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或饱含美好情感,或富有人生哲理的优美诗句
饱含美好情感的优美诗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 (唐) -《望江南》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 温庭筠 (唐) - 《南歌子四首·其二》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 徐干 (魏晋) - 《室思·其三》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李白 (唐) - 《秋风词》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唐寅 (明) - 《一剪梅》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 晏几道 (宋) - 《鹧鸪天》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纳兰性德 (清) - 《虞美人》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梁启超 (清) - 《台湾竹枝词》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 - 俞彦 (明) - 《长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 (宋) - 《蝶恋花·柳永》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徐再思 (元) - 《折桂令·春情》富有人生哲理的优美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唐诗宋词里的诗句吗
出自《增广贤文》\\r似与唐诗宋词并无关联。
\\r意思与俗语:‘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得不到,顺其自然,不强求’差不多。
求所有关于蛇的成语、歇后语、俗语、顺口溜、口头禅、唐诗宋词经典、名人名句
最佳答案有关蛇的诗词 虫豸诗·巴蛇(三首) 作者:元稹 年代:唐 其一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其二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蒙蒙。
其三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蛇倒退 作者:范成大 年代:宋 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复断。
曏吾达陇首,如海到彼岸。
那知下岭处,栗甚履冰战。
牵前带相挽,缒后衣尽绽。
健倒辄寻丈,徐行廑分寸。
上疑缘竹竿,下剧滚金弹。
岂惟蛇退舍,习鸟望崖反。
稍喜一径平,犹有千石乱。
仍逢新烧畲,约略似耕畔。
心知人境近,颦末百忧散。
山民茆数把,鬼质犊子健。
腰鑱走迎客,再拜复三叹。
谓匪人所蹊,官来定何干
傥为饥火驱,平地岂无饭
意者官事迫,如马就羁绊
我乃不能答,付以一笑粲。
逐蛇: 朝代:宋 作者:张耒 嗟尧之时兮大水滂,横溃四海兮包陵冈。
荡流涌汩兮周无防,龙腾蛇奔兮嬉以狂。
腥鳞顽鬣兮更披猖,城居穴处兮乱厥常。
颓虫纠结兮肆害戕,陆盘渊据兮傲不臧。
朋屯党集兮蕃以昌,穿穴噬啮兮民尽伤。
下民既病兮帝弗康,黄熊幽殛兮羽山阳。
乃命伯禹兮行四方,乘高趋卑兮陵复航。
凿山疏源兮导河江。
万水下足兮来洋洋。
经画九野兮兴农桑,驱龙放蛇兮屏诸荒。
焚山燎野兮无遗芒,野巢窟居兮保厥疆。
敢有弗率兮断尔吭,伯益作志兮稽妖祥。
帝虞耄勤兮黜予商,天授神禹兮夏是王。
九牧作贡兮金监锽,大冶鼓铸兮腾精铓。
岩岩九鼎峙且刚,奇形诡质兮走与翔。
鳞毛羽◇兮兮杂短长,求情抉态兮幽微彰。
制驭百怪兮严纪纲,兽虫人鬼兮安其乡。
殊宫别域兮异存亡,曷为兹蛇兮宅我居。
妖顽坚老兮傲驱除。
深潜居此兮坦无虞。
下饮我沼兮稍林株,朱眸丹舌兮玄鳞肤。
恍惚遽速兮疑有无,居者畏避兮行者徐。
险夺我圃兮骇我徒,盗窃祭祷兮欺群愚。
我咨尔蛇兮潜山而穴野,阴蟠远伏兮与人乎异舍。
冬居夏游兮时以行,食尔之食兮朋尔朋。
僭乱我居兮常失经,叛弃尔守兮帝有刑。
胡昏与顽兮居以宁,自为不宁兮邀割烹。
荒戾天理兮悖圣程,我宥尔愆兮逐尔行, 亟舍故处兮遐以征。
南山之幽兮云雾冥, 草木荟蔚兮崄不平。
尔徒实繁兮食惟尔盈, 捕取不至兮居无与争。
汝生孔遂兮寿绵尔龄, 物违其常兮祸之所集。
丰狐昼游兮冬裘以白, 龟厌渊处兮吉凶是卜。
虎不畏人兮皮包戈戟, 矜险恃孽兮其终鲜克。
我言孔昭兮语汝以理, 日吉时良兮汝遄以逝。
有关蛇的名人名句 从同一朵花中,蜜蜂吸蜜蛇吸毒。
——亚美尼亚 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
——德国 草原上的睡蛇不等醒来就要打死,身上的疾病不等发作就要医治。
——柯尔克孜族 刺狷说:我的儿子是棉软的;乌鸦说:我的儿子是雪白的;蛇说:不是我弯是路弯 打死一条蛇,等于救了一千只蛙 ——越南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中国 蛇并不会怜悯熟睡的人——伊朗 牛饮水而生乳,蛇吸水而产毒汁。
——英国 有关蛇的歇后语 踩着麻绳当蛇——大惊小怪 长虫(蛇)吃棒槌——直脖啦 程咬金的三斧头——虎头蛇尾 窜蛇盯小鸟——列奏(逮住) 打蛇不死打蚯蚓——怯大欺小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打蛇打到七寸上——正好;恰到好处;击中要害;抓住了关键 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打蛇随棍上——因势利导, 大虫头,长虫(蛇)尾——虎头蛇尾 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地头蛇请客——福祸莫测 冬天的蟒蛇——有气无力 冻僵的长虫(蛇)——要死不活;死不死,活不活 洞里的蛇——不知长短 毒蛇出洞——伺机伤人 毒蛇的舌头——独(霉)分乙(芯)裁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最毒;全是毒 毒蛇见硫磺——浑身酥软 毒蛇爬竹竿——又狡(绞)又猾(滑) 毒蛇吐芯子——出口伤人 毒蛇牙齿马蜂针——毒极了;最毒 毒蛇钻进竹筒里——假装正直 毒蛇做梦吞大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短棍儿打蛇——难近身;近不得身 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花皮蛇遇见饿蛤蟆——分外眼红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惊蛰后的青竹蛇——越来越凶 看到草绳就喊蛇——大惊小怪 老虎头皮蛇尾巴——有始无终 老君爷(道教对老子的尊称)叫蛇咬——无法可使 老鹰叼蛇——十拿九稳 蟒蛇缠犁头——狡猾(绞铧) 蟒蛇缠身——挣不脱 蟒蛇进鸡窝——完蛋 茅草窝里的毒蛇——暗中伤人 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吞长虫(蛇)——佛口蛇心 墙缝的蛇咬人——出嘴不出身 敲锣捉麻雀——一个逮不了(比喻打草惊蛇。
) 山里的五步蛇——毒极了;最毒 蛇被抓住了七寸——浑身酥软 蛇入曲洞——退路难 蛇入筒中——曲性在 蛇头上的苍蝇——自送一口肉;送来的口食 蛇吞扁担——直脖啦 蛇吞老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 蛇吞象——不自量;好大的胃口 蛇吞蝎子——以毒攻毒 蛇遭蝎子蜇——一个比一个毒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蛇钻竹筒——没有回头的余地 田坎上爬长虫(蛇)——地头蛇 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 弯扁担打蛇——两头不着实 窝里的蛇——不知长短 乌梢蛇打店——常(长)客 蜈蚣遇到眼镜蛇——一个此一个毒 心口上挂秤蛇——称(chen)(称)心 眼镜蛇摆手——好毒的一招 眼镜蛇打喷嚏(pen ti )——满嘴放毒 养蛇咬自己——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药铺里挂蛇皮——打着吓人的幌子 一个洞里的蛇——早有勾结 阴沟石缝里的蛇蝎——暗伤人;暗里伤人 竹筒里爬长虫(蛇)——直出直入 属长虫(蛇)的——能屈能伸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青竹蛇一条够毒,泥皮蛇一洞无用。
蛇咬鼠、鹰叨蛇,一物降一物。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杯弓蛇影,虚惊一场。
人心不足蛇吞象。
找几个唐诗宋词类的文史知识
【先秦】屈原 宋玉 【两汉】枚乘 贾谊 司马相如 王逸 东方朔 朱穆 王褒 刘彻 班婕妤 赵壹 秦嘉 班彪 班昭 班固 扬雄 张衡 蔡邕 蔡琰 祢衡 曹操 孔融 【魏晋】曹丕 曹植 王粲 陈琳 刘桢 徐干 阮瑀 应璩 应玚 繁钦 曹睿 嵇康 向秀 阮籍 何邵 潘尼 潘岳 张翰 张华 张协 张载 傅玄 陆机 陆云 石崇 孙楚 左思 曹摅 陶渊明 郭璞 刘琨 卢谌 袁宏 【南北朝】谢惠连 谢灵运 鲍照 谢朓 鲍令晖 孔稚珪 萧衍 江淹 沈约 范云 何逊 阴铿 徐陵 庾信 江总 朱超 【隋代】杨素 薛道衡 陈子良 卢思道 孔德绍 孔绍安 【唐五代】虞世南 上官仪 王勃 卢照邻 杨炯 骆宾王 陈子昂 杜审言 朱弯 沈佺期 宋之问 张说 张九龄 常建 储光羲 李颀 高适 岑参 王昌龄 孟浩然 王维 李白 杜甫 刘长卿 韩愈 柳宗元 韦应物 寒山 拾得 顾况 李益 卢纶 钱起 王建 张籍 孟郊 元稹 白居易 刘禹锡 贾岛 许浑 李商隐 杜牧 李贺 薛涛 皮日休 陆龟蒙 杜荀鹤 罗隐 僧皎然 僧贯休 僧齐己 温庭筠 韦庄 王翰 崔道融 刘希夷 徐氏 张谓 张继 崔曙 苏味道 马戴 刘叉 崔颢 王湾 王之涣 贺知章 崔护 朱昼 刘方平 于良史 聂夷中 于鹄 祖咏 杨师道 赵徵明 张若虚 袁郊 崔涯 张仲素 秦韬玉 李约 王涯 胡令能 卢汝弼 戎昱 崔珏 王驾 黄巢 崔国辅 于武陵 捧剑仆 施肩吾 花蕊夫人 李郢 皇甫松 张祜 綦毋潜 张南史 徐彦伯 李珣 冯延巳 李煜 【宋辽金】潘阆 范仲淹 苏舜钦 欧阳修 张先 晏殊 晏几道 柳永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秦观 陈师道 李之仪 张耒 晁补之 贺铸 陈与义 吕本中 毛滂 周邦彦 李纲 朱敦儒 李清照 朱淑真 舒亶 韩元吉 胡铨 叶梦得 张元干 张孝祥 范成大 陆游 杨万里 陈亮 辛弃疾 刘过 姜夔 吴文英 史达祖 刘克庄 元好问 蒋捷 文天祥 王沂孙 刘辰翁 吴激 蔡松年 段克己 戴复古 李祁 黄裳 朱熹 王观 赵佶 林逋 张泌 周密 李克 岳飞 李重元 康与之 魏承班 曾觌 徐俯 阎选 孙光宪 黄公度 周紫芝 赵令畤 【元代】萨都剌 刘因 关汉卿 狄君厚 范康 高文秀 金仁杰 宫天挺 孔文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孟汉卿 尚仲贤 石君宝 张养浩 刘致 张可久 贯云石 卢挚 郑光祖 高明 纪君祥 郑廷玉 张国宾 岳伯川 杨梓 武汉臣 王伯成 赵孟頫 王冕 洪希文 杨载 杨维桢 元好问 【明代】刘基 高启 汤显祖 陈子龙 夏完淳 袁宏道 于谦 王世贞 李攀龙 何景明 李梦阳 唐寅 戚继光 【清代】钱谦益 吴伟业 顾炎武 顾贞观 陈维崧 朱彝尊 洪升 孔尚任 王士祯 查慎行 纳兰性德 袁枚 仓央嘉措 黄景仁 龚自珍 黄遵宪 秋瑾 苏曼殊 乾隆 郑板桥 曹雪芹 刘鹗 【近代】谭嗣同 王国维 梁启超 李叔同 柳亚子 郁达夫 斌宗法师 太虚法师 虚云法师 月溪法师 【现代】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田间20世纪30年代: 朱自清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臧克家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20世纪70年代: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编辑本段]唐 朝 诗 人 雅 称 唐朝诗人辈出,成就卓越,人们给他们具有概括性、赞美性的雅称。
诗祖——陈子昂。
元·方回称“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
” 诗星——孟浩然。
清·陆风藻《小知录》“诗星,孟浩然也。
” 诗佛——王维。
由于其虔诚信佛,在部分诗歌中宣扬佛教,赞美佛教的无声寂火而得名。
诗天子——王昌龄。
他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
诗仙——李白。
因其诗歌雄奇豪放而得名。
诗豪——刘禹锡。
唐·白居易称“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其作《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 诗囚——孟郊、贾岛。
元好问《放言》称“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 诗鬼——李贺。
因其诗歌设想奇绝,瑰丽凄恻而得名。
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关于诗歌的名人名言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2、诗不是一种的意见。
它是从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3、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指将它们拈起来似的。
——(作家)泰戈尔4、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印度作家)泰戈尔5、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
诗应该打心,把听从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唐诗宋词
1、【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清】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唐】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元】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唐诗宋词的来历是什么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唐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佳作丰富,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集承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大成,开发了宋以后的宗派。
以体言:五七杂言乐府行律无一不有;以格言:圣神仙佛娇艳鬼怪,无一不包;以调言,飘逸胸浑,精神博大,缜密幽丽,清奇奥峭,无一不至;以人言,帝王将相,村夫野老、妇孺樵牧,和尚道士,一起登场,演奏诗歌的舞台。
唐朝的诗歌发展超出过去任何一个时代。
也从永明体的不完善状态下逐渐转换为唐代四声二元化及近体诗的定型,这也正是永明体在不断运用中的演变历程。
唐人为了和古体诗加以区分,名为今体诗。
今体诗歌根据汉字平仄的特点使诗歌有了严谨的格体,具有抑扬顿挫的和谐美与形式美、精炼美和音乐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唐朝的诗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诗人。
譬如王勃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还有他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杨炯的《送临津房少府》“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写的非常感人。
”卢照邻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的“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等等都让后人学习效仿。
四杰的时代律诗尚未定型,初唐四杰是初唐诗歌过渡到盛唐文坛的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在当时及后世均享有盛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在盛唐的中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词。
最初是来自民间,称为“曲子词”。
源于乐府,从格律上讲,则源于近体诗,但与近体诗的区别是句式是长短不一的。
刚开始以小令为主,以后发展为中调、慢词等。
在宋朝出现了词的昌盛期,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苏轼、李清照、晏殊等著名的词人。
他们风格迥异,大体出现豪放词风及婉约词风,影响后人。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大量的名人名言、座右铭、哲理诗句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患不知人也。
20、,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年级上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言必信,行必果。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一览众山小。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纸上得来终觉浅,。
17、,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年级下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 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
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3、太上有立德,其次在立功,其次在立言。
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24、贫贱之交不可忘,。
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九年级上1、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不拘一格降人才。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九年级下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冒天下之大韪。
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以食为天。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25、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