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美国华盛顿国立气象研究所2、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亚当·斯密,(1776年)3、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西方哲人如是说。
4、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
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柏林格5、政治就像骑自行车:弯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拼命骑踏。
——比利时首相伏思达6、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26年)7、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社会价值的均衡更是如此。
它由供求决定:人为的或法律的东西,往往因为生产过剩和企业破产而反过来惩罚它们自己。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8、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9、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
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0、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办企业。
——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1、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
——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1921年)12、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3、垄断者,通过经常保持市场存货的不足……以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从而无论在工资还是在利润方面都提高他们的报酬。
——亚当·斯密:14、风险与知识呈反向变化。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930年)15、市场经济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
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
——维克拉夫·哈韦尔,(1993年)16、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以及政策可能酿成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它的财政史上。
那些明白怎样读懂这个历史所蕴涵的信息的人们,在这里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清醒地预感到震撼世界的惊雷。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年)17、理论的和实证的研究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政府管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正是为了这些目标才颁布管制措施的。
——斯蒂芬·布雷那、保尔·麦克韦(Stephen Dreyer and Paul Macavoy),(1987年)18、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19、平等和效率(的冲突)是最需要加以慎重权衡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在很多的社会政策领域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亨。
——阿瑟·奥肯(1975年)20、国际贸易的利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更有效率。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表扬一个人最好用公文,批评一个人尽量用电话。
——美国实业巨子雅科尔21、致国民议会:我们正在同国外对手进行一场令人难以忍受的竞争。
这个对手生产光线的条件十分优越,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占领我们的市场。
这个对手不是别人,而是太阳。
为此我们请求通过一项法律,关闭和堵塞所有的可以透光的窗户、通道和缝隙,使它无法损害我们这个为国家谋福利的产业。
——签名:蜡烛制造商 F·巴斯夏22、砌一堵墙之前,我该问问清楚,圈在墙里边的和留在墙外边的都是些什么……——罗伯特·弗洛斯特23、当你能衡量你所谈论的东西并能用数字加以表达时,你才真的对它有了几分了解;而当你还不能衡量、不能用数字来表达它时,你的了解就是肤浅和不能令人满意的。
这种了解也许是认知的开始,但在思想上则很难说已经步入了科学的阶段。
——凯尔文 勋爵(Lord Kelvin)24、亲爱的布鲁特斯,错误并不在于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Julius Caesar)25、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
——J·M·凯恩斯,(1936年)27、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不可靠,要么可靠但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
——J·K·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The Age of Uncertainty,1977年)28、产业革命是既无开头也无结尾的乐章,它仍在奏响。
——E·J·霍布斯鲍恩(Hobsbawm),(1962年)29、我相信物质主义。
我相信健康的物质主义所带来的一切:可口的食物、干净的房屋、干燥的鞋袜、缝纫器械、排水管道、热水供应、沐浴卫生间、电灯、汽车、良好的道路、明亮的街区、远离本城的休假、新颖的思想、快马良驹、投机的交谈、影院、歌剧、交响乐、流行乐队,等等。
我相信这一切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
那些还未享用过这些东西便离开了尘世的人们,也许很可能如圣人一般地高雅、如诗人一般地富有,然而那却是由于他们本来就高雅、就丰富,而绝对不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这些物质享受。
——弗朗西斯·哈克特(Francis Hackett)30、进城的途中务必与人为善,因为回家的路上你可能会遇着他们。
——威尔逊·米茨纳(Wilson Mizner)31、据说列宁曾断言,捣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有效办法是破坏它的货币。
不断地借助通货膨胀,政府可以密而不宣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
——J·M·凯恩斯(1883-1946年)32、贸易是所有强暴欲的天敌。
它促使人们独立并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引导人们管理自己的事务并教会他们如何走向成功。
因此,贸易鼓励人们追随的东西是自由而不是革命。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40年)33、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
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又意味着衰退。
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
——约翰·肯尼迪总统(1962年)34、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保罗·克鲁格曼(1990年)35、资本主义的原罪是,有福时并不一定为大家共享;社会主义的先天美德是,有难时大家一定同当。
——W·邱吉尔36、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观念,无论对错,都远较一般人所了解的为有力。
这个世界甚少受其他人的统治。
负实际责任的人尽管认为不太受知识分子的影响,但通常都是某些死去经济学家的奴隶。
——J·M·凯恩斯37、生活中很少有哪一样是有永恒的价值的,诺贝尔奖居然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P·萨缪尔逊38、1984年4月27日美国里根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说中说:“在最短期内完成最大进步的,不是组织最严密的社会,也不是天然资源最富的社会,而是人民获许自由创造、竞争和建设;人民获许自由思考、自由作经济决定,及从负担风险中取得利润报酬的社会。
美国深信奖励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自由人建立自由市场,可促成人人获益之发展。
”——R·里根总统的讲话39、说到经济发展问题,我只不过是要说明和解释不同国家及其不同阶段从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所表现出的模式问题。
这个定义或许太狭隘,但是考虑到收入模式(income patterns)时,我们会考虑社会的许多其它方面。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将经济发展限定在这个定义上,直到它将我们引向一个更明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含义。
——R·卢卡斯(R.Lucas,1998年)40、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如果在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来衡量)与人类发展(以人的寿命、文化或者成功比如自尊来反映,但不易度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统一是有益的。
但这两种表达方式并不十分相关。
——P·斯特里顿(P. Streeten, 1994年)41、增进我们的财富与宝藏通常的方法是借助于国际贸易,在那里,我们必须总是会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从贸易金额来看,我们年年卖给陌生人的商品数额都大于我们向他们购买的数额。
——托马斯·孟(Thomas Man),1664年42、两个人都会制造鞋子和帽子,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在每一行业都处于优势,但是,在生产帽子方面,他仅能以1\\\/5或者说20%的势超过他的竞争者,而在生产鞋子方面,他胜出对手1\\\/3即33%;为了双方的利益,何不让这个具有优势的人专门生产鞋子,而另一个处于劣势的人专门生产帽子呢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年43、国际贸易研究的近期发展使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数字例子的方法来处理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应用下面的无差异曲线的图形可以相对简单和方便地说明与分析有关的问题。
——瓦西里W.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1933年44、澳大利亚有富余的农业土地供给,但人烟稀少。
与其他大部分国家相比,其地价低廉,但工资昂贵;因此,那些需要大量土地投入而较少劳动力投入即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价格就低廉。
——伯蒂尔·奥林(Bertil Ohllin),1933年45、为了便于分析推理,古典理论把许多条件都假定为给定的,但据我看来,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作用及原因的话,这些条件反倒正是需要我们研究弄清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国际贸易关系的分析中我们不应忽略这些条件的重要性。
——John H.Williams,1929年46、大部分学习国际贸易的学生很久以来一直都至少在私底下有过这样的怀疑,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并不能自圆其说地解释世界贸易的行为……我们很难将在制成品贸易中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标准的贸易理论所假设的情况一致起来。
——Paul Krugman,1983年47、在政治号召力上仅次于关税能增加就业这种论调的流行观点是,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准必须得到保护,以避免受到外国廉价劳动力的毁灭性竞争。
在美国之外也同样流行着这种论点的翻版,即欧洲的行业不能与技术先进的美国生产体系展开竞争。
——Wolfgang F.Stolper and Paul A.Samuelson,1941年48、自由的企业造就了这个国家,但自由贸易将使其毁灭。
五年来,我一直在呼吁对所有进口品均征收20%的关税。
我们要立即采取这样的行动,否则我们的工业基础将被侵蚀弱化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发生了战争,我们也不能够生产出东西来保护自己。
我们的人民将无家可归,因为我们正在出口工作机会并进口外国人的福利。
——June M.Collier,President,National Industries,Inc.,1985年49、自由贸易已被证实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1942年50、在国际贸易的问题上,人们似乎都习惯于不理睬经济学家们的忠告、建议。
经济学家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站在了反对贸易保护的立场上……而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势力的抬头……更凸显出了经济学家们不具备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影响力。
——Robert E.Baldwin,1989年但是,在多数文明国家的交易中还保留着如此多的原始风尚,以致几乎所有独立的国家都选择一种它们自己特有的货币来昭示它们的民族性,这给它们自己和它们的邻国都带来了不便。
——John Stuart Mill,1848年因此,供求弹性的研究可以说是汇率理论的核心。
——Fritz Machlup,1939年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本质上不是为了汇率稳定和经常项目余额。
尽管如此,合理稳定的汇率水平和可长久维持的外部余额是正常经济运行的重要表现,特别,当这些变量偏离它们的合理水平时,它们就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关心的对象。
——经济顾问委员会,1990年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我们不以国际经济的眼光来探讨政策问题的话,我们告诉学生的就会是一些“错误”的答案。
——Joseph E.Stiglitz,1993年可变汇率制是一类把各国通过贸易而产生的相互依赖性与一国内部货币政策的最大独立性结合起来的汇率制度;这类汇率体制可允许各国根据自己的标准尽力追求货币稳定,其政策错误不会影响到邻国,邻国的错误也不会涉及到本国。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53年在浮动汇率制下,美国经济经历了近20年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
——刘易斯E.莱尔曼(Lewis E.Lehrman),1990年有人认为外汇市场并没有在有效地运作。
从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正在抬头;但另一方面,从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后,却……在我们考察了各种基本的改革方案之后,我们无法确定是否这些改革方案的缺陷就会少于现行的(管理)浮动制本身所具有的不足。
——Jeffrey A. Frankel,1996年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当我们把这同一行星上的人类进行划分的时候,一个行星成了两个世界:富有的世界与贫困的世界。
——雷那恩·维茨,1986年四分之三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然而,他们只享有16%的世界收入,与此同时,20%的最富裕人口,却享有85%的全球收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然,发展中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然而,坚持它们之间没有共同之点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任何超越单个国家的范围讨论发展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
——帕德玛·德赛,哥伦比亚大学第三世界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的普遍贫困。
——朱利安·韦斯特,牛津大学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发展的内在含义,即使拥有再多有关发展的资料也无济于事。
——丹尼斯·古雷特:《严酷的选择》发展必须被重新定义为是对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祸害: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发起的进攻。
利用总增长率作为衡量的标准,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如果从就业、正义和根除贫困等方面来考察,则发展并没有取得成功,或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 P·P·斯特里顿单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其实并无多大价值,除非将它们应用于实际,除非它收到了成果,除非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前世界银行行长 刘易斯·T·普雷斯顿欠发达国家当今的增长状态,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前夕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蒙·库兹涅茨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一个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成员都是贫困潦倒的社会不会是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
——亚当·斯密,1776年一个没有社会正义,而且也无意于争取社会正义的社会是把它自己的前途置于危险之中。
——巴西,教皇约翰·保罗教皇二世,1980年21世纪的未了之事是消除贫困。
——圣索玛维亚,1995年联合国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我们时代的中心问题,最后很可能是世界如何对待不断扩大的人口数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总干事 杰姆斯·格拉斯现今各国政府和它们的人们所做的影响人口前途的事将会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战略设定条件。
——世界银行前行长 A·W·克劳森与人口有关的目标与政策是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199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行动纲领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目睹一种新现象——无就业的增长。
即使当产出增长时,就业的增长也大大落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3年人类发展报告》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现为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民经受的苦难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
它已经导致劳工越来越被排斥在社会之外,越来越不平等……和一系列的社会弊端。
——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世界就业报告》城市日益拥挤,城市失业稳步上升……“边缘人”,即城乡结合部为生存而挣扎的不幸者,其人数已超过5亿,到1990年达到20亿。
我们怎能想像人类秩序能在如此一大堆的不幸状况下维持下去呢
——世界银行前行长 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我们确信,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努力纠正目前的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的倾向。
——埃德加·O·爱德华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90年代初,世界上有近半数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人口分布格局、感到不满意,主要问题是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大。
——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经济发展长期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农业部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贡纳尔·缪尔达尔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担,必将由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那部分经济——即农业部门来承担。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 弗郎西斯·布兰查德当今人们所亲眼目睹的环境恶化,绝大部分主要是由于两类人,即10亿最富有的人和10亿最贫困的人造成的。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 纳菲斯·萨德克,1991年必须把可持续性强调为发展的指导原则。
——联合国前秘书长 布特罗斯·加利环境恶化构成了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学校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既是不发达的反映,又是不发达的结果。
不发达造成了学校质量低劣和数量不足,但是,真正严重的危险是,不发达国家的学校有可能逐渐成为不发达恶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布基纳法索前教育部长 约瑟夫·凯泽伯事实上,任何认真的评论家都认为第三世界的教育早就应该有重大的改革了。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理查德·乔利对人民投资,如果这样做是正确的话,……将为持续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过去,资源开发欠佳的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有时能起到工业革命的作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6年因为他已经具有,故还要给予,使之富裕;但对于没有的人,连他原有的都应剥夺。
——《马太福音书》25:29西方国家必须认识和理解现行经济条件阻碍发展并使我们经济滞后的程度,我们不能接受让南方国家为北方国家施加的不平等付出代价的做法。
——阿根廷前总统 劳尔·阿方辛,1987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欠发达国家国内逐步开放的同时,世界市场仍旧是受限制的。
如果世界市场不取消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卖到哪儿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人 威廉·德雷伯三世,1992年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村……但占世界人口20%最穷的人口几乎没有从已经增长的经济全球化中受益,他们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只有1%。
——联合国:《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里许多重债国的问题是引起经济上与政治上关注的根源,亦能威胁到世界的稳定。
——“七国集团”工业国宣言,1988年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痛苦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国际状况罪恶影响的见证者,这种情况并非我们所创却被加在我们头上,使我们成了资本的净输出方。
在拉丁美洲,我们被要求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发达国家绝对不愿在它们的经济中实施的。
——巴西前总统 何塞·萨拉尼,1987年如果我要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总统的话……,我对于衣冠楚楚,带来国际货币基金和花旗银行贷款的绅士们的畏惧,远超过那些留着大胡子、嘴里唠叨革命的游击队员。
——刘易斯·拉普汉:《帝国化妆生舞会》,1990年第三世界对国际秩序必须要求的是……实际资源的真正流动,而不是目前的“援助”文字游戏。
——第三世界社会科学家圣地亚哥决议,1973年外国援助必须和普遍公认的政策目标相联系——尤其与消除贫困的战略计划相联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北方国家把我们说成是不幸的牺牲品,在给予贷款和援助运用上武断支配,是为了把南方的困难永久化。
——纳尔逊·曼德拉,联合国社会理事会,1995年如果我们能预先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和走向,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亚伯拉罕·林肯需要重新推崇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是由于强硬的意识形态干预,而是由于灵活可行的实用主义的考虑。
——南方委员会总干事 曼莫罕·辛格,1989年这不是国家或市场的问题:因为每一个都具有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谁有关于全面发展的名人名言...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 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保护美好家园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保护蓝天碧水。
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山中何所有
岑上多白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自然不可改良、生活可以选择 选择绿色生活、健康适度消费 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什么是绝对成本控制
2.就生具而言,生产英系彤响生产工具(包括机器和自的运用)的变革和在生产巾大规模用。
工具的变华固然离不开经验的积累祁科学的发展,但所有这些都受生产关系的制约。
要充分发挥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还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如工税技术人贝的切身利益问题,技术改造的投资问题和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生活保障等问题的合理解决,使生产关系有力地促进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生产工具的改进、革新和推广。
\ 3.就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的结合来说,只有借助于科学的劳动组织,如劳动者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经过自己自由选择,经过考核,择其优者任用,使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两者尽可能理想地结合起来,形成尽可能大的生产力,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产品。
\ 此外,由于当今工业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产品、新技术、新装扮的不断涌现和更新,因此,对运用现有积累和企业现有资本加速投资的回收,促进技术进步的速度问题也是绝对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条件之一。
\ 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的区别\ a.绝对成本控制仅限于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而相对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 b.绝对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而相对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c.绝对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而相对应包括准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
\ d.绝对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相对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
\ 绝对成本控制实施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V和C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生产三要素的总和,V在这三要素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只有利用这一因素,自然世界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和变革。
因此,以往那种V值固定不变的、按潜在能力分配劳动报酬的分配关系就限制了V本身所具有的活跃的革命特性,V所代表的生产要素缺乏这一特性,生产活动自然缺乏原动力,从而形成生产力发展的阻滞。
相反,绝对成本控制法下,在商品的价值(w)中事先扣除劳动者为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然后将成本(C+V)交给劳动者,使他们在生产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产,在生产的结果中去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这样就调动了劳动者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实效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也就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2.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企业资本积累相职工个人收入同步增长。
过去,每增加一次工资,产品成本部有一次不同程度的上升。
对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而言,国家根据劳动价值转移到产品成本个去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生产资料的价格。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导致消耗品成本中的C也在增加。
C和V增加的结果,在W不变的情况下,将等于W-C-V=m,其直接后果是抵消了国家的收入,出现以国家收入下降抵偿工资增加给成本带来压力的局面。
但是,采用绝对成本控制法时,在技术上,按照先进企业的成本水平确定C+V之和,不考虑浪费因素,不承认经营管理中因组织和管理失误的不必要开支。
然后将这个劳动消耗值(C+V)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限额交给劳动者,让他们能动地组织生产经营,根据劳动者自己的条件,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运用各方面的外部条件,用最少的物化劳动投入,争取获得最多的产品。
在劳动消耗值(C+V)中扣除物化劳动消耗的最少值,劳动者就可以获得最佳的劳动报酬。
全社会如果均采用这理论组织生产,社会产品的价格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从而国家财政收入可以稳定地、大幅度地增长,劳动者的收入也得到迅速提高,呈现国家财政收入、企业资本积累和劳动者个人收入间步增长趋势。
\ 3.有利于促进职工素质的普遍提高。
正因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限额交给了劳动者,职工用最少的物化劳动消耗值,就可以获得最佳的劳动报酬。
职工出于自身增加收入的需要就要求不断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他们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分析他们生产中的失误、潜力,以借助专家的知识为已所用,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自己使用的陈旧机器进行技术改造,以克服存在的浪费物耗和劳动时间,要求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劳动组织等等。
这样通过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相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关心,促进职工全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也为劳动者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深厚的人才基础。
\ 4.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健全经济责任制。
由前所述,在技术上,C+V之相应是先进的,制定具体控制额时不考虑浪费因素,不承认管理中国管理失误的不必要开支。
这样,就避免了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责权分明,效益明确,也有利于考核和奖惩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从而加强了企业资本经营管理,健全了经济责任制。
\ 综上所述,绝对成本控制是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降低成本耗费,提高资本增值效益,增加企业资本积累和职工个人收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通过劳动者自身主观努力相对生产、管理的关心,充分体现出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地位,按劳取酬,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完善生产关系小的分配关系变革的目的,成为解决我国目前工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高的有效手段。
但是,由于绝对成本控制法中的C+V值难以确定,C+V绝对额的确定又建立在较多假设的基础之上,如不考虑浪费开支,将初期的浪费开支人为为转入m值,成本核算中对C和V值的内部流向反映难度相当大,等等。
如此缺陷,不胜枚举,就导致了绝对成本控制法仍局限于理论上的资料,在会计实务和管理工作中难以得到广泛的深入相发展,近几年对此控制法就池及的相当之少。
但从理论上看,它不失为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的良好手段。
科技发展的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巴甫洛夫 ●整个社会由于科学迅速发展得到的好处待以弥补其所造成的损害。
--斯坦普 ●科学的幻想归根结底是科学和技术的大胆创造。
--费定 ●科学的目的不在于为无穷的智慧打开大门,而是在无穷的谬误前面划一条界线。
--布莱希特 ●科学的进展是十分缓慢的,需要爬行才能从一点到达另一点。
--丁尼生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布埃斯特 ●科学的唯一目的,在于减轻人类生存的艰辛。
--布莱希特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爱因斯坦 ●科学给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则。
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们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
--泰戈尔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科尔莫戈罗夫 ●一种科学要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也不必勉强人家信服。
相信不相信,要看成绩,它可以耐心等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弗洛伊德 ●人类用知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克罗齐 ●生活给科学提出了目标,科学照亮了生活的道路。
--米哈伊洛夫斯基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 ●观察、试验、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
--李四光 ●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
--高尔基 ●攻克科学堡垒,就像打仗一样,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受伤,我要为科学而献身。
--罗蒙诺萦夫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叶剑英 ●治科学者,必有待于史学上之材料;而治史学者,亦不可无科学上之知识。
--王国维 ●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
--列宁 ●真正的科学就能够提高人民的自学,非科学的东西就会加深人民的迷惘。
--徐特立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科学,按其本质,是历史的;历史的继承和批判,无疑是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赵金珊 ●科学,绝非轻而易举的事业,只有坚毅的智者才适于从事科学。
--蒙田 ●科学,绝非富于神秘色彩的号角,而仅仅是人们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
--约翰?伯纳德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梁启超 ●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
--孙中山 ●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
--斯大林 ●科学与艺术是人民的光荣,并给人民增添幸福。
--爱尔维修 ●科学与艺术属于整个世界,在它们面前,民族的障碍都消失了。
--歌德 ●科学之兴,实对抗于宗教。
--蔡锷 ●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
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
--钱学森 ●科学失去道德标准,接着就会丧失认识力量和实践活动,于是科学就变成伪科学。
--皮萨尔日夫斯基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去探索。
--童第周 ●科学有点儿像你呼吸的空气--它无处不在。
--艾森豪威尔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徐特立 ●科学把品德高尚的人与那些我们不应该尊为英雄的人面善心的人严格地区分开来。
--约?德莱顿 ●自然界是解决科学难题的最好的和最客观的老师。
--道库恰耶夫 ●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顽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
--寺田寅彦 ●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爱因斯坦 ●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
--温伯格 ●天才跟科学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斯宾塞 ●科学家的成要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
--高尔基 ●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
--伽利略 ●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和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入狱者虽难得重见天日,你却能把锁链和铁窗粉碎。
--布鲁诺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
--达尔文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硕果……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霍金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斯宾塞 ●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契诃夫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人民需要科学,不发展科学的国家,必将沦为殖民地。
--约里奥?居里 ●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
--高尔基 ●科学是埋葬形形色色褪了色的思想的坟场。
--乌纳穆诺 ●科学是对狂热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剂。
--亚当?斯密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科学都是对一切可能的事物的观察。
所谓先见之明,是对即将出现的事物的认识,而这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达?芬奇 ●所谓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在内,都是有关时代的函数,所有科学连同它的理想和成就统统都是如此。
--穆尔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巴斯德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书本要服从科学,而不是相反。
--培根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居里夫人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
二者不可缺一。
--朱兆良 ●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一向比较重视对最终结果的预测。
--卢嘉锡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看来大胆还是必要的,当然大胆要建筑在扎实工作基础上。
--赵金科 ●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
人们运用这些规律的方式和作出的相应设计方案,却是日新月异的。
--王竹溪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
--培根 ●科学、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它是猜想的知识。
科学的方法是批评的方法: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
--卡尔?波普尔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胡适 ●科学需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
--朱冼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是综合的、大规模的、集体的事业。
--王方定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至于最后由谁来总其大成,也许带有偶然的、幸运的色彩。
--谈家桢 ●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斯宾塞 ●前进是生活的法则,不然人就不能称作为人。
--勃郎宁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
--斯宾塞 ●任何科学的结论都不该看成是永恒不变的。
--邓拓 ●搞科学、做学问,要“不空不松,从严以终”,要很严格地搞一辈子工作。
--华罗庚 ●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圣西门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斯宾塞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高尔基 ●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
--徐特立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周培源 ●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雨果 ●向一切成功者和失败者学习思想方法。
--何祚庥 ●科学事物,必须不断研究,认真实验,得寸进尺地深入、扩展,通过韧性的战斗,才能可能获取光辉的成就。
--陈佳洱 ●科学是“无知”的局部解剖学。
--霍姆斯 ●人们喜欢猎奇,这就是科学的种子。
--爱默生 ●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
--卡尔?波普尔 ●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
--郭沫若 ●各种科学发现往往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和创新精神。
--钱三强 ●科学经历的是一条非常曲折、非常艰难的道路。
--钱三强 ●科学技术体系本身是一种现代社会组织,必须以一种现代精神原则作为运动动力,仅仅依靠增加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并不能获得所期待的科技产生。
--何家栋 ●科学和民主,它们取消了人和自然的差异,也取消了人和人的差异。
--王安忆 ●高科技的发展又确实是一柄双刃剑。
--孙明哲 ●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
--冯友兰 ●科学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胡适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穷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切幽微奥妙。
--严北溟 ●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应当用来造福人类的,原子能应当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巴金 ●科学的知识,虽是广大精微,但亦是常识的延长,是与常识在一层次之内底。
--冯友兰 ●科学就是对常识的不断冲击、突破和超越。
--俞吾金 ●中国人的思维总喜欢要求科学直接为社会生活服务,因而,科学常常变成或只是技术,对科学的独立意义、独立力量,对科学本身思辨的完备等等,便不够注意。
--李泽厚 ●中国的科学未能发展成为现代科学即是由于这种植根于立即应用的态度。
--李亦园 ●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陈独秀 ●科学与民主,本来是一对命运相同的孪生姐妹。
是科学的昌明创造了政治的民主。
反过来说,也就是有了民主的政治才能推进科学的昌明。
--夏衍 ●科学永远对抗着迷信以及一切蒙昧无知的思想。
--竺可桢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科学真理,也许比发现真理更艰难。
--远德玉 ●科学虽不是充实人的全圆,但它是这个全圆的一扇重要的弧面。
--郭沫若 ●科学同思想自由是不可分离的。
--张岱年 ●有高度的自由,才有高深的科学。
--徐复观 ●科学属于全人类。
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茅以升 ●科学技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弥漫渗透到社会肌肤的每一个毛孔和细胞。
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孙明哲 ●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
--陶行知 ●科学乃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对于未知现象提出假说,用事实来验证或否证假说。
--何新 ●科学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本领,也可以说,是已换得成果的活知识。
--敦源 ●单为用而不含求知的意思,其结果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
--梁漱溟 ●科学精神的丧失,对一个民族来讲,并不仅仅意味着与愚昧和反动为伍,科学理性的黯淡与功利的甚嚣尘上是同比关系。
--翁宝 ●科学的价值不是用功利的经济目光就可衡量的,它更多是一种纯粹的冲动,一个纯粹的幻想,或者就是一种精神。
--翁宝 ●科学本身并不全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有着潜在的美和无穷的趣味,科学探索本身也充满了诗意。
--周培源 ●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离的。
--张岱年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
--江坪
《意林》,《格言》稿件投出以后一般多久有回复呢
如果被选上的话是出版以后有回复或是两个月后会回复详细信息意林的官网因该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