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的柳市那里有晨光文具店和杂志店(卖格言,意林,还有一些作文辅导书等的店)
晨光可以去柳青路席殊书店旁边有一家专门卖文具的,那里有。
,书的话就在席殊里买,大部分都有。
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
不知道是不会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英国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法国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日本 记忆中的母亲啊
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 ——法国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 ——印度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现在文具店里除了卖文具,玩具,零食,还能卖什么比较流行呢
海报,明信片,水杯,扇子,杂志,比如格言,读者,小说之类的也可以,如果离学校近,还可以卖一些资料书
简单精致的读书名言卡怎么做?
参考如下:一、简单精致的读书卡制作:1、作品名:2、出版社:3、作者:4、内容摘要: 5、我的思考:二、两种正确制作方法别看卡片虽小,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章法,也会给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在一开始自学时,就应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
卡片的制作有两种: 1、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
卡片不需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
将硬纸裁制成大小一致的卡片,并在旁边打出一圆眼,便于用索绳串连。
有条件的也可直接用计算机专用打印纸,这种纸较硬又厚,现成的圆孔,一裁为四即可马上使用。
有的书中介绍的卡片规格为125(张)×70 (宽)×0.3(厚)mm,也可仿用。
2、另一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也可考虑。
三、通常的学习卡片格式要求是: 1、开头 开头要写上题目,即所摘材料属于哪类内容,也可用代号标示。
一填写“类别”:如“名人名言”、“成功之道”、“学海领航”、“科技展顾”、“艺海拾贝”、“道德修养”、“交际艺术”等等。
二填写“编号”:用序号填写。
三填写“标题”:可用两种方法填写,一种是填写原文标题;另一种是摘写者自己命题,主要是根据概括出所摘写的内容制题。
2、中间 中间摘抄正文。
这是卡片的主体部分。
摘写正文需要注意这样三点:务必字迹清楚;要摘其精要,不可太长;完整。
所抄内容务必全面、完整,不可漏记,也不可多抄,更不可改动原文本意,尤其是外文文献卡片,每一个字母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3、 最后要注明出处。
从书中摘引的,应写明书名、刊名、篇名、著译者、出版社、出版年月、页码(摘自第几页至第几页,如果是从翻译著作中摘引的,应注明外文原著)。
表明引证可靠,以备核查。
从期刊、报纸上摘引的,应写明文章题目、作者、杂志或报纸名称,杂志要写明年、卷、期、页,报纸要写明年、月、日(甚至第几版)。
最未一行,摘抄者要写明摘抄时间。
有的人外表看起来坚强 其实内心脆弱的句子或说说
坚固又安全,孩子的好玩伴。
让孩子的童年在赛道上飞驰。
袖珍汽车,享受童年。
飚车,这里不危险!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人玩的东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
玩具适合儿童,更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
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
中学生请进,中学生都需要哪些学习用品
首先,你要先确定你开这个店的目的是为了以赚钱为主还是以别的什么 如果是想赚钱的话我会质疑你为什么会开学生用品店``还是为了帮助现在的学生?题外话不说 下面说正题正规的中学生学习用品的话首先自己得先确定几类书本类 文具类 生活用品类 娱乐类书本类不多说 各种的本 比如演算本 小楷本等等等等 相信这些你可以在学习用品批发的地方找到很多 至于书 首先一定要去相关书类批发点去进一些参考书就是关于课本教材同步的一些参考书 其次 课后习题 这点 你可以找一些中学老师请教 或找一些学生问问 哪类的习题比较受欢迎 (我指的是出题类型等)在一点 就是课外书籍了 这方面就可以进一些教育 或成功名人传记等课外经典书籍等第二文具类 文具用品分类很多 小到橡皮格尺 透明胶等 大到计算器 圆规 算盘等(不知道现在用不用 我记得我初中时用过) 这里注意一下 现在中学生很讲究文具物品 便宜货不要多进 贵点的 卡通相关的多进点 这点 还是那句话 去文具品批发点多看 多问 第三 生活用品类 例如小刷子 面巾纸 手纸 湿巾 疮可贴 小镜子 等 这类就自己想好了第四 娱乐类 男生喜欢的小卡片 小玩具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每段时间都在流行什么 女生的东西就更多了 比如什么算命的小东西啦 钥匙链啦等等以上这些 是开一家学生用品店最基本的一些东西 当然 这些未必会让你赚到很多钱 因为 如今的中学生已经变的让我们不敢想象 所以 以下这些 是我推荐的一些想法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 可以参考虽然说是文具用品店 但真正靠这个的话一点钱都赚不到首先 书籍方面 漫画要多 不用多上 上几本流行的卡通动漫的就可以 杂志要多音乐服装的几类得有 女生喜欢的八卦算命的书要有还有就是卡通和游戏的周遍物品 这类物品通常是贵 但是很受欢迎 价钱多到几十也没什么问题 这点相信我 绝对会让你尝到甜头记住 多卖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绝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我这么说会让一些家长不舒服 但是毕竟这是现实以上说这些 不如去抓个中学生去到底问问 但是千万别抓好学生 嘿嘿记得你的分哦````加给偶 写这么多很累的~~
有关劳动节来历、赞美劳动、劳动人民的格言5-10句、谚语5-10句、诗文3篇;有关劳动模范的事迹的资料等1-2个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义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开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
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
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
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
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
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
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
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
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
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罢工运动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政府当局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便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
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
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
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罢工运动,为推动整个世界工人阶级的斗争热情,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国的工人阶级都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争取自身的权利。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
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 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
每逢这个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美国劳动节不在“五一”: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谁都知道这个节日发端于美国,然而美国的劳动节却不在“五一”,而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这是为什么
1886年5月1日,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发生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目的是争取实现8小时工作日(当时全美工人劳动时间每天都在12— 16小时,甚至更多)。
这天全美11000多个企业、35万工人一致停工,举行示威游行。
但他们却遭到美国当局的镇压,如芝加哥就死伤200多人,全国有 7名工人领袖被判死刑和无期徒刑。
然而,“五一”大罢工得到国际工人特别是欧洲工人的同情和支持,最后迫使美国资产阶级作了让步:当年美国有185000 人争得了8小时工作日;再顽固的企业也不得不把每天劳动时间缩短为9—10小时。
第二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决议,规定每年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可美国劳工工会联合会领导却不积极组织纪念、庆祝“五一”。
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故意避开“五一”,另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
每逢9月的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
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
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国外劳动节庆祝方式: 俄罗斯:游行、集会、娱乐一个都不少自国际上设立劳动节以来,俄罗斯一直比较重视这个特别的节日。
“五一”这天,俄罗斯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及群众性游行。
过去,上述活动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
现在,除政府统筹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既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分阐述各自的政见,又能扩大本组织的影响。
一般来说,“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
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日本:劳动节逢“黄金周” 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对工薪阶层来说,这个长假的意义真是不同寻常。
因此,在日本,劳动节专门的庆祝活动日渐被“五一黄金周”所取代。
而且从4月29日开始,日本就已经进入了“黄金周”。
日本全国的许多饭店、温泉等娱乐设施,纷纷在“五一”前打出各种广告招揽游客,普通旅馆的房间价格也比平时提高一倍以上。
加拿大:9月劳动节标志夏天结束同为北美国家,加拿大与美国一样也是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庆祝劳动节。
在渥太华、多伦多等城市,每年劳动节时都会举行游行和集会,以此表彰工会组织下的工人对加拿大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另外,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在大多数加拿大人的概念中,这个9月的劳动节标志着夏天的结束。
一般情况下,家长们会利用劳动节的假期给孩子买新学期的学习用品,商家也往往借机促销文具。
泰国、秘鲁:放假一天 泰国于1932年首次颁布劳工条例,随后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国家的劳动节,以此嘉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
这一天,泰国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
和泰国的情况比较类似,南美国家秘鲁也规定5月1日为国家的劳动节,而且全国放假一天。
意大利:不庆祝不放假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将“五一”确定为劳动节,不少国家都放假一天,还有的国家则根据情况将公共假期放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不过,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太一样的是,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丹伯里制帽工人案: 美国人在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的传统,也在一个看上去非常容易失控的工人“民众运动”中,注入了理性的规范。
第一个走上法庭的著名罢工案件,是丹伯里(Danbury)制帽工人案。
1902年,康尼迪格州丹伯里的一家公司提出民事诉讼,告工人妨碍贸易,违反了反垄断法律,因为美国劳联的制帽工人工会组织工人抵制这家公司,原因是这家公司不许工人组织工会。
这个案子用了几年时间在联邦法院里一级一级上诉。
1908年,联邦最高法院以5比4作出了对工人不利的裁决。
这个裁决的意思是,工人可以作为劳动者或消费者对某公司实行“直接抵制”,比如不买这个公司的产品,或者罢工,或不为这个公司雇佣,这种直接抵制是完全合法的。
但是,工人不可以强迫其它的公司不买这个公司的产品,或者强迫别人不和这个公司合作(例如罢工期间不准其他人上班),这样的“二次抵制”是非法的。
也就是说,你自己可以抵制,但是不能强迫别人和你一样去抵制。
法庭对丹伯里的184名制帽工人作出25万美元的罚款。
在最高法院裁决以后,全美劳联发起募捐,为184名制帽工人偿付罚款,以免他们的房子财产被没收。
这个裁决发出了两个信息,第一,司法诉讼有可能成为解决劳资冲突的途径,工会一方和雇主一方都有可能利用这样的途径,也都有必要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
第二,工会对公司的抵制,只能“直接抵制”的范围里进行。
1947年,塔夫特-哈特利法案(Taft-Hartley Act)明确规定二次抵制非法,从此以后,类似的二次抵制在美国工会运动中就消失了。
不过,最高法院在同一案中也裁定,根据宪法的言论自由条款,工会可以在商家门口树立宣传标语和宣传员,告知民众,他们要抵制的某公司的某产品是“不公平的”,号召民众“不要购买”,这是合法的,但是不能说这些卖商品的商家也是“不公平”的,不能号召民众不去购买这些商家的所有商品。
后面这种做法就是“二次抵制”,就是非法的了。
在这里,美国司法独立和司法系统在建立“公正”信誉的努力,首先建立起了美国民众的法律文化,这对事态发展走向良性循环起了极大作用。
假如没有这一条,法院无理偏袒政府或企业,工人不服就冲击法院,那就真正是乱成一团,没有解药了。
1909年,两万制衣厂工人,大多是女工,而且几乎都是东欧新移民,在制衣女工工会的旗帜下,发动罢工,她们得到了广泛的公众支持,最终争取到了每周52 小时工作和增加工资的条件。
1910年,五万制衣工人在纽约罢工。
他们请出了著名律师路易斯·布兰迪斯来谈判。
在他的努力下,这次罢工取得了重要的结果,不仅为工人争取到了有利的报酬条件,而且开创了和平谈判的范例。
布兰迪斯后来还担任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