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关于廉洁的格言小报

关于廉洁的格言小报

时间:2014-12-20 09:22

廉洁文化进校园手抄报名人名言

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小故事以廉为宝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陶母退鱼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

”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

”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

”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

”和坤羞愧而去。

关于廉洁的名人名言

?1、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法.安格尔?2、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

——法.居里夫人?3、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4、不贪为宝。

——左丘明?5、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

——柳宗元?6、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7、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8、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

——于谦?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白居易?11、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刘向?1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1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14、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徐特立?15、廉者不求非其有。

?16、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刘向?17、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美.爱因斯坦?18、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法.巴尔扎克

有关《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小报

带有符合文体的或是相关也可以是带有讽刺性意味的.

廉政小报的资料

可以写一些句子啊。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在呼唤清洁的水 △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 △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 △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一个地球 我们的家 △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 △保护地球 爱我家园 △人人爱水 水为人人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 △我们呼唤心灵环保 △不是地球属于人类 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人人做环保 世界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王国是大自然 △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共同家园——地球 还有清廉的人。

明代的于谦、海瑞,宋代的寇准还可以写清廉故事哦。

故事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故事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

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故事3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

”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

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

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

”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故事4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

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故事5父子清廉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

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

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

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

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

”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

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

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

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

”胡威答道:“不如吾父。

”晋武帝问:“为什么呢

”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故事6“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

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

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

”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

”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我要做一份“廉洁”的小报,谁能帮我的小报起个名

廉洁风

主题为廉洁教育的读书小报

为你找到一些最常用最经典100句廉政廉洁格言、纪检监察古诗词、反腐倡廉警句、述职述廉名言名句大全(工作总结、报告材料、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学习体会、读后感观后感、思想汇报、党日活动文稿、公务员考试面试公考申论座右铭引用汇总全集)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后汉书·班固列传》  ◆人生如舟沧海泛,云遮雾迷难寻岸。

蛀船莫向更深处,欲待回头已无岸。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岸》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伯养说》  ◆高峰总临深之渊,半是风光半是惊。

世事无定如迷局,塞翁之马看难清。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升》  ◆徇国家之急,赴公家之难。

——《汉书·司马迁传》  ◆莫使此生吾之令,身后沦作圄之囹。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圄囹》  ◆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

——宋·林逋《省心录》  ◆早年曾经万里行,暮岁却陷利与名。

总以浓云可蔽日,已忘苍天终将晴。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圄囹》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人生之初同而均,后却皆于岔口分。

有者善始善终老,有者锒铛囹圄深。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岔》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曾经布衣粗茶淡,陋室白屋不觉寒。

——当代·李者也《青天:人间正道诗沧桑》之《难填》  ◆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后汉书·孔奋列传》

廉政文化的小报的内容 怎么写

各项开支每笔公布,公示财务状况。

什么小报也不用些,写的再美好再天花乱坠有P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