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越剧通达天下里的公司格言

越剧通达天下里的公司格言

时间:2013-10-19 12:08

帮我介绍一下南京

南京,别称金陵、江宁,简称:宁 .  【简 介】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扬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经济中心。

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

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

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沿岸,处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城市坐标:E118°46′ N32°03′  【面 积】总面积:6597平方千米(江苏省第5位), 市区面积:4737平方千米  【人 口】2004年末户籍人口为583.60万人,其中市区501.23万人,全市户籍非农业人口418.39万人,其中市区400万。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2,351人。

  全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

1999年少数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为满族2311人,壮族533人。

南京少数民族以建邺区为最多,共有13,692人,占全区人口的9.13%。

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居(南京是东南沿海各省回族最为集中的城市,约有8万人)  【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

另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南京至今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台北为临时首都。

政府驻地:玄武区。

南京分为玄武、鼓楼、白下、建邺、秦淮、下关,江宁、浦口、雨花台、栖霞、六合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南京市辖11个市辖区、2个县,76个街道、49个镇。

  南京市 面积6501平方千米,人口582万人(2004年)。

  玄武区 面积 73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

邮政编码210018。

区人民政府驻兰园街道。

  白下区 面积 26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

邮政编码210002。

区人民政府驻洪武路街道。

  秦淮区 面积 23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

邮政编码210001。

区人民政府驻秦虹街道。

  建邺区 面积 82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

邮政编码210004。

区人民政府驻滨湖街道。

  鼓楼区 面积 25平方千米,人口66万人。

邮政编码210009。

区人民政府驻宁海路街道。

  下关区 面积 2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

邮政编码210011。

区人民政府驻中山桥街道。

  浦口区 面积 913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

邮政编码211800。

区人民政府驻江浦街道。

  六合区 面积1484平方千米,人口86万人。

邮政编码211500。

区人民政府驻雄州镇。

  栖霞区 面积 355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

邮政编码210046。

区人民政府驻尧化门街道。

  雨花台区 面积 134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

邮政编码210012。

区人民政府驻宁南街道。

  江宁区 面积1573平方千米,人口78万人。

邮政编码211100。

区人民政府驻东山街道。

  溧水县 面积 983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

邮政编码211200。

县人民政府驻永阳镇。

  高淳县 面积 801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

邮政编码211300。

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镇兴路228号。

  在这些区县中,共设有64个街道办事处、63个镇、1个乡。

  【标 志】市花:梅花;市树:雪松  【自然地理】  南京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地形,境内的紫金山、幕府山、栖霞山等构成宁镇山脉西段。

长江在南京从西北折向东南进入镇江,江中较大的沙洲有八卦洲、江心洲等。

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地区性河流。

它的南北两源分别在句容和溧水发源,在江宁方山汇合后在南京城通济门外又分为内外两支。

内秦淮流经南京城南,为著名的“十里秦淮”,出西水关与外秦淮复合后汇入长江。

南京其他重要的水域还包括从六合区流过的滁河,高淳的固城湖、溧水的石臼湖等等。

市区内还有玄武湖、莫愁湖、金川河等大小湖泊与河流。

  南京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

夏季气温可达40度,盛行西南风,号称三大火炉之一,冬季气温可达零下8度,盛行东北风,年平均温度16度。

南京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117天,降水量1106.5毫米,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处于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夏季和秋季还有西太平洋台风带来的大量雨水。

  【历史沿革】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

前495年,传说吴王在此筑冶城。

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

前333年,楚威王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会稽郡。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

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

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

唐朝初年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

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

  1645年,南京降为江宁。

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

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

  1927年(民国16年)中华民国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

1929年(民国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别市。

1930年(民国19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

1931年,根据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

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946年(民国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949年4月21日,中国共产党军队攻陷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旋迁台北。

不过,根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南京市至今仍为中华民国之首都。

  1949年(民国3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成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仍为中央直辖市,同时政务院设有驻宁办事处。

1952年江苏建省,南京降为江苏省省会。

1989年为中央计划单列市,1994年为副省级城市。

  【交通运输】南京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和长江下游流域的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市内公共交通  南京街头各种交通工具南京市拥有较为便捷的公交网络,目前由四家公司运营(总公司、中北巴士、雅高巴士和新城巴士),有170多条线路通达城市主城区所有部分。

南京地铁一号线已于2005年5月15日开始试运营,二号线也将于11月动工,南京市规划于2050年建成长达433公里的包括地铁和轻轨的轨道交通网络。

  公路  南京有60多条国道和省道连接中国其他区域。

有沪宁、宁合、宁杭、宁通、宁连等高速公路。

南京都市圈建设宁扬(州)、宁镇(江)、宁淮(安)、宁蚌(埠)、宁合(肥)、宁芜(湖)、宁杭(州)和宁高(淳)等8条运输通道。

  南京市内有公路里程230公里,密度为3.38公里\\\/平方公里。

  铁路  京沪铁路(北为津浦线、东为沪宁线)、宁芜铁路和宁启铁路(现只到南通)交汇于南京,使南京成为连接北部、东部和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规划建设的有宁西铁路、宁杭铁路、宁淮铁路以及沿江铁路。

  航空  禄口国际机场距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为35.8公里,目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总体规划为年飞行36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2004年实际旅客接待量45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8万吨。

目前机场有85条国内国际航线,国际客运航线目的地有日本、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地,货远航线目的地有韩国、新加坡、泰国、美国、荷兰等地。

  水运  南京港是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2004年吞吐量1.18亿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近50万标箱。

港区全长98公里,有64个泊位,其中16个可停靠万吨级船舶。

南京港同时是长江沿岸最大的集装箱港。

  【政 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 南京市市长:蒋宏坤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江苏省第3位):2411亿元财政收入:(2005年)510亿元. 中国百强城市:2004年列第7位.  财政  2004年南京市财政总收入403.65亿元(新口径),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88亿元。

  工业  南京的工业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仪器仪表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5.02亿元,增加值810亿元,利税总额350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

  著名企业  熊猫电子 扬子石化 金陵石化 跃进汽车 江南光电  著名的私营企业有雨润、太平洋建设、苏宁电器、五星电器、金盛、斯威特、力联、石林、福中、天地等。

  2004年南京旅游总收入达到32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旅游创汇达5.1亿美元。

2004年末,全市拥有4A级旅游景点5个,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13家,其中五星级宾馆8家,各类旅行社三百余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

  【文 化】1.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原中央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中国三大图书馆之一,新馆目前已经建成。

  2.博物院  主要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简介: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国第一座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3.美术机构  主要美术机构:江苏美术馆、南京美术馆、南京书画院、金陵书画院、江苏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

  4.戏剧演艺机构  主要戏剧演艺机构: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南京歌舞团、南京民乐团、南京市京剧团、南京市越剧团、南京市杂技团、江苏昆剧院、江苏京剧院、江苏歌舞剧院、江苏省地方戏曲剧院、南京电影制片厂。

  【风景名胜】代表景点  南京中山陵-祭堂夫子庙:即孔庙,六朝至明清为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现已改造为中国最大的仿古街市。

  南京新街口新街口:位于南京市中心,中华民国时代发展为商业区,号称“中国最大的购物消费圈”。

  玄武湖:位于市区东北部,明朝时为禁地,湖周建有围墙,湖内岛屿上存放黄册档案,号称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区西部水西门外,古称“金陵第一名湖”。

  大报恩寺琉璃塔: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毁于太平天国,现拟议重建。

  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传奇楼。

  明城墙: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中山陵: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国最宏伟的现代陵墓。

  鸡鸣寺:南京著名古寺,建于南朝粱武帝时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台城:位于鸡鸣山北,为东晋和南朝的宫殿和台省所在地。

现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墙。

  静海寺: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见证化身,建有郑和下西洋主题的郑和纪念堂和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题的静海寺纪念馆。

  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朝天宫:江南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中华门:中国最大的古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瞻园:著名江南园林。

  煦园:著名江南园林。

  鼓楼广场江南贡院:江南地区最大的科举考试会场,清朝全国半数以上的状元在此接受考试。

  总统府:中华共和的象征建筑,含原临时大总统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遗址。

  中国近现代历史博物馆。

  雨花台 :雨花台烈士陵园  北极阁: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摇篮。

  栖霞山:地处栖霞区,以枫叶最著名,山脚有古刹栖霞寺。

  燕子矶: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观赏江景的胜地。

  紫金山:又名钟山,山势险峻壮观,如龙蟠之势,古迹名胜众多。

  清凉山:又名石头山。

  石头城:在南京市区西北清凉山之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凿成,吴朝孙权在原址筑城。

俗称“鬼脸城”。

  秦淮河:相传为秦始皇为泄金陵王气而开凿,其中位于市区内的一段河道自三国至明清时期一直为繁华之地,被誉为“文化之河”。

  胥河: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图”、“金陵二十名胜”、“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说,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传最广。

“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最早起于明代,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

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仅存半余。

现代南京曾经进行过新景点评选活动,包括1983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特 产】云锦 雨花石 金箔 金陵折扇  【人民生活】  传统艺术:白局(百曲) 阳腔目连戏(高淳)  传统习俗:爬城头(踏太平) 食乌饭 跳五猖 长芦龙灯(高淳)  [饮食]  金陵菜(京苏菜) ·南京小吃 ·湖熟板鸭 ·盐水鸭 ·南京板鸭 ·鸭血粉丝汤·糖葫芦·烧鹅 ·旱八鲜 ·水八仙  [宗教]  佛教:  ·金陵刻经处:淮海路35号。

  ·栖霞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栖霞街84号。

  ·灵谷寺:灵谷寺路2号。

  ·鸡鸣寺(尼庵):鸡鸣寺路1号。

  ·毗卢寺:汉府街4号。

  ·浦口狮子岭兜率寺。

  基督教:  ·圣保罗堂:太平南路396号,原属圣公会。

  ·莫愁路堂:莫愁路390号,原名中华基督教会汉中堂。

  ·江苏路堂。

  ·鼓楼头条巷聚会场所(地方教会):北京西路2-2号。

  ·太平南路聚会场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太平南路396号。

  ·金陵神学院。

  ·江苏圣经专科学校。

  天主教:  ·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石鼓路112号。

  ·伊斯兰教。

  ·三山街净觉寺:升州路28号  ·太平路清真寺:太平南路299号  ·吉兆营清真寺:吉兆营43号  【人 物】  ·金陵八家  ·金陵九子  ·秦淮八艳  ·金陵十二钗  ·近代书坛金陵书法四老  ·近代画坛金陵三杰  ·现代画坛金陵十二家  ·现代新金陵花鸟派金陵四杰  ·孙若凡  ·施佩斯  【教 育】 高等教育  早自汉代,江东私学已经比较发达。

南京的官办高等教育则始自东吴。

吴永安元年(公历258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创立国学,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至明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学府;金陵非京都时代由中央学府改作南京府学,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1902年江宁府学停办,筹办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1912年停办;民国成立后,1914年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后先后改名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此外,宋初设立明道书院、茅山书院,清代设有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清末又开办了江南实业学堂、江南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金陵工艺大学堂等新式学堂。

民国时期,美国基督教多个教会在南京联合开办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高等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原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以及其他院校的一些院系,成立了多所高等院校,如今天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此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校。

  南京高等院校列表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陆军指挥学院 ·海军指挥学院·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解放军总政直属院校 ·南京政治学院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江苏省直属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三江大学 ·钟山学院  基础教育  中学:  ·南京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教育学院高级附属中学(市二十九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首批五星级独立高中) ·金陵中学(江苏省首批五星级独立高中)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南京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首批五星级独立中学)·人民中学 ·中华中学·玄武区外国语学校 ·第九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第十三中学 ·南京国际学校(含中小学部) ·南京市第六中学 ·瑞金路中学  主要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拉萨路小学 ·琅琊路小学 ·力学小学 ·北京东路小学 瑞金北村小学  主要幼儿园:  ·鼓楼幼儿园  【新闻出版】主要媒体:江苏电视台 南京电视台 扬子晚报 新华日报 现代快报 江南时报 南京日报 金陵晚报  【对外关系】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名称 国家 结好日期  圣路易斯 美国 1978年11月2日  名古屋 日本 1978年12月21日  佛罗伦萨 意大利 1980年2月22日  埃因霍温 荷兰 1985年10月9日  莱比锡 德国 1988年5月21日  墨西卡利 墨西哥 1991年10月14日  利马索尔 塞浦路斯 1992年9月24日  大田 韩国 1994年11月14日  伦敦 英国 1997年5月7日  珀斯 澳大利亚 1998年5月15日  布隆方丹 南非 2000年3月22日  巴兰基亚 哥伦比亚 2001年6月4日  马六甲州 马来西亚 2002年  阿尔萨斯大区法国 未知  上塞纳省 法国 未知  休斯敦 美国 未知  【历 史】  史前  南京猿人头盖骨和相关遗迹表明,距今约60~10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

  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年代约为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

南京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先秦]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

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

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

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

  六朝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

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317年-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

东晋以后,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陈(557年-589年)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

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

  隋至元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

今天的内桥就是南唐皇宫大内正门前的桥梁,中华路就是当时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轴线。

宋朝以后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

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以此为基地,逐步消灭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对手,并于1368年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

建成全长96华里、世界最长,也是中国最高的城墙,有一半的城墙保留至今。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皇宫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

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为江宁。

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

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

在战争中南京城市几乎完全被毁。

  1899年,南京下关开辟商埠。

1906年和1911年,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先后通车。

  1929年-1937年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

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入侵的日本军队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至少30万人遇难。

  [备注]  南京城:南京城指南京城墙以内的城区。

南京城周约七十里。

今天的南京城只是南京市区的一部分。

  电话区号:025  邮政编码:210000-211300  机动车牌照:苏A  行政区类别:省会副省级城市  人口  人口增长  年份 居民(万人) 自然增长率(%)  1949年 256.70 13.09  1950年 256.70 15.64  1955年 280.34 19.94  1960年 322.59 0.23  1965年 345.29 25.58  1970年 360.53 20.76  1975年 392.99 9.53  1978年 412.38 8.84  1980年 435.87 8.08  1985年 465.77 4.56  1990年 501.82 9.18  1995年 521.72 2.62  1996年 525.43 2.63  1997年 529.82 2.16  1998年 532.31 1.00  1999年 537.44 2.01  2000年 544.89 2.48  2001年 553.04 1.60  2002年 563.28 0.70  2003年 572.23 -0.60

西藏、台湾、南海,祖国边疆烽火处处,你会去战斗吗

愿意,每中国个人必须的

拜托,请写一段介绍武汉的文字。

急用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中地区的最大都市 , 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交通发达,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故武汉素有 “ 江城 ” 美誉。

气候:武汉市属 北亚热带季风性 ( 湿润 ) 气候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8 ℃~ 17.5 ℃地理环境 武汉是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6大中心城市之一。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地形属于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形状酷似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

全市东西最大横距为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为155公里,面积8467平方公里,1996年底人口716万,其中城区面积3963.5平方公里,人口486万。

市以下设9个城区、2个郊区、2个县。

城区有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

青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郊区胡东西湖区、汉南区,市属县为黄陂县和新洲县。

武汉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

每年7月气温最高,日均温28.8℃;1月气温最低,日均温3.7℃。

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期。

三镇合一 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是1927年初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才定名的。

其成市虽晚,但三镇各具特色,有其不同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进程。

武昌作为地名在三镇中出现最早,是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在夏商时逐渐发展起来的较大的居民点,当时属荆州辖下。

至周代,则属鄂国,战国时又属楚国,秦代则属南郡,汉代属江夏郡。

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是南北朝时期,距今约1400余年。

当时所说的汉口系指古汉水入长江之口。

而汉水入长江处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变化,所以汉口的位置与今天亦大相径庭。

如南朝时,梁武帝进军汉口,在龟山西北约5公里处筑萧公城,又称汉口城。

此城大约在今天的舵落口一带。

“五百年前一沙洲,五百年后楼上楼”。

已有500余年历史的汉口,始于1465~1487年明代成化年间时的汉水改道。

汉水原自龟山南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了。

汉水改道后,原地势低洼的芦苇洲才开始有居民迁入,并筑圩打堤建房。

尽管汉口成为居民点稍晚,但因得长江、汉水航运之便利,很快便发展成贸易集散地。

明嘉靖年间,人口仅6000余,至万历年间发展到5万。

清嘉庆年间,已有户数3.7万,13万人口,与河南朱仙镇、江西镇以盐、当、米、木、布、药六行著称于天下。

至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使汉口开埠,外国列强纷纷涌入。

晚清时,汉口设英、俄、德、法、日等国租界,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

清末洋务运动后,一批近代工业兴起,使汉口成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与河南的朱仙、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

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辟为对外商口岸,英、法、德、俄等10国列强跻身于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武汉成为一个大的商品、原料集散转运中心。

汉阳见著于史籍仅次于汉口。

其实,有其名之前,汉阳便作为市镇以安陆、汉津、石阳、沌阳、沔洲等名称存在了。

相传大禹“劈山导水皆经此”。

今天,龟山东麓临江处还有后人为纪念大禹疏导汉水入江成功而建立的禹王庙、禹功碑等。

春秋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汉阳“高山流水遇知音”更是成为千古佳话。

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则自此始。

唐代将县治移至今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以后,又经过多次的地域和名称更迭。

1948年,武昌,汉阳合组为武昌市,汉口独立为汉口市。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

至此,历史上时分时合的武汉三镇才名副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九省通衢 武汉也称为“江城”。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成为武汉的代称。

武汉襟江带河,交通便利,又誉为“九省通衢”之地。

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公里。

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十”字结构,再加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在全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汉处于沿江主轴线和京广二级轴线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工业基地 武汉是内地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市内工业门类齐全,共有13个大类,387个小类、突出的是冶金、机械、汽车、新高科技4大支柱产业和食品、化工、建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全市各种工业企业达3万多个,主要有中国第二大钢都、第一大板材基地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有“亚洲的一颗明珠”武汉重型机床厂,有“彩印大王”武汉印染厂,有历史悠久的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卷烟厂等一批大企业,还有闻名遐迩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武汉总装厂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三资”企业。

市区内已形成青山、余家头、中北路、关山、石牌领、易家墩、堤角、鹦鹉洲、庙山、葛店、沌口等13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区。

水陆交通 武汉是内地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武汉港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枢纽港、通江达海外贸口岸港和对外轮开放港。

市内总长达254公里的长江、汉江岸线,建有以客运为中心的汉口港区,旅客年吞吐量为650万人次;还建有钢材、煤炭、木材、水泥、黄沙、矿石、杂粮等为主要中转物资的江岸、舵落口、汉阳等水陆联运洪区,以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青山外贸港区,以及阳逻、武钢工业港、石化油港、沌口汽车城集装港和卫星城镇港区。

由港口发出的水运客货航线20多条,主要是汉申、汉宁、汉渝等干线,以及至日本、韩国、俄罗斯、中东、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输航线。

铁路以京广、京九、汉丹为主干,每日始发列车77列,通过列车120列,可直达21全国个大中城市。

由汉口江岸发至香港的鲜活物列车是著名的“三趟列车”之一,为港人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航空事业 武汉航空事业发展较快,每周航班385个,空运航线已达72条,通达国内43个城市和地区。

市内客运出租汽车1.23万台,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5位,还有长途客运线路1034条,其中跨省的187条,可谓四通八达。

武汉作为全国重要商业都会,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截至1996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有400多个,农贸市场有300多个,消费品批发市场30多个,生产资料市场10多个,商业网点达10万个,特色商业街有13条,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亿元,居全国第5位。

文化教育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科技、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都比较发达,并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之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楚风汉味文化的特色。

全市有京剧、汉剧、楚剧、豫剧、越剧、评剧、歌剧、话剧、歌舞、说唱、曲艺、木偶、杂技共13个剧种。

武汉城区高校和高校师资、科研院所和科技队伍,分别在全国大城市中居第4位和第3位。

武汉的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运动队和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仅硚口区就走出了7个世界冠军。

武汉是全国新闻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还相继建立了省市生各专业、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18家。

名胜古迹 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外,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商朝盘龙城遗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和中共“八七”会议旧址3处。

武汉城区周围有大小湖泊100多个,且沿长江两岸对称分布,就像串串晶莹的珍珠,把江城点缀得更加美丽。

著名的湖泊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湖和墨水湖、莲花湖、月湖等。

市境内还有大小山岳70余座。

这些自然景观和体现武汉历史文化的文人景观,构成了有地方特色的3大类旅游资源,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武汉现已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结业地理考试有哪些必考点?请检验丰富的人告诉我 谢谢..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

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

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

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  中国民间工艺品 :  舞狮子,皮影戏,陶瓷,泥塑,剪纸,布艺,灯彩,吊饰,竹马,丽江木刻,桦皮工艺,兽皮工艺,竹编工艺,漆器工艺,砚石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麦杆画,年画,风筝,纸编画,苏绣,唐卡,鱼皮衣,银饰,铅笔屑画,木头、土家族黄杨木雕、唐卡、拓真画、  中国民间戏曲艺术: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  中国民间舞蹈艺术  《跑帷子》《跑阵舞》《打独角兽》《扛箱舞》《龙舞》、《狮舞》、《麒麟舞》、《赶犟驴》、《竹马舞》《猫蝶舞》。

《打春牛》《打铁舞》《八美图》、《荷花灯》、《菊花灯》、《旱船舞》、《高跷舞》《秧歌舞》《腰鼓舞》《鼓舞》《大铜器舞》  在中国古代,本真之“情”涌发本真之欲,本真之欲又实现于本真的血缘亲情关系。

血缘亲情关系是“情”的本真关系。

由此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便也可以说是充分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意识形态。

而建构、接受、运用这样的意识形态,又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这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必然也是血缘亲情关系型的。

所谓思维形态的血缘亲情关系型,即它与血缘亲情关系共同发生与发展起来,它以血缘亲情关系为思维对象,在对血缘亲情关系的思维中不断完善这一思维结构,并思维地解决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各种问题。

  且看《吕氏春秋》这段话: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

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俗定而音乐化之矣。

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

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叹,有进乎音者矣。

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大羹不和,有进乎味者也。

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

(《吕氏春秋•适音》)  由音乐而民俗民风,由民俗民风而理义之行、国家之治。

对这段文字的解读,不仅要注意它指出了艺术与人伦政治的关系,更要注意它对于艺术与人伦政治的情感关系的揭示,它们面对同一的情感关系,把握同一的人伦情感世界,所以它们才能由此及彼地互相指认互相通达。

艺术与人伦世界的同一关系,在孔子论诗、庄子寓言、韩柳论文中都被作为通则而运用,这不是他们对于艺术的误解与偏见,而恰恰是他们对艺术与现实生活情感思维同一性的深悟。

  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生活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作为文化素养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导人们前进的旗帜。

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提高这一方面的技能,但是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两种文化,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可见,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之重要。

求 北京的春节 仿写 400字左右就好 急急急啊!!!好的加分

自己写吧,不能又依赖心,就像桃花心木一样

谁知道《盘妻索妻·泄密》的唱词啊~~

内容有限只给你了四折  应该在这里吧  第四场 盘妻  梁玉书:娘子她怎么还不来呀

(唱)  娘子的为人真古怪,  好似庙中的观音泥(呀)菩萨。

  任凭我千言万语去劝慰,  她对我何曾说过三(啊)句话。

  思亲守孝虽伤戚,  又何至愁肠不能解

  难道她另外有隐情

  难道我何处得罪了她

  哎,(唱)  今日是中秋逢佳节,  请娘子园中同来赏月华。

  若能够解得娘子心中愁,  就是万苦千难我也愿受下。

  唉……  荷香: 荷香叩见相公。

  梁玉书:荷香,大娘可曾请来了么

  荷香: 大娘说,她随后就到。

  梁玉书:啊,好好好

荷香,少停相公有赏。

  荷香: 谢相公。

  梁玉书:(唱)听得娘子移玉步,  好似广寒降嫦娥,  喜盈盈整理衣冠把妻迎……  谢云霞:(唱)见他满面春风我恨更多。

  梁玉书:哦,娘子来了

娘子到来未曾远迎,望娘子恕罪。

  谢云霞:既称夫妻,何必客气。

  梁玉书:喏,(唱)  我对她殷勤礼,她总是何必客气。

  唉,(唱)  我只得宽宽心啊呀耐耐气,慢慢再和她讲道理。

  梁玉书:娘子,请来见礼。

  谢云霞:家无常礼,不见也罢。

  梁玉书:娘子,此言差矣。

伦常交往,总有礼节。

虽是夫妻,也该相敬如宾。

你我俱读诗书,通达礼仪。

见面,怎么连个道理都不讲哦

  谢云霞:这……如此就请重见一礼。

  梁玉书:啊呀呀呀,有礼奉还,有礼奉还

  梁玉书:娘子请坐。

  谢云霞:奉坐。

  梁玉书:数日不见娘子,不知玉体可安

饮食可好

丫环可听使唤

  谢云霞:贱体无恙,不劳操心。

你命荷香请我来到花园,不知有何见教

  梁玉书:娘子,你终日独坐房中,只怕要闷出病来。

看此地丹桂飘香,明月皎洁,故而特备小盏,请娘子前来散散心啊。

娘子请用酒。

  谢云霞:你不是早知我不饮酒的吗

  梁玉书:这……  谢云霞:不知还有何要事

既无要事,我要回房去了。

  梁玉书:娘子

你我虽是夫妻,却也难得聚耳。

今日既已到此,何必急于回房

还请娘子再坐片刻。

  谢云霞:唉……  梁玉书:啊,娘子,自来我家已有三月,看你终日愁眉不展,不知有何心事啊

  谢云霞:我哪有什么心事

  梁玉书:啊呀呀呀,娘子怎说并无心事

这双眉紧锁,长吁短叹,岂是瞒得了人的

娘子,到底有何疑难之事,也该对我说明。

我也好替娘子分忧解愁啊。

  谢云霞:(唱)你可知各人生于世,  非常人有非常事,  非常事有非常情,  这非常情又何必知

  梁玉书:(唱)虽然是各人自有各人事,  可知道夫妻原是连理枝。

  娘子心中有非常事,  只怕难瞒我梁玉书。

  谢云霞:(唱)听他言语藏隐词,  难道他话中有所指

  梁玉书:(唱)娘子不必吟,  玉书要猜破你心事。

  谢云霞:(唱)你不是蓬莱仙家子,  何必枉自费心思

  梁玉书:(唱)就让我今日权当仙家子,  来猜一猜娘子的心中事。

  谢云霞:那你就猜吧。

  梁玉书:娘子,(唱)  莫不是在我家起居不如意,  故而你心中闷滞滞

  谢云霞:(唱)我好比麻雀飞入凤凰巢,  还有什么愿不如

  梁玉书:(唱)莫不是丫环侍奉不称心,  你呼唤差遣她应声迟

  谢云霞:(唱)丫环侍奉无差池,  与我和睦共相处。

  梁玉书:(唱)哦莫不是我娘亲对你来欺压,  你心受委屈难启齿

  谢云霞:(唱)令堂是身受诰命为夫人,  岂会得欺压小辈失理智

  梁玉书:(唱)哦莫不是我妹妹不懂事,  言语得罪我娘子

  谢云霞:(唱)令妹出言有不是处,  我一般见识也太无知。

  梁玉书:(唱)哦莫不是你未受诰封心不欢,  怨玉书未向蟾宫折桂枝

  谢云霞:(唱)富贵荣华何足羡,  何必为此挂心思。

  梁玉书:(唱)哦莫不是你另有隐情别有志,  姻缘不愿配玉书

  谢云霞:啐

(唱)  你枉为是个宦门子,  说话不顾羞和耻。

  将我云霞太看轻,  梁玉书:哦不不不……  谢云霞:(接唱)难道你疑我别有私

  梁玉书:小生并非此意,娘子休得生气。

(唱)  原是一时失了言,  望求娘子来宽恕。

  唉,(唱)  这不是那不是,  真正是难坏我梁玉书。

  我到底不是蓬莱仙家子,  今日里难猜娘子心腹事。

  (白)唉,娘子的心事我是猜不着了。

不过我还有一言,请娘子听了:  (唱)自古来一丝为定拜天地,  相亲相爱成夫妻。

  你女在娘门是亲父母,  出嫁之后亲夫(呀)婿。

  夫妻祸福应相共,  生生死死在一起。

  我夫有事来你妻扶持,  你妻有事来我夫去抵。

  如今是你所亲者唯玉书,  玉书爱者就是(呀)你

  你有事不肯对我讲,  再有谁人可商议

  谢云霞:(唱)他一番言语有情理,  竟将云霞做知已。

  他如此恳切非假意,  不由我铁石心肠转犹豫。

  梁玉书:(唱)娘子呀,  今日里你我共度中秋团圆节,  团团圆圆是夫妻。

  来来来,  与你谈谈心解解闷,  欢欢喜喜度佳节。

  谢云霞:(唱)提起中秋我刺心肺,  心酸难忍恨又起,  他只知中秋夫妻要团圆,  怎知晓去年中秋你父害死我爹爹。

  我越思越想心似裂,  赏什么圆月过什么节

  梁玉书:娘子,娘子转来,娘子转来……世上哪有你这种女人呀……(唱)  她一会气一会恼,  不明情理世上少。

  看起来我前世修功未修到,  今世夫妻难和好。

  她既无情待玉书,  我何必自己寻烦恼

  从今后你过你的独木桥,  我走我的阳关道。

  (白)不可啊……  (唱)见娘子临行神色实蹊跷,  她伤心怨恨泪欲抛。

  其中定有疑难事,  谅来是她腹中不能向人告。

  独自回房谁劝解,  愁坏我娘子怎得了啊

  对

(唱)  我还是好言去劝慰,  设法将她的愁恨消。

  第五场 露真  谢云霞:(唱)旧恨新愁满腔忿。

(白)爹娘……  梁玉书:(唱)但只见紧闭两扇门。

(白)细听里面声息全无,噢,莫非娘子过于郁闷,身子不快,安睡去了

嗯,我也不必惊动于她,还是回转书房,明日再来。

  谢云霞:唉……  梁玉书:嗯

我刚要回转书房,她到在里面叹起气来了。

哎,有道是要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我就在这门外听她讲些什么。

  谢云霞:官人啊,官人。

  梁玉书:啊呀呀,她在当面从来不曾叫我一声官人,今日背后倒叫起我官人来了,啊呀多少有趣呀

  谢云霞:梁玉书啊梁玉书。

  梁玉书:喏喏喏,刚叫了一声官人,怎么又叫起我的名字来了啊

  谢云霞:可知你百般劝解,(唱)反添我烦恼啊

  梁玉书:啊呀,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啊

  谢云霞:(接唱)可知道云霞与你非佳偶,  你何必痴心来妄求

  梁玉书:(唱)自古来窈窕淑女君子求,  我与你天造地设是佳偶。

  谢云霞:(唱)我是铁石心肠难动摇,  任凭你甜言蜜语枉费谋。

  梁玉书:(唱)我一片真情天知道,  几曾甜言蜜语学轻浮

  我为你情愿把心剖,  求一个是石穿孔来天发愁。

  谢云霞:(唱)我与你来生再续未了情,  我今世要报冤和仇。

  梁玉书:娘子,你到底有何深冤大仇,也该告诉我才是啊

  谢云霞:爹娘……(唱)爹娘啊

  梁玉书:她又哭起爹娘来了。

  谢云霞:(唱)哭爹娘珠泪如雨下,  中秋日怨重恨更大。

  想起我爹爹谢成德,  官居御史伴皇驾,  只因直言柬君王,  参奏奸贼误邦家。

  那权奸怀恨施毒计,  八月十五我爹娘碧血染黄沙。

  又捉我兄长谢云霓,  幸喜他探亲早出外。

  为求他日能伸冤,  黑夜又逃出我谢云霞。

  路遇追兵跳长江,  我是绝处逢生寄刘家。

  岁月虚度一年整,  对玉佩哭祭我屈死的爹娘在泉下。

  梁玉书:(唱)却原来娘子愁苦天来大,  哭得我心酸难忍也泪双下。

  忠良遭害谁不痛,  奸贼狠毒实可杀,  娘子啊

这血海大仇定要报,  你为何三月来不吐真情话

  奸贼到底是哪个,  你理该对我说明白。

  我爹爹当朝为丞相,  好替你作主,也将那奸贼斩全家

  谢云霞:梁如龙啊,你这老贼——  梁玉书:啊呀,怎么骂起我爹爹来了

  谢云霞:(唱)我骂你老贼梁如龙,  不该仗势把权弄。

  上欺天子下压臣,  残害我父你心太凶。

  你可知斩草根不除,  逃出我兄妹各西东

  如今是可比关门养猛虎,  我恨不能手刃你老奸雄

  梁玉书:(唱)听此言好似霹雳当头轰,  却原来奸臣是我父梁如龙

  我只道你为官清正立朝中,  一片丹心报九重。

  却不料你仗势把权弄,  屈害忠良心太凶。

  害得她谢家冤仇如山重,  看起来我夫妻到老合不拢。

  恨煞我埋头家乡把书攻,  老父作恶鼓内蒙。

  今日恍然醒大梦,  我从此见人脸羞红。

  谢云霞:梁孙氏啊,梁孙氏——  梁玉书:啊呀,又骂起我的母亲来了。

  谢云霞:(唱)我骂你孙氏太不良,  你妄为命妇受封赏。

  不思劝夫行正道,  反在火上加油害忠良。

  有朝一日犯我手,  我要你们夫妻一同亡。

  梁玉书:(唱)帮凶原来是(啊)我娘,  难怪她终日怒满腔。

  娘子啊,你虽女子有胆量,  做事也该三思想。

  幸亏给我来听见,  若被人知道,  你先要逆风点火自遭殃。

  谢云霞:梁玉姣啊,梁玉姣——  梁玉书:我妹子难道也是同党不成

  谢云霞:(唱)我骂你贱人梁玉姣,  礼仪廉耻全不晓。

  看上我兄长谢云霓,  一厢情愿想结鸾交。

  你某婚不成恨在心,  竟然助父为孽暗使刀。

  我谢家虽然遭惨害,  有朝报仇你也命难逃。

  梁玉书:(唱)应该骂,骂得好,  妹子她胡作非为罪难饶。

  娘子啊,  你不与我玉书同商量,  只怕你空怀大志枉徒劳。

  谢云霞:梁玉书呀梁玉书——  梁玉书:啊

怎么骂到我头上来了,我有什么可给你骂的呢

  谢云霞:(唱)我骂你无知梁玉书,  你枉为熟读圣贤书。

  几番求亲我不允,  你竟然奄奄犯相思。

  我嫁到你家为报仇,  要成夫妻重转世

  有朝一日春雷动,  我兄妹二人得了志,  先斩老贼梁如龙,  后斩不贤梁孙氏,  三斩妖娆梁玉姣,  再斩你,你、你你你……啊呀你这冤家梁玉书。

  梁玉书:好气,好气也

(唱)  她口口声声骂玉书,  不由我怒气难压制

  我与全家未同谋,  她竟将红木比桑梓

  我平日待你又无错,  你是非不分要我死

  你即无情我无义,  后堂去禀我娘亲知。

  (白)不可呀

  (唱)我若后堂去禀明母亲知,  她岂肯将云霞轻饶恕

  娘子是笼中之鸟网中鱼,  今日决难逃一死。

  (白)这,这,唉

  (唱)算起来此事原是我家错,  难怪她报仇立大志。

  我不帮她反害她,  我岂为人间奇男子

  罢

(唱)  她虽无情我有情,  我为她隐藏这泼天事。

  进房对她表心迹……  只怕吓坏了我娘子。

  (白)慢

我若这样重叫重敲,定要吓坏了她,还是轻轻地唤她。

  梁玉书:娘子开门,开门来

  谢云霞:外面是谁

  梁玉书:是我玉书来了

  谢云霞:啊呀

(唱)  听说是玉书把门敲,  我心惊胆战魂魄消。

  倘若是方才之言他听见……  看来今日祸难逃。

  梁玉书:娘子开门,开门来

  谢云霞:噢

来了……啊,请、请进

  梁玉书:请

  谢云霞:请来见礼。

  梁玉书:家无常礼,何必客气

  谢云霞:请坐。

  梁玉书:随便坐吧。

  谢云霞:你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呀

  梁玉书:噢,我是方才到此,一到就叫你开门的呀。

  谢云霞:哦,还好啊,还好

  梁玉书:惊动娘子,望勿见怪。

  谢云霞:夜阑人静,来此作甚

  梁玉书:只为方才娘子过于忧闷,一言不说就回转房内,我放心不下,故而特来请问娘子,不知有何心事啊

  谢云霞:我哪有什么心事,你休得多疑。

请回转书房安睡去吧。

  梁玉书:啊娘子,我方才敲门之时,听得娘子在房自言自语,不知讲些什么

  谢云霞:我没有讲什么。

  梁玉书:我明明听见,怎说没有

娘子,到底讲什么

  谢云霞:我……我是在念经。

  梁玉书:念经

娘子念的是什么经啊

  谢云霞:我念的是心经。

  梁玉书:心经

你念错了。

  谢云霞:怎说念错了

  梁玉书:没有念错,那请再念几句给我听听吧。

  谢云霞:有道是妇人念经,有口无心,念过么也就忘记了。

  梁玉书:哦,娘子忘记了,我倒还有几句记得,让我来念给你听吧

  谢云霞:我不要听

  梁玉书:不要听

哼,我也得要念。

  谢云霞:要念回到你书房里去念。

  梁玉书:书房里只有念书,这经么,一定要在这房里念的。

  谢云霞:谁来听你的

  梁玉书:你呀,非听不可

娘子听了啊。

……  (唱)关门难知房外情,开着门有人行动就看得清。

  (白)娘子,听了啊。

爹娘,  (唱)爹娘呀

  谢云霞:咦

你双亲一无病二未死,怎么哭起爹娘来了

  梁玉书:我是在念心经呀,(唱)  哭爹娘珠泪如雨下,  中秋日冤重我恨更大。

  想起我爹爹谢成德,  官居御史伴皇驾。

  只因直言谏君王,  参奏奸贼误邦家。

  权奸怀恨施毒计,  八月十五我爹娘碧血染黄沙。

  又捉拿我兄长谢云霓,  幸喜探亲早出外。

  为求他日能伸冤,  黑夜又逃出我谢云霞……  谢云霞:你……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梁玉书:哦,这些都是胡言乱语

好,我来念几句真正的经给你听吧

梁如龙呀你这个老贼

(唱)  骂你奸贼梁如龙,  你不该仗势把权弄。

  上欺天子下压臣,  残害我父心太凶。

  你可知斩草根未绝,  逃出我兄妹各西东。

  可比关门来养虎,  我恨不能手刃你老奸雄。

  (白)娘子

这几句对不对呀

后面还有呢,梁孙氏呀梁孙氏

  谢云霞:啊呀,你,你不要再讲下去了。

  梁玉书:好,我这一段不念,就念下一段吧

梁玉娇呀梁玉娇

  谢云霞:啊呀,你看夜深了,我要安睡去了。

  梁玉书:安睡还早,我还有几句最好听的在后面呢

(唱)  梁玉书呀梁玉书

  骂你无知梁玉书,  你枉为熟读圣贤书。

  几番求亲我不允,  你竟然奄奄犯相思。

  我嫁到你家为报仇,  要成夫妻重转世。

  有朝一日春雷动,  我兄妹二人得了志,  先斩奸贼梁如龙,  后斩不贤梁孙氏,  三斩妖娆梁玉姣,  再斩冤家梁玉书。

  (白)谢云霞呀谢云霞

我爹爹害你父母惨死法场,理该报仇;我母亲助父作恶,仗势欺人,也可斩得;我妹子胡作非为,与父同谋,斩也不冤;我梁玉书一非主谋,二非同党,又不曾待错了你,你竟然也要杀我

幸亏今日被我知道,你就与我来来来,去去去,到后堂见我母亲,与你父母伸冤

  谢云霞:官人

  梁玉书:哼

真正岂有此理

  谢云霞:(唱)他方才之言道理明,  看来是非善恶能分清。

  官人,(唱)  官人呀

  你平日对我情义深,  为妻岂是木石人

  只为我仇重恨又深,  因此上断了夫妻情。

  今日里你胸怀磊落我方明白,  恕为妻玉石未能分。

  官人呀,你既然与父不同心,  就应该辨明是非秉公正,  望官人,谅我苦衷全我志,  就是我泉下的双亲也感大恩。

  梁玉书:(唱)娘子恳切表衷(啊)情,  字字句句动我心。

  梁谢两家冤仇深,  难怪她对我冷如冰。

  三月来,她从未吐过肺腑情,  想不到今日婉言叫官人。

  见她长跪我心不忍,  扶起娘子诉衷情。

  ……  今日的机会难遇至,  暂将欢笑藏在心。

  我摆起架子装作怒恼气不平,  听娘子婉言细语,再求几声官人。

  哼

谢云霞,(唱)  我平日对你多挚诚,  你对我却是眼中钉。

  今日里话虽如此难相信,  只怕你报仇之时忘干净。

  你要命,我要命;  你无情,我也无情。

  谢云霞:(唱)果然是奸贼之子少人性,  看来断了往日情。

  我何必低声下气去求恳

  梁玉书,(唱)  任你把我怎施行。

  梁玉书:啊呀

(唱)  这真是自搬石头压脚背,  倒叫我自己难(啊)下台。

  娘子她当真动了气,  我还需设法去挽(啊)回。

  若要好,先赔笑,  好在夫妻之间无所谓。

  (白)啊

娘子,娘子

  谢云霞:去见你母亲去呀。

  梁玉书:去不得去不得。

娘子,我刚才是和你开个玩笑的呀

我若真的是非不分,岂不会不动声色就去禀明母亲,又何必进得房来对你直讲呢

  谢云霞:哎……爹娘啊……  梁玉书:哎呀呀,她还在那里生气呢。

喏喏喏,玉书这厢有礼了。

  谢云霞:啊呀,哪里来的这许多道理哟

  梁玉书:啊呀,累娘子受惊了。

  谢云霞:官人受屈了。

  梁玉书:天已大亮了。

  梁玉书:啊娘子,我母亲妹子都是你杀父仇人,如今你身在我家,今后务须行动小心,言语谨慎。

若被我母妹知道,其祸非小。

  谢云霞:嗯……是谁

  梁玉姣:是我

  梁玉书:妹子。

  梁玉姣:哥哥,京中爹爹来信,母亲叫我送与哥哥观看。

  梁玉书:噢,爹爹要我立刻进京赴试。

  梁玉姣:哥哥,母亲之意叫你今日准备,明日动身。

  梁玉书:明日动身

  梁玉姣:是啊。

母亲几次催你上京,你总推说时间还早。

如今爹爹又来信催促了,倘若误了考期,爹爹生起气来,谁能担待呀

嫂嫂,请你替哥哥准备行装,我要回复母亲去了。

  梁玉书:娘子

  谢云霞:官人

  梁玉书:留你一人在家,叫我如何放心啊

唉,我想还是不去赴试了。

  谢云霞:官人,你父母如此催逼,你若不去,只怕反要惹出事来。

我想,你去之后,我就回转刘家,等你衣锦荣归再来接我,你看如何

  梁玉书:如此甚好,那我明日临行之前亲自先送你回去。

  谢云霞:官人,(唱)  官人啊,  你离乡背井上京邦,  千万珍重自保养。

  饮食寒暖自小心,  春风得意你早还乡。

  梁玉书:(唱)我考试一毕就回来,  娘子啊,  你休将我玉书常盼望。

  谢云霞:(唱)这玉佩是我父母遗留物,  今日赠夫表忠肠。

  人隔两地要思念,  官人啊,  你见佩犹如见妻房。

  梁玉书:(唱)见佩犹如见妻房

  娘子啊,  我一定日夜不离藏身旁

  第七场 计陷  谢云霞:(唱)闻报孙氏患疾病,  我名为婆媳难抗命,  无可奈何进梁门。

  (白)荷香,  荷 香:呀,大娘回来了。

大娘。

  谢云霞:荷香,夫人生的什么病啊

  荷 香:啊

  梁 宝:小姐说夫人生了急病,才叫我去接大娘回来的。

  荷 香:大娘,夫人她没有生病啊。

  谢云霞:怎么

  梁 宝:咦,夫人没有生病啊

  谢云霞:没有生病

  荷 香:没有。

  梁玉姣:嫂嫂来了。

  谢云霞:(唱)难道我今曰落陷阱

  梁玉姣:噢,嫂嫂回来了。

娘,嫂嫂回来了。

  谢云霞:媳妇参见婆婆。

  梁孙氏:罢了。

  荷 香:  梁 宝:夫人。

  梁孙氏:你们都与我下去。

  荷 香:  梁 宝:是。

  谢云霞:方才听梁宝言道,婆婆身子欠安,不知生的什么病症

  梁孙氏:是心病。

  谢云霞:媳妇久疏问候,是要望婆婆恕罪。

  梁孙氏:啊呀,不敢当,不敢当。

  梁玉姣:嫂嫂,我们几次差人接你回来,你为什么再三不肯回来啊

  谢云霞:只因我侍奉继母病体,无法脱身。

  梁孙氏:那么亲家母病体好些了吗

  谢云霞:托婆婆之福,寄母病体已好得多了。

  梁孙氏:哼,我说亲家母啊,多亏在长江里救了你这个孝顺女儿。

  谢云霞:这……  梁孙氏:噢,媳妇啊,我早就想问你,你到底是哪里人氏,生身父母是谁呀

  谢云霞:媳妇原本姓冯,是山东历城人氏,父母不幸早年丧亡。

  梁孙氏:哼,只怕不对的吧

  谢云霞:何以见得?  梁孙氏:你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母女

  梁玉姣:劝你还是实讲得好

  谢云霞:媳妇实是姓冯,过继于刘家,婆婆因何见疑

  梁玉姣:我且问你,那一日我送信给哥哥,听见哥哥对你说“务须行动小心、言语谨慎,若被母妹知道,其祸非小”,这是什么意思啊

  谢云霞:这……  梁玉姣:哼

(唱)  哥哥此言实蹊跷,  为什么怕我们母女来知道

  为什么你平日对我们多冷淡

  为什么你时有怨恨上眉梢

  分明是内中有非常事,  故说到泄谋祸非小

  谢云霞:这是我们夫妻之间在房中的戏言,姑娘想到哪里去了。

  梁孙氏:哼,好一张利口。

你可知蛛丝马迹难掩遮,事出有据休抵赖,休抵赖

  梁玉姣:你三分貌似谢云霓,分明你是朝廷女犯谢云霞,谢云霞

  谢云霞:(唱)我姓冯怎会变姓谢

  无故见疑我费猜解。

  名同貌同人不少,  怎能无端把罪加

  梁玉姣:花言巧语不中用,劝你还是讲真话,讲真话。

  谢云霞:(唱)句句实言你不信,  这天大的冤枉我担不下。

  辞别婆婆回刘家……  梁孙氏:且慢,哪里去

  谢云霞:继母并体未愈,回去侍奉。

  梁孙氏:  梁玉姣:哼,哼……  梁孙氏:(唱)今天休想出我家。

  谢云霞:你们……你们怎能如此不讲理呀

  梁孙氏:哼,同你还讲什么理

快与我回房去

  梁玉姣:走

  梁孙氏:去。

下去

  梁玉姣:娘,她咬定牙关不肯承认,还是明日送官拷问,怕她不招

  梁孙氏:对,今夜将她倒锁房内,明日一早送官,玉姣,快随娘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