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中国谚语与格言》

《中国谚语与格言》

时间:2014-05-02 19:49

关于中国母爱的名言,俗话,谚语

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恩。

—— 谚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知报娘恩。

—— 谚语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谚语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 谚语 赐子千金,不如赐子一艺。

—— 谚语 入田观察,从小看大。

—— 谚语 言教不如身教。

—— 谚语 娇生惯养,没有好儿郎。

—— 谚语 月里婴儿娘引坏。

—— 谚语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 谚语 树杈不修要长歪,子女不教难成材。

—— 谚语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 谚语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 谚语 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 谚语 牛要耕,马要骑,孩子不教就调皮。

—— 谚语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

(维吾尔族) —— 谚语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

(蒙古族) —— 谚语 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

(维吾尔族) —— 谚语 ,得过且过成大祸。

—— 谚语 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

—— 谚语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 谚语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

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

若对父母不孝敬。

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养儿方知父母恩 可怜天下父母心 1,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母亲的心是女儿的天堂.——柯罗里 3,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 4,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 半分.——华兹华斯 5,母亲犹如光辉灿烂的朝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莫泊桑

读书的名言和谚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5、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W.哈兹里特 6、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C.科尔顿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10、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2、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1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1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1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18、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19、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20、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21、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 22、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3、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24、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25、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 26、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 27、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 28、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 29、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 30、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31、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 33、“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34、“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3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3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37、“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38、“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6、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1、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韬奋文集》 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西方名言3则 1、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3、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西方名言3则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中国现代名言3则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读书名言或读书格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读 书 名 言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中国现代名言3则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西方名言3则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弥尔顿 “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赫尔岑 名人名言 读书篇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 熹 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 熹 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 熹 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 6、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

去尽肉,方见骨。

去尽骨,方见髓。

――――朱 熹 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 熹 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朱 熹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10、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郑板桥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13、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14、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5、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

——薛宣,明朝理学家 16、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17、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顾宪成 (明代学者) 19、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1、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2、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3、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

――秦牧 24、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刘知几 25、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26、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2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29、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袁枚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31、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陈善[宋] 32、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 颐 3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

―――陆九渊 3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35、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清]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吴梦祥[明] 36、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9、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中国近现代读书名言: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3、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 4、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

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5、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6、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7、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9、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10、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1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12、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

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

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

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 13、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八位顾问》 14、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

――――陶行知 15、奋力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16、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

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17、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谢觉哉 18、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19、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20、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2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22、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顾颉刚 23、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

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吴晗 24、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 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

——吴晗 26、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27、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

――吴晗 28、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向警予 29、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 黄庭坚 30、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

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

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

中国诗人何其芳 31、读书也象开矿一样,―――赵树理 32、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张载 33、非读书,不明理。

――李光庭 3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 35、读书何所求

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 3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金缨 37、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

――汤显祖 38、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之推 39、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40、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

――闻一多 41、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42、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 43、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徐洪钧 44、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林语堂 45、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朱永新 外国的读书名言 培 根的读书名言: 1、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2、 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找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

3、 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

4、 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5、 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

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7、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8、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

9、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10、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培根) 11、把一本书置于一个无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剑放在一个顽童手中那样危险。

1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要名言和谚语

永恒的献身是生命的真理,它的完美就是我们生命的完美。

——泰戈尔 生命如同语言。

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

——塞涅卡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的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爱因斯坦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硬爱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精力,都已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而做的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命过程使用的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华罗庚 生命只有一寸长,而瞌睡使它失去半寸。

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团结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列夫·托尔斯泰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莎士比亚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欧文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力量在于团结,——高尔斯华绥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 只有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谁也搬不动。

——邓中夏 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

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

——恩格斯 团结愈紧,力量愈大。

(朝鲜)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欧洲) 信仰是团结的纽带。

(古巴) 有团结的地方,就有力量。

(埃塞俄比亚)只有互相团结,就不会无能为力。

(阿拉伯) 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比任何财富都宝贵。

(苏联) 团结起来力量大。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