人气,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真正艺术家的 赤子之心。
她身为刘三姐集团董事长,但她和她的先生何有才 在集团公司没有拿一分钱兼薪和奖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黄婉秋永远保持着她扮演的刘三姐清贫质朴却自尊自 强的高尚品质,这是她使人感动、叹服的地方。
1995年自 治区文联换届选举,黄婉秋是唯一全票通过的连任副主席。
这 是对她的人品艺德的最高嘉许。
1998年被评为自治区德艺 双馨演员,黄婉秋每年都有新的贡献,不愧为用刘三姐艺术精 神塑铸自身灵魂和形象的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中国书法家汪文孝
汪文孝,福建东山人。
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特聘高级院士、中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会国际会员、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国际中华人才专家协会文学书画评审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杰出荣誉功勋会员,在2007年中国艺术年度人物颁奖中被授予“共和国杰出艺术家”荣誉勋章。
汪文孝老师书法作品既遵循运用先哲时贤章法、又立意坚持个人风格,体现出其身无媚骨,袖有清风艺术风范。
多年以来,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国际书诗画大展赛中获得特等、一等、金银、最高荣誉奖、金樱花奖、国际文艺特别贡献奖等多种奖项数十次,在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东方博古艺术城、北京大学、全国其他省市地区参展获奖并被收藏。
王文孝老师艺德高尚、作品杰出,其实绩分别被编入《人民画报》大型文献专辑、《中华功勋人物大典(当代卷)》、《世界人物辞海(第四卷)》、《世界华人成就博览(第一卷)》、《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四卷)》、《世界文艺博览-书画》、《中华诗书画人物年鉴1949-2009》、《中国书法全集(全十卷)》等上百部书刊典籍。
除此之外,汪老自创的诗词格言分别被中国当代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报纸刊物研究会、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全国楹联书法绘画委员会等机构摘录和发表。
经中国(国际)艺术品品牌资质认证委员会审核认证,汪文孝老师作品资质被核定为“中国艺术品顶级品牌”。
什么是“浓缩人生哲理”
象棋谚语 人生哲理 象棋是中族的国粹。
在九百六十万公里的泱泱国度中,到底有条象棋谚语
谁也难以统计。
普通谚语,它产生于文字之前;象棋谚语,只能在象棋产生之后而出现,迄今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可怜因为它扎根于民间,绝大多数只能靠“口头禅”流传下来,湮灭了多少
真的难以想象
霍文会先生主编的《棋谚指要300例》中选择、收集了一百三十条棋谚(其中还包含了不少格言)。
我想远远不只这些。
象棋谚语历经千年沧桑,能够流传至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象棋谚语从语用功能上,它是象棋语言宝库中的“明珠”
从炼义铸形上讲,象棋谚语是象棋先哲们智慧的结晶;是象棋民间语言的艺术火花
它是以“口碑性”顽强地在民间广为流传。
象棋谚语除了具有普通谚语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特殊性。
它能在九十个交叉点、三十二枚棋子中浓缩整个世界;浓缩人生哲理
你看,那些谚语既讲知识又阐明道理,真是一套一套的: 谈到棋艺性质时,棋谚告诉我们:“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下棋就是一场斗智:“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根本策略是什么
棋谚说:“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谈到棋子的走法时,棋谚说:“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谈到下棋的心态,棋谚说:“临杀勿急,稳中取胜”。
强调稳慎时又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棋谚还谈到了象棋各子的威力,车:“一车十子寒”。
“车正永无沉底月”。
马:“马有八面威风”,“马蹬四方”,“马跳连环不用车”,“马踩无棋”。
炮:“空头炮,凶恶难当”。
卒:“卒坐宫心,老帅发昏”。
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讲到象棋各子的威力欠缺时,棋谚又说:“输棋只因出车迟”。
“低头车,阵势虚”。
“马退窝心,不死也昏”。
“马跳边,易被歼”。
“炮进冷苍,难兴风浪”。
“孤炮难鸣”。
“单车寡炮瞎胡闹”。
“高将多危”。
“老卒无功”。
马炮争雄互不相让时,棋谚概括两句话:“开局炮胜马,残局马胜炮”。
棋谚还辨证地阐述棋子之间的相克相生:“当头炮,马来招”。
“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
“马卒难破士相全”。
“缺士怕马,缺相怕炮”。
“缺士怕双车”。
棋招中最忌什么
棋谚说:“象眼谨防塞”,“马怕蹩脚”,“车入险地”,“炮勿轻发”,“臭棋乱飞象”,“无事不支士”,“将忌暴露”。
什么形势最危险
棋谚说:“连车重炮卧槽马,城里老将挨死打”。
“车临头,马挂角,老将活不了”。
“小卒坐大堂,将帅活不长”。
下棋的艺德有何讲究
棋谚对旁观者的要求:“观棋不语真君子”。
对当局者的要求:“举棋不悔大丈夫”。
棋谚还告诉人们下棋时不要太在乎输赢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棋是木头块,输了再重摆”。
棋谚还对人间一切事物做了一个精辟的论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读者朋友,你说象棋谚语是否包含了人生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