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八大提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怎样理解
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究”。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法律体系应当力求完整、科学、严谨、系统;各部门法应当合理划分,彼此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法律规范应当明确、肯定、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法律的内容应当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能把部门利益法律化。
应当避免和消除各国家机关,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律、法规与法律解释之间的矛盾。
“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要建立和健全法律服务机构,保证法律正确实施。
“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要按照公正司法、文明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的建设和对他们工作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遇事不能单凭老经验办事,结果吃亏了,想法是什么
不能单方式老办法想问做工作 ■老办法解决不问题 改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空前多样、复杂的局面。
变化越来越快,情况多种多样,有的情况是以往所没有的。
这就给我们了解和认识实际提出了新的课题,就是要不断了解变化了的新情况,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
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决不能再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而必须更新观念,自觉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办事。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党员干部总是用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对学习没兴趣,工作靠经验。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因循守旧,经验主义,影响开拓创新。
这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必须坚决改变。
■新的时代需要创新 有的党员干部之所以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主要原因是不愿创新和不能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不创新就不能发展。
如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领导国有企业改革、领导村民自治、领导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各级党委政府都是一个新课题,都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以援引,没有范式可以套用,只能靠摸索,靠创造性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是我国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这固然归功于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样同领导方式、领导方法的不断改进创新密不可分。
所以,在新的时代,掌握正确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对党员干部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也不能沿用战争年代革命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不能沿用刚刚执政时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的脚步;必须紧紧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物质文化要求,积极适应满足人们群众的愿望,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敏锐把握生产劳动发展的阶段和要求,不断改革不合时宜的陈旧的观念、体制、方式,这都要注意不断调整和改进领导方式方法。
当前是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的时期,更应主动应变,积极求变,推陈出新,把领导方式和方法向前跃进一步。
■在调查研究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新,就是发展,就是创造。
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领导者是一个不低的要求,也是一个领导水平的考验。
要在调查研究中找出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比如,做领导的要谋划运筹,而谋划运筹特别需要眼光。
就是要看得全面,看得长远,看得深邃。
要对自己的领导范围有一个通盘掌握,主要矛盾是什么
解决主要矛盾的支点、契机、突破口在哪里
依靠力量是哪些
消极因素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
各部门各行业协调理顺的症结是什么
都要作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当前特别要强调领导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在实践中思考适应新形势的思路和办法,用新的方法和形式解决新的问题。
千万再不能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了。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张荣臣)
综合执法局中队长竞选书
一、是我精通路政业务,具备娴熟的办公技能。
多年的路政工作实践,使我对路政管理的各项内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直接和公路沿线上的单位、群众与驾驶员打交道,熟悉全县公路的路政管理状况。
对路政管理当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能够进行认真地分析,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逐步予以处理。
在提倡办公自动化的今天,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多种办公软件、程序应用自如。
二、是政策法律意识强,路政执法实践经验丰富,在实施路政许可,处理违法堆放、建筑,路产索赔,治理超限运输等诸多案件中,我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据《公路法》《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办理。
对路政法规的应用,执法程序的掌握,执法文书的制作驾轻就熟。
三、是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在路政巡查、宣传、制作执法文书、案件处理,不言苦、不言累,无论在哪里,不管干什么,我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四、是工作作风朴实,为人谦虚、诚恳、好学。
我的办事原则是该办的马上办,就是加班也要干好。
从不利用手中的职权对当事人吃、拿、卡、要。
工作之余我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并有多次带班的工作经验。
这些有利条件决定了我能够更快地进入路政中队长这个角色,开展工作。
“在其位、谋其政”,假如我有幸竞争上这个岗位,我将在公路段班子领导下,围绕公路段总体工作布置,以“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执法人员高素质化、执法手段现代化”为目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路政管理工作: 一、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违章,违法行为,特别是违章建筑和做好撒落物管理,对违章建筑要尽早发现,实行早管,敢管,管得了。
撒落物管理要制作一份规范装载责任书与沿线的各个厂、矿、及砂石料场签订责任书,使它们有更好的了解规范装载责任重要,减少公路撒落物污染,减轻道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
二、抓好宣传工作。
将大队印制的《公路法》《路政条例》等法律、法规、小册子分发给公路沿线的各村委、单位、厂矿、群众,扩大宣传面。
通过小册子架起一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三、建立中队汇报制度。
按照每月的月初中队的负责人将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路政管理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生活问题向大队进行汇报。
以便大队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尽早地予以解决。
并做好投诉举报的查处,履行行业职责,树立路政部门良好形象。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在我的演讲结束之前,我要引用古人的名言来自勉:“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自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竞争上岗,有上有下,不管结果怎样,我都将保持平常心态,励精图治、恪尽职守,加倍地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来回报组织、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