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诗三十首其四名句
论诗 赵翼 名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关于语言魅力的名言
1.真正的写作高追求的恰“常字见奇”的艺术境界,最能打动读者的语言,往往也是一个普通常见的词语被高手运用得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张华2.语言的魅力就在于修辞艺术,语言的实力也在于修辞艺术。
那些以为用大脑和理性就能改变世界的人,其实不过是一种肤浅的一厢情愿而已,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是修辞,确切地说,是语言。
——张华3.语言是太阳,它的魅力在热烈;文字是月亮,它的魅力在宁静。
热烈以传情,宁静以达理。
——应永春《爱迷途经》4.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5.语言既可以掩饰思想,也可以暴露思想。
——罗马共和国散文作家 加图6.语言是历史的档案……语言是诗歌的化石。
——美国作家 爱默生7.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
——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8.谚语就是那些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精炼的语言。
——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9.说出烙有所处时代印记的语言,这一点历来合法而且永远合法。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10.语言是一块琥珀,许多珍贵和绝妙的思想一直安全地保存在里面。
—— 理·特伦奇
名言警句及赏析
【名言】1弃时间的人,时间弃他。
——莎士比亚2、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用时间。
——叔本华3、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4、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5、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6、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
——美国7、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弗莱彻8、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9、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10、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诗句】1、《长歌行》两汉:佚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劝学》唐代: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明日歌》明代:钱福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翻译: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
4、《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金缕衣》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翻译: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6、《杂诗》魏晋: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翻译: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7、《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翻译: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8、《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翻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9、《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翻译: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10、《春宵》宋代: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翻译: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给我一支笔,的名言词
心正则笔正。
宋·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
笔正:指书法纯正。
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笔写字才会书法纯正。
“~”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回答穆宗问他为什么善于用笔对说的话,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写字就会写得纯正,合乎章法。
其实“心正”与“笔正’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一个人的才识、学问甚至性格、品格等修养,往往能通过书法体现出来。
如风流倜傥的人,字也多半写得潇洒飘逸;忠厚淳朴的人,字也大都写得朴实无华。
作者云“~”,无非是强调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养,这是至今我们都应该认真借鉴的。
这句可供论述书法艺术中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下笔风起云涌。
笔名言明末清初文学家 蒲松龄笔是思想的舌头。
西班牙小说家 塞万提斯挥毫落笔如云烟。
唐代诗人 杜甫传神文笔足千秋。
清代文人 永忠长觉风雷笔下生。
关于笔的名言唐末诗人 崔道融不动笔墨不读书。
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笔下龙蛇似有神。
唐代书法家 张怀瓘笔所未到气已吞。
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是智慧的犁铧。
笔名言尼日利亚作家 约翰·克拉克笔杆子已成为号角。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 朗费罗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
意:这里指字的形体、结构、笔划搭配等。
笔:这里指下笔书写。
作字:写字。
这两句大意是:在动笔书写之前,要先对所写的宇的形体结构偃仰横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虑,然后再下笔书写。
书法家在动笔之前,不仅要对每个字的形体太小,笔划粗细,用墨浓淡,运笔急徐进行充分酝酿,精心设计,而且还要对字与字之间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结构布局有通盘的考虑,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书法作品。
故而“意在笔前”是书法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这两句可供论述在书法创作中应先认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后再下笔书写;也可仅引用“意在笔前”说明在文学创作中应对要表现的内容有了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清代文人 陈廷焯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关于笔的名言清朝文学家、史学家 赵冀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唐代画家 张彦远未落笔时,先须立意。
清代学者、书画家 蒋和落笔要旧,景界要新。
清代画家 唐岱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笔名言北宋文学家 苏轼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
清代画家 方薰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汉·王充《论衡·佚文篇》。
这两句大意是:文人的笔,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
王充在这里说的是一种写作目的,认为文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劝善惩恶”。
这里的“善”、“恶”,自然是以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
但王充已经认识到文学的社会性,指明了文人的社会责任,这是应该肯定的。
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学家,应该用自己的笔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惩戒恶行劣迹,爱憎分明,褒贬得当。
从这个意义来看,~两句对当前的写作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佚文篇》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
苏味道:初唐时人,曾居相位,后贬为刺史。
据鞍:骑在马上。
雄剑:利剑。
插笔:搁笔。
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以表示紧急。
这两句大意是:在马上挥舞着利剑杀敌立功,在案旁写成的羽书飞传军中。
诗句赞扬苏味道武能疆场杀敌,文能运筹帷幄,可化用以表现古时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赠苏味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笔的名言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这两句大意是:一下笔就能使风雨为之惊动,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
这两句是杜甫连用比喻、夸张的手法高度赞美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歌精妙绝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应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动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诗文作品气魄宏太,感情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两句大意是:读破了万卷书,作起诗文章像有神助一样。
这两句是杜甫的自我评价,虽多少有些夸张和自负的意昧,但确是经验之谈。
它道出了一个质朴的真理,即博览群书,吸取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创作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写起诗文来就会下笔成章,若有神助。
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作了精炼的概括,因而千古以来广为传诵。
苏轼的名言“读书万卷始通神”即从此化来。
此名句可供引用论述平时注意读书,注意积累知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笔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精华在笔端,咫只匠心难。
唐代诗人 张祜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英国散文作家 威·赫兹里特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
关于笔的名言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
北宋词人 向子湮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
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
“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
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笔名言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
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
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
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
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唐·李白《江上吟》。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沧洲:泛指扛海。
这两句大意是:诗兴酣畅之时,落笔行文力撼五岳;挥毫成诗之后,笑做人间气凌江海。
~两句写李白文思酣畅,气度非凡,落笔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现出李白的文学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
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艺术天才,也可借以褒扬其他作家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 李白 《江上吟》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诗人兼辞赋家。
他的艺术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对诗歌形式作过多方面的探索,对唐代诗赋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这两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为成熟,他的笔锋雄健,气势凌云,纵横挥洒,无不如意。
此名句是对庾信的文学评价,后一句也可借来评价其他优秀作家纵横捭阖、气势不凡的作品。
唐代诗人 杜甫 《戏为六绝句》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
退笔如山:据《太平广记》载,智永住吴兴永欣寺,学书有秃笔头十瓮,后埋之,号为退笔冢。
这两句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
苏轼的外甥柳闳、柳辟很崇拜舅舅的书法,向苏轼索求笔迹。
于是,苏轼写了两首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
“读书万卷始通神”一类的警句,是古人劝学的常用语,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种号召读书广博的口号,在知识爆炸,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专业面目趋狭窄的今天,仍有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关于笔的名言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其四。
意匠:指作文、绘画时的精心构思。
纵横:奔放,不受拘束。
这两句大意是:精妙的构思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刚劲的笔触纵横恣肆,任意驰骋。
浩瀚的文思,是写作的基础,文思浩瀚则笔力纵横,笔力纵横则表达如意,正如苏轼所说;“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两句对创作时的构思和表达均有借鉴意义。
南宋诗人 戴复古 《论诗十绝》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六首》其五。
由来:从来。
落笔:下笔。
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爱美求好,我写作时从来都感到下笔是很困难的事,一首诗总要反复修改千次才觉得心安。
袁枚和蒋士铨、赵翼号称“乾嘉三大家”,是当时诗坛盟主,可是他晚年写诗还要千百次修改,才觉得心安。
此诗的后两句是“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意谓作品不经反复修改,就像没梳妆好的女子一样,不许步出闺阁,抛头露面,让人看见。
由此可见袁枚创作态度的谨严,也可见写作中修改、锤炼的重要。
清代诗人 袁枚 《遣兴六首》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郭璞《江赋》。
这两句大意是:长江景色的美妙,是语言叙述不尽的;与长江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笔墨记录不完的。
原文虽然是针对长江的,但也可用来泛指其它事物。
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壮丽、园林的秀美或某次经历的丰富多采,令人难忘等。
也可用以说明写诗作文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为上,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不宜过于直露。
东晋著名学者 郭璞 《江赋》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
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
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
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
”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
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笔名言见唐·杜甫《醉歌行》。
词:文词。
笔阵:笔法阵势。
这两句大意是:文势浩瀚,如三蛱之水奔腾澎湃;笔法雄健,如千军万马独力横扫。
这是杜甫对堂侄杜勤的赞语,也可用来称许才思敏捷,文势磅礴和书法矫健,挥洒自如的人。
唐代诗人 杜甫 《醉歌行》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情深不自持。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晋代书法家 卫恒胸中历历着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魏衍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关于笔的名言唐代诗人 杜甫内忧未艾叹萧墙,点滴学问在笔头。
陶铸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诗人 岑参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
清代学者 蒋骥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笔名言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意得:指文思涌现。
命笔:执笔写作。
理伏:指文思阻塞。
投笔:掷笔。
卷:收。
这两句大意是: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
要写出好的作品,不仅要有创作的愿望,更需要有灵感,有冲动。
光凭冥思苦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所以刘勰主张文思畅达时就命笔行文,文思枯竭时就干脆投笔卷怀,不要硬去搜索枯肠。
这种见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人有一个好名声,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产。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
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试手初:初次试试自己(描花)的身手。
等闲:白白地。
这几句大意是:这位新嫁娘久久地饿偎在丈夫的怀里,抚弄着彩笔,在婚后初次尝试着描摹花朵。
由于沉溺于幸福的爱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时光,影响了刺绣工夫。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妻恩爱生活的词。
~几句把新婚夫妇的生活情态写得逼真传神。
新娘子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在~后,地又撒娇地“笑问鸳鸯双字,怎生书?”是她真的遗忘了,还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读者猜想。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南歌子》在真正的伟人的领导下,笔会比剑更有力量。
关于笔的名言英国小说家 布尔沃·利顿借用别人的观点的人永远也偿还不了这笔债务。
英国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山谷:指肤西蓝田辋川的山谷。
郁郁;树木葱茏茂盛。
盘盘:蜿蜒盘屈。
尘外:尘世之外,指画中充满隐逸之情和禅意。
这几句大意是:(辋川)山谷葱茏盘屈,云飞水动,隐逸之情和谈禅之意溢于画表,不凡的意趣生于笔端。
王维性喜山水,热最自然,崇信佛教,诗、画多以山水为内容。
晚年居于辋川,曾绘《辋川图》,~几句就是对《辋川图》的生动的文字描绘,读之如身临其景。
唐代诗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诗人! 笔下珍重罢! 众生的烦闷 要你来慰安呢当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笔名言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
法国思想家 文学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若不是笔帮助了剑,恺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遗忘。
亨·沃思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
法国哲学家 狄德罗
关于作文的名言
运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
——蒲柏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
——叔本华作品是心灵的精华。
——叔本华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创作的时候,才能得到一种堪称真正的艺术的东西。
——素友一个作家应该具有两种品质,正义感和不会被任何震惊所摧垮的洞察生活的全部卑鄙龌龊的能力。
——海明威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海塞为了写得好,必须充分地掌握题材,必须对题材有足够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把思想构成一个联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
——布封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下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有如我才刚想到的一般。
——阿林汉为了使主题变得生动,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取来的某一题材,它本身常常是一种“没有顺序”、“没有秩序”的东西。
我们把它拿来拆散,一如孩童堆砌积木那样,把它试验着堆砌起来,再拆开,再试用另一种方法堆砌起来。
——小林多喜二对我来说,写作就像呼吸一样,不呼吸我就活不成,同样,不写作我也活不下去。
——聂鲁达作家最吸引人的力量有两个:使人们熟悉新事物,使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新鲜。
——萨克雷好作品的秘密,在于用新的方式叙述一件旧事,或用一种旧的方式叙述一件新事。
——戴维斯笔乃心灵之舌。
——塞万提斯不费力写成的东西读起来必然无味。
——约翰逊自己不睡觉让读者睡觉的作者,公众从来没有同情过。
——科尔顿写作是一种信念的行动,不是语法的技巧。
——怀特写得清楚的人拥有读者,写得含糊的人拥有评论者。
——卡米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莎士比亚作家应该为自己同代的青年写作,批评家为下一代写作,而教师则为更后来的人写作。
——菲茨杰拉尔德文风如其人。
——比丰有独创性的作家不是不模仿任何人的人,而是谁也模仿不了的人。
——夏托布里昂写散文时说你想要说的话;写诗歌时说你必须说的话。
——霍姆斯言词应该只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
——勒纳尔一切乐趣都在于你如何讲述一件事情。
——弗罗斯特长篇大论和中肯是两回事。
——伊拉斯谟舌头说的也好,笔头说的也好,最悲惨的是:“本来会……”——惠蒂尔仔细斟酌你的言词,以免它们变成利剑。
——莱尔只要你不把太多的词扯在一起,词具有很大的力量。
——比林斯模仿别人是必要的,模仿自己却是可怜的。
——毕加索作者不是忠实地刻画事件,而是把他眼中的内在的实质传达给观众。
——爱尔默·赖斯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
——冈察洛夫作家应该十分注意地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
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民出什么样的闪光
天空像什么样子
有什么变化
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绘出无数这们的景色。
光凭想象是不行的。
——普列姆昌德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
——狄德罗只有动情写成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
——塞·柯尔律治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尼·布瓦洛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凡是好的作品都是这样,他们不只是单纯的雕刻或画。
他们磨砺自己的灵魂,使之与外界事物相一致,再恰如其分地把这些复活在作品里。
一刀刀、一笔笔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刻印在作品中。
——武者小路实笃要想打动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动。
否则,再富技巧的作品也决无生命。
——让弗·米勒每一部作品,应该是激情的果实,应该为激情所渗透。
——别林斯基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是由它的中心思想的深度和社会意义所决定的。
——齐斯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种形式。
——高尔基果主题不合适,所有天才都白白浪费。
——歌德创作不能急于求成,要慎重地研究题材的所有因素,以便进行比较,达到最大的匀称。
——皮埃尔·让·德·贝朗瑞任何一种手法的选择,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是由题材和人物决定的。
——米·德利维斯如果作家总是睁着眼睛,那么他从空气中也可以获得小说的素材。
从火车上、船上、报刊上、人们的交谈等许许多多场合都可以获得优秀的小说素材。
经过几年的磨练,观察就自然了,目光自然就会选择有用的东西。
——普列姆昌德作家应该竭力从平凡中间挖掘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义的东西。
——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构——这首先是指确定的目的、确定的中心人物,其次,才是确定的其余人物,他们沿着阶梯自上而下,环绕在中心人物的周围。
这,就如同一座建筑的结构一样。
——阿·托尔斯泰何谓创作中的典型
——典型既是一个人,又是很多人。
就是说,是这样的一种人物描写:在他身上包括了很多人,包括了那体现同一概念的一整个范畴的人们。
——别林斯基描写人,是容易的;描写人的心灵,则是艰难的,因为心灵应该通过人的肢体的姿态和动作去表现。
——达·芬奇只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
——罗丹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作编织好的生活的网,那末细节就是网中结点。
——阿·托尔斯泰谁要是写出全部细节——那就失败了,必须把握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
天才即在于此。
——屠格涅夫要想写得紧凑,就必须对你所写的事物知识了解得极为充分、确凿,可以毫不费力就把最精彩和最重要的东西挑选出来,而不使你的作品杂乱臃肿。
要知道得详细,才能写得简练。
——巴乌斯托尔斯基要像挑选宝石和情人那样选择形容词。
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
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显示力量,就以为十个形容词就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
——斯坦利·沃克写作贪快的人,糟就糟在不懂得简练。
——司各特一切您都必须压缩,压缩
只要做到这一点,您就可以学会简练、明白、有力。
——高尔基词汇越简练,它就越准确。
——高尔基不论人们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最能够表示它,只有一个动词能使它最生动,只有一个形容词使它性质最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能利用蒙混的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决不要借助于语言的戏法来回避困难。
——莫泊桑一字不可易,易则损文笔。
——荷马要琢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要研究通篇的风格。
一切都要恰到好处,都要站得住脚,都要恰恰是在情节发展需要它的地方写出来,而且要做到一字不易,换一个字就会损害通篇的完整性和它的美。
——富尔曼诺夫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一挥而就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但好作品却往往一挥而就。
——本·琼森我尽我的全力每天写作十五小时,太阳东升,我就起床,一直到午饭的时刻为止,除了喝咖啡之外,不吃任何东西。
——巴尔扎克写作要慢中求快,切不可灰心
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砧上锤上二十次
——尼·布瓦洛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习。
——爱比克泰德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
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果戈理写作要严格、严格,再严格。
求快——这意味着不是往山上爬,而是从山坡上向下滚,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
——富尔曼诺夫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他醒后更兴奋。
——贝多芬不费力写成的东西读起来必然无味。
——塞·约翰逊写作,尤其是诗,等于流汗。
作品就是汗水。
——让·科克托任何付出一生心血、润饰完成的作品,毫无疑问都要把人类本身作为最重要的关注对象。
——穆勒劝你从容地忙着,总不要失掉耐心,还要十遍、二十遍修改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它,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要可以增添,却常常要割爱删弃。
——尼·布瓦洛我是写过不少东西,但凡是我认为不理想的,我都将它们付之一炬,重新写起。
——无情地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篇幅虽然减少一半,对读者的价值却要增加三十倍。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一部短篇小说要快,而送出去付印要慢。
短篇小说像酒一样:收藏得愈久愈好。
只是有一点区别:酒不能动,不能老打开,而短篇小说却时时得抚弄:看一看,摸一摸——相信吧,每一回你都会发现缺点的……等到你问心无愧了,那时候再送出去。
——富尔漫诺夫
谁有上海版初中语文6-9年级古诗和所有要求背诵的诗歌
六年级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代诗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 山 西 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课外古诗词 【长 歌 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 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 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 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 溪 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外部分 【赠从弟】(刘桢东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南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六.九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 课外古诗词 【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 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 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 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关于勤奋的名言三则和小故事三个,在线等~~急~~
勤奋的名言三则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勤奋的小故事 1、陈毅的家里有很多藏书,这为陈毅幼年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陈毅到了八九岁时,就开始大量阅读自己家里收藏的各种书籍,他读书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一次,陈毅正在看书,母亲交给他一个篮子,让他去复兴场街上买绿豆。
路上,他一边走,一边看书,到了街上,买完豆子,又看着书往回走。
回到家,母亲问他是怎么搞的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原来,他光顾看书,连买的是什么豆子都不知道。
还有一次,陈毅到一位亲戚家去过中秋节。
他一连走了几十里路,到了亲戚家后,发现一本自己很想看的书,他不顾疲劳立刻躲到书房里读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到了,主人请他到桌上吃饭,他不肯,主人只好把糍粑和一小盘红糖端到书房的桌上。
桌上还摆着些笔墨纸砚和书籍,砚台里的墨汁还没有全干。
陈毅一边读书,一边吃糍粑蘸“糖”,谁知他一遍又一遍地把糍粑蘸上砚台里墨汁往嘴里送,弄得满嘴都墨,他还一点儿也没觉察到。
不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过一碗面条来到房间里,见此情景,大吃一惊,随后又哈哈大笑起来,赶忙叫他洗漱干净。
事后,大人们不免有点恼怒,陈毅却笑笑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2、古希腊有个叫德斯梯尼的演说家,因为儿时患有口吃病,结果常常被对手辩倒,但他并没有屈服于这个先天的弱点,而是坚持每天跑到海边或爬上高山,口含小石子,高声演讲,经过刻苦勤奋练习终于成为著名演说家.我国西汉大文学家司马迁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探访樵夫渔民等老百姓,搜集了许多民间历史传说,为写《五帝本纪》提供了大量素材. 3、匡衡家穷买不起书。
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
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
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
”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
”可见他声誉很高。
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头悬梁 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
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锥刺股 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
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读书。
壁凿求光 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
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在学习时,总是非常用功。
记得有一次,在一次课上他有一些问题没弄懂,便在别人下课喝咖啡时,仔细把上节课的内容像放电影似的,再回顾了一遍,有不懂的文章,他就高声诵读。
因此,他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每当别人问他学习好的秘诀时,他说是“勤奋”
爱迪生蓄电池 爱迪生一旦确定了目标,爱迪生便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他的头脑里,其他事情,包括衣食住行似乎都淡化了,只清晰地留下研究工作。
一天,爱迪生在家里吃饭时,突然举着刀叉的手停在空中,面部表情呆板。
他的夫人看惯了他的这类事,知道他正考虑蓄电池的问题,便关切地问:“蓄电池‘短命’的原因在哪里?” “毛病出在内脏。
要治好它的根,看来要给他开个刀,换器官。
” “不是大家都认为,只能用铅和硫酸吗?”夫人脱口而出。
她想了想,对她的丈夫——爱迪生说这种话毫无意义。
他不是在许多“不可能”之中创造了奇迹吗?于是,夫人连忙纠正道:“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对吗?” 爱迪生被夫人的这番话逗乐了。
“是啊,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我一定要攻下这个难关。
”爱迪生暗暗地下定决心。
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比较、分析,爱迪生确认病根出在硫酸上。
因此治好病根的方案与原来设想的一样:用一种碱性溶液代替酸性溶液——硫酸,然后找一种金属代替铅。
当然这种金属应该会与选用的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并能产生电流。
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只要选定一种碱性溶液,再找一种合适的金属就行了。
然而,做起来却是非常非常的困难。
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夜以继日地做实验。
一个春天过去了,又一个春天过去了,苦战了3年,爱迪生试用了几千种材料,做了4万多次的实验,可依然没有什么收获。
这时,一些冷言冷语也向他袭来,可爱迪生并不理会。
他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
有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记者向他问道: “请问尊敬的发明家,您花了3年时间,做了4万多次实验,有些什么收获?” 爱迪生笑了笑说:“收获嘛,比较大,我们已经知道有好几千种材料不能用来做蓄电池。
” 爱迪生的回答,博得在场的人一片喝彩声。
那位记者也被爱迪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红着脸为他鼓掌。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爱迪生将他的试验继续下去。
1904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爱迪生终于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代替硫酸,用镍、铁代替铅,制成世界上第一台镍铁碱电池。
它的供电时间相当长,在当时可以算是“老寿星”了。
正当助手们欢呼试验成功的时候,爱迪生十分冷静。
他觉得,试验还没有结束,还需要对新型蓄电池的性能做进一步的验证。
因此,他没有急着报道这一重大新闻。
为了试验新蓄电池的耐久性和机械强度,他用新电池装配6部电动车,并叫司机每天将车开到凸凹不平的路面上跑100英里;他将蓄电池从四楼高处往下摔来做机械强度实验。
经过严格的考验,不断地改进,1909年,爱迪生向世人宣布:他已成功地研制成功性能良好的镍铁碱电池。
齐白石挂角读书 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
“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
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
白石老人留下的古文作品,不及他写的诗多,但从他的《自状略》中,可以看出其古文功力和特有的风格。
他出身贫苦农家,11岁以前放牛、砍柴,在劳动中抓紧时间读书,还以树枝在地上、墙上练习写字。
有一天,在山上专心读书,忘了砍柴,粪也拣得不多,吃完晚饭又提笔写字时,他祖母就叹息着说:“伢儿,你投错了人家。
”对于这一儿时经历,他在《自状略》中这样写: 王母(即祖母)曰:“今既力能砍柴为炊,汝只管写字。
俗语云:‘三日风,五日雨,那见文章锅里煮
’明朝无米,吾孙奈何
惜汝生来时走错了人家。
”于是将《论语》挂于牛角,日日负薪,以为常事。
上面的引文只有几十字,逼真地描摹了祖母当时口语,表达了她既忧伤又惋惜之情,也记述了齐白石为了励志成材,每日外出砍柴然又不废读的真实情况。
这样简洁的文言,自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他做了16年木工,27岁始拜湘潭名士陈少蕃和胡沁园为师,自咏“廿七年华始有师”。
胡先生教他画画,陈先生又说,“画画要题诗”,叫他学诗,先读《唐诗三百首》,老人先前背过《千家诗》,不久就把《唐诗三百首》熟读了。
又读了《孟子》、唐宋八大家古文,津津有味地看过《聊斋志异》、《三国演义》一类的小说。
后来胡先生办了诗会,叫他也加入,他初次做了一首七绝交上去,先生把他“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两句念给大家听,夸奖他根底虽差,却有性灵。
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中云:“凡学诗者,无不知要有真性情,却不知真性情者,非到做诗时才去打算也”,要平日“时时培护,字字持守,不为外物摇夺,久之,则真性情方能团结到身心上,即一语言一文字,这个真性情时时流露出来。
”白石老人真有这方面功夫,比如11岁那年,祖父叫他每天上山,一面放牛,一面砍柴,顺便拾点粪,还带着二弟一道去。
祖母买了个铜铃,用红头绳系在他脖子上,说“到晚晌,我在门口等着,听到铃声由远而近,知道你们回来了,煮好了饭,跟你们一块儿吃。
”这铃后在兵乱中丢失,老人于民国的初年重买了一个小铜铃,系在裤带上,还刻了一方印章:“佩铃人以为永怀”。
后来齐白石题过一首画牛的诗,诗云: 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
纪念他祖母、母亲待他的一番慈爱之心,短短廿八字一首小诗,流露了无限动人真性情。
白石老人还有一些画上都有着长题,都是文简意深的,兹不赘录。
老人30岁后,60余年诗作不少,多于散文,自己曾有手抄本《白石诗抄》,又有门人抄的《寄园诗草》,三十年代他七十几岁时还有自集的《白石诗草》,然均不易见了。
五十年代刊于上海《文汇报》的张次溪作《齐白石一生》,所引老人精练而真情流露的七绝多首,亦未印单行本。
这些诗文后来或者有人辑印行世,未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