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小人得志骄傲自满经典格言

小人得志骄傲自满经典格言

时间:2017-07-02 10:03

给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的同学的赠言可以是:

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感发出崇尚廉洁清正的格言警句。

这些言论,言简意赅,见解独到,是人生实践的深刻体验和思想积累的结晶。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

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

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宋]邵雍《男子吟》 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

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

养心莫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 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腾文公上》 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

[汉]刘向《说苑•至公》 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晋]傅玄 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春秋]管仲 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注解: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汉]《礼记•大学》 注解: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家庭;只有整治好了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而后才能平定天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注解:人老了,应当更有雄心壮志,岂能因为满头白发改变过去的想法打算

境况艰难困苦,应当更加坚强,不能因此而丧失凌云壮志。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独在于得到人才。

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

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 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

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语 注解: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庸人,不如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周武王因为左右有许多实话实说的直臣而兴国安邦,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吭声而亡国杀身。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汉]《淮南子•兵略训》 注解:做事为群众谋利益,大家就会跟着他帮助他;做事为个人捞好处,大家就会离开他抛弃他。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注解:官僚士大夫有天下为公之心,然后才能推举天下之贤。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 注解: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春秋]《论语•里仁》孔子语 注解: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春秋]《论语•子路》孔子语 注解: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春秋]《论语•颜渊》 注解:鲁国宰相季康子对社会上刮起的盗窃风感到忧虑,向孔子请教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们这些当官的自己清廉而不贪财,那么就是花钱奖励盗窃,也不会有人去盗窃。

”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 注解:作为一国之主,如果贪奢不明,必会丧国;为人臣者,如果贪欲横生,必致杀身之祸。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 注解:如果循私枉法、贪污纳贿,不仅败坏国法、损害百姓,而且即使丑事未败露,贪贿者内心岂能不常常恐惧

恐惧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

大丈夫怎能因贪财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孙后代总要为此而倍感耻辱呢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

廉耻实伤。

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 注解: 一根丝,一粒米,都关系到我的名誉节操;一厘钱,一毫争,都是民脂民膏。

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

谁说多吃多占是官吏交际难免的平常小事

要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损害清廉知耻之德。

如果你说这些钱物并非不义之财,那么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诚信格言如下: 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

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P< p>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P< p>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P< p>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3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3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3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3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3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P< p> 3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40、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1、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42、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43、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5、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P< p> 47、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48、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49、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5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1、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格言 5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53、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 54、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惠能<\\\/P< p> 5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锋 5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57、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论语•子路》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语•为政》 5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王通《文中子•周公》 60、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61、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李大钊<\\\/P< p> 6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6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6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陈毅 65、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孙中山 66、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

——达芬奇 67、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68、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

——邵雍《迷悟吟》 69、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康德,德国哲学家)<\\\/P< p> 70、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71、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汉•韩婴《韩诗外传》) 7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73、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7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7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76、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7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P< p> 78、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79、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80、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P< p> 勤俭节约的名言和格言 ●成由勤俭破由奢 ●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成物不可损坏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小明骄傲自大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怎样劝诫 诗句、格言···

戒骄戒躁的名言警句 劝人戒骄戒躁的名言 切勿出言不逊,一旦骄傲的言辞冲口而出,就不易把它们追回。

——桑德堡 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

——卢梭【法】 人的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像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美】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进时躺在雪地里一样危险;昏昏沉沉,在熟睡中死去。

——维特根斯坦【奥】 忘了自己的缺点,就产生骄傲自满。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伟人多谦虚,小人多骄傲。

太阳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泰戈尔 在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时,他的头脑会很像样的膨胀起来,忘乎所以,妄自尊大。

——高尔基 真正骄傲的人心目中没有胜过他的人,也没有不如他的人。

前者他不承认,后者他不屑一顾。

——哈兹里特【英】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

——莎士比亚 “无知”是骄傲最肥沃的土壤。

——秦牧构成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俄】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培根骄傲在败坏之先,狂妄在跌倒之前。

——《圣经》 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

——斯宾诺莎【荷】 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斯宾诺莎【荷】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

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

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

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

这个并不坏。

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徐特立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陈毅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决不要陷于骄傲。

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巴甫洛夫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躁则妄,惰则废。

——北宋文学家苏轼《凤鸣驿记》 人道恶盈而好谦。

——《周易》《周易·谦》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 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北宋文学家苏辙 善游着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老子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徐特立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

——徐特立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 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

——松下幸之助 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

——伏尔泰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

——尼采 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契诃夫 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

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休谟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自己的优点的,他们看出自己越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

——卢棱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缅甸谚语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不是的。

周瑜是生病死的。

那时的医学水平太低三十几岁死也不奇怪。

说周瑜妒忌孔明纯粹是小说瞎遍的~~~~~也不想想看。

周瑜20几岁在东吴已经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且长得又好看还娶了江东第一美女做老婆。

可以说是官场情场都得意男人能混到这个份上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男人了。

他怎么可能去嫉妒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但在一个连自己领地都保护不鸟的君主手下做事的人呢

而且那时的孔明和后来的孔明不是一个概念。

当时的孔明只是刘备的一个谋士或者是叫食客。

连个官职都没有。

老婆传说也丑得掉渣。

说孔明嫉妒周瑜还说得过去点。

说周瑜嫉妒孔明不符合人类的常识。

“人生哲理”是什么意思

古代大臣给皇上奏章如何写。

这里列举一例供参考:这是中国历史名人四川历史名将南充将军广场阆中籍武将蒙应瑞任清代乾隆年间“八大兵备道之一”(八大军区)镇守湖广驻札今凤凰古城(镇竿)时的历史文献:档案、内容提要:奏謝照舊供職。

責任時間(中歷):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