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学记中的名言警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在《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千古名言( )。
他告诉我们,如果学习中,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礼记·学记》
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100句名言警句及含义和作者
发虑宪,求善良,足闻,不足以动众。
就远,足以动众,未足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考虑问题符合法度,招求贤能的人,这样做可以有小名声,还不足以感动民众。
亲近贤能的人,体恤关系疏远的人,这样做可以感动民众,还不足以化育人君子想要化育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一定要由教学入手。
中华名人名言、警句、格言
玉不琢,不成器



