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中国古文名言警句和成语故事名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关于实事求是的格言、警句(禅语或古文)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 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荀子·性恶》 5.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 6.君子强学而力行。
——杨雄《法言·修身》 7.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8.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赵冲国传》 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10.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论衡·薄葬》 11.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荀悦《申鉴·俗嫌》 1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 子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