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周恩来家风格言

周恩来家风格言

时间:2014-12-31 10:38

廉洁格言警句 300句

清正在廉洁在志 身有正气,不言。

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官多一分廉,民增一。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

清丝要知廉洁早,莫待进牢愁白头。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

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布勤,无以成就事业;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德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

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 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 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 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

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 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做人须正己,诚信守法,勿打“擦边球”。

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 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1、病从口入,腐从贪起。

2、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

3、妻贤夫祸少,官廉民益多。

4、廉洁吃亏一阵子,自律安全一辈子; 5、为官者必先为德,从政者必定从民。

6、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7、眼别花,花必乱;嘴别贪,贪必失;手别伸,伸必捉。

8、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

9、警钟长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10、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11、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12、为了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请你廉洁自爱,远离腐败…… 13、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

14、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5、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己律妻律子女。

16、廉洁从政三大忌:揽功、贪色、争名利。

17、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18、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9、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20、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21、心无私欲,自然会刚;人无邪念,自然会正。

22、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23、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24、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 25、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26、 心贪心必黑,心廉心自在。

27、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28、 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

29、 天上鸟死于贪食,水中鱼死于诱饵。

30、 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31、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

32、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

33、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

3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5、须应富而兼有德,不该穷得只存钱。

36、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

37、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

戒之慎之。

38、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39、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洁。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为政一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2、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43、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

44、以势相交者势倾则绝,以利相交者利穷则散。

45、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46、贪似火,无制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4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48、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49、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50、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

从政 1、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 ——孙中山 2、为人民服务 —— 3、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 —— 4、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5、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 ——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7、为国者以民为基 ——《三国志》 8、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格言 9、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 —— 10、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周恩来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12、正以处心,廉经律已 ——《薛文清公公政录》 13、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格言对联 14、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15、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 16、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17、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清·金兰生 18、什么叫领导

领导就是服务 —— 1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21、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22、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23、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 24、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格言》 25、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吕氏春秋》 26、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2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28、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宋·欧阳修 29、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 ——宋·苏轼 30、政通人口,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3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32、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33、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家强不足谋也 ——孙中山 34、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 ——白居易 35、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汉·刘安 36、兴邦在人材 ——宋·陆游 37、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 38、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孟子 3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 4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41、集众思,广忠益 ——《沿书》 4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汉·毛亨 4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唐·魏徵 4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45、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46、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4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汉·刘安 4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 49、多难可以兴邦 ——孙中山 50、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鲁迅 51、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5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53、变法则民智,变法则民强,变法则民生 ——清·谭嗣同 54、推进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 ——胡锦涛 55、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斯于利民 ——清·魏源 5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 5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清·梁启超 5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60、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汉·杨雄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020.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021.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023.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5.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026.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02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8.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9.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030.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032.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034.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035.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036.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038.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039.矜持规矩,慎作方圆。

040.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044.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045.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046.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047.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0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049.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050.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051.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053.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054.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无骨气五尺肉,心不染尘千秋魂。

056.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政;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

057.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

058.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

059.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060.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

061.为人谦和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062.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

063.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064.知取舍,求同存异,志可行也;知明暗,弃恶扬善,品可标也;知偏正,秉公废私,名可昭也;知清浊,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为官一任,廉洁是根本。

06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068.贪心由微而起,贪不遏则害人害己;嗜欲因纵而虐,欲不止则迷心毁身。

069.做官如航行——当以公正为船,廉政为舵,勤政为帆。

070.执政莫忘本,得志莫骄纵。

071.正气是人的形象,骨气是人的脊梁,朝气是人的希望,勇气是人的力量。

072.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07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74.出于公心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075.源清流自洁,身直行始正。

076.做事最怕生贪欲,为官最难秉公心。

077.多闻己过,广达民情。

078.为政之要,贵在得人;得人之要,贵在用人;为官之要,贵在清廉;清廉之要,贵在砺人。

079.太阳在选择中上升,流星在选择中下沉,人生的辉煌和沉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间。

080.为官莫贪婪,贪婪如飞蛾赴火;处世勿侥幸,侥幸是以身试法。

081.赤胆忠心为党,廉洁奉公行政,呕心沥血为民,鞠躬尽瘁奉献。

082.眼睛一旦盯住金钱,心灵便会失去光芒。

083.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替国肃贪;一副柔肠,一腔热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084.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已之心,常修从政之德。

085.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086.谋事之基要实,方成大业。

成事之道要正,才能远行。

087.做“公仆”情系百姓,当“清官”勤廉为本。

088.铜臭铸就镣铐,清廉闪亮人生。

089.公生明,廉生威。

090.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

091.常闻贪欲丢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092.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093.心似秤办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

094.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095.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

096.一身正气人品如山,克勤克俭两袖清风,胸怀似水任劳任怨。

097.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098.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099.一身正气,求真求实求真理;两袖清风,为党为国为人民。

100.做人不失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为首不失严。

101.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102.为官一生不求名,从政一世不图利。

103.呕心沥血万次少,贪赃枉法半回多。

104.廉贪一念之间,荣辱两个世界。

105.贪念莫起,贪手莫伸。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106.生命无价,自由无价,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家人当一个清官、当一名好官。

107.领导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只是人民中的一员,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用来为个人谋私。

108.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是天职,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职,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

109.为官一时要保持“四个距离”:对待名利,要保持远距离;对待人民要保持近距离;对待领导,要保持等距离;对待工作,要保持零距离。

110.从公仆到贪官只是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犯只有一步之遥。

111.贪婪是一剂慢性毒药,它会侵蚀你的情感、思想和前程。

去掉贪婪,你便战胜了自我,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找到幸福与成功。

112.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四个时期很关键:一是过年过节时收不收人情礼;政警句 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程刚)廉政警句 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区委书记寿永年)廉政警句 做人要自醒,从政要自警。

(区政协主席朱禹宝)廉政警句 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磊落从政,正步人生。

(区人大副主任唐军)廉政警句大事一定要清清楚楚,小事也不可马马虎虎。

(区委副书记陈明志)廉政警句立身以诚为本,处事以公为先。

(区委副书记张南芬)廉政警句事权财权人权,贪权是滋生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建设廉政之基。

(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海国)廉政警句 清水肥水,拿薪水都要廉洁从政;大官小官,凡做官理应清白为民。

(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沈月根)廉政警句念由心生,止念当先炼其心志;廉在欲止,倡廉当先去其贪欲。

(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王国定)廉政警句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区人大副主任蒋瑞金)廉政警句于官于民于情于理于己于人全容不得一个贪字。

(区人大副主任胡世昌)廉政警句位不在高廉政则名,权不在大为民则灵。

(副区长陈振国)廉政警句清清白白为官,认认真真干事,诚诚恳恳待人。

(副区长崔秀玲)廉政警句 廉则威,公则明,严则正;思则变,勤则精,学则进。

(副区长吴胜武)廉政警句团结形成力量,民主带来智慧,廉洁养成正气。

(区政协副主席王飞龙)廉政警句一身正气才能放手从政,两袖清风方保安逸太平。

(区政协副主席张嘉俊)廉政警句坦然看世界,磊落度人生。

(原区人大副主任江顺仁)廉政警句 诚信修身,严谨治学;清正为官,廉洁做人。

(原区政协副主席陈东白)廉政警句忠于党,诚于民,严于己,尽于职。

(原区政协副主席邱幼华)廉政警句廉政准则牢记心,拒腐篱笆扎得牢。

廉政警句权是双刃剑,荣辱两边沾。

廉政警句工作上争先创优,永无止境;享受上不贪不占,知足常乐。

廉政警句事有千变万化惟求无愧于心,人无十全十美但祈有口皆碑。

廉政警句爱心不可无,贪心不可有。

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失态。

廉政警句枕边常吹廉政风,一生廉洁保太平。

廉政警句门后拉屎天要亮,受贿贪污总要破。

廉政警句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廉政警句身后有余莫伸手,枷锁架身难回首。

廉政警句酒肉朋友交不得,花钱要你办事办不得,拉不下面子的事做不得。

廉政警句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金钱上的廉洁,会导致道德上的堕落。

廉政警句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廉政警句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廉政警句穷奢极欲是通向毁灭的捷径;贪婪到头只能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廉政警句言则必果踏实办事,为国为民赤胆忠心;言而无信浮而不实,害人害已祸国殃民。

廉政警句清白之心不可无,贪欲之念不可有。

廉政警句吃喝嫖赌财,请君莫贪恋:酒是穿肠之箭,色是削骨钢刀,赌是万恶之源,财是迷魂毒药。

廉政警句不做官时想做官,做了官后不象官;要么一生莫做官,做官要做清白官。

廉政警句营私舞弊百姓痛恨,清正廉洁大众称颂。

廉政警句无私的人心胸坦荡,贪婪的人心惊胆虚。

廉政警句待人接物重在真诚自然,乐善好施贵在心胸宽广。

廉政警句秉公办事为政以德,为官清廉不严而治。

廉政警句好官为国为民以己任,群众利益铭记心;贪官为名为利以追求,夜朗自大傲视人。

平安签四十五签衣冠重整旧家风,道是无穷欲有功。

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约议再和同。

求解

如果问事业是个上上签,如果是问婚姻就不好了.签解:不用忧虑,自有佳期,若问前程,前程可宜。

此签家宅乱 自身吉 求财好 交易利 婚姻阻 六甲惊 行人寻 人至田 暨不利 六畜兴 讼友理 移徒安 失物迟 见病祈 福安山 填宜旧故事:这道签最著名的故事是郭沫若求签鸡鸣寺,1946年6月20日,郭沫若身着白绸大褂,摇着折扇来到了鸡鸣寺。

观赏了一回湖光山色后,他踱入正殿,径直走到签筒前,求了一签。

签为第三十五签,上中,内云:“衣冠重整旧家风,道是无功却有功;扫却当途荆棘碍,三人共议事和同。

”解曰:“家宅人口,全赖人功。

求名迟迟,病保无凶;婚姻中变,媒妁相从。

田蚕大熟,谋望未通。

” 郭沫若是何等聪敏之人,当然明白签文中的含义。

据说在场的记者听到郭沫若连说了几句“没意思

”第二天,南京、上海各家报纸相继刊登了这条消息。

其中,《文汇报》以“为和平着急,郭沫若求签”为题,发表了专访。

众人均奇怪签语之妙,竟如此切合时事,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衣冠重整旧家风”,是指抗日战争胜利;“道是无功却有功”,是讲郭沫若对抗战的贡献;“扫却当途荆棘碍,三人共议事和同”,则指正在进行的国共谈判, “三人”即美国代表马歇尔、国民党代表徐永昌、中共代表周恩来。

事后有人说,这段签文还有一层含义,可能是讲郭沫若的个人生活——郭沫若在1945年刚与才女于立群结为伉俪,周恩来是主婚人。

这是郭沫若的第三次婚姻,而且郭沫若的三位妻子互有往来,共同养育着郭沫若的许多子女。

或许正因为如此,郭沫若才连称“没意思”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弘扬良好家风家教四百字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随机采访路人、企业家、作家等各式人等,通过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家风是什么?由于这个问题接地气,有年味,播出后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发表意见,借此机会,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的文化精神教育历来注重门楣家风。

然而,近年来家风的话题渐渐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无人提起了。

现在央视重提这个话题,通过公众采访将原来属于私人平台的传统家教,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让清正、积极向上的家规祖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渗进我们的文化,有利于发扬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对道德回归也大有益处。

  家风是什么?家风又称门风。

指的是一家或一族的道德准则和相沿成习的家庭传统与处世方法。

好的家风来源于好的的家教与严格的家规。

家规付诸实现,并世代相传,就形成为家风。

家风的传承有许多是写成文字传下来的,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朱柏庐治家格言》、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等等,内容都是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与规矩。

因此一说到家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家里的一条,二条等等明文规定的家规。

我们平民百姓大都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也没有几点、几条成文的规矩。

故记者问家风是什么?一时还真答不上来。

其实,家家都有家风,而且主要是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而形成的。

今天,已进入“小家庭时代”,过去的大门大户在多数地方已不复存在。

但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市场”,即使三五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而社会道德的失范,也常常与家教的不足与不善密切相关。

  古人云:“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

”道德教化养成、道德失范治理,基础在教育。

而道德教育又必须从娃娃抓起。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早春的土壤,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常常是一辈子的。

这是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权威。

因此在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家庭的素养。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什么是好的家风呢?我国是文明古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古人将传统道德归结为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就是中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来最基本的家风。

当然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并不全是好的。

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特别是在宋朝以后,程朱理学兴起,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将中国人的思想带入一个严格的禁锢时期,其后的明朝、清朝统治者也把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理论神圣化,严重压抑人性。

反映在家教上,倡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思想,将男尊女卑发挥到极致,鼓吹“三从四德”,什么“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繁文缛节的封建礼仪制度。

使之成为一种压抑人性,束缚个性,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

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完全正确,非常必要的。

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打倒,就有点偏激了。

就像我们批判愚忠、愚孝的封建思想,却不能连忠于祖国,孝顺父母都不要了;我们否定封建礼教,同时又必须懂礼节,讲礼貌,知礼让,守礼仪,如果这些统统都不要了,中国还能算是礼仪之邦吗?总之,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时候,我们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更不能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股脑儿都丢了。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用24个字,概括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既吸收了全人类的优秀政治文化成果,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体现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的辨证统一。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家风的传承,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价值观的传承。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为家教、家规指明了方向,也为发扬清正、积极的家风奠定了基础。

  要培育好的家风,还必需改进家教的方法。

“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

正因为家风主要是由家长的形象、追求、喜好、品质、道德、家教等构成的。

因此,家长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家教。

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父亲从来没有和我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也没有成文的家规。

可他以自己的言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我家的五个孩子,都是普通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承继着这十二个字的家风,虽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但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虚度此生。

  当前,有许多独生子女家庭。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大家都围着这唯一的宝贝转。

在生活上百般呵护,甚至娇惯、溺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养大的孩子,甚至连起码的自理能力都欠缺;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进行“虎妈”式的教育,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在学校的排名,拔苗助长,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当然抓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比如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等等,都是家教的重要内容。

但抓学习固然重要,却不是家教的唯一。

家教的重点应该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如何处世,不断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而这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后,“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

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我爸是李刚”之所以能迅速成为网络的热点话语,其原因就在于此。

领导干部更应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树立清正的家风。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主席对家属子女一向严格要求,堪称党内干部家风建设的楷模。

有一本《家风》的书,详细介绍了毛主席教育子女的情况,值得一读;又比如周恩来总理,他订立的“十条家规”,内容非常具体,要求来看望他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自己付钱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看戏;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汽车;不要别人为自己办私事;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等,其核心就是“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周恩来这样严格教育子女和亲属,上行而下效,就一定能够开创“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的新局面,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输入正能量!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中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

周恩来胸怀宏大的格局,具有昂扬向上的志向,非同一般,优良的家风滋养了周恩来的情怀与胸襟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有那些家风

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习总书记要求,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家风的实践养成,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是因为它接地气,是亿万家庭内在需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设想,哪个家庭不希望弘扬和培育出好的家风来呢

它的影响和作用,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是它有一种文化上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作为价值观养成的途径,培育和践行良好家风,事实上是一种潜移默化文化熏陶。

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内心认同的过程,自觉践行才有了基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家风家教,还是一种具有文化约束力的精神尺度。

如果做了坏事,人们常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丢了先人的脸面,这就是一种精神尺度的效应。

有了起码的精神尺度,人们的行为便相应受到约束和规范。

第三,家风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更是一种道德实践。

有了家训家规,还要有家教,而且这个家教必须是长辈带头践行,才可能形成家风。

没有好的家风,或者说,有好的家风而不自觉地去遵守实行,就不会有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家风的特点,在实行。

实行家风,就可能营造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习总书记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家风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普遍要求子女亲属,不要搞特殊化,鼓励子女亲属脚踏实地,不图虚荣,自立自强。

这是那一代领导人立的新家风,也是为了在新中国树立一种好的社会风气,体现了那时倡导和弘扬的不同于旧社会的新型价值观。

比如,1949年刚解放,杨开慧烈士的哥哥杨开智计划到北京见,并解决工作问题。

写信劝阻:“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有亲属想谋求在湖南当厅长,让毛岸英回信,里面说,对近亲有一种与血缘、家庭有关的深厚感情,但仗势发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即使骂我“不孝”,我也不能做违背原则的事情。

邓颖超去世前,在遗嘱中专门说到,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侄女辈,不能因为周恩来的关系或者是出于对周恩来的感情,而不去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

遗嘱还说,这是周恩来生前一贯执行的。

这些,就是有别于传统社会光宗耀祖、裙带提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价值观的新家风。

从现实来看,人们不难发现,作风优良的干部,大多有良好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又促进养成良好的作风。

反之,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很容易导致作风不正、政风不正、党风不正。

一些领导干部恰恰是在亲情家庭面前,失掉原则,打了败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尤其应带好头,不妨从弘扬和实行良好的家风开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