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凝聚力的名言(最好8字)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 就如何提高大学班级的凝聚力,观点:精神指路,活动生成,目标激励,核心引导。
首先,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应该提倡一种精神,让这种精神能贯穿到班级成员的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中去。
班级精神的建设者应是全体学生,他们是真正的主人,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筹划、去设计。
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自身或班级最需要什么精神,去发现班级与众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提高班级凝聚力是一种目标,那么班级精神就是一盏明灯,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然而还要借助于各项活动不断地强化这种精神。
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去经历,去体验,去生成,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追求,那么,实现“我在集体中,集体在我心中”的理想境界就不远了。
其次,必须精心组织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班级组织的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
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
《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
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
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
班级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
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
再次,确立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没有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就没有了全班学生奋斗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在奋斗过程中少了共同前进时所需的凝聚力,作为辅导员,也难于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
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
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
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在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时,一定要根据本班具体实际,注意制定的目标切实可行,不要太高以至于无法实现,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还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分类要求。
对于有的学生可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反复性很强,这就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耐心,很好地跟踪和及时地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班学生一起进步。
最后,培养班干部,形成核心力量。
大学班级的班干部相对于高中时期的班干部,其工作的主动性、工作方法、工作职责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没有人比同学更了解同学,因此,在每个班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能在极大的程度上发挥班级龙头的领导作用。
在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上,我认为:辅导员大胆地放手使用班级干部,不但可以使他们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而且还可以使自己从繁忙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较多的时间研究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钻研业务。
指导班干部开展班级工作,需要热情、耐心,需要细致入微。
求一些表现班级凝聚力的语句
让我们一起飞的更高更远~
关于班级凝聚力的名言(最好8字)
奋力争先,舍我其谁。
(“我”指班级体)
体现班级凝聚力的口号
主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孤掌难鸣,独木难支。
1.开展一次班会,让同学自己主持。
2.开展一次辩论会。
某班纪律涣散,人心不齐,凝聚力不强,遇到班集体活动,经常“各自为政”,
主题: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团结,友爱,共创未来格言:团结就是力量,一个篱笆三个庄,一个好汉三个帮建议:纪律涣散,班委有没有责任
不行就重新选举。
找个机会,搞集体活动要能振奋人心的,比如校运会。
班级公约最顺的顺口溜
(一)班风: 勤奋学习团结进取 1、热爱班级,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觉维护班级利益,增强班级凝聚力;2、勤奋学习,目标明确,思想态度端正,形成良好学习风气;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配合老师及班干部工作,在各项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帮助;4、及时记录课堂主要表现情况、卫生情况,及时总结及时改进;5、班干部须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起模范表率作用,带领班级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
(二)学风: 勤奋团结 求实创新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须提前向老师请假,不得擅自逃课;2、按时早点到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各项文艺体育活动,适当调节课余生活;3、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持早读与晚自习,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4、有困难找老师,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适当拓展自身兴趣。
(三)班级文化: 团结友好 互帮互进1、坚持每天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使之成为大家舒适温馨的家;2、确保教室安全,养成离室关门、关灯、关窗的好习惯,遵守学校各项管理条例;3、争创文明班级,认真对待卫生检查,严格卫生制度;4、班干部须以身作则,在班级内学习、生活、卫生方面做好表率,正确引导全班同学,规范班级管理;5、在课间休息及午休时间不得喧哗,影响他人学习与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