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情重义的名言警句和事例
暮秋独游年代:【唐】 作者:【李】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恨成。
深知身在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中途寄友人年代:【唐】 作者:【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
与君同采碧溪薇。
织女图年代:【元】 作者:【萨都剌】佳人自古多命薄,风里杨花随处落。
岂知丑妇嫁田家,生则同衾死同椁。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代寄情楚词体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杂言】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
云阳一去已远,隔巫山绿水之沉沉。
留馀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
朝驰余马于青楼,怳若空而夷犹。
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何无情而雨绝,梦虽往而交疏。
横流涕而长嗟,折芳洲之瑶华。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
西洲曲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荀巨伯探友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德行》。
这本书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
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
入侵者被感动,撤兵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
本文颂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身取义的高尚品质。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重情重义的名言警句和事例
暮秋独游年代:【唐】 作者:【李】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恨成。
深知身在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中途寄友人年代:【唐】 作者:【杜牧】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
与君同采碧溪薇。
织女图年代:【元】 作者:【萨都剌】佳人自古多命薄,风里杨花随处落。
岂知丑妇嫁田家,生则同衾死同椁。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代寄情楚词体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杂言】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
云阳一去已远,隔巫山绿水之沉沉。
留馀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
朝驰余马于青楼,怳若空而夷犹。
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何无情而雨绝,梦虽往而交疏。
横流涕而长嗟,折芳洲之瑶华。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
西洲曲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荀巨伯探友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德行》。
这本书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
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
入侵者被感动,撤兵而去,他的义举使得全郡得以保全。
本文颂扬了荀巨伯重视友情、先人后己、舍身取义的高尚品质。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
义的名言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2. 义,就是立志把天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3. 先义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晋语》 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8.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9.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辱》 10.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11. 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义的名言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2. 义,就是立志把天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3. 先义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晋语》 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8.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9.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辱》 10.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11. 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仁义的名言警句
气的名人名言1.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2. 义,就是把天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3.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8.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9.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10.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11. 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视死如归。
——《管子·小匡》 14.率义之为勇。
——《左传·哀公十六年》.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1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7.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9.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2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1.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22. 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
23. 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
——伊本·穆加发关于仁义名人名言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4.仁义之师,秋毫无犯 5.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7.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 8.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9.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明)施耐庵 10.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1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6.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回
仁义的名言警句
气的名人名言1.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2. 义,就是把天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3.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7.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8.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9.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10.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11. 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视死如归。
——《管子·小匡》 14.率义之为勇。
——《左传·哀公十六年》.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1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7.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9.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2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1.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22. 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
23. 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
——伊本·穆加发关于仁义名人名言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4.仁义之师,秋毫无犯 5.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 7.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 8.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9.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
——(明)施耐庵 10.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1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6.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