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很抠门用什么名言,诗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表示小气的歇后语名言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小气得很 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麦秆吹火---小气 耗子钻油壶---有进无出 缺口的镊子---一毛不拔 铁公鸡--- 一毛不拔 钻子上绑针---过小尖 雁过拔根翎---过客也不放松 穷光棍遇到吝啬鬼——谁也不沾谁的光 葱管吹火——太小气 小家子气(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鸡贼:<北京俗语>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尖拔橛儿:吝啬的人。
(南阳俗语) 小挤末(mo):爱占小便宜的人。
(南阳俗语) 抠索:办事小气不大方(河南俗语) 象牙肥皂:形容某些一毛不拔,极为吝啬的人。
(上海俗语) 勒杀吊死:亦作“勒煞吊死”,形容拖泥带水或吝啬、小气。
(上海俗语) 小家败气:形容某些为人吝啬、小家子气的人。
(上海俗语) 刮皮:指气量小、抠门,爱占小便宜。
(上海俗语) 做人家:指在生活上要求不高,花钱节省、节约,甚至有点抠门吝啬之意。
(上海俗语) 精刮:表示为人小气、爱占小便宜。
(上海俗语) 额着个皮夹子——拣小便宜(苏州俗语) 缩胚:小气鬼(苏州俗语) 铜钿眼里千跟头——爱财如命(苏州俗语) 佶哪——小气的,不爽快的。
(南宁俗语) 孤寒——吝啬,很小气(多指经济和物质上的)(南宁俗语) 小相——小气(多指脾气性格上的)(南宁俗语) 咸鱼头——趁人不备占小便宜。
(南宁俗语) 针鼻削铁——十分节俭;做生意微中取利;斤斤计较,吝啬。
(广东俗语) 一个田螺煞镬汤——1、淡而无味。
2、节俭或吝啬。
3、偷工减料。
(广东俗语) 啬拮:过分省俭或处事小气。
啬拮头:过分省俭或处事小气的人。
奸:除原意阴险,邪恶外,南宁俗语中还有小气之意。
狗皮倒糟——吝啬,小气 床单做尿布——够大方 抓住渔船当草鞋——大手大脚 山西把慷慨大方叫做“爽气”。
大手骨:出手阔绰、慷慨。
(广东俗语) 冇计较——意指对人在金钱方面很大方,不斤斤计较。
(广东俗语) 舍利大:慷慨、出手大方。
(温州俗语) 仗义疏财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尖头把戏――爱贪便宜。
(上海俗语) 尖钻――处处占便宜。
(上海俗语) 尖钻戳客――处处占便宜、损人。
(上海俗语) 蔑惜――小气、吝啬。
(上海俗语) 密雪――小气、小算。
(上海俗语) 白萝卜扎刀子——不出血的东西 (①比喻不肯多出钱,小气。
②比喻不爽快。
) 笔筒吹火——小气 (比喻吝啬或气量小) 小气狰猫: 悭吝。
温州童瑶:“小气猫猫”,臀儿抓抓。
(温州俗语) 猫相:小气、吝啬。
(温州俗语) 抠门儿:小气,吝啬。
大衣柜不安拉手——抠门儿(专指一个人吝啬、小气) 扣,小扣儿,悭(JIAN),夹齐: 形容小气 (威海俗语)
做好人的名言警句,急需......
1、,小人长戚戚。
——孔丘 2、。
——孔丘 3、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杨时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5、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 6、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7、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 9、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 10、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 1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13、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14、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
—— 15、祸摸大于无信。
——傅玄 16、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西塞罗 17、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
—— 18、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萨迪 19、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杰弗逊 2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 21、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吕坤 22、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 23、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况 24、巧言不如直到。
——郑德辉 25、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华盛顿 26、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 27、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 2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 29、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30、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3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 32、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 33、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34、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35、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6、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3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3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 39、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40、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4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4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名人名言)——孔丘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44、。
——墨翟 45、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4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47、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4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4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5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5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5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54、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左拉 55、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你都应该“模仿”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美)莫尔兹 57、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特莱斯。
58、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59、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6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汪国真 61、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6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根据语境填上适当的古诗,名言,谚语或歇后语
根境填上适当的古诗、名言、谚语或歇后语;1.看见好朋友分后骄傲的样子,对他说:“;虚心使人进步;2.看见同学王小刚不尊重他人,我想对他说:“敬人;3.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天涯若比邻;4.有人嘲笑我小小年纪,心得比天高,我想对他说:;之志哉;5.同学遭到打击,灰心丧气时,我想对他说:“失败;6.小组合作时,王明处处小瞧他人根据语境填上适当的古诗、名谚语或歇后语1.看见好朋友得满分后骄傲的样子,我想对他说:“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2.看见同学王小刚不尊重他人,我想对他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3.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有人嘲笑我小小年纪,心得比天高,我想对他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同学遭到打击,灰心丧气时,我想对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6.小组合作时,王明处处小瞧他人,我想对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7.表妹有许多计划但是从不去实施,我想对他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8.马路上有人翻越栏杆,我想对他说:“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9.学习时,同桌不肯勤奋,我想对他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邻居家男生经常说话不算数,我想对他说:“人无信不立。
”11.哥哥的一番劝告,让我茅塞顿开,我想对他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2.小强总写不好作文,愁眉苦脸,我想对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在学习上,我喜欢用“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来要求自己,正确对待问题,不耻下问;我还喜欢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激励自己,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取真才实学。
对待朋友,我经常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告诫自己,要原谅朋友的不足。
14.爷爷是一名退休老教师,现在仍每天坚持读书写字,读中外名著,读期刊杂志。
我很好奇,爷爷说:“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我学的东西很多,但相对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来说只是沧海一栗,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15.改革开放以来,祖国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爷爷感慨地说:“这真是,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16.隔壁的张嫂十分抠门,每次别人去借东西,她总是推三阻四说没有。
人们都说她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17.语文老师正在抽查昨天要求背诵的课文。
唉,可我昨晚为了看电视还没来得及,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我在座位上是“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生怕老师点到我的名字。
18.妈妈将“不教一日闲过”作为座右铭,每天上班很尽职,下班后不但做家务,认真辅导我功课,还钻研业务知识。
周六、周日到进修学校参加本科学习,每天都过的充实而忙碌。
19.王静怡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一天,老师把 成绩不太理想的小红和波波调到王静怡旁边,王静怡要求换座位,老师开导她说:“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之短。
你可以学习小红的爱举手发言和波波的爱劳动呀
”20.过年了,北京的李佳佳同学给我寄来了我最喜爱的米老鼠卡通画,向我表示祝贺,这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21.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会对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2.当同学自以为了不起时,你会对他说:“满招损,谦受益”23.当朋友不珍惜光阴时,你会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4.这学期,王军进步明显,可谓一天一个变化,朱老师夸奖道:“现在,王军同学的学习成绩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25.过去晋朝的王、谢家贵族府第到了唐朝已经变成普通老百姓了,只有燕子依旧年年飞来栖息。
这就是《乌衣巷》里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6.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用“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27.爷爷今年七十大寿,亲朋好友,来祝贺。
大家祝贺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可爷爷却用一句古诗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打住爷爷的话,也对爷爷说了一句古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8.“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
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命运会向你招手吗
求《武林外传》白展堂和佟湘玉的一段经典台词,就是“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那段。
第四十八回 败随口开条件 穷哥伙办武馆参加演出佟湘玉——闫妮 蓉——姚晨 白展—沙溢 吕秀才——喻恩泰 李大嘴——姜超 邢育森——范明 钱掌柜——洪剑涛 [后院]夜 (老白进,掌柜的尾随而至,二人围着磨盘转) 老白:事已至此,你还跟着我干什么
掌柜:展堂,你听我说,(追着老白跑)不是我要相亲,那是给小贝安排的呀
老白:小贝才多大呀,你当我是二百五啊
掌柜:这,这就是她的奸计嘛,我冤枉嘛
老白:你真的冤枉
掌柜:你想嘛,我都名花有主了,还相什么亲吗
老白:我不信,湘玉,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掌柜:你无情,你无耻,你无理取闹。
老白:那你就不无情,不无耻,不无理取闹吗
掌柜:我哪里无情,哪里无耻,哪里无理取闹
老白: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无耻,哪里不无理取闹
掌柜:我就算再怎么无情,再怎么无耻,再怎么无理取闹。
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无耻,更无理取闹。
老白:好,那我就给你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看看。
掌柜:哼,终于承认自己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了吧。
老白:我即使无情即使无耻即使无理取闹,也是被你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给逼出来的
掌柜:就你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后院]日 (一夜过去了,两人靠到磨盘边) 老白:(声音沙哑)你才无情,你才无耻,你才无理取闹。
掌柜:(声音亦沙哑)你再这么无情,再这么无耻,再这么无理取闹。
(喔喔喔,鸡叫了)也该洗洗睡了。
你好好干活,不许偷懒啊。
我给你煎两个鸡蛋去。
吵了一个晚上,你不饿我还饿呢
(掌柜的转身欲走) 老白:我不饿,你回来。
掌柜:(回)你不饿就省了啊。
(二人坐到井边) 老白:你要不提相亲,我从来都没想那么多,这回你一提,突然给我提了个醒,你说你这么优秀,你就闭着眼睛找,都能找到比我强一百倍的。
掌柜:你指哪方面嘛
老白:才学和胆识啊。
掌柜:那时肯定的了,反正比你胆子小的我还没有见过。
(老白挤掌柜的)哎呀,你也有很多优点嘛。
比如说……(看看老白)脸蛋儿。
老白:就光是脸蛋儿啊
掌柜:还有身材呀,以及其它。
等,等我想出来再告诉你啊。
(起身欲走) 老白:回来,我这两天一直在嘀咕,你说你是掌柜的,我是个跑堂的,要房没房,要钱没钱。
掌柜:楼上那么多房子,你还嫌不够多啊
老白:可那都是你的呀
掌柜:我的不就是你的么
你这个人咋回事吗
老白:可我是个男人,我虽然长得白,可我不想当小白脸儿
(欲出) 掌柜:你上哪儿去啊
老白:天天向上,奋发图强,赚不回一千两银子,我绝不来见你
掌柜:你回来。
(老白停)一千两,你得赚到什么时候去嘛
(二人再次坐到井边) 老白:你看到我这双手了吗
掌柜:看见了。
你不会是想…… 老白:不可能,我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去当拆白党。
掌柜:一千两,又不是一千文
(老白瞪掌柜的)那么多钱,咱花不了。
老白:那就一百两,三年之内,最多五年,不超过十年,二三十年也可能,我一定回来接你。
到时候,你要等不及了就嫁吧,等我回来以后,咱俩再私奔。
掌柜:(倒在老白怀里)展堂…… 老白:我先回屋收拾东西去了,乖啊。
(老白欲出)一定要乖啊。
(回头看掌柜的,撞倒墙上) 如果你想看更多的话,上,所有的剧本都在那呢。
怎么写新闻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
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
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
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
”这是一种“文学语言”。
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
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
正如汤姆森编著的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
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
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
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
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
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
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乳交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
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
如、、、《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
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 》(2005年06月10日)、(载2004年8月5日第一版)、(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 ,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
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
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
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
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
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
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
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
”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
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
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 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等等。
这些标题诙谐有趣,它特有的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的多。
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技巧来激发读者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
三、评论标题的哲理性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
理就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
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或者说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简单地说,哲理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来阐明一个道理,不管这个道理深刻与否,都能让人们听得明明白白,能回味其中的含义。
所以,哲理性并不是一味追求深奥或玄妙,而是激发人深深地思考,能回味无穷。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着哲理,事例、故事、寓言、格言、警句等,都存在着哲理性,有时候话说得越浅显,道理可能越深刻;说得越简单,内涵可能越丰富,完全可以用它们来说明道理。
200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忠言何须逆耳》。
这篇评论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
这种评论标题,更富有哲理性,更给人深深的启迪。
这篇评论如果标为《工作莫忽视方法》或者《工作方法要得当》,其吸引力和意味就淡多了。
例如:《“爱富”不能“嫌贫”》(《人民日报》2005年09月05日 第十四版)、《夜景照明应量“能“而行》(载《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一版)、《理直也当气和》(载《人民日报》2004年5月24日第一版)、《质量就是生命》(载《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一版)、《小脚未必走路慢》(载《人民日报》1986年9月17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以哲理的高度和深度取题立意,就易使人省悟,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