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白圭格言

白圭格言

时间:2014-07-01 18:37

有没有关于商道的一些格言,多给一点谢谢了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韩国著名的~~~...“瞄准女人”,这是犹太人经商的格言。

“勿盗窃时间”。

这句格言,既是关于赚钱的格言,又是犹太人经商礼貌的格言。

中国传统经商格言 著名的《陶朱公经商十八法》是我国古代“生财之道”的最典型、最集 中的概括。

它指出: 生意要勤紧,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议价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银财竭;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人,滥人则质价减; 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誉;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帐目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品劣;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在采购进货上: “欲要精于商,购货头一桩” “市场认得清,商品买得精” “有钱不置半年闲,有库不存冷背货” “季节商品一溜烟,抓头去尾补中间” 在促进销售上: “百货迎百客,货全招远客” “货卖齐全,货卖堆山” “货好不怕远,店好不怕贬” 在巧于应市上: “只有巧算计,才能巧应市” “大生意要常走,小生意要常守” “出门观风向,买卖看对象” “经商不灵活,门前客不多” “经商需用智,善谋方应市”“货卖当令不违时,货不停留利自生”“宁 卖一拖,不卖一抢” 在合理定价上: “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服务一分情”“有零有奇,顾客不疑” “明码标价,客主两便” “言不二价,店有信誉” “价大招远客,价贱得顾客” “商品随行转,早晚价不同” 在言利生财上: “注重微笑招客,落实和气生财”“生财重有道,待客重有礼” “经商言利,天经地义” 在经营信用上: “买卖信为本,经营礼当先” “经营讲信誉,售货路自通”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赚钱” 老子:“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庄子,“万物齐一”、“乘物游心”; 孔子:“刚柔相济”、“文治武功”; 孟子:“道德至上”、“重义轻利”; 墨子:“兴天下利”、“兼爱非攻”; 韩非:“好利恶害”、“严刑峻法”; 荀子:“欲不可尽”、“寻欲节欲”; 朱子:“克己从善”、“敬师择友”; 颜元:“正义明道”、“谋利计功”。

在经营管理谋略上有: 运筹帷幄,深谋远计 抓住时机,把握全局 知己知彼,胜其不备 因利而动,因得而用 兴迂为直,变直为曲 先知行情,制胜如神 出其不意,奇正相生 避实击虚,把握市场 在经营竞争策略上: 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随机应变,善于创造 逆境不馁,处变不惊 协调关系,争取顾客 快速反应,占领市场 组成合力,优化群体 包装诱购,薄利多销 迎合心理,拾遗补缺 用人 骏马能历险,力因不如牛; 坚东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廉贾经商,取利守义诚信无欺、货真价实、称准量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岩穴之士没为商者安 归乎

归于富厚也。

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 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夫岁熟取谷,予以丝漆;茧出取制絮,予之食。

⋯ .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英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 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 有钱不购冷背货,有库不置半年闲 脱货求财说好话,切莫开口就伤人。

做生意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商品运输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 在库存管理上,要做到“库存商品,注重养护”。

买卖戒条 宁有求全之毁不要过情之誉 宁有无妄之定勿贪非分之福 “若要发,众人头上刮”; “经手三分利,无利不沾边”; “不骗不赖,不成买卖”; “衣帽取人,看人兑汤”; “同行是冤家,买卖场上无父子”; “买卖人做,成败天知”。

⋯ . 商业精神,是在商业工作中形成的一种在经营管理上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

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勇于冒险,善于实践。

(二)追求富裕,勤奋进取。

(三)积极竞争,不断开拓。

(四)珍惜人才,重视知识。

(五)爱惜时间,讲究效益。

(六)耳听八方,随机应变。

(七)顾客至上,信誉第一。

(八)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九)重视管理,精打细算。

(十)统筹兼顾,目光远大。

奸商习气,是脱离商业职业道德的商人,在追求财富与人交往过程中形 成的一种不良作风。

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金钱万能,唯钱是亲。

(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

(三)投机倒把,不择手段。

(四)善于钻营,不讲道德。

(五)庸俗虚伪,巧言善辩。

(六)夺人市场,挖人墙脚。

(七)斤斤计较,吝啬小气。

(八)极端利己,坑害顾客。

(九)贪图享受,精神空虚。

(十)讲究排场,表现虚荣。

英明决策 行商北达南通百端如意,坐贾东成西就万事称心。

市场预测 上山吹柴需知有无树木 入市经营要问有无需求 (一)“时用则知物”,即从预测市场对商品需要的信息,预测市场商 品经营的情况。

(二)“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

即从市场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的 涨落,从而决定是否进销。

(三)“务完物,无息币”。

即从重视商品质量,来预测商品在市场周 转的情况。

(四)“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即从注重市场未来需要出发,进行预 测,从而准备好货物以上市供应。

(五)“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即从注重从预测价格变化出发, 进行贵卖贱买。

市场行情 “出门看天气,上市看行情” 服务典范 会经营满面春风迎贵客,善接待满腔热情送佳宾。

顾客至上 鱼无水等死不可以存生 店无客冷清不可以兴隆 衣食父母 “顾客乃衣食父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以诚招客 待客犹如雪天一盆火 处事莫似严冬一块冰 业卤差宛陵,待人接物,诚信不欺 忠厚不折本,刻薄不赚钱 守柜台未言先含笑 等顾客销货礼在前 信誉法宝 水宽好养鱼待人没刻薄,心宽好养病为人要忠厚。

经营道德 生意场上有钱难高贵 名利场上高贵少道德 “忠”——忠诚,做事忠于国家。

“孝”——孝顺,为人孝顺父母。

“义”——道义,处事坚持原则。

“直”——正直,为人诚实不虚。

“礼”——礼让,待人讲究礼貌。

“智”——明智,为人明白事理。

“信”——信用,恪守取信于人。

“谦”——谦虚,为人不能骄狂。

“勇”——勇敢,意志坚强勇为。

“惠”——因惠,给人带来好处。

讲究信誉 做生意不可失去信用 为名誉宁可失去金钱 守法经营 背绳墨求曲尽失法度 置商法不顾必蹈囹圄 商业伦理 廉贾经商,取利守义

5句人生格言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中国古代的商圣有哪几位,有什么至理名言

三大商圣范蠡、白圭和胡雪岩范蠡名言:高鸟己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

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

白圭名言: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胡雪岩名言:做生意先要做名气。

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财宝就会滚滚而至。

关于奋斗的事例和格言

1、事例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

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匡衡家穷买不起书。

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

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为什么

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可就很心满意足了。

”富翁听了,被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了极好的读书机会。

史书上说,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丰富的藏书,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奋努力,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一位知识学问渊博的学者。

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么几句口碑:“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开心得都笑起来)。

”可见他声誉很高。

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汉元帝的时候,张衡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再升为博士,给事中。

这时先后发生了日蚀和地震,汉元帝心中惶恐,怕是上天降下的灾殃警兆,就向大臣们咨询政治的得失。

匡衡上奏,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天象只是一种大然的阴阳变化,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风气,更在于朝廷的教化倡导和影响。

因而皇上应当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臣正人,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贤材,开放方路接纳忠谏,等等。

汉远帝很赞赏匡衡的见识,提升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庞爱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超过了皇后和太子。

匡衡对此提出了恳切的规劝,透彻地剖析“正家而天下定”的道理,要防止招致国家的祸乱。

匡衡在朝廷中参议大政,引经据典,阐明法理道义,很受赞赏,由此升任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后来又升来丞相,封为乐安侯。

汉元帝时,宦官中书令石显专权,排挤陷害贤良。

匡衡也害怕他,不敢指摘。

汉元帝去世之后,汉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手弹劾石显,揭露他和党羽的种种罪恶。

石显和爪牙都受到应有的惩办。

但朝中大臣也有人认为,匡衡身为辅政大臣,早年不及时参奏揭发,却阿谀曲从,没有尽到责任,对他提出弹劾。

匡衡也自感惭愧,一再请求辞职,后来终于因多占封地的事被罢了官。

后人根据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语“凿壁偷光”,形容勤奋好学。

2、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李卜克内西)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

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培根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孟子》和〈论语〉中有哪些经典格言---名句-------成语(请写出出处与意义,谢谢)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填写名言警句:

1 不亦乐乎 《学而 2 犯上作乱 《学而》 3 一日三省 《学而》 4 节人 《学而》 5 贤贤 《学而》 6 和为贵 《学而》 7 食无求饱 《学而》 8 居无求安 《学而》 9 安贫乐道 《学而》 10巧言令色 《学而》 11 告往知来 《学而》 12 就正有道 《学而》 13 贫而乐道 《学而》 14 慎终追远 《学而》 15温良恭俭让 《学而》 16 小大由之 《学而》 17 学而时习之 《学而》 18 言而有信 《学而》 19 从心所欲 《为政》 20 当立之年 《为政》 21 而立之年 《为政》 22 见义勇为 《为政》 23 举枉措直 《为政》 24 举直措枉 《为政》 25 犬马之养 《为政》 2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 27 三十而立 《为政》 28 随心所欲 《为政》 29 温故知新 《为政》 30 言寡尤,行寡悔 《为政》 31 一言以蔽之 《为政》 32 异端邪说 《为政》 33 知命之年 《为政》 34 众星拱北 《为政》 35 众星捧月 《为政》 36 周而不比 《为政》 37 知命之年 《为政》 38 因材施教 《为政》 39 哀而不伤 《八佾》 40 爱礼存羊 《八佾》 41 不咎既往 《八佾》 42 成事不说 《八佾》 43 告朔饩羊 《八佾》 44 既往不咎 《八佾》 45 戒奢宁俭 《八佾》 46 尽善尽美 《八佾》 47 乐而不淫 《八佾》 48 了如指掌 《八佾》 49 杞宋无征 《八佾》 50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佾》 51 绘事后素 《八佾》 52 每事问 《八佾》 53 告朔之羊 《八佾》 54 朝闻夕死 《里仁》 55 恶衣恶食 《里仁》 56 观过知仁 《里仁》 57 见贤思齐 《里仁》 58 讷言敏行 《里仁》 59 无适无莫 《里仁》 60 心有余而力不足 《里仁》 61 一以贯之 《里仁》 62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 63 游必有方 《里仁》 64 造次颠沛 《里仁》 65 流离颠沛 《里仁》 66 劳而不怨 《里仁》 67 游必有方 《里仁》 68 安老怀少 《公冶长》 69 不耻下问 《公冶长》 70 不念旧恶 《公冶长》 71 斐然成章 《公冶长》 72 瑚琏之器 《公冶长》 73 计过自讼 《公冶长》 74 善与人交 《公冶长》 75 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 76 闻一知二 《公冶长》 77 闻一知十 《公冶长》 78 朽木不雕 《公冶长》 79 朽木粪墙 《公冶长》 80 朽木粪土 《公冶长》 81 喜怒无形色 《公冶长》 82 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 83 愚不可及 《公冶长》 84 巧言令色 《公冶长》 85 博施济众 《雍也》 86 博文约礼 《雍也》 87 不改其乐 《雍也》 88 不堪其忧 《雍也》 89 乘肥衣轻 《雍也》 90 从井救人 《雍也》 91 箪食瓢饮 《雍也》 92 肥马轻裘 《雍也》 93 敬而远之 《雍也》 94 乐山乐水 《雍也》 95 立人达人 《雍也》 96 陋巷箪瓢 《雍也》 97 能近取譬 《雍也》 98 迁怒于人 《雍也》 99 轻裘肥马 《雍也》 100 裘马轻肥 《雍也》 101 文质彬彬 《雍也》 102 先难后获 《雍也》 103 行不由径 《雍也》 104 一箪一瓢 《雍也》 105 衣轻乘肥 《雍也》 106 周贫济乏 《雍也》 107 善为我辞 《雍也》 108 中道而废 《雍也》 109 中庸之道 《雍也》 110 不悱不发 《述而》 111 不愤不启 《述而》 112 不知肉味 《述而》 113 发愤忘食 《述而》 114 浮云富贵 《述而》 115 富贵浮云 《述而》 116 怪力乱神 《述而》 117 诲人不倦 《述而》 118 举一反三 《述而》 119 乐以忘忧 《述而》 120 乐在其中 《述而》 121 临事而惧 《述而》 122 求仁得仁 《述而》 123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述而》 124 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 125 生而知之 《述而》 126 述而不作 《述而》 127 死而无悔 《述而》 128 信而好古 《述而》 129 学而不厌 《述而》 130 一隅三反 《述而》 131 饮水曲肱 《述而》 132 用舍行藏 《述而》 133 用行舍藏 《述而》 134 择善而从 《述而》 135 执鞭随蹬 《述而》 136 暴虎冯河 《述而》 137 一隅之见 《述而》 138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 1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 140 大节不夺 《泰伯》 141 笃信好学 《泰伯》 142 犯而不校 《泰伯》 143 六尺之孤 《泰伯》 144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 145 任重道远 《泰伯》 146 死而后已 《泰伯》 147 一息尚存 《泰伯》 148 不敢问津 《泰伯》 149 战战兢兢 《泰伯》 150 如临深渊 《泰伯》 151 如履薄冰 《泰伯》 152 而今而后 《泰伯》 153 为之动容 《泰伯》 154 学如不及 《泰伯》 155 不舍昼夜 《子罕》 156 待价而沽 《子罕》 157 后生可畏 《子罕》 158 空空如也 《子罕》 159 喟然长叹 《子罕》 160 苗而不秀 《子罕》 161 年富力强 《子罕》 162 善贾而沽 《子罕》 163 逝者如斯 《子罕》 164 斯文扫地 《子罕》 165 松柏后凋 《子罕》 166 岁寒知松柏 《子罕》 167 秀而不实 《子罕》 168 循循善诱 《子罕》 169 仰之弥高 《子罕》 170 勇者不惧 《子罕》 171 欲罢不能 《子罕》 172 韫椟而藏 《子罕》 173 知过必改 《子罕》 174 凤鸟不至 《子罕》 175 河不出图 《子罕》 176 喟然而叹 《子罕》 177 博闻约礼 《子罕》 178 卓尔不凡 《子罕》 179 卓尔不群 《子罕》 180 各得其所 《子罕》 181 功亏一篑 《子罕》 182 衣蔽蕴袍 《子罕》 183 侃侃而谈 《乡党》 184 敛容屏气 《乡党》 185 屏气凝神 《乡党》 186 屏声息气 《乡党》 187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 188 适可而止 《乡党》 189 鱼馁肉败 《乡党》 190 每事问 《乡党》 191 春风沂水 《先进》 192 登堂入室 《先进》 193 过犹不及 《先进》 194 理屈词穷 《先进》 195 鸣鼓而攻之 《先进》 196 群起而攻之 《先进》 197 三复斯言 《先进》 198 舍己为人 《先进》 199 升堂入室 《先进》 200 言必有中 《先进》 201 一仍旧贯 《先进》 202 一日之长 《先进》 203 三复白圭 《先进》 204 不得好死 《先进》 205 喟然而叹 《先进》 206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颜渊》 207 察言观色 《颜渊》 208 成人之美 《颜渊》 209 风行草偃 《颜渊》 210 肤受之诉 《颜渊》 211 恭而有礼 《颜渊》 2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213 浸润之谮 《颜渊》 214 克己复礼 《颜渊》 215 内省不疚 《颜渊》 216 片言折狱 《颜渊》 217 色仁行违 《颜渊》 218 四海之内皆兄弟 《颜渊》219 驷不及舌 《颜渊》 220 驷马难追 《颜渊》 221 通力合作 《颜渊》 222 一朝之忿 《颜渊》 22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颜渊》 224 以文会友 《颜渊》 225 足食足兵 《颜渊》 226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 227 博闻约礼 《颜渊》 228 色取仁而行违 《颜渊》 229 举直错枉 《颜渊》 230 不可则止 《颜渊》 231 不知所措 《子路》 232 斗筲之器 《子路》 233 父为子隐 《子路》 234 刚毅木讷 《子路》 235 和而不同 《子路》 236 近悦远来 《子路》 237 胜残去杀 《子路》 238 手足无措 《子路》 239 无所措手足 《子路》 240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241 欲速则不达 《子路》 242 悦近来远 《子路》 243 名正言顺 《子路》 244 手足无所措 《子路》 245 一言兴邦 《子路》 246 一言丧邦 《子路》 247 悦近来远 《子路》 248 斗筲之人 《子路》 249 求备于人 《子路》 250 求全责备 《子路》 251 切切思思 《子路》 252 被发左衽 《宪问》 253 大言不惭 《宪问》 254 夫子自道 《宪问》 255 见利思义 《宪问》 256 见危授命 《宪问》 257 久要不忘 《宪问》 258 谲而不正 《宪问》 259 硁硁之愚 《宪问》 260 老而不死 《宪问》 261 临危授命 《宪问》 262 没齿无怨 《宪问》 263 危言危行 《宪问》 264 循序渐进 《宪问》 265 一匡天下 《宪问》 266 以德报德 《宪问》 267 以德报怨 《宪问》 268 以直报怨 《宪问》 269 怨天尤人 《宪问》 270 知其不可而为之 《宪问》 271 没齿不忘 《宪问》 272 见利忘义 《宪问》 273 九合天下 《宪问》 274 九合一匡 《宪问》 275 匹夫匹妇 《宪问》 276 言之怍怍 《宪问》 277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宪问》 278 言过其行 《宪问》 279 言过其实 《宪问》 280 勇者不惧 《宪问》 281 深厉浅揭 《宪问》 282 不相为谋 《卫灵公》 283 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 284 成仁取义 《卫灵公》 285 当仁不让 《卫灵公》 286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 287 各不相谋 《卫灵公》 288 君子固穷 《卫灵公》 289 求人不如求己 《卫灵公》 290 群而不党 《卫灵公》 29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 292 仁人志士 《卫灵公》 293 杀身成仁 《卫灵公》 294 推己及人 《卫灵公》 295 无为而治 《卫灵公》 296 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 297 有教无类 《卫灵公》 298 直道而行 《卫灵公》 299 志士仁人 《卫灵公》 300 众好众恶 《卫灵公》 3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302 言不及义 《卫灵公》 303 一以贯之 《卫灵公》 304 好行小惠 《卫灵公》 30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306 陈力就列 《季氏》 307 持危扶颠 《季氏》 308 分崩离析 《季氏》 309 龟玉毁椟 《季氏》 310 过庭之训 《季氏》 311 和颜悦色 《季氏》 312 祸起萧墙 《季氏》 313 季孙之忧 《季氏》 314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 315 开柙出虎 《季氏》 316 困而不学 《季氏》 317 困而学之 《季氏》 318 诗礼之训 《季氏》 319 萧墙祸起 《季氏》 320 血气方刚 《季氏》 321 隐居求志 《季氏》 322 玉毁椟中 《季氏》 323 直谅多闻 《季氏》 324 玉毁椟中 《季氏》 325 益者三友 《季氏》 326 直凉多闻 《季氏》 327 生而知之 《季氏》 328 饱食终日 《阳货》 329 穿窬之盗 《阳货》 330 道听途说 《阳货》 331 恶紫夺朱 《阳货》 332 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 333 怀宝迷邦 《阳货》 334 患得患失 《阳货》 335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阳货》 336 涅而不缁 《阳货》 337 牛刀割鸡 《阳货》 338 色厉内荏 《阳货》 339 杀鸡焉用牛刀 《阳货》 340 上智下愚 《阳货》 341 时不我待 《阳货》 342 时不我与 《阳货》 343 岁不我与 《阳货》 344 无所不至 《阳货》 345 无所用心 《阳货》 346 以紫乱朱 《阳货》 347 面墙而立 《阳货》 348 巧言令色 《阳货》 349 以紫乱朱 《阳货》 350 红紫乱朱 《阳货》 351 使之闻之 《阳货》 352 钻燧改火 《阳货》 353 居处不安 《阳货》 354 无所用心 《阳货》 355 恶居下流 《阳货》 356 父母之邦 《微子》 357 故旧不弃 《微子》 358 季孟之间 《微子》 359 降志辱身 《微子》 360 来者可追 《微子》 361 求全责备 《微子》 36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微子》 363 枉道事人 《微子》 364 无可无不可 《微子》 365 五谷不分 《微子》 366 直道事人 《微子》 367 来事可追 《微子》 368 无人问津 《微子》 369 赐墙及肩 《子张》 370 恶居下流 《子张》 371 临危致命 《子张》 372 门墙桃李 《子张》 373 生荣死哀 《子张》 374 文过饰非 《子张》 375 学而优则仕 《子张》 376 有始有终 《子张》 377 逾闲荡检 《子张》 378 见危致命 《子张》 379 博学笃志 《子张》 380 切问近思 《子张》 381 文武之道 《子张》 382 不自量力 《子张》 383 自不量力 《子张》 384 不教而杀 《尧曰》 385 存亡继绝 《尧曰》 386 惠而不费 《尧曰》 387 继绝存亡 《尧曰》 388 望而生畏 《尧曰》 389 兴灭继绝 《尧曰》 390 求仁得仁 《尧曰》 391 天下归心 《尧曰》 392 劳而不怨 《尧曰》 393 无怨无德 《宪问》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