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言、俗语、名言警句的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来梅花扑鼻香。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互帮互助的俗语或格言有哪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顶个诸葛亮。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诚意能叫枯木发芽。
助人为快乐之本。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元·
关于 说 和 做 的名言俗语
【制度】 ●有道之行治修制民服也(管子) ●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
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偿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任何规章都有某些例外,绝对通用的规章是没有(罗·伯顿)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乔·拜伦) ●例外是有的,否则就不人有常规的了(汉姆生) ●没有无例外的规则(克劳塞维次) ●规章与模范会毁灭天才与艺术)(赫兹里特) ●强加于人的规章总以“合理”为外衣(约·弥尔顿)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来保证()
关于正确对待得失的名言和俗语有吗
失之东隅,收榆 【出处】语见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第七》):“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
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
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
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
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
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