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人生格言解析,越长越好
格言带注释
一句好的人生格言能改变你对人生的态度,希望下面的这些经典的人生格言能给你帮助。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自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4.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已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已。
9.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
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1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可恨。
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1.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12.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睛。
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13.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4.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
一切都是轮回
我们,都在轮回中
15.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已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已的女人很多。
16.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17.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8.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已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已。
19.(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
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20.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21.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的;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22.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已内心的困惑。
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暧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3.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4.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
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25.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有关志的名言及注释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见南朝·宋·刘义庆。
夜光之珠:即隋侯殊,其珠光明照夜。
孟津:位于洛阳东,孟县南,是古代黄河有名的渡口。
盈握之壁:大玉壁。
昆仑:大山名,传盛产美玉。
这几句大意是:夜光珠不一定得出自有名的孟律河中,大玉璧不一定非得采自盛产玉石的昆仑山上。
天地造化,无奇不有,名山太川可以产精美珍贵的稀世之宝,而一般的地方也会出惊世骇俗的宝物,大可不必一味仰慕名山大川之所产,而贬低里井村野之所出。
这几句用比喻说明人才不必一定出自强国胜地和名门望族。
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世说新语名言语录见南朝·宋·刘义庆刘孝标注引。
这两句大意是:用聪明事前防患,用智慧考虑善后。
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并与其它事物相关联的。
所以每做一件事,都要思前顾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出现意外或留下后遗症。
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前后左右考虑周到。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见南朝·束·刘义庆。
虑:思考,思想。
度(duò夺):推测。
选两句大意是,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怀。
该名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较为抽象的心理如“小人之虑”、“君子之心”之类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形象而易于理解。
“以”、“度”两个动词的运用,使抽象的心理带有动作性,符合心理活动的特点。
其成功姓还在于以警约的语言揭示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准确而生动,因此至今沿用不衰。
也可说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南朝·宋·刘义庆。
适意:称自己的心意。
尔:而已。
羁宦;为仕宦所羁束。
要:通“邀”,追求。
这两句大意是:人活在世上,最珍贵的是顺乎自然,顺乎内心,怎么能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奔波几千里使身心受到束缚呢?据记载,晋人张季鹰自谓山林间人,在洛阳做官。
有一年秋风瑟瑟勾起思乡心绪,想到家乡鲈鱼脍等佳肴的美味,油然产生隐居思想,脱口说出了这一名句。
它表现出一种对束缚人性的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顺心适意的旷达生活的追求。
这种肆意旷达的生活追求是魏晋时期特有的社会风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后人多用此典表示弃官归隐。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南朝·宋·刘义庆。
立:确立。
令名:好的名声。
这两句大意是:人担心的是志向没有确立,何必忧虑好的名声不能传开去.~二句指出了志向、事业、名望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有了坚定的志向,加之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届时何愁没有美名?所以人们应首先关心志向是否确立,而不应担忧名望如何。
相反,有些人胸无大志,不学无术,却唯恐自己名望不济,四处招摇撞骗,沽名钓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名流,实在无聊。
可以此二句劝勉青年应有坚定正确的志向,不要多注意名声如何。
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世说新语好句摘抄南朝·宋·刘义庆注引。
大禹:夏朝圣君。
凡俗:一般人。
分:一寸等于十分。
这几句大意是:像大禹这样的圣人还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一般的凡夫俗子,更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
这又是一个征引圣哲来说明道理的典型的例句。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是分为等级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像大禹这样的圣人尚且珍惜寸阴,凡夫俗子一定要下十倍的工夫,珍惜每一分光阴,这个名词虽是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产物,但它阐述的珍惜时间的道理还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朝着现代化迈进的今天,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这些惜阴名句,今天读起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
南朝·宋·刘义庆。
桑榆:太阳落山处,比喻人的晚年。
朝阳:早晨的太阳,喻指少年。
这几句大意是:人的晚年就像夕阳的光辉,没有多少照耀的时刻了;但愿少年人能像早晨的太阳,随早晨以后的时光一起光明。
这是一个完全采用比喻与象征手法表现生活哲理的名句,在这里只字未涉人间世事,而用“桑榆之光”与“朝阳之晖”等形象比喻来象征人事,手法委婉巧妙,表意含蓄蕴藉,符合魏晋清淡注重词锋的特点,也符合文学贵曲不贵直的艺水规律,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启迪。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南朝·朱·刘义庆。
这两句大意是:凭着内心兴致,欲走便走,欲止则止,兴致消尽就返归故里,不受礼节制约。
曰:“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巾欲进则进,欲止则止,适性而往,任真无饰,是六朝人崇尚的人性美,表现出一任自然.旷达超迈的生活态度。
诗句造语警约,表述传神,故能演变为成语,久为后人沿用。
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甫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
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这几句大意是:亲你爱你,所以称你为卿,我不称你为卿,谁该称你为卿
王安丰的妻子常称他为卿。
安丰说,妇人称夫婿为卿,按礼来讲是不敬,以后不要这样称呼了。
妻子回答说:“~”。
后常以“卿卿”连用为夫妻间的受称。
韩偓《偶见》诗说:“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
”有时也含有戏谑、嘲弄之意,如《红楼梦》第五回对王熙凤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该名句写作上采用重言与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有节奏感。
同时表现出妻子在丈夫面前撒娇的嗔态,使形象活泼可爱,大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妙。
盲人骑瞎乌,夜半临深池。
世说新语名言语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这两句大意是:瞎子骑着一匹瞎马,半夜来到深池旁,危险之至。
此名句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人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而不自觉。
“盲人”更兼“瞎马”,再加上“夜半”来到“深池”,各种不利条件,层层叠加,登峰造极,大有千钧一发之势,如越雷池一步,必将大难临头。
此语暗含哲理,语言精约,具有警世喻人的意义。
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悠悠忽忽:放荡,轻忽。
这几句大意是:面貌丑陋憔悴,行为放荡轻忽,形骸如土木一般。
这几句描述刘伶的样子,不仅写其形,而且写其神。
后世写形貌丑陋,性格旷达,放浪形骸的人,也借此形容。
如明人张岱写貌丑而狂放的说书艺人柳麻子,就借用了“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等语。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这两句大意是:飘逸像天上的游云,矫健如惊起的蛟龙。
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人的风神。
其比喻贴切传神,使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很为后人描绘历史人物风采时所喜用。
据《晋书·王羲之传》,当对人称道王羲之书法的笔势不凡,也用~来形容,后人效法者屡见不鲜。
故此名句不但可以表现人的神采,也可以用来评论古今书法名作,尤其是草书佳作。
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凝脂:凝结后的动物脂肪,形容人的肌肤白晳细腻,光洁滋润。
点漆:黑漆一点。
这两句大意是:面容如白嫩细润的脂肪,眼珠如圆转的一点黑漆。
这是王羲之称颂杜弘治姿容美丽的话。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此神仙中人。
”一个人的美与不美,主要看人的面容;而面容的美与不美,主要看用以表达内心感情的一双眼睛。
王羲之就是抓住这两点并用两个形象的比喻称扬杜弘治的,他举轻以包重,以局都代表全体,姿容美如神人的杜弘冶就恍然若见了。
其巧用比喻和抓住要害部位描写人物的方法,都值得学习。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世说新语好句摘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争,比。
壑(hè贺):山谷。
这两句大意是:多少座山岭竞比秀美,多少个山谷溪水争流。
两句原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对会稽地区山川之美的概括。
重重叠叠的青山,沟沟壑壑的水流,加上一个“竞”字,一个“争”字,赋于客观山水以主观包彩,使千岩万壑具有活的神采。
这一名句,脍炙人口,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使用频律也很高,在今天表现江南风景的山水游记和散文中经常引用,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演化为成语“千岩万壑”,其义与原意稍有不同,用来形容高山峻岭的重重叠叠。
中国古代名言名句精选+注释
训曰:曩者三孽朕料理军务,日昃不,持心坚定,而外以暇豫③,每日出游景山骑射。
彼时,满洲兵俱已出征,余者尽系老弱。
遂有不法之人投帖于景山路旁④,云:“今三孽及察哈尔叛乱⑤,诸路征讨,当此危殆之时,何心每日出游景山
”如此造言生事,朕置若罔闻。
不久,三孽及察哈尔俱已剿灭。
当时,朕若稍有疑惧之意,则人心摇动,或致意外,未可知也。
此皆上天垂佑,祖宗神明加护⑥,令朕能坚心筹画,成此大功,国已至甚危而获复安也。
自古帝王如朕自幼阅历艰难者甚少。
今海内承平,迥思前者,数年之间如何阅历,转觉悚然可惧矣⑦
古人云:“居安思危。
”正此之谓也。
【注解】 ①曩(nǎnɡ):过去,从前。
孽(niè):妖孽。
三孽,指发动叛乱的吴三桂等“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明降将先后反清;因其降清后封藩称王,故称“三藩”之乱。
②昃(zè):日偏西。
遑:闲暇。
③暇豫:悠闲逸乐。
④景山:即今北京景山公园。
⑤察哈尔叛乱:指察哈尔布尔尼叛乱。
康熙十四年(1675年),蒙古的察哈尔部头目布尔尼举兵叛清,失败身死。
⑥垂佑:对下边的护佑。
加护:加意保护。
⑦悚然:恐惧的样子。
【译文】 以前,吴三桂等人发动“三藩”叛乱,我处理军国事务,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时间,但我保持着内心的坚定,表面上给人以悠闲逸乐的样子,每天都到景山骑马、射箭。
那时,我们满洲八旗兵都离开京城奔赴前线,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者。
在此情况下,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在景山的路旁扔下一些书帖,上面写道:“现今正有‘三藩’和察哈尔布尔尼的叛乱,各路大军忙于征讨,在此危急之时,为何还有心思到景山去游玩呢
”对这种造谣生事的现象,我就像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似的。
不久,“三藩”之乱和察哈尔叛乱都先后剿灭。
当时,倘若我稍稍表现出惊疑、害怕的意思,那么人心就会动摇,或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
这都是上天保佑,祖宗神明加意保护,使我能够坚定信心,认真谋划,终于成就此功业,使已面临危亡的国势重获安定。
从古至今的皇帝,像我这样从小就经历了不少艰难的,实在不多啊
而今,四海之内又是太平盛世,但回想起往事,在几年的时间里我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反而有些后怕。
古人说:“居安思危。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评语】 吴三桂、察哈尔布尔尼发动叛乱,清廷边关军情紧急,康熙帝却每天照常骑马出行、射箭游乐,“暇豫”之状,成了一些人攻讦他的口实。
但不久叛乱迅速被平定,国势转危为安。
很显然,康熙悠闲逸乐是一种安定人心的策略,是优秀政治家的良好素质及杰出才干的体现。
作为帝王韬略,安定人心,在必要时不得不示人以闲适快乐的假象。
当决定命运的大事突然发生时,把握处世行事的尺度很难,这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丰富的人生历炼的经验作为基础。
生活中,我们很钦佩那种在危急关头临阵不慌、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敬服那些喜怒哀乐不露于形的强人。
当然,这种风度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后天的修持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志向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