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嘴要严的名言 把好嘴巴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
—— 钱伟长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
”这说明 A.善于倾听是文明交往的一种
先说一种现象,要是有一个谈话的机会,大多数人都是不太爱听别人谈话,而是喜欢别人听他说话的。
一般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70%的时间是他在讲话或介绍产品,顾客只能得到30%的讲话时间。
因此这样的推销员业绩平平。
而顶尖的推销员,早就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推销员,建议你把用于听和说的比例调整为70%时间让顾客讲话,你倾听;30%时间自己用来发问、赞美和鼓励他说。
这就是“两只耳朵一张嘴”法则。
是的,几乎所有的推销大师和会说话的人都在建议我们:要倾听、倾听、倾听
倾听是一种推销手段,倾听更是一种个人的修养。
世界上的难事之一便是闭上嘴巴,假如你不张开耳朵,不适时地闭上嘴巴,你就会失去无数机会。
切记,千万不要太忙于说话,要学会“听话”。
听取各种意见,既包括听取与已相同的意见,也包括听取与已不同的意见,相同的意见不等于正确的意见。
不同的意见既不等于反对意见,也不等于错误意见。
一般人对各种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十分腻烦,对方刚启齿,还未等到人家把话说到主题上,就傲气凌人地蛮横否定,以武断口气堵言路。
历史上,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鲁国国王时,周公就告诫儿子:“我身为宰相,碰到有人来访时,即使是正在进餐也得赶紧中断,尽量不要对客人太失礼。
”古人尚如此自知自明,难道现代人还不如古人吗
听取各种意见是对人的尊重,是一种对进取的追求。
对各种意见都要听得进去。
因为有些不同的意见、反对的意见可能就是正确的意见。
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三峡大坝,就是在不断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崛起的。
唐太宗告诉众臣:“有人说当了皇帝就可以得到最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畏惧。
事实上,我都是常怀着畏惧之心倾听臣下的批评和建议。
”倾听各种意见可以得到知识,可以集中更多人的智慧,可以凝聚人心和力量,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事实就是如此,两只耳朵不会听,一张嘴怎会说呢
最重要的就是多听少说,因此,泰勒斯说:“多言不表明有才智。
”喀隆说:“不要让你的舌头超出你的思想。
”斯多噶派的芝诺说:“我们之所以有两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
”这些至理名言,说的都是所谓兼听则明,言多必失的道理。
有这样一则故事: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
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最后,有一位退休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
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 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倾听是取得智慧的第一步,有智慧的人都是先听再说。
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其实,当人的一生走到尽头时,若回头反思过去,将会发现,很多人一生无法成功的原因也许无关乎能力,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败在一张“嘴”上。
少言是思想者的道德,唯有少言才能多思。
舌头超过思想,那超出的部分只能是废话。
因此,从此刻起,你要将这一厚黑的智慧溶入脑中,并付出行动来实现它: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
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因为,听,永远比说更能收获不同的思想。
听,永远比说更能掩饰自己的浅薄无知。
听,永远比说更能传达平和谦卑的个人魅力。
谁能找到人生与嘴类似这样的名言警句
人生一张“嘴” 吃喝乃生存的必须,“嘴”好吃,原是本能,并无过错,但不加控制,就成了“嘴”的一大弱点。
一个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吃吃喝喝上的人,其人生价值是很难上得了档次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嘴巴乱吃乱喝,自然要以为人谋私替人消灾护短来做交换。
“嘴”更重要的功能在交流。
许多关于“嘴”的造词,都与嘴巴的说话功能密切相关。
不善于说话,叫“嘴笨”;说话使人爱听,叫“嘴乖”;说话使人听着舒服,叫“嘴甜”;说话谨慎小心,不乱讲,更不随便说出泄露秘密的话,叫“嘴稳”、“嘴严”、“嘴紧”;有话藏不住,马上要说出来,叫“嘴快”;说话啰唆,叫“嘴碎”;说话刻薄,叫“嘴损”;自知理亏而口头上不肯认错或服输,叫“嘴硬”;说话直爽,叫“嘴直”。
嘴笨的人一般没心机;嘴乖嘴甜的人,心不一定甜;嘴稳、嘴严的人,城府较深;嘴直、嘴快的人,一般心直。
嘴巴要交流,首先得劳动嘴唇。
嘴唇,又叫嘴皮子,多含贬意。
说一个人好耍嘴皮子,大抵隐含着这个人比较虚伪的意思。
老话说,“嘴是两张皮,好坏都由你”,把说话看成是上嘴唇和下嘴唇的简单开合,自然是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的。
于是,捕风捉影的谣言,别有用心的流言,以讹传讹的蜚语,就源源不断地从两唇之间奔涌而出了。
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也有的人,擅长在嘴唇上抹上蜜糖,说出来的话香香甜甜,让人听来舒服惬意,却在不知不觉之中上了他的当中了他的圈套,最后由他牵着鼻子走。
老话里有许多这样的告诫:“嘴上说得蜜蜜甜,心头藏把锯锯镰”、“口里叫哥哥,心里摸家伙”、“嘴里吐出糖来,腰里摸出刀来”、“嘴里尧舜禹汤,做事男盗女娼”、“嘴上说人话,心里怀鬼胎”,可到头来还是有不少人经不住别人的谄媚逢迎,一头栽进别人的语言陷阱里。
嘴巴的交流过程中,最辛苦的得数舌头。
说话有摇唇鼓舌一说,既然称为“鼓”,可见舌头的活动频率和活动幅度似乎都要比嘴皮子大。
“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
许许多多的舌头得了“软”的优势,可以把假话说得像真话,可以把谬误说得像真理,可以把谄媚说得像由衷的敬佩。
舌头是“软”的,所以有的人的舌头特别没有操守,永远朝着权势和地位倒伏,今天谁给了他甜头,他的舌头就为谁而鼓动;明天谁要给他实惠,他的舌头就为谁摇荡。
这样的舌头,往往能够博取显赫的功名富贵,往往能够赢得王侯将相的高位,这样的“三寸不烂之舌”,多少人趋之若鹜
口中之舌,本身充满矛盾。
舌头是扁的,说出来的话却可以极为圆滑。
舌头没有骨头,却比牙齿还锋利。
“舌头底下压死人”、“舌刀不用铁,杀人不见血”说的就是舌头的力量。
舌头能表达爱情歌颂友谊能传达真理和正义,也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关键要看这舌头长在什么人的嘴里。
嘴原本是用来交流的,因此,嘴巴说话的自由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专制时代,统治者历来要防民之嘴,不允许天下的嘴巴自由表达。
在这样的社会里,“舌是厉害本,口是祸福门”,嘴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成为惹祸的根。
专制社会里有“关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说,其实祸端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嘴里来的。
嘴巴还有个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人的嘴和手是两回事,叫得响的不一定做得好。
许多人是“说起来精通,做起来稀松”,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其实世界上的事是“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嘴巴说得漂亮,终究不等于事实本身。
至于那些嘴善心不善、嘴里抹蜜糖心里藏刀枪的虚伪之徒,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嘴巴出了问题,而是灵魂需要矫正。
找一句名言,大概意思是一个人的嘴巴\\\/说的话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真有这么一句话,一位名人说的。
成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谚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故事:
求10句感恩的格言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鲁迅 2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4、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7、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28、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29、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30、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31、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罗素 32、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33、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
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3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前苏联谚语 35、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36、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3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38、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39、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41、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 4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43、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居里夫人 4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45、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4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48、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49、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50、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51、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52、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53、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 萨克雷 54、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55、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56、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57、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58、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59、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60、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 6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